琼琳阁虾仁面(少有人走的路琼琳阁面庄)

|在苏松看来,汤无疑是最重要的,面是基础,浇头则是加分项。“如果一家面馆的面是要靠浇头才能吃完,在我看来就是失败,哪怕是一碗什么浇头都不放的阳春面,也能让顾客一口气吃完,这才算成功。”

采访|臧政齐

摄影|顾畅

场地、部分图片提供|苏州琼琳阁面庄

苏州人对苏式汤面的热爱是由衷的,因此才会有老面客早晨四五点就出门,专程赶到面庄去吃一碗“头汤面”。

所谓的头汤面,指的是面庄刚营业时用清水煮出来的前几碗面条。因为苏式汤面都是碱水和面,头汤面没有碱味,吃口清醇,更筋道爽滑,是老面客的“最爱”。

琼琳阁虾仁面(少有人走的路琼琳阁面庄)(1)

红汤面与各式浇头

如同吃头汤面一样虔诚,讲究的老面客吃面常常伴有固定的仪式感:一碗面端上来,看看汤是否清亮、面条形状是否被卷成鲫鱼背形状、火腿丝和青蒜或香葱是否撒匀,看完之后,先闻味道,然后喝一口汤,再吃一口面,接着品品浇头,几个动作下来,心里已经有了评分。面条吃到一半,才可以把浇头放入面里一起吃。面条吃完,汤喝干净,脑门微微冒汗,这才心满意足。

在苏州老面客的心里有一个面馆排行榜,苏州城不大,面馆却有2000家,百年老字号也多,竞争相当激烈。但无论是口碑还是产值排名,琼琳阁面庄都能在2000家面馆中排进前五位,而其位于苏州书院巷的老店更是常常高居榜首。

琼琳阁虾仁面(少有人走的路琼琳阁面庄)(2)

琼琳阁创始人苏松

琼琳阁面庄的老板苏松是苏州本地人,烹饪科班出身,毕业于苏州商业技术学校烹饪专业,曾在苏帮菜馆做红案厨师多年,后学习苏式汤面,专注研究传统制面、吊汤等技艺,于2006年在书院巷开出首家琼琳阁。

汤是灵魂,绝不偷工减料

在琼琳阁面庄门口写着这样的对联:“七荤八素定乾坤,清新淡雅不失鲜。”这是苏松对汤的理解。“七荤八素”指的是吊汤的原料丰富,“清新淡雅”则是汤的色泽与味道。

苏松很自豪地说,苏州这么多面馆,从来没有哪一家店会用金华火腿吊汤,这也是琼琳阁面庄的特色之一。以书院巷老店为例,每天晚上11点左右,专门负责吊汤的师傅才来上晚班,他要将一整条金华火腿用热水洗去表层油脂,将10斤鳝鱼骨、5只草鸡、10个草鱼头、40斤带肉筒骨冲洗干净,按照时间顺序分别投料。先在一锅清水中放入筒骨,水开后打去浮沫,转小火煮2.5小时;放入鸡,水开后打去浮沫,转小火煮1小时;放入火腿,水开后打去浮沫转小火煮1小时;放入鳝鱼骨,水开后打去浮沫煮半小时,关火。

整个过程持续5个小时,其间师傅要在每次投放原料后不停地打沫,每次要10分钟左右,其余时间一定要小火咕嘟冒小泡。只有充分打去浮沫并保持小火煮汤才能得到一锅清汤,食物的味道被完全激发出来,层次分明,汤清见底。苏松强调,吊汤用的水要一次性加足,后期绝不能加水,除去打沫和蒸发的水分,最后能得到3/4桶的底汤,大概可以制作650碗面。

琼琳阁虾仁面(少有人走的路琼琳阁面庄)(3)

吊汤用的木头盆塘

琼琳阁面庄书院巷的生意最好,需要熬制2桶这样的汤,每天卖1300碗面,其他几家门店一般一天需要1桶汤,卖650碗面。从早晨6点开门,一般到中午汤卖完,琼琳阁面庄就停止营业了。据说生意最好的一天,中午11点15分,就一滴汤也不剩了。

琼琳阁面庄的汤分为两种,冬天吃红汤,夏天吃白汤。这两种汤是在底汤的基础上分别添加了焖肉的红汁与白汁,按照一定比例对出来的。焖肉是每家苏式面馆的传统浇头,有白焖肉和红焖肉之分。

琼琳阁面庄的焖肉尤其讲究,工艺复杂且对制法要求极严,需提前一天制作。选用40斤上好的五花肉,洗净,改刀成方肉;肉下面摆放筒骨垫底,放好调料,盖严锅盖,在缝隙处用毛巾塞紧,焖制5个小时,中途绝对不能掀盖。制好后取肉切片,倒出焖肉汁,加了酱油的红焖肉汁与底汤勾兑,即成红汤;没加酱油的白焖肉汁与底汤勾兑,即成白汤。红汤与白汤的味道全凭焖肉汁的咸度来决定,因为底汤的咸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至于勾兑的比例则是每家面馆的商业机密。

浇头是特色,制作不敢省人工

苏州人吃面常见的浇头有很多,除了上文提到的红、白焖肉,还有苏式爆鱼、爆鳝、炒鳝糊、现炒虾仁等,顾客可以按照需要挑选浇头,丰俭由人。苏松在开面馆之前曾经做过多年苏帮菜,他将很多苏帮菜里的菜肴大胆创新,引进到面馆里做浇头。比如将苏帮菜里的醇香酒焖肉改进为醇香肉排,是店里除了焖肉外最受欢迎的浇头。其制法是用苏州特有的醇香酒与冰糖、酱油来腌制猪排,之后再油炸、焖制,最后收汁。醇香酒比普通的黄酒味浓,类似原浆,但是有甜味,用它制作的肉排色泽深红,酱味浓郁,肥瘦相间,非常好吃。

琼琳阁虾仁面(少有人走的路琼琳阁面庄)(4)

琼琳阁面庄的醇香肉排红汤面

在知乎网站上曾有过“苏式面汤里的汤、面和浇头谁最重要”的讨论,在苏松看来,汤无疑是最重要的,面是基础,浇头则是加分项。他常常看到有食客将辣椒油、醋和浇头一股脑放入面里搅拌,这样的吃法让他痛心。“大师傅辛苦一晚熬出来的汤就这样浪费掉了,如果一家面馆的面是要靠浇头才能吃完,在我看来就是失败,哪怕是一碗什么浇头都不放的阳春面,也能让顾客一口气吃完,这才算成功。”

作为基础的面也很重要,苏松专门请工厂按照他的要求制作面粉,10斤面粉中要加入两斤半的全蛋液,加上色拉油、盐一起和面,再经机器压制,每天制作新鲜的面条。煮面的师傅要经过3个月的培训才能上岗。水开后下面,一滚后加水,二滚即捞出,用筷子拨动面条卷成牛角梳形;将卷好的面条放入面捞里在空中连掼几下甩干水分,放入盛好热汤的面碗里:雪白的面条摆放整齐,中间耸起,视若鲫鱼之背。这样的做法可以最大程度地去尽面条里的水分,使汤保持清澈,吃到最后汤都不浑。琼琳阁的面条一般在10分钟以内都能保持爽滑筋道,不过苏松建议面条一定要尽快食用,超过10分钟,面条就会发涨、不好吃了。

琼琳阁虾仁面(少有人走的路琼琳阁面庄)(5)

各式浇头与姜丝

在苏州的面馆里,琼琳阁面庄卖的面并不便宜,一碗冬天客人常点的红汤面要5元钱,加上一个12元的醇香肉排浇头、1元钱一碟的姜丝,这样最基本的一份面要18元钱;如果要2个浇头,就要花30元钱左右,而大部分面馆的价位都在10元钱左右。但苏松的定价是充分考虑了成本的,他算了一笔账,每家店每天必须要卖出去500碗面才能盈利,一桶底汤光食材成本就要2000元钱,还不算人工、水电燃气和房租等。“如果我控制一下成本,比如将火腿只用半只、鸡少用1只、筒骨少用几斤,一个月能省下一万块钱,90%的顾客也吃不出汤的变化,但我们绝对不会这么做,这是在自毁招牌。”

从琼琳阁开始营业的第一天起,苏松就告诉员工,“既然开店,我们就要做到最好,百年老店谈不上,最起码也要往下传承两代、三代”。他的理想是恢复30年以前苏式汤面的味道,那个时候不靠调料,就是依靠原料本身的味道吊出原汁原味的汤。琼琳阁在店门口挂出了这样的承诺:“本店禁用任何添加剂、香料香精、味精。”除了无添加,琼琳阁在选料上也非常严格,火腿是金华的生春阳,草鸡是两年左右的河南草鸡,猪肉也是生态草猪,精选原料,用料十足,工序不敢有一丝马虎,这应该就是苏松所坚持的“工匠精神”。

琼琳阁虾仁面(少有人走的路琼琳阁面庄)(6)

琼琳阁面庄门口的对联:“七荤八素定乾坤,清新淡雅不失鲜。”

琼琳阁面庄在苏州开了10年,已经拥有了良好的口碑与不俗的市场占有率,但苏松知道自己的短板,那就是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化。目前,琼琳阁面庄还主要依靠大师傅的经验来吊汤,要实现标准化就要建立中心厨房,而面馆是微利企业,目前还没有足够的实力支撑他建立中央厨房。但他有十足的信心,将来不做加盟,而是以每年开一家新店的速度不断前进,逐渐克服技术难点,建立自己的中央厨房,有了统一的制作标准,才能将苏式汤面传承下去,企业也能后继有人。

中国烹饪杂志

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餐饮杂志,创刊于1980年,发行遍及海内外。

ChineseCuisine1980

新浪微博:@中国烹饪杂志

订阅方式请查看公众号页面的"如何订阅",也可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中国烹饪》发行部官方微店订阅杂志。

本微信号所有内容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提前沟通,获得授权后方可转载。转载时请在显著位置注明来源及作者署名。

【老烹友】点击右上角按钮,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新烹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