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指定的继位者(康熙唯一确定的皇位继承人)

胤礽是康熙的嫡子,也是他重点培养的接班人,可是康熙为何苦心培养了许久,却又两度废立他呢?

说起来,康熙是清朝史上子女最多的皇帝。据史料记载,他有35个皇子,20个公主,其中长大成人的皇子也有24个。康熙虽然是个父爱浓浓的人,也做不到雨露均沾呀。所以,为了能成为康熙的继承人,皇子们都会争相取悦康熙。不过,皇次子胤礽完全用不着这样,因为在众多皇子中,他的先天条件是最好。

康熙指定的继位者(康熙唯一确定的皇位继承人)(1)

(胤礽像)

首先,胤礽的母亲是满洲正黄旗孝诚仁皇后。据史料记载,康熙和孝诚仁皇后可是青梅竹马,感情最为深厚。另外,胤礽的外公索尼是康熙的辅佐重臣,当初康熙能在14岁临朝,索尼功不可没,康熙也非常信任他。

(出阁读书,影视图)

当然,做为优秀的继承者,不光要文武兼备,还要有治国理政的能力。康熙也非常重视这方面的培养,待他年纪稍长,便让他参与政务,在实践中学习治国之道。当康熙出巡或平叛时,便让胤礽坐守京城,一应事务均由他来定夺。

直到此时,康熙都还是一个优秀的导师,然而,后来的情况就开始改变了。

胤礽参政后,一些大臣为了自己的将来,纷纷与胤礽交好,与胤礽过从甚密,这让康熙隐隐有些不快。

康熙是个学识渊博的人,对历朝的情况更是了如指掌。因此,他深知太子势力太大,会引发严重的后果。为了不让悲剧上演,他剪除了胤礽的党羽。同时册封其他成年皇子,让他们也参与到朝政中来,以达到分解胤礽势力的目的。

康熙的行为让胤礽迷惑不解,老爸的态度怎么忽然转变了呢?以前不是一直在着力培养自己吗?

而终于能够参与朝政的皇子们,却兴高采烈。他们早就对这位从幼年便被立为太子的二皇子嫉妒得发狂。因此,他们一边在政务上各展其才,一边又都像鹰隼一样,紧紧盯着胤礽的一言一行,随时向康熙报告胤礽的不是。

康熙本就有些担心胤礽的势力太强,再加上众皇子不断在他面前打小报告。有句话说:一个人说你的坏话,也许是那个人的问题;但大家都说你的坏话,就一定是你的问题。此时的康熙就是这样,他听了众皇子的话,非常震怒,认为胤礽:“欲分朕威柄,以恣其行事也!”

康熙指定的继位者(康熙唯一确定的皇位继承人)(2)

(康熙帝像)

不久,在一次出巡中,康熙的十八皇子突发疾病。极为担忧的康熙,看到胤礽像没事人一样,心里颇为恼恨,斥责他对兄弟毫无友爱之心。胤礽不服,加以狡辩。这让康熙更加不高兴。回京路上,康熙又发现,胤礽夜间在他帐篷之外鬼鬼祟祟,有窥探之意,愈发认为他想对自己不利。

回到宫里后,康熙便召集群臣,斥责胤礽的不是。说到愤慨处,他还扑地大哭。说到最后,他做出了废掉胤礽太子之位的决定。

胤礽被废后,康熙发现,众皇子在朝中纷纷拉帮结伙,充实势力,都想得到太子之位。甚至还闹出长子胤禔上奏诛杀胤礽的事情,还有八子胤禩找个相士来胡言乱语等等……

康熙看到众皇子为了太子之位,争得不可开交,而朝中大臣也因此分帮结派,互相倾轧。为了制止这种现象,康熙又想到了胤礽。

毕竟胤礽是康熙一手栽培起来的继承者,还是寄予了无限希望的。何况此时的康熙早就消了气,渐渐地,他又想起了胤礽诸多的好来。于是,他又下诏,复立胤礽的太子之位。

康熙指定的继位者(康熙唯一确定的皇位继承人)(3)

(康熙上朝,影视配图)

胤礽复立为太子之后,以前的旧党们又云集到他身边。这正是胤礽第一次被废的原因啊!可是胤礽却没能吸取教训,依然与这些旧党们打得火热。

康熙又不高兴了。众皇子们怎么不了解自己的父亲呢?于是大家又像鹰隼一样紧盯着胤礽,时时向康熙打着他的小报告。

不久后,发生了一件事,让胤礽从此再也无缘继承帝位。

原来,胤礽做了将近40年的太子,而康熙又一直身体倍棒,吃嘛嘛香,迟迟没有退位之意。心急的胤礽眼看着自己的儿子都长成了才俊青年,实在是没有耐心等下去了,于是他贿赂重臣,求他们保奏他尽早即位。

康熙很快就得知是胤礽的阴谋,再加上平时众皇子没少在他耳朵边打小报告,因此他在震怒之下,再次废掉了胤礽的太子之位,并将他幽禁在咸安宫内。

雍正二年(1724年),被幽禁了11年的胤礽凄凉地病死在了咸安宫,享年51岁。

(参考资料:《清史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