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射频电路原理(秒懂集成电路基频)

基于前两篇文章介绍,无线通讯系统后端(Back end)使用基频晶片来处理数位讯号,前端(Front end)则所使用的集成电路(IC)大致上可以分为“射频晶片”与“中频晶片”两大类,分别使用不同材料的晶圆制作:

半导体射频电路原理(秒懂集成电路基频)(1)

中频晶片(Intermediate Frequency,IF):又称为“类比基频(Analog baseband)”,概念上就是“高频数位类比转换器(DAC)”与“高频类比数位转换器(ADC)”,包括:调变器(Modulator)、解调器(Demodulator),通常还有中频放大器(IF amplifier)与中频带通滤波器(IF BPF)等,通常由矽晶圆制作的 CMOS 元件组成,可能是数个积体电路,其些可能整合成一个积体电路(IC)。

射频晶片(Radio Frequency,RF):又称为“射频集成电路(RFIC)”,是处理高频无线讯号所有晶片的总称,通常包括:传送接收器(Transceiver)、低杂讯放大器(LNA)、功率放大器(PA)、带通滤波器(BPF)、合成器(Synthesizer)、混频器(Mixer)等,通常由砷化镓晶圆制作的 MESFET、HEMT 元件,或矽锗晶圆制作的 BiCMOS 元件,或矽晶圆制作的 CMOS 元件组成,目前也有用氮化镓(GaN)制作的功率放大器,可能是数个积体电路,某些可能整合成一个积体电路(IC)。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