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心情分享(有一种亲子方式)

记者 魏 濛

亲子阅读心情分享(有一种亲子方式)(1)

河东书屋一角

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随处都可以是读书的好地方。

3月27日上午,在位于中心城区一家书城的楼梯上坐满了读书的中小学生,还有部分家长陪孩子一起阅读。虽然当天是个星期日,但大家的读书热情仍然不减。一位家长告诉记者,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越来越重要,孩子的阅读习惯的养成一定不能忽视。

书香溢满家庭,书韵伴随成长。每年的4月2日是国际儿童图书日,你的孩子阅读吗?你会陪伴孩子一起读书吗?孩子在你的引导下爱上阅读了吗?

书香成为家的味道

亲子阅读心情分享(有一种亲子方式)(2)

在你的生命里,一定有你迷恋的味道,那是家的味道。在家的味道里,一定有一种你迷恋的味道,那是书香。

“儿子喜欢看书,我会不定时地到书店为孩子挑选适合他读的书。”3月29日,在中心城区一家书屋,一位许姓家长正在为自己9岁的儿子挑选阅读的书籍。

“家庭的阅读氛围对孩子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这位许姓家长觉得阅读是让人终身受益的事情,良好的阅读环境,有助于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她自己在这个书店办阅读卡到今年已经是第十年了,在儿子几个月大时,她便开始给他做阅读启蒙,坚持每天给儿子读绘本。

“阅读是我们一家人的爱好和习惯,平时我们在家也会和儿子一起看书,家里每个角落都会放着儿子爱读的书籍。”每到周末和节假日,许女士一家就会去书城看书、买书,时间长了儿子也因此养成了爱看书的好习惯。

有这样一首儿歌:“是啊是啊,你家有宝石箱子和金柜子;是啊是啊,你家有大理石台阶和漂亮的院子,但是但是,我家有给我讲故事的妈妈。”在读书面前,家庭不仅没有富裕贫寒之分,甚至更因书香的弥漫变得高贵。

家住中心城区的朱燕,父母常年经商,因此很少有时间陪她读书,从小就很羡慕书香家庭,也深知阅读环境对小孩成长的重要性。在女儿上幼儿园前,朱燕便开始给她做阅读启蒙,坚持每天给女儿读绘本。每到周末和节假日,他们夫妻就会带上女儿去书城看书、买书,感受在书店阅读的氛围。如今,阅读也成了他们家的一种生活方式。女儿兴趣爱好很广,喜欢舞蹈、朗诵、游泳,可至今从未中断的爱好就是读书。

市民李女士在银行工作,自己平时比较爱看书,所以比较注重培养孩子看书。李女士在其女儿两岁的时候,就开始给她买贴纸书、发声书、立体书、翻翻书以及各种各样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籍。到目前为止,李女士家中已拥有四个书架的书了。

现在有时李女士不在女儿身边,但是其女儿依然会每天坚持看书,而且一看都是一个半小时以上的,甚至她可以看两三个小时,孩子经常对李女士说:“妈妈,我喜欢读书,你一定要给我买好多好多的书。”看书对于李女士女儿来说,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

现在李女士女儿已经积累了挺多词汇,她说:“妈妈,我知道雪中送炭、井底之蛙、守株待兔……”而她的记忆力也棒棒的,很多东西说一次她就记住了。

让阅读变成“悦读”

亲子阅读心情分享(有一种亲子方式)(3)

市民许女士在为其儿子挑选图书

曾经有不少教育专家都呼吁父母和老师陪孩子“每天读书半小时”,让父母、老师和孩子能够通过读书建立起一座共同沟通和进步的桥梁。不过,话又说回来,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也并不是每个孩子都喜欢阅读的,但阅读却是成长必需的养料,所以不但应该鼓励孩子阅读,给孩子的阅读创造条件,还要引导孩子去爱上阅读。

“我儿子天性好动,爱玩坐不住,能看个十来分钟的绘本都会让我高兴半天。”儿子今年就要上小学的李女士很是担心孩子上课坐不住不能认真听老师讲课。她懊恼地表示,孩子小时他们没有意识到阅读对孩子发展的重要作用,光是给孩子买玩具,也很少给孩子讲故事、读绘本。

生活中,有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担心:孩子不爱读书怎么办?其实没有不爱读书的孩子,而是家长要发现孩子的阅读兴趣,并加以培养。市区一书屋负责人介绍,生活中家长们先要形成自己的阅读习惯,并减少在孩子面前使用电子产品的频率,慢慢引导孩子养成一个好的读书习惯。

要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氛围。在家布置一个专门用于读书的小书房,可以用书来装点孩子的生活环境,在家中设立书的橱窗,在孩子的卧室、书架、床头摆上孩子喜欢的图书,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

家长要做好榜样示范。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平时在家不要整天对着手机,这样孩子也会学家长爱玩电脑、ipad等,家长平时应多读书看报,周末可以带上孩子一起去书店或者图书馆,各自选择自己喜欢的图书阅读,多参加阅读活动,孩子经过不断的耳濡目染,自然也会慢慢喜欢阅读。

要坚持每天30分钟的亲子共读。阅读能力、阅读兴趣、阅读习惯的培养都是从家庭开始的。据了解,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在0—8周岁儿童家庭中,七成家庭的父母有陪孩子读书的习惯。这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近年来亲子阅读受重视的现象,在孩子的童年时期,逛书店、陪伴阅读……成为许多家长理所当然的选择。

要多和孩子交流读书感受。在孩子阅读书籍之后,家长可以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来增强孩子的思考能力、沟通能力和表述能力。

要和孩子一起选购书籍。对孩子来说,选书的过程,就是培养他们的兴趣、塑造他们的品位的过程。最适合孩子读的书,一定是孩子最愿意读的书。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书籍,才会有阅读的乐趣。满足孩子的阅读需求,就要了解孩子的阅读心理。家长应该把阅读的选择权、自主权交给孩子,让他们自由地阅读适合自己年龄特征和天性的书籍,这样能激发孩子阅读兴趣,让他们对阅读产生美好愉悦情感。当阅读不再是一种负担,真正变成“悦读”,才是一件既迷人又快乐的事情。

阵阵书香沁心脾,满满亲情暖融融。把文化的萌芽根植于家庭土壤,让读书成为家庭常规活动。父母和孩子一起放下手机、拿出书本,进行一场“深度阅读”,让读书成为家庭思考和交流的起点。

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

亲子阅读心情分享(有一种亲子方式)(4)

河东书屋内摆放的儿童读物

一家人在工作归来、放学之后,大人和孩子共同阅读,家里飘逸着淡淡的书香味道,这种生活方式是怎样一幅赏心悦目的画卷。

每周六,住在盐湖区禹都花园的郑雅丽“三口之家”,会举办一个重要的活动——“家庭读书会”。

从女儿上幼儿园大班至今,每周六晚的“家庭读书会”已举办了三年。郑雅丽会提前准备好三本书,夫妻俩和孩子提前阅读,然后在读书会上分享,上小学的女儿讲绘本,夫妻俩讲儿童故事,还和孩子交流对一些儿童书的看法,全家坐在一起热烈讨论,颇能感受到一种神圣的仪式感。

在周六的读书会上,女儿讲完绘本《海底总动员》时,一家人还进行了情景表演,女儿学着海龟、海豹、企鹅、鲨鱼等动物,展现出各种各样神态的表演,一家人其乐融融。

读书会的书籍是郑雅丽精挑细选的,她会带着女儿到图书馆和书店挑选感兴趣的图书。前不久趁着春色到禹都公园踏青,女儿突然冒出一句优美的句子,“小河像一条银色的项链静静地躺在草地上”。这种语言美感和想象力让旁边的游人赞叹不已。家庭阅读带来的惊喜还有很多。郑雅丽说:“阅读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你学过的东西,读过的文字一定可以反映到你的生活和成长中的,只不过这种影响是长久的,是隐形的。”

父母、童书和孩子,是家庭阅读中最动人的乐章,而奏响这一温馨乐章的就是亲子共读。

记者在市区多个书城、书屋、书店了解到,许多孩子的家庭都有各自形式的读书会。祁女士一家的家庭读书会同样坚持了一年多,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因为爱人在运城工作,亲戚朋友都在河南的她也跟随前来,成了一位全职妈妈。他们家举办读书会是受到学校开读书会的影响。祁女士快人快语地介绍,她周围的家长几乎都意识到了阅读的重要性。“老师也强调让家长陪着阅读,现在不光孩子自己看书,我们全家都会一起看。为了让两个孩子理解,不单纯地看热闹,我们家每天晚上都有半个小时的阅读时间。阅读时间里,我闺女会把她觉得好的片段大声读给我们听,小子是边说边演。”祁女士说,孩子的很多读本折射的是很多知识,不是只给孩子看到,也给大人很多思考。家庭阅读,孩子在成长,爸妈也在成长,整个家庭都在成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