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m学习(PLM信息化历程中你经历了哪些坑)

plm学习(PLM信息化历程中你经历了哪些坑)(1)

有一句话相信大家都很熟悉,PLM、ERP、MES被称为企业信息化的三驾马车。从实际市场的现状来看的话,中国企业的信息化道路跟软件厂商的推广与营销有很大的关系。企业没有从根源上想清楚上信息系统的目的和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说这句话估计很多人会跳出来反驳说:打破企业信息孤岛,研发过程在线化,打通数据流......

不可否认上了这些信息化系统确实能给实际业务带来一定的好处,但是也带来了更多的问题?首先我们拿PLM为例来说,一般企业上PLM的过程大概是这样的。首先调研了解企业内部的需求;然后选型产品选供应商;最后是选定供应商按照产品功能结合企业内部实际需求落地实施。


第一步我们来看下,企业有上PLM的想法,一般会有IT或者是实际业务单位的人员充当甲方的项目经理,会组织企业先将初步需求整理出来。需求来源的方式:公司高层要求;骨干员工的需求;外部意见的综合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存在几个问题:

  1. 收集过来的需求是否是真实有效需求?有无伪需求?
  2. 需求提出者仅从局部业务优化的角度出发,缺乏全局观念?
  3. 需求提出者对于IT层面的技术的局限性导致需求的产生?

当然一般企业在这个过程通常有几种做法:

  1. 组织这个事情的人本身是个领域内的大牛;
  2. 借助外部力量,专业咨询公司或者信息化类公司等;
  3. 企业自身具备相关职能组织,具备相关能力。

第二步,选型产品和选型供应商。产品分国产和国外;供应商有原厂和代理。这里面其实就是内外部利益的相互斗争的结果。在中国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相信大家都是深有体会。所以在选择产品和选择供应商时,企业内部一般会分成一定的派系,之所以会形成派系一般有几个原因:

  1. 这类信息化项目在企业内部可以作为政绩的体现,这样派系自然就而然就形成了;
  2. 企业内部人员可能以前是某一类的产品的使用者或拥护者,当然在政绩熟悉的领域内办事更加舒服;
  3. 厂家或供应商公关和活动,摸清楚企业内部人员的利益冲突和关系后,会推波助澜的帮助企业内部人员形成帮派阵营;
  4. 品牌选择偏好,比如有些企业看中西门子本省有制造领域,就觉得西门子更能理解制造业等等之类;还有就是跟西门子形成战略合作之类的,报品牌大腿。这也是很多企业在选型阶段花费众多时间精力的原因之一。这里面水相对来说就会很深。

第三步,供应商实施阶段,这个时候合同尘埃落定了。你已经没有机会后悔或者有什么退路了。这个就好比两个恋爱的人步入了婚姻殿堂,各种缺点就暴露无疑。

  1. 软件产品设计就这样,无法按实际业务进行系统层面更改;
  2. SOW里面定义的需求描述是这个意思,各种玩文字游戏的就出来了;
  3. 一期先按这个思路在,更多的需求我们放到二期和三期再考虑优化和实施。

当然上了系统之后肯定会带来一些改变,工作方式的变化,让项目初期的推广工作会变得异常艰辛,实际用户的骂声会逐渐随着时间消磨殆尽。这就好比结了婚之后,离婚吧,有孩子,不离吧,难受;备受煎熬,这样苟延残喘的活着吧。会事儿的供应商呢,会继续鼓动企业内部继续做下一个项目来打破当前的困局,这个时候一个完整的利益链可能也随之产生。有些人借助这些功绩内部步步高升;对外可能还会有灰色收入来源。对内确实在某些程度上改善当前的业务现状;对外又是别人的衣食父母,何乐而不为呢?

这里说了一些问题不是说这个事情不做,做,当然要做。就得看甲方怎么组织和开展这个事儿,怎么避免某些问题的发生。不知道你们是否经历过这些事情呢?欢迎大家留言。

plm学习(PLM信息化历程中你经历了哪些坑)(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