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晓琴向顾青哭诉(看完原著才明白)

嫁进顾家8年,给顾家生了金孙,每天伺候一家人的吃喝拉撒,却始终被当作外人,却事事都被大姑姐防备着。

冯晓琴向顾青哭诉(看完原著才明白)(1)

看了电视剧《心居》很多人都为冯晓琴鸣不平。电视剧一开头,冯晓琴的早上特别忙碌,菜市场里,游走在各个摊位之间,她驾轻就熟地挑选,游刃有余地揩油,可见是这里的老主顾。

买完菜和早点,回到顾家,所有人都没有起床,她一边操持着家里大大小小的早点,还十分会做人的跟老公公道歉,为没有买到老爷子爱吃的油条而抱歉。

最让人惊讶的是,顾磊无论找不到什么,冯晓琴都能在照顾顾家老小的吃喝的同时,对答如流地给出物品的具体位置。

可见,作为一个家庭主妇,她对家里每个人都是很用心的。同时,也必须承认,这样的女人,是精明能干的。

其实,原著中的冯晓琴,更加能干。原著中的开场是一场家庭聚会,顾爸爸负责采买,这个顾家都要来冯晓琴家聚会,十几口人,要张罗出一大桌子地道的上海本帮菜,作为一个安徽人,冯晓琴表现得从容自如。

要命的是,这样的聚会,每周末都要进行一场。嫁进顾家八年,这是一般媳妇能做到的吗?无论是菜品安排还是菜的口味,作为老上海,顾家人都是挑不出什么毛病的,可见冯晓琴的精明和能干。

跟电视剧里的人设不同,原著中的顾磊除了不求上进之外,更多的可以说是一无是处,长相不行,能力没有,小时候还落下了残疾,走路一高一低,工作、生活,哪哪都地靠异卵双胞胎姐姐罩着,还比冯晓琴大了7、8岁。

可是,却娶上了冯晓琴这样,要模样有模样,要精明有精明,要能力有能力的的安徽媳妇,你要说她不是图个上海户口,涂着能在上海有个落脚地儿,恐怕谁都不会相信。

除了两个人明显的差距之外,顾青渝还有三大理由,让她从骨子里就防着冯晓琴。

冯晓琴向顾青哭诉(看完原著才明白)(2)

长姐如母,护着顾磊是亲情也是习惯

顾青渝是姐姐,比顾磊早出生那么一会儿,异卵双胞胎。仿佛特别受老天照顾,天生聪明又漂亮。顾磊呢?其貌不扬,脑子也没有这个姐姐灵光,就连身子骨,生下来都比姐姐弱,足足小了半斤。

后来,顾磊腿脚也受伤了,变成了跛子,跟这个双胞胎姐姐的差距越来越大了。是个男孩,又有点缺陷,一家老小难免多照顾一些,慢慢的,顾磊也就被“养歪了”,什么都靠着家里人,靠着有本事的姐姐。

原著中,顾青渝对顾磊的呵护,不像姐姐对弟弟,更像一个妈妈对儿子的呵护。这不是偶然,也是有原因的。

首先,顾青渝就是能力强,所谓能者多劳嘛,虽然也就大了几分钟,但谁让她事事出众呢,这兄弟姐妹之间,能力强的拉扯能力弱的,似乎千百年来,家长们就是这么教的。

其次,顾磊落下的残疾,有顾青渝的责任。原著中有提到,顾磊不是生来残疾,而是小时候因为一点儿小事儿,摔坏了落下的残疾。之所以会摔,是因为顾青渝没有照顾好弟弟。

顾清俞是把这个弟弟摆在心坎尖上的。小时候若不是她疏忽,也不至于让他从椅子上摔落弄残了腿。那刻起便打定主意,要保他一生周全

虽然从没有说出口,但是顾青渝心里是内疚的,总觉得弟弟的不幸有自己的原因。

其实,我真的觉得有些扯淡,都是少年,相差几分钟的出生,要说是姐姐没有照顾好弟弟,所以弟弟就摔了,姐姐就得负责,这样的观点,多少有些扭曲外加扯淡,但是却写出了人间的真实。

最后,照顾好弟弟,是妈妈的嘱托,也是姐姐的承诺。顾家姐弟妈妈走得早,弥留之际,最不放心的是儿子,一手拉着儿子,一手拉着女儿,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眼神却一直看着顾青渝。

直到顾青渝说:“妈妈,你放心,我会照顾好弟弟的。”顾家妈妈对着女儿露出一个欣慰的笑容,安然地合上了双眼。

这个笑刻进了深深地刻进了顾青渝的脑子里,从此,打几个分钟的她,既是姐姐,又是妈妈。

既要独自承担失去母亲的痛苦,又要努力上进,更要担起母亲的责任,处处为弟弟考虑,事事为弟弟打算。

日久天长,顾磊的“阿姐”两个字中,除了亲情,更多了一份敬畏和尊重。

偏偏一场相亲,顾磊看中了冯晓琴,这个从安徽乡下来的漂亮女孩,虽然既没文凭又没技术,但是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里,都装着不服输,要得到点什么的精明女孩。

本来就“没断奶”的顾磊,夹在精明的姐姐和媳妇之间,左右摇摆,谁说得都对,谁的主意都听。老婆怎么说的,姐姐怎么说的,没有一点儿调和作用,没主见得跟个两岁的孩子似的,

这对于习惯了像老母鸡一样,护着弟弟三十多年的顾青渝来说,怎么放心,怎么能不是帮傻弟弟提防冯晓琴。

这压根就不仅仅是姑嫂关系,这是姑嫂关系+婆媳关系,顾青渝和冯晓琴的相处,是翻倍的难。

冯晓琴向顾青哭诉(看完原著才明白)(3)

居高临下,差异性导致看不起冯晓琴

顾青渝从小长在大上海,虽不是大富大贵之家,但该见得打小就见过了。再加上自己的优秀,要颜值颜值,要能力有能力,她看不上冯晓琴才是情理之中。

这是原著中,开篇冯晓琴眼中的顾青渝。

难的是顾清俞这种。首先是撇清的,各人自扫门前雪,保持距离,其次也客气,面上不露出一丁点难看,说话也轻柔,读书人的模样,与别不同。外头平滑,尖刺往里长,像脚上的鸡眼。除非连根拔,否则越碰越疼,表面看还没什么异样。连叫屈也无从谈起。

顾青渝从小优秀,长得好看头脑也好,三十多岁就做到了公司的高层,行业的翘楚,做人圆滑处世高明。

顾清俞上班不久便买了房,搬出去单过。倒也不远,也在万紫园,四期的两室,12楼,正对着湖中心。冯茜茜掐指算,那年她也不过二十三四岁,房价再便宜,一套七八十万总要的,也亏她下得了决心。

二十出头,就在寸土寸金的上海,买了自己的房子,从家里搬出去了。就连顾磊的工作,也是顾青渝安排的,自己业务上的下游公司。

不仅安排进去了,连外派弟弟去外地送了一趟货,都一清二楚,几句话,就让经理后背冒汗,再也不敢派顾磊去外地。

而冯晓琴呢?来自安徽的乡下,十几岁就不读书了,跟着一群老乡出来上海闯荡。

这便是顾清俞最不舒服的地方。弟媳太精明,有好,也有不好。若是上海人还放心些,倒并非对外地人有偏见,毕竟小地方来的,背景和生活习惯都不同。又比顾磊小了七八岁,还有未婚先孕那桩,在顾清俞看来,都是有些反感的。硬生生往前赶的节奏。由不得别人多想。大道理谁都会说,不要有门户偏见,不要有地域歧视,不要把人分三六九等——轮不到自己头上,只是风凉话罢了。

以顾青渝“老母亲”的眼光来看,冯晓琴嫁给弟弟,能当家理事,这是好的,自己立不住的弟弟,确实需要一个精明的弟媳,来帮着操持。但是,这个弟媳又太精明了,善解人意,行事说话都让人窝心,给弟弟拴了绳子,既顺着弟弟,又牵着弟弟。

冯晓琴向顾青哭诉(看完原著才明白)(4)

在顾青渝的眼里,这说不上好,也说不上不好,但心里总是不舒服的。

加上原著中,冯晓琴远没有电视剧里,那么自强不息。从进门起,顾磊的钱就归她管,她今天跑保险,明天做微商,甚至瞒着家里人,忽悠顾家奶奶做了投资。

我瞒着顾磊做直销,卖减肥药,我也不知道那是骗人的,还犯法,不过我也没吃亏,除了在派出所关了几天,该我赚的,一分都没少,那些人敢骗我的钱?想也别想。里头还有顾磊奶奶的钱呢,老太婆也想发财,把她的棺材本都拿出来了,我关照她保密,她一口答应。后来事情败露了,她也不替我说话,就在一旁看着我被她孙子数落。忒不上道。好在我少给了她两个点,也气得过些

就这样,冯晓琴妹妹在顾家也是一住就是好几年,甚至,冯晓琴还算计把高中毕业的妹妹,嫁给名牌大学毕业的顾昕。

正是别人眼中的步步算计,让冯晓琴有了今天的“好日子”,妹妹还能常年住在上海婆家。与当初一起出门打工的同乡比,冯晓琴可以说是出人头地了。

所以,冯晓琴更要往上走,鸡老公、鸡儿子,自己削尖脑袋钻营,这样的冯晓琴,确实很难让顾青渝看上眼。

一个是高高在上的社会精英,一个是迈出的每一步都精心计算,再加上两个人对顾磊的“爱”,要让顾青渝不提防冯晓琴,实在是有点儿难。

掌握事实,提防冯晓琴才能保护弟弟

顾青渝对于顾磊的照顾,就像老母亲护犊子一样,可谓是面面俱到。虽说冯晓琴是顾磊相亲一眼看中的,但是顾青渝真的能做到,什么都不做,就让冯晓琴进了顾家门吗?

当然不会,这跟顾青渝的能力和性格,都是不搭的呀。冯晓琴的“秘密”,顾青渝是了如指掌的。

冯晓琴15岁的时候,就怀了自己同学的孩子。出事儿后,家里安排男孩儿转学了,冯晓琴跟妈妈远离家乡,出走半年后,抱着一个男婴回了老家,说是冯家老三。儿子变弟弟,就这么养在了冯家,冯晓琴则远走上海,开启了自己的打工生涯。

这件事,冯晓琴一直以为自己瞒得很好,直到后来,她自作聪明地揭穿了顾青渝的隐私,惹到了顾青渝,作为礼尚往来的回敬,顾青渝毫不留情地用这把刀,扎向了冯晓琴。

“十五岁生小孩,是什么感觉?” 这晚是满月。顾清俞回到家,倚着躺椅,看窗外那轮明月。树影摇曳。一近一远,视角上有参差,多了些浮凸的立体感。不似中国山水画,竟有几分像西洋油画。虽然夜深,色彩也是艳丽分明。看久了,像要把什么吸进去,没头没脑的。顾清俞记得,冯晓琴最后说的一句是——“我不是你想的那种人”,到这步,反不如前面那般剑拔弩张,声音轻下来,一点点往里收。

跟电视剧不同,顾磊过世后,冯晓琴指责顾青渝的那段内容,并没有发生。姑嫂的矛盾,一直是你来我往,但是更温吞,从不激烈。

手握这么大的把柄,顾青渝一直把这个秘密埋在心底,藏了八九年。在她看来,这时抓大放小,提弟弟盯着,只要大致过得去,她可以不计较。

顾青渝曾经跟人聊天,说过,顾磊甚至想过给小老虎验DNA,顾磊跟姐姐说过,冯晓琴以前是做保险的,跟客户去开房。

但是,有一个事情,顾青渝是不是清楚,原著中没有明说,但是,顾家爸爸是知道的。那就是,顾磊在夫妻生活方面,有点问题。

原著中说,有一阵子,冯晓琴一直在给顾磊熬中药,大家都以为是补骨头的,直到街道上门动员冯晓琴上环节育,她随口嘟囔了一句:“又没那个必要。”

这句嘟囔,就那么恰好地被顾爸爸听到,他才知道,儿子可能是有点儿问题。所以顾爸爸内心是矛盾的,一方面担心冯晓琴离婚,另一方面感谢冯晓琴照顾了顾磊的面子。

除此之外,冯家姐妹和小区史老板之间勾肩搭背的事情,顾青渝肯定也是清楚的。冯晓琴因为卖保险给史老板,那喝酒拼单子,喝得烂醉衣衫不整地被送顾家,也让顾磊心里面有了疙瘩。

原著中,顾磊很清楚自己的窝囊家瘸脚,配不上精明能干滑不溜秋的冯晓琴,所以也从没有明面上闹出过什么事情,但始终心里不舒服,喝点酒就全说出来了。

这一切的一切,让顾青渝只能防着冯晓琴。

其实,无所谓对错,都是立场不同罢了。

原创艰难,江湖搬运请注明出处,谢谢。[作揖][作揖][作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