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有哪些深度解析(相声的五个境界是什么)

相声行业在近十年来的发展可以用两个“最”来形容:最好的时候,最坏的时候。

最好的时候指的是相声行业一派繁荣景象,说相声的遍地都是,小剧场各处开花,相声演员成为流量明星等等。

最坏的时候指的是相声行业在艺术和作品上发生了大幅下滑,不仅精品相声寥寥无几,相声艺术发展方向也被搅乱,长此下去,这门语言艺术有实质性消亡的危险。

相声有哪些深度解析(相声的五个境界是什么)(1)

如何能让相声行业摆脱这个艺术上的低谷期,达到商业和艺术齐头并进的结果呢?重中之重就是树立一个正确的创作表演方向,将相声作品的水平、效果、格调和层次等同步提高。

相声,其实并不简单,其水平可以大致分为五个境界。

相声有哪些深度解析(相声的五个境界是什么)(2)

一、有效果

你可以理解为“笑果”,相声是一门让人发笑的艺术,这话当然对,但也不全对,更准确的意思是相声能让人感到惬意。

捧腹大笑是效果,击节叫好是效果,由衷赞叹也是效果,笑而不语当然也是效果,只要让人感受到语言艺术的魅力,都可以算效果。

举一个例子,有的传统相声包袱很少,而且对于老观众来说,那些包袱的底早就已烂熟于心,但是观众依然喜欢听传统活,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听“铺平垫稳,三翻四抖”这个过程的精妙,老先生说,给那些传统活做铺垫时,最好的效果是现场掉根针都能听见。

按理说,有效果是说相声最简单的一个境界,但现在很多相声演员都理解偏了,他们只把让观众大笑当成效果,忽略了“铺平垫稳和三翻四抖”这些真正的语言艺术。

相声有哪些深度解析(相声的五个境界是什么)(3)

二、有技艺

侯宝林大师曾给传统相声归纳了十二项技艺,但实际上相声演员没必要全都掌握,甚至于你掌握其中一两项技艺的精髓也行。

像什么白沙撒字、太平歌词、莲花落、数来宝、暗春、贯口等相声技艺一个都不会也没事,重要的是你会说会逗就可以了,毕竟相声是“说”的。

但是,现在有些相声演员也理解偏了,把一些小曲、贯口甚至太平歌词当成至高无上的相声技艺,反而把最基本的“说”和“逗”懈怠了,造成的后果就是演员在台上的表演节奏松松垮垮,说话颠三倒四废话太多还洒狗血,这就属于典型的舍本逐末,忽略了相声是一门语言艺术这个宗旨。

相声有哪些深度解析(相声的五个境界是什么)(4)

三、有生活

当年马季他们这些前辈创作相声,那是需要真正深入生活体验生活的,为写一段相声甚至还要去村里住一个月。后来马季还告诉他的徒弟们,你们要是真没有时间去体验生活,那就搬个马扎坐在胡同口,看看路过的人穿什么衣服聊什么天,那也是生活。

这就是相声最简单的创作技巧,贴近生活。马志明的《纠纷》就是在派出所偶然遇到的小事改编的。郭荣启的《打牌论》是他天天跑到麻将馆和胡同口看人家打牌琢磨出来的。有生活的作品就能迅速拉近和观众的距离,迅速得到观众的共鸣。

但是,现在很多相声演员创作时喜欢在网络上找段子,脱离了生活,造成的结果就是听段子感觉有点儿意思,但却是一种肤浅的搞笑,而不是来自于生活的幽默,那自然很难诞生精品。

相声有哪些深度解析(相声的五个境界是什么)(5)

四、有逻辑

相声要有主题,多数情况下是一个故事,有时候是一段批讲或评论,不论是哪一种相声创作思路,都要求相声的主题要有逻辑。

简单说就是,你要讲一个故事,怎么能让观众沉浸到故事情节中去呢?那就是要有强大且合理的逻辑。

比如张寿臣的《托妻献子》,这个故事的逻辑性就很好,从逗哏和捧哏的情义入手,提出“一贵一贱,交情乃见,一死一生,乃见交情”的主题,并用小故事说明。再转入主题故事“托妻献子”,把捧哏为什么要去外地十年不回,逗哏为什么要为捧哏的后代着想等关键铺垫都交代得很清楚,最后完成整个故事的底,并带一个反转。

相声有哪些深度解析(相声的五个境界是什么)(6)

但是,现在很多相声演员说这段《托妻献子》时就经常不注意铺垫,而且把故事说得非常油腻甚至下流,让很多观众都以为这是一段很低俗的相声,这就是缺乏合理铺垫也就是故事逻辑的问题。

小故事同样,马三立的《逗你玩》、《卖鱼》等小段都非常注重故事逻辑性,将铺垫放在首位考虑,只要铺垫和逻辑做好了,底和效果是水到渠成的。

可能也是因为现在的相声演员都喜欢从网络上扒段子,把相声弄成了段子集锦,这样就不能称之为有逻辑,观众听完哈哈一乐,再问他你听什么了全都记不住。相对来说,体制内很多相声演员在这方面做得非常规矩,还有很多虽然不火但基本功很瓷实的相声演员在这方面也很出色,他们的相声听着不闹,能让你沉下心来听他们铺平垫稳把逻辑讲清楚。

相声有哪些深度解析(相声的五个境界是什么)(7)

五、有思想

有相声明星反复向粉丝渲染“相声不是教育人的,相声就是图一乐”,这是一种典型的偷换概念,直接拉低了相声的格调。最优秀的相声永远都是寓教于乐的,而不仅仅是低级搞笑,这个寓教于乐换句话说就是相声要有思想。

你想通过这段相声说明什么道理,阐述什么观点,讽刺什么现象,歌颂什么事情,这都是有思想,把这些思想用幽默的故事展现出来,让观众在笑声中去领悟,这就是寓教于乐。显然,个别相声明星是把寓教于乐的概念偷换成了填鸭说教。

相声有哪些深度解析(相声的五个境界是什么)(8)

知名相声演员郭德纲在接受采访时就曾驳斥过这种偷换概念的观点,他提出相声是可以教育人的,也就是寓教于乐,能让人从中悟出什么东西来。他的观点非常值得赞赏。

举几个典型的有思想的相声,传统相声里的《改行》,侯宝林大师的《夜行记》和《关公战秦琼》,马三立的《买猴》和《十点钟开始》,马季的《多层饭店》、《五官争功》和《一个推销员》,姜昆的《如此照相》、《电梯奇遇》和《着急》,牛群冯巩的《小偷公司》和《我错了》等。

这些相声在表面上都是一个个很有意思的故事,其内核都有各自的思想,有的是讽刺丑恶,有的是反映生活,让观众听完了之后会领悟到一些东西,但这些东西还不是相声演员们直接在相声里告诉你的,有些思想是通过相声作品潜移默化感染你的。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有思想的相声作品创作难度很高,需要创作者和表演者都有很高的思想水平和创作水平,因此这样的精品相声段子在相声史上始终都是最顶尖的存在。

同样也是因为创作水平所限,有些相声演员没有那个能力,也没有那个思想水平,只好宣扬什么“相声不是教育人的”,通过偷换概念否定寓教于乐的创作方向。

相声有哪些深度解析(相声的五个境界是什么)(9)

综上,为什么说本文说这个阶段是相声艺术的一个低谷期,主要原因就是大部分相声演员的作品始终在低层次打转,更有甚者,一些当红相声明星的相声水平则常年在最低层次徘徊,反而起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作用。

相声艺术的未来在哪里?值得深思。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