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画山水楼阁画法步骤(草草两笔便是人间仙境)

界画山水楼阁画法步骤(草草两笔便是人间仙境)(1)

中国画原来泛指中国绘画,是近代时期为了区别明末时期传人的西画所出现的概念。亭台楼阁作为山水画的点景,它是古代建筑的代名词,同时也包含庙宇、牌坊、寺塔、宫殿、小桥、栈道等。

绘画工具准备

一、毛笔

画工笔楼阁画所用毛笔一般有两类:

1.狼毫画笔,常用衣纹、叶筋、红毛、狼圭、蟹爪、描笔等,主要用于勾线。大小可根据作品的尺寸选择。勾线笔选择要领是瘦长尖细,软硬适中,富于弹性,不能扁锋偏锋。

2.是羊毫或兼毫笔,常用白云、白鹅、落山峰等,用来渲染。渲染笔要柔软而有弹性,笔头要整齐饱满。

界画山水楼阁画法步骤(草草两笔便是人间仙境)(2)

二、墨:

中国画作画必须使用油烟墨,因为其质地细腻,质轻色紫者为上佳。墨色可以分出浓淡等从多层次,切忌使用分不出层次的墨。

三、纸、绢:

工笔楼阁画用熟宣纸或熟绢。常用有冰雪、清水书画、蝉翼、云母等,前两种较厚,后两种较薄,且大小规格不等。以纸质细密均匀、纹理清晰、纸质绵韧,耐湿耐擦者为上乘。绢是丝织品,也有生熟之分,熟绢有白绢和黄绢等不同颜色。

界画山水楼阁画法步骤(草草两笔便是人间仙境)(3)

四、砚台:

画楼阁画应准备一方石砚,以产自广东的端砚和产自安徽的歙砚等最好,普通石砚选择以质地细,不滑不腻,磨墨平,利下墨,发墨细者为好。

五、颜料:

中国画颜料分为水色和石色两大类。

水色颜料以植物加工制成,质轻透明,常用的水色颜料有花青、胭脂,藤黄、洋红、酞青蓝等;

石色颜料以天然矿石和金属氧化物制成,覆盖力强,不透明,常用的石色颜料有赭石、朱砂、朱磉、石青、石绿等。

界画山水楼阁画法步骤(草草两笔便是人间仙境)(4)

六、胶矾:

胶和矾在工笔画中用途很多,传统的工笔画讲究“三矾九染”。在反复染色的过程中,为了使底色不泛起,染几遍色后就要刷一遍胶矾水。

七、界尺:

界尺由木制和有机玻璃等各种材料制成,所谓界尺,就是在平尺的一侧开出一条槽,用手使用两支笔,一支带墨笔,一支有尖的铅笔。一支铅笔在平尺的槽上进行划动,一支带墨的笔在绢或纸上划线,使画出的楼阁的横线、竖线都保持笔直。

界画山水楼阁画法步骤(草草两笔便是人间仙境)(5)

绘画步骤

画时视画面需要合理安排位置,传统画法一般求稳、求层次;现代画法求奇、求变、求气势。总之,要合乎情理,万变不离其宗,不能违背自然界的规律,力求想象之外又合乎情理之中。

一、亭台

汉以前作为驿站使用,汉以后逐渐变成供人休息游玩的地方。

画亭先画顶,以中侧锋笔画出草顶,勾轮廓线、结顶,再画四柱,柱宜短。亭子宜低,其式乃古,若增一二人在内,则有趣。

画亭之视角,在画面中很重要,亭在山水画中之地位,视其高低得其仰视、俯视、平视,三视角不可错乱。

亭子的笔墨技法简单,一般为中锋勾线,按其形由上往下画,即先画顶,顺序而下,这样好掌握形状变化,控制大小宽窄,下落在石基之上,必有角是虚,有山石或树木遮掩。注意空灵、开阔,着色可随其画面调整,宜清雅。不可过于凝重。

界画山水楼阁画法步骤(草草两笔便是人间仙境)(6)

二、楼阁

两层或两层以上的建筑,一般用于居住和游玩,其特点是通常四周设隔扇或栏杆回廊,供人远眺、游憩、藏书和供佛。

①宗教楼阁:楼阁通常是寺院的中心建筑,多体量高大、宏伟壮观。

②文化楼阁:以楼阁作为储藏图书、经卷之用。如明代浙江宁波天一阁。

③军事性楼阁:如城楼、箭棱,敌楼、城市中心的钟鼓楼等。

④游赏性楼阁:取其高耸,可登临远眺,自成一景,平面轮廓较为复杂。

⑤居住建筑中的楼阁:北方以严整取胜,南方以自由见长。

步骤一

用焦墨、淡墨皴出石头和远山,在界尺的帮助下勾出楼阁的上半部分和树干,楼阁的下半部分用浅墨勾出。

界画山水楼阁画法步骤(草草两笔便是人间仙境)(7)

步骤二

用淡墨分染出石头的结构部分和松针的空隙部分,楼阁的下部平台和顶部也用淡墨平染和分染。

界画山水楼阁画法步骤(草草两笔便是人间仙境)(8)

步骤三

在楼阁的外檐线,各种树干、土坡平染赭石,同时分染石头和远山的结构。

界画山水楼阁画法步骤(草草两笔便是人间仙境)(9)

步骤四

绢画上的楼阁和石头、远山在正面染上各种颜色。楼阁的下部分平台留出空白。

步骤五

楼阁的下部分平台在背面托上白色,石头和远山也在背后托上石绿色。

界画山水楼阁画法步骤(草草两笔便是人间仙境)(10)

版权说明:部分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仅做公益分享,若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