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天旅行攻略(我在九天俯瞰大地)

我在九天俯瞰大地

-------希夏邦马小环线游记

从西藏回来已经一周了,身体已经恢复正常状态,生活又陷入单调循环的怪圈,这种安逸悠闲的生活正是好多人梦寐以求的,也是我在行走高山之颠几近崩溃之时的奢望。然而,闲暇之际,思绪飞扬,头脑中不断闪现出行走在希夏邦马的景象,那绵延耸立的雪山、那闪闪发光的日照金山、那谈笑风生的战友、那值得留恋的瞬间历历在目,促使自己迫切地想把这一切写下来。我不知道自己还能走多久,也不知道自己还能走多远,但走过的地方我一定要写下来,留在我迈不动双腿的时候的美好回忆,让这些游记带着我不安份的心去遨游!

也许是机缘巧合!

也许是命中注定!

我们与希夏邦马有缘!

精心准备了几个月的珠穆朗玛峰东坡嘎玛沟之行,临时变成了希夏邦马小环线。而这类一临时更改,却使我们一路上不断收获着意外惊喜,大饱了眼福,雪山盛宴、日照金山、冰塔林、高山杜鹃、高山湖泊,使我们如入仙境,让我们流连忘返,我断言:这是我走过的最美的线路。

今年春节过后,吉林市的著名户外领队、好哥们极度偶然就和我联系,说有几个好朋友想走走珠峰东坡的嘎玛沟,问我能不能去。当时,我犹豫了,与好朋友相聚是最开心的事,但当时一是考虑到嘎玛沟的海拔较高,线路海拔基本都在四、五千米,有一定风险;二是考虑到时间,我没有立即决定。4月份,在与极度偶然走恩施和野穿张家界的时候才确定:去!

5月14日,我乘上了飞往拉萨的飞机,出发了。

我喜欢在飞机上俯瞰大地,喜欢飞机起飞后穿过云雾缭绕的云层的瞬间,喜欢飞机进入巡航状况后远眺不断变换形态的云朵,更喜欢夜空下霓虹灯照耀下的城市的夜空。所以,每次出行,我都选择靠窗的位置,可以尽情地俯瞰云朵、大地和城市,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

到达拉萨后,我们要停留几天,进行短暂的休整,使身体尽快适应高原缺氧的环境。16日,来自吉长两市野穿嘎玛沟的十个人全部到齐。这是我们的全部队员:从左至右依次是:黎明小巷、猪猪侠、韦小宝、幸运鼠、星空(本人)、日角、雨歇林间、淡雅、静心。

154天旅行攻略(我在九天俯瞰大地)(1)

在此之前,我们都是按照穿越珠峰嘎玛沟准备的装备,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我们突然收到了我们雇用托运装备的牦牛工的消息,嘎玛沟因为雪大持续封山,就是说不让游人进山。面对突发情况,极度偶然组织大家商量,极度偶然建议改线去希夏邦马的库拉岗日,大家一致同意。

原来出发前在家精心准备的资料都用不上了。可以说,在此之前,我对希夏邦马和库拉岗日一无所知,不打无把握之仗,利用有限的时间,我抓紧查阅了希夏邦马的资料,下载了轨迹。经过查阅,发现希夏邦马的海拔要比嘎玛沟的要高一些,但风景也更漂亮,我期待着!

希夏邦马峰海拔8027米,排在世界8000米级雪山的第14位。也是唯一座完全在中国境内的8000米级山峰。它坐落在喜马拉雅山脉中段,东南方距珠穆朗玛峰约120公里,是一座完全在中国西藏(聂拉木县)境内8000米以上的高峰,也是喜马拉雅山脉著名的高峰之一。它由三个高程相近的姐妹峰组成,山势险峻,气候变化无常,藏语“希夏邦马”,为“气候严寒、天气恶劣多变”之意。北坡有长达10余公里的山谷冰川,冰塔林立,银光闪烁,站在远方眺望,阳光下的希夏邦马峰白雪皑皑,巍巍壮观。

154天旅行攻略(我在九天俯瞰大地)(2)

希夏邦马小环线通常是指从中尼边境的聂拉木出发,经希夏邦马南坡大本营、贡错,最后由俄热村出山的一条徒步路线,部长大约70多公里,通常需要5天完成。

17日,我们租用了一辆旅游公司的中客向希夏邦马所在地聂拉木县城出发了。

著名的318国道是拉萨至聂拉木县城的心经之路,途径拉孜、定日县,经过整整两天的颠簸,18日傍晚,我们到达了希夏邦马小环线起点----日喀则地区的聂拉木县。

聂拉木县隶属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的边境县,处在一个狭长的山谷中,县城的发展空间严重受限。聂拉木县南与尼泊尔王国毗邻。我们到达时,聂拉木县整个县城正在大兴土木,听说是中尼边境的通商口岸即将开通。

第一天,5月19日,从聂拉木到欣德营地,总里程14公里,从海拔3800米上升到4600米,拔高800米。

5月19日早上8.30分,我们一行十人按照与牦牛工约定的时间和地点,早早来到了进山点。进山点在聂拉木在县城的西北方向大约两公里,位于一个小型水电站附近。向远望去,左侧一条九曲十八弯的盘山公路已经修完,右侧是一个河道,在河道的左侧,有一条依稀可辨的小路,这就是我们进山的路。

154天旅行攻略(我在九天俯瞰大地)(3)

大家整理完装备,牦牛工和牦牛也到了,我们把装备交给牦牛工,出发了!

由于进藏已经四五天了,大家基本适应了高原缺氧的环境,行进的速度基本上和在家登千米山一样。

开始徒步在河道的左侧,以缓慢的上坡为主,沿着河左边走,大约三公里左右,我们来到了一座仅能一人通过的简易小桥,湍急的河水奔涌着,这是雪山融化的雪水。我们陆续过了河。过河之后,一座大山横在面前,我们需要翻过这座山。这段路强度很大,有人称之为“绝望坡”,有人称之为“好汉坡”,短距离内上升三四百米的高度,高山缺氧加上陡峭的上坡路对我们的体能是个极大的考验,我明显感到呼吸的困难,登山包的胸带束缚了胸部的扩张,影响了呼吸,我解开了胸带,呼吸通畅了好多。

154天旅行攻略(我在九天俯瞰大地)(4)

大约一个小时,我们登上了这个小山的山顶,看到了一个小的垭口,通过垭口之后,又是一段缓上坡加上横切。之后我们走上了一个山脊,视野顿时开阔起来。远处的雪山已经历历在目。在山脊的左右侧各是一个河道,左侧的渠道中修建了一条公路,就是我们出发时左侧的盘山路的延续仿,这条路通到一个叫“牛奶湖”的高山湖泊,这里肯定是要建立一个景区,从我们的位置,已经清晰地看到海拔4500米的“牛奶湖”的一部分,碧蓝的湖水映着蓝天白云,美丽之极。而右侧就是我们预定的欣德营地所在的河谷。而在更远处,是那一座座连绵不断的雪山------。

154天旅行攻略(我在九天俯瞰大地)(5)

我们在山脊上走到“牛奶湖”上方时,终于看到了牛奶湖的全貌,在一座雪山的下方,一个近乎椭圆型的湖泊,有一大半还是冰封状态,足见高原的寒冷,后来知道,同期我们长春市的白天最高气温已经达到35度。

154天旅行攻略(我在九天俯瞰大地)(6)

就在这时,我发现在我们行进方向的左侧,出现了一个营地,营地上有牧民的帐篷,由于距离较远,看不清楚具体情况,我就拿出手机查看轨迹,发现离我们预定的欣德营地还有将近2公里的距离,这个营地应当叫果果营地(后来才知道,由于和藏族牦牛工语言沟通不顺畅,他们到了果果营地就卸下了装备)。为了稳妥起见,我停下了脚步,等着在后面拍照的韦小宝,韦小宝也十分肯定的说,这个不是咱们的营地,于是,我继续前行,在果果营地的正上方,我遇到了黎明小巷大姐,她也发现了这个营地,也因为不确定,等着后面的人核实,就这样,我们四个人,韦小宝、猪猪侠、黎明小巷和我直奔预定的欣德营地出发。远远看到,欣德营地支起了帐篷,但走下河谷到达营地才发现,这里根本没有我们的人。在这里露营的是江西的驴友,他们已经在这露营两天了,原计划去希夏邦马南坡大本营,但因为雪大,运送装备的牦牛上不去,他们中止了行程,在这休整一天。问明情况后,韦小宝也到了,经过商量,韦小宝认为,今天大家走的快,为了赶进程,极度偶然可能带着大家去下一个营地,也就是吉嘎布营地。就这样,我们走上了歧途。一路追赶,一路没发现人。最后,当我们遇到寻找我们的牦牛工返回营地时,已经下半夜了。到了营地,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幸运鼠给我们每人送上一碗热腾腾的大米粥。看到大家累了一天,为了等我们的消息还没休息,我们心里十分歉疚,在这里说声谢谢!第二天,5月20日,我们走个捷径,直达我们的营地。

西藏的日出日落时间,要比我们长春市晚两个多小时,5月下旬,早上将近7点才会日出,晚上将近9点才日落。所以,进山以来,我们基本按照早8点出发,晚8点露营的时间点来掌握。

日照金山,以前只是听说过,从来没见过。今天,在这里,在希夏邦马小环线露营的第一天,在海拔4500米的果果营地,我们就大饱了眼福,尽情欣赏了日照金山的盛况。

154天旅行攻略(我在九天俯瞰大地)(7)

白天,还是晶莹剔透的洁白的雪山,在初升阳光的映照下,变得金灿灿的,闪闪发光,就像一座座金山矗立在那里。在接连两三天的营地,这种日照金山的难得景观都出现了!

随着太阳的逐渐升高,日照金山的奇景也消失了。吃过早餐,我们又出发了。由于希夏邦马南坡大本营雪大,牦牛上不去,我们又临时调整了路线,决定直接向吉嘎布营地出发。

出发前,认真研究 了下轨迹,如果不去南坡大本营,就没有必要描写绕过前面的大山,可以直接从营地向西北方向斜插过去,看等高线也是非常平缓稀疏,于是,我和没有下载轨迹的黎明小巷、静心、淡雅决定,走近路。

154天旅行攻略(我在九天俯瞰大地)(8)

我们走出峡谷的营地,看到的是一个缓慢上升的大坡,走上这个大坡,视野顿时开阔起来,周边全是洁白的雪山,我们完全被雪山包围了。特别是后面营地方向的一个大雪山,高高耸立在我们身后,就像在我们身边,伸手可及!向前望去,对面雪山下隐约可见的山谷就应当是我们今晚的营地。

154天旅行攻略(我在九天俯瞰大地)(9)

这里海拔5000米左右,不时有融化的雪水、沼泽和冰雪覆盖的路面。这里的沼泽都是硬底的,不会陷进去。

大约下午5点,我们慢悠悠地走出了这个大坡,一道山谷横在了我们面前,继续前行,清楚地看到了山谷下面的一片营地,看到了几头牦牛和几顶支起的帐篷。原来,又是牦牛工提前卸下了装备,我们今天就在这个无名营地露营了。其实真正的吉嘎布营地还在前面3公里的地方。

154天旅行攻略(我在九天俯瞰大地)(10)

到了营地,我们赶紧搭建帐篷,晚饭吉林市的日角大哥已经在做了。日角大哥年轻时在部队当过炊事员,做的饭菜很好吃。晚饭过后,大家边喝茶聊天,边欣赏落日余晖映照下的雪山美景。

第三天,5月21日,里程15公里,爬升600米,到达贡错营地(5186米)

今天徒步的强度较大,我们沿着河谷一路上行。大部分的路面都是巨石,大小不一,高低不平,需要跳跃式的前进,高海拔地区本来就缺氧,蹦蹦跳跳地前进,耗费了大量的氧气,弄得我们气喘吁吁,不时地停下脚步贪婪地呼吸着。河谷两侧美丽的风景我们无暇顾及,因为我们要一直低头看路,稍不留神,就会出现问题,或者掉进石缝,或者歪了脚。这时候才能体会到高帮登山鞋的优点,即使不小心掉进了石缝,高高的鞋帮也会保护住你的脚和小腿。

154天旅行攻略(我在九天俯瞰大地)(11)

今天的徒步单调而疲惫,大家机械地走着,喘息之余,不时抬头仰望远处的雪山,艰难地行进着。

临近中午,我们发现了一处巨石掩盖下的暗河,在暗河的河边,还有一块非常平整的大石板,我们称之为“茶台”,决不能辜负大自然的恩赐,我们决定在这午餐、品茶。午餐很简单,大家吃了一些牛肉干、巧克力等补充能量的小食品,我煮了一袋酸辣粉,分给大家吃,大家都喜欢,因为高原缺氧的时候,我们每个人的食欲都大大下降,酸和辣都能刺激我们的食欲,这也是我走狼塔时积累的经验。那时候,在快要结束狼塔整个行程的后几天,我拿出了一小袋榨菜,分给大家,当然把榨菜吃光的时候,又用热水涮了塑料袋,把水喝了,当时觉得很是美味。吃过午餐,我们开始品茶,静心是个很会享受的人,先后拿出了绿茶、红茶,请我们品尝,天然的泉水、天然的茶台、绝顶的好茶,我敢说,在家里,或者换一个地方,即使在茶楼,同样的茶也不会有这么好喝,更不会喝出这样的气氛来。

吃完午餐,品完好茶,我们又出发了。

这次出行,因为考虑到是高海拔地区,我在预防高原反应和防晒上下了很大功夫,我购买了高原安、携氧片、辅酶Q10、肌苷片等,左挑右选地准备了遮阳帽和高原男用唇膏。在玩户外之前,我根本不知道男人还用唇膏,记得在走狼塔时,嘴唇干裂用的是一个女驴友的唇膏。由于准备齐全,我没有一点晒伤,高抬的症状也不明显,可以说,这也是我玩户外以来所有的长线活动中身体状况最好的一次。

今天的路不好走,再加上牦牛工提前3公里安排了营地,使我们今天的里程增加了,傍晚7点,我们还没有到达营地,这时候,在路边,我发现了一个动物的大腿,像是牦牛的,难道这里有狼?后来听极度偶然说,他在路上看到了三个雪豹,向雪山跑了。

这时,在我们行进的小路上,出现了两个箭头,直指正前方,可是,按照我们的轨迹,我们应当向右拐弯才能到达营地。于是,我对一直跟随我的黎明小巷大姐说,你在这等我,我上去看看。我登上了右侧的一座小山,正巧,对面山脊上出现了极度偶然和幸运鼠的身影,原来,他们发现我们原定的轨迹上的路不通,赶回来寻找我们。

大约半个小时后,我们到达了海拔5186米的贡错营地。但贡错湖还没有开化,全部处于冰封状态,想在这里看日照金山和雪山倒影的梦想落空了。但是,在这里,我们可以仰望希夏邦马的全貌了,巍峨的主峰顶天立地地高耸云天,甚是壮观!

第四天,5月22日,里程14公里,爬升100米,下降800米。

今天是我们希夏邦马行程的最后一天,原定5天完成的线路,由于南坡大本营雪大没有成行,所以我们4天结束了行程。

今天的行程相对来说比较轻松,大体上是下坡路,基本没有爬高的地方。

虽然我们没有在这里看到日照金山水中倒影,但出发不久,我们在贡错湖的边缘,就发现了冰雪塔林。

成片的冰雪塔林,在朝阳的映照下闪闪发光,晶莹剔透,像排着队伍的士兵在接受我们的检阅。塔林高的过膝,矮的也有一尺高。我惊奇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我们后面的行程中,我们不时通过这样的塔林。塔林一般存在于两个山包中间的低洼处,由积雪经风吹日晒形成。因为照相我们耽误了行程,前面的队友已经走的很远了。

154天旅行攻略(我在九天俯瞰大地)(12)

走到贡错湖的边缘,中间是低洼的河道,我们行进的左侧是一座小山。而我们的轨迹在河道右侧的山脊上,右侧的山又高又陡,有的驴友已经从左侧的小山进入了河道。考虑到翻过左侧小山进入河道损失的海拔较多,再登上轨迹所在的山脊强度又很大,于是,我决定查看一下路况,我翻过了左侧的小山,发现河道左侧的小山和左侧的群山几乎是一体,地势非常平缓,向远看可以一直延伸到对面山脊我们要走的轨迹上,而且几乎不损失海拔。就这样,我轻松地在轨迹对面的山坡上行走着,本想沿着山体直接插过去和轨迹汇合,但发现极度偶然他们正在对面轨迹所在的山脊上等候着我们,我又下了河道,登上了山脊和极度偶然汇合了,这时,我已经超过了原来走在我前面的战友,他们还在吃力地爬坡。

我们翻过一座又一座的小山,大约三四个小时后,我们终于来到了一条河谷,看轨迹,沿着这条河谷,就走出了希夏邦马小环线,就能到达俄热,我们租用的大客车就在那里等候。

在这条河谷里,我们忽而在河的左边行进,忽而在河的右边行进,好在过河都可以踩着石头。依稀可辨的小路引导着我们向俄热不断地靠近。

忽然,在我们行进的左前方,出现了一座像是水电站的建筑,我们知道,有人类活动的迹象了,离村庄就不远了。

我们又登上了一座小山,远远望去,一座山村出现了,这就是俄热,我们此行的终点!

至此,经过我们四天三夜的艰苦努力,我们战胜了高原缺氧的挑战、战胜了高原紫外线的威胁、战胜了体能的考验,成功穿越了希夏邦马,途中多次海拔达到5300米以上,总行程60多公里。这是我参加户外以来所走过的海拔最高的地方!

我为我自豪!

( 本文作者 : 605635218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