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荣桓元帅三十集连续剧(01年罗荣桓之子罗东进前往沂蒙)

引言

2001年,罗荣桓元帅的儿子罗东进代表母亲林月琴专程前往山东沂蒙东辛庄。而他此行的目的,是来祭拜自己的“沂蒙母亲”。

在当地乡亲和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罗东进来到自己“沂蒙母亲”墓前。在墓前,他长跪不起,嘴里喃喃道:“母亲,我来看你了......”

人们都知道罗东进是罗荣桓和刘月琴的儿子,他为什么还会有一位“沂蒙母亲”呢?

今天,笔者便带大家走进这位“沂蒙母亲”的传奇故事......

罗荣桓元帅三十集连续剧(01年罗荣桓之子罗东进前往沂蒙)(1)

罗东进和父亲罗荣桓

01 王换于领受徐向前布置的任务

抗日战争初期,在艰苦恶劣的对敌斗争中,沂南县东辛庄广大人民群众踊跃参军支前,为抗日做出了突出贡献,被誉为沂蒙根据地的抗日“堡垒村”。

这里是中共山东分局、八路军第一纵队、八路军山东纵队、山东省战工推行委员会、抗大一分校、大众日报社、姊妹剧团首长机关所在地。

此外,罗荣桓、徐向前、朱瑞、郭洪涛、黎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长期在这里战斗和生活过。

东辛庄里有家抗日“堡垒户”,这家女主人就是著名的沂蒙母亲——王换于,她也是电视剧《沂蒙》中女主人公“于宝珍”的人物原型。

1888年,王换于出生于光绪年间沂南县岸堤镇圈里村一户贫穷的王姓的贫苦农民家庭中。和当时中国大部分农村妇女一样,她甚至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名字。

19岁那年,马牧池乡东辛庄于家用两袋高粱作为聘礼将其娶到家中。从此,她便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称号——于王氏。

罗荣桓元帅三十集连续剧(01年罗荣桓之子罗东进前往沂蒙)(2)

抗战爆发后,于王氏因性格直爽、办事干练,思想比较先进,被当地党组织培养成了抗日积极分子。

她不仅自己积极参加抗日,还动员全家人加入抗日救亡的阵营中,甚至将自己家作为抗日的堡垒户。

由于她表现优秀,当地乡亲还选举他担任村救会会长、邻乡艾山乡副乡长。1938年,抗日队伍进驻东辛庄村。期间,她结识了抗日女战士陈若克。

陈若克于1919年的出生于上海,小小年纪便投身革命,她经常给王换于讲关于革命的道理。

王换于在和这些八路军接触过程中,她发现这支队伍是真正意义上为老百姓做事,便毫不犹豫加入其中,走上了革命道路。

不久,她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之际,组织发现她没有名字。陈若克在得知她嫁到于家时用了两袋高粱的身世,想了想说:

“既然你是用两袋高粱换来的,得那就叫王换于吧!”

罗荣桓元帅三十集连续剧(01年罗荣桓之子罗东进前往沂蒙)(3)

陈若克

也是从那时开始,这个普普通通的山东农村妇女的名字,和中国革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1939年,日军进行了夏季的大扫荡,东辛庄村也成为八路军第一机关和中共山东分局的机关驻地。王换于家中也成为党和部队领导们碰头开会的落脚点。

之后的时间里,的她积极帮助这些战士们传送情报、洗衣做饭,照料伤员。

年近半百的她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冒着生命危险传递了徐向前司令员等人70多封的信件,来往行程4000多公里。

很难想象,这位小脚妇女在当时战火纷飞的岁月中,需要多大的毅力和信念才能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完成这份使命!

同年6月,徐向前率八路军第一纵队领导机关到达王换于家,并交给她一个重要任务:创办一间战时部队机关托儿所。

罗荣桓元帅三十集连续剧(01年罗荣桓之子罗东进前往沂蒙)(4)

徐向前

王换于从来没有办过托儿所经验,但还是信心满满地接受了这项任务。在当地党组织的协助下,她终于成功将部队机关托儿所办起来了。

起初,托儿所只有20个孩子,之后从外地陆陆续续送来20多孩子,加起来41个孩子。这些孩子孩子中年,纪最大的七八岁,最小的刚出生几天。

其中包括徐向前的女儿小何、罗荣桓的女儿罗琳和儿子罗东进胡奇才的儿子胡鲁克、胡鲁生,陈沂、马楠夫妇的女儿陈小聪等人。

平日里,王换于将这些孩子放在周围7个抗日“保垒户”家中分散抚养,每当日寇对根据地进行大地“扫荡”时,王换于便把孩子们接到自己家集中掩护。

1943年之后,王换于又抚养过45个革命后代。

02 王换于受命保护一本书

创办战时托儿所,最大的问题就是保证孩子们的安全。当时,敌人经常来“扫荡”,王换于家抚养的孩子多,又是领导人的子女,目标大。

罗荣桓元帅三十集连续剧(01年罗荣桓之子罗东进前往沂蒙)(5)

托儿所的孩子们

为保证安全,王换于和儿媳秘密在南山和北岭挖了两个较大的山洞,遇到敌人来“扫荡”,她们就带着孩子藏在里面。

每次进洞,都要带上吃的喝的和哄孩子的玩具等。洞里面点上灯,王换于在外面站岗,两个儿媳张淑贞和陈洪良在洞中哄孩子。

遇到孩子们有个头疼脑热,这娘仨就得抽出人手来翻山越岭去外面请医生。战时托儿所里的每一个孩子,王换于和儿媳们都是用生命来呵护的。

王换于和儿媳们把精力都放在了这些孩子身上,自己家的孩子却疏于照顾。一次,王换于到西辛庄查看寄养的孩子时,看到一位烈士的孩子没有奶吃,瘦得不像样。

她心中实在不忍,索性将孩子抱回家,将嗷嗷待哺的孩子交给正在哺乳期的儿媳。当时,二儿媳同时抚养着自己和几名抗日将领的孩子,奶水显然不够。

见儿媳如此辛苦,他含着眼泪叮嘱:“咱们自家的孩子饿死,你还可以继续生育。烈士的孩子饿死,直接断根了,你还是先给烈士的孩子喂奶了。”

罗荣桓元帅三十集连续剧(01年罗荣桓之子罗东进前往沂蒙)(6)

为了养好革命后代。二儿媳张淑贞把刚生的女儿放到一边喂点儿糊糊汤,把奶水给那些年龄小、体质差的孩子喝。张淑贞也心疼孩子,一面掉眼泪一面说:

“妮儿啊,受熬煎了,不是娘不疼你,可这烈士的孩子离开了娘,更苦。等革命胜利了,娘给你做好吃的,给你煮鸡蛋吃。"

从1939年秋到1942年年底的3年时间里,战时托儿所的40多名革命子女和烈士后代均健康成长。

而王换于自己的4个亲孙子、孙女,三年中却因营养不良,先后夭折。被王换于家抚养的罗荣桓元帅的儿子罗东进中将后来回忆说:

“沂蒙山区的人吃煎饼,煎饼又粗又硬,小孩子没办法吃。当时自己年纪小,是当地老乡咀嚼之后再喂我吃。父母告诉我,是山东的大爷、大娘一口一口嚼了把我喂大的。什么时候都不能忘本,不能忘了人民,尤其不能忘了东沂蒙山区的人民。”

罗荣桓元帅三十集连续剧(01年罗荣桓之子罗东进前往沂蒙)(7)

罗东进和父母

回忆到这儿,罗东进的眼眶湿了。他说:

那个年代、那种情况,在他们这一代人身上是体会很深的。

1940年夏天,为了适应当时战争形势的需要,全山东的工、农、青、妇、文各界代表,冲破敌人一层又一层的封锁,在沂南青驼召开了全省各界代表联合会。

这次大会时间从7月16日一直开到8月26日。在这一个月内,本着团结进步、一致抗日、反对分裂倒退和投降的总政,选举成立了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

此外,还成立了全省的各群众团体组织,诸如各届救国总会、职工总会、青救总会、妇救总会、文救总会等群众团体的领导成员及山东省出席国大的代表。

这次大会,不仅实现了全省抗日群众组织的统一领导,还奠定了山东民主政治的基础,在山东抗战史上有重要意义。

会后,省参议长、大会主席、抗战老人范明枢汇编了一本《山东省联合大会会刊》。全书20多万字,430多页。

罗荣桓元帅三十集连续剧(01年罗荣桓之子罗东进前往沂蒙)(8)

书中不仅收录了山东省群众、行政机关全部领导成员的所有的领导成员以及大会所有文件,所有在会上做报告的领导人的讲话稿。

此书生动形象再现了这场大会的盛况,是一部非常珍贵的历史文献。而王换于为了保护这本书和书中革命者的安全,付出了巨大代价。

1941年冬,日军大“扫荡”前夕,山东省参议会副参议长马保三把这本书交给王换于,郑重地对她说:

“我现在把这本书交给你,这要比掩护一个战士重要得多。咱们全山东所有抗日领导机构和干部名单都在上面,要是落到敌人手里。将会对我们造成极大损失。您要千方百计把这本书保存好,等战争胜利了,我们再来取。”

王换于深感责任重大,从此她把那本书当成了心肝宝贝。用一块印花棉布包好并收藏起来,等待着胜利的消息。

罗荣桓元帅三十集连续剧(01年罗荣桓之子罗东进前往沂蒙)(9)

03 王换于求助伤员

1941年冬,日军纠集了5万重兵对沂蒙山进行了“铁壁合围”。在这种背景下,山东沂蒙抗革命根据地的军民展开了英勇的反“扫荡”斗争。

面对残酷的斗争,王换于表现得更加勇猛顽强。在艰苦的岁月中,王换于冒着生命危险,掩护并救治了一大批八路军伤员。

每当她家附近有战斗结束,王换于便和儿媳张淑贞去收治掉队的干部战士,为他们救治,送他们归队。

此时的陈若克已经怀有八个月身孕,在行动上有诸多不便之处,王换于便劝他留下来隐藏起来。

可陈若克坚持要随同部队一同转移,王换于只能将自己身上穿着的褂子脱下来披在他身上,让她化妆成农村妇女逃出村子。

不幸的是,陈若克于11月7日突围期间诞下一名女孩,她也因此被敌人抓获。在敌人的严刑逼供下,她视死如归,最终被敌人杀害。

罗荣桓元帅三十集连续剧(01年罗荣桓之子罗东进前往沂蒙)(10)

陈若克夫妇

12月中旬,冒着被敌人抓住的危险,王换于让两个儿子趁着夜色将陈若克母女的尸体运回东辛庄。

她看着陈若克原本鲜活的身体却因敌人的拷打变得面目全非的样子,王换于不禁悲痛欲绝。

她还记得一年前的8月1日,在自己的一手操办下,陈若克和时任山东分局的书记朱瑞在自己家那间狭小的屋子中结为夫妇。

当时的陈若克是山东省妇女救国总会执行委常委,并在1940在山东各界代表大会上代表全省妇女发表了《山东妇女运动的新任务》的汇报。没想到一年后,他们就要阴阳相隔了。

当晚,王换于在昏暗的油灯下,为陈若克母女两人连夜缝制了寿衣,细心将他们的遗体洗净,帮他们整理好遗容,以便能让他们走得体面一些。

为了处理陈若克母子们的后事,王换于甚至将自己家中仅有的三亩土地变卖。

罗荣桓元帅三十集连续剧(01年罗荣桓之子罗东进前往沂蒙)(11)

一天下午,王换于家中送来一名八路军重伤员。伤员被送来之际,几乎是濒临死亡,全身血肉模糊,后背、前胸、四肢的皮肤就像被烧过一样,一块块往下掉。

王换于见状,急忙先为他擦伤口,然后唤丈夫轻轻将牙齿撬开,又让女儿将泡好的红糖水一点一点倒入嘴里。

在王换于一家人三天三夜的精心照料下,这位伤员终于从死神手中被抢回来,渐渐苏醒过来。此时,她才知道对方叫白铁华,是大众日报社的一名工作人员。

11月“留田突围”之后,白铁华和王雁南等人在依汶北大山开展游击活动,回到依汶村查看大众日报藏好的印刷材料和其他物资。

没想到遭遇了敌人的包围,白铁华也被敌人抓捕了。敌人对他进行了严刑拷打,他始终拒绝回答。

敌人见状,便将他身上的衣服全部脱光,将手中的香烟点燃,在他身上一点点烧。还用烧红的铁锹在他身上烙。

罗荣桓元帅三十集连续剧(01年罗荣桓之子罗东进前往沂蒙)(12)

白铁华和王换于

即便如此,敌人还是没能从他口中得到任何有用的信息。敌人见他的没有利用价值,便将其的扔到野外。

没想到的是,白铁华却再次醒过来。他抱着一线活下来的希望,强忍着疼痛爬到的北大山下,直到被王换于一家人救下。

王换于为了医好他身上的烫伤,四处找人打听药方。起初,她用蜂蜜涂到身上,却没有任何好转。

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得知獾油拌头发灰能治疗烙伤,便来到南山找到一家猎户,托他帮忙打了一只獾,又把自己的头发剪下来烧成灰,活好后给白铁华擦拭。

后来,王换于又听说“老虎油”才是治疗烧伤的特效药,便想尽办法收集。最终,不知道是哪一种偏方灵验了,白铁华的伤口终于结痂,没再继续流脓流血。

王换于除了用这些土偏方,还从山中摘菜了车辙子、哈麻草等用来消炎的草药,煮成水喂给白铁华喝,给他清洗伤口。

罗荣桓元帅三十集连续剧(01年罗荣桓之子罗东进前往沂蒙)(13)

为了保证白铁华的安全,他将白铁华转移到山洞中,让丈夫在山洞外站岗。最终,白铁华在王换于一家人40多天的精心照料下恢复了健康,重新回到抗日战场。

04 为革命奉献一生

抗战胜利后,山东保育小学600多名学生安置在东辛庄,王换于全家又挑起了为小学服务的担子。

与此同时,王换于时刻盼望马保三来取那本《山东省联合大会会刊》。可不久,是国民党反动派又发动了内战。

为给这本书找个安全的地方,她不得不将它频繁转移,有时还带在自己身上,历尽艰辛,最终将书保存了下来。

当时,沂蒙山区妇女身上穿的裤子的裤筒比较肥大,而且一年四季腿上都缠着用来扎腿的带子。

她用软布将这本书细细包好,一旦发现风吹草动便藏到裤筒中。他利用这种方法,一次次成功躲过了敌人的眼睛。

罗荣桓元帅三十集连续剧(01年罗荣桓之子罗东进前往沂蒙)(14)

当地的还乡团听说王换于和八路军来往密切,还掌管着非常重要的机密文件,经常来她家中骚扰。

一伙儿匪徒再次的气势汹汹闯进王换于家中。这些人用明晃晃的刺刀威胁她:“你这个老东西,赶紧将共产党的秘密文件给我交出来。否则,我就要了你的小命!”

面对敌人,王换于却从容说:“你们都来我家找了多少次了,要是真觉得我这条小命值钱,你们就拿走吧。反正我都是快要入土的人,死了下辈子还是一条好汉!”

敌人恼羞成怒,在她家中翻箱倒柜。最终,他们除了在王换于老人的针线筐中找到一本夹鞋样子的书之外,还是一无所获。

最终,他们只能将自己的满腹怨气全部撒在王换于身上,他们用木棍、枪托子劈头盖脸朝着王换于脸上砸去。

瞬时间,她的头上、嘴角边、鼻子中流出殷红的鲜血,鲜血染红了她的破旧的衣衫......

罗荣桓元帅三十集连续剧(01年罗荣桓之子罗东进前往沂蒙)(15)

蔡畅

1947年,第一次世界妇女代表大会召开。会上,蔡畅代表中国妇女作了关于王换于事迹的报告。从此,王换于的名字传遍了大江南北。

新中国成立后,王换于更加珍惜这本自己用鲜血换来的书籍。为了保护这本书,她时常会拿出来晒太阳,防止虫蛀。

1978年,将近90高龄的王换于老人自觉即将不久于人世。在经过一番慎重考虑后,她决定将自己舍命保护下来的这本书交给沂南县有关部门。

这本书被征调到山东省档案馆,填补了省档案馆关于山东省第一次各界代表联合会资料的一项空白,如今依然在山东省档案馆特藏展室中静静陈列着。

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几十年间,遍布祖国各地的王换干的“儿女”们,纷纷到东辛庄看望这位老妈妈。

每一位当年在这里生活过的“孩子”,来到她的面前都是长跪不起,一行行的热泪洒在当年曾经养育过他们的故土上。

罗荣桓元帅三十集连续剧(01年罗荣桓之子罗东进前往沂蒙)(16)

王换于的女儿

1989年1月31日,101岁高龄的王换于与世长辞,走完了她伟大传奇的一生。

1997年3月,沂南县妇联沂南县民政局、马牧池乡人民政府在鲁中烈士陵园为“沂蒙母亲”王换于、沂蒙红嫂”明德英立碑纪念。

2001年,罗荣桓元帅的儿子罗东进在母亲林月琴专程来到东辛庄,来到她的的墓前,悼念这位伟大的革命母亲。

2003年,时任黑龙江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艾鲁林女士,也遵照父亲楚南生前的嘱咐,不远万里来到山东沂蒙王换于扫墓。

也是在这一年,当地政府在王换于曾经抚养过众多革命后代的老屋子上,建造了沂蒙母亲王换于纪念馆。

这座纪念馆一共2700多平方米,还给她建造了塑像,中央的军委副主席迟浩田亲自为纪念馆题写了馆名。

罗荣桓元帅三十集连续剧(01年罗荣桓之子罗东进前往沂蒙)(17)

此外,当初姊妹团的姐妹也不间断结伴来到山东沂蒙看望王换于的家人。原工程兵副司令员胡奇才之子胡鲁克曾说:

我们出生在山东沂蒙,如果没有以王换于为代表的'沂蒙母亲’的养育呵护,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王换于一生抗战支前、救助伤员、哺育革命先辈的后代,无私奉献,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石,为人动容,值得我们永远怀念。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