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爱迷失方向(不要让心跳越过)

不要让爱迷失方向(不要让心跳越过)(1)

不要让爱迷失方向(不要让心跳越过)(2)

人的心脏一生约跳动25亿~30亿次,即使人们处于休息状态,心脏也在尽职尽责地工作。每一次心跳都是生命音符的延续,这其中的频率和节律也反映着身体的健康状态,一旦不按照节拍奏乐,逾越“红线”,将给人体带来重大影响。

正常线。正常成年人安静时心率在60~100次/分钟之间波动,平均为75次/分钟,并受到性别、年龄、情绪等多种因素影响。一般,女性较男性的心率偏快一些,老年人心率较慢。同一个人在安静、休息状态下心率偏慢,运动、饮酒后心率会变快。

不要让爱迷失方向(不要让心跳越过)(3)

超速线。一般来说,若成年人在静息状态下,心率超过100次/分钟属于心跳过快,医学上称为心动过速。心跳过快除了会引发身体不适,还会损害冠状动脉,严重时可导致心肌缺血或急性心梗。面对这种情况,患者应找到诱发心动过速的原因,比如运动、吸烟、妊娠、兴奋、喝浓茶或咖啡等。此时,只要平复情绪,待身体恢复常态,或消除相关因素即可缓解生理性心动过速。日常生活中,若出现持续心动过速,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接受动态心电图等相关检查,寻找心动过速的原因。

不要让爱迷失方向(不要让心跳越过)(4)

慢速线。心跳太快不好,太慢了也不行。心跳低于60次/分钟称为心动过缓,但专业运动员或长期重体力劳动者的心率一般会低于这个值,甚至会达到40次/分钟,属于正常现象。一般人如果平时心跳低于50次/分钟,并伴有头晕乏力、疲劳、胸闷气短、心前区不适、眼前发黑,甚至晕厥等问题,一定要及时就医。因为心跳过慢,同时伴有晕厥的人,可能伴随心脏停搏,心脏失去供血,极易导致猝死。

不要让爱迷失方向(不要让心跳越过)(5)

心跳过快的七个原因

1. 压力和焦虑 这些精神因素会造成肾上腺素和皮质醇激素的释放,升高心率和血压。如能舒缓情绪,心跳过速的现象就会自行消失。可尝试放松,练习深呼吸、瑜伽和太极。

2. 刺激性饮料 咖啡因、酒精和尼古丁等具有兴奋作用的物质会升高血压,加速心跳。美国梅奥诊所的心脏病专家建议,成年人每天咖啡因摄入量不要超过400毫克,大致相当于4杯咖啡。

不要让爱迷失方向(不要让心跳越过)(6)

3. 脱水 脱水时,有效血容量会减小,引起血压降低,进而迫使心脏更为努力地工作,加速跳动。大量出汗后要及时喝水或含有电解质的饮料,以补充流失的体液和矿物质。

4. 缺觉 睡眠不足也会增加皮质醇激素的分泌量,导致心率和血压上升。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建议成年人每晚保证7~9个小时的优质睡眠。

不要让爱迷失方向(不要让心跳越过)(7)

5. 疼痛 急性疼痛引发的应激反应会造成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瞳孔扩张和血液中的皮质醇含量升高,治疗后心跳便会恢复正常。

6. 怀孕 孕妇的心脏承受了更多的压力。美国杜克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成果显示,到妊娠末期,子宫接受了母亲血液供应量的1/5,使心脏泵出的血液量增加30%~50%,导致心跳加快。

7. 甲状腺问题 甲状腺分泌的多种激素对人体主要器官的功能有调节作用,甲状腺激素不足(甲状腺功能减退)时,心率便会降低,而过量的甲状腺激素(甲状腺功能亢进)会升高心率。若怀疑是甲状腺问题造成的心跳加速,应进行甲功五项检查。

不要让爱迷失方向(不要让心跳越过)(8)

不要让爱迷失方向(不要让心跳越过)(9)

心跳太慢也会让人头晕乏力

心动过缓常见于60 岁以上的老年人,尤其是有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如糖尿病、冠心病等。其常见症状有头晕、乏力、晕厥、眼前发黑等大脑供血不足系列表现。不典型症状有眩晕、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易疲劳、稍微运动就气短、突发呼吸困难、胸闷胸痛等全身表现。

不要让爱迷失方向(不要让心跳越过)(10)

造成心动过缓的原因五花八门,如果是生理性的,例如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好,心脏跳动频率要比一般人慢,会出现生理性窦性心动过缓,其心脏检查未发现异常,且没有明显症状,可暂不处理。如果是病理性的,长期持续的各种缓慢性心律失常可引起心肌病变,需积极寻找并治疗可逆性诱因。

轻度心动过缓(心率50~60 次/分钟),如果无症状或症状轻微,不需紧急处理,过度治疗反而会使心跳加快,但临床应避免使用引起心率变慢药物。中度心动过缓者,需要应用提高心率的中药或西药,并临床观察。出现心脑重要脏器供血不足、心绞痛、心功能不全、晕厥等症状者,需要安装起搏器。

END

来源:生命时报、人民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