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余干搞笑方言(趣味余江方言你看得懂多少)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余江人,对本地的方言再熟悉不过了,在此和大家聊一聊有趣的余江方言。

首先小小浪漫一下:

恶早个勒干,有一个色色里个聂俚喜欢啊呢,可惜阿不晓得楞办,尔后诶衣个聂俚就跟了偏宁,想起来才晓得合呢对阿呢个好。一三一世最难过个事就是戈个了。倘门老天再把一次机会把阿呢,阿会楼合呢哇五个字——阿喜欢轰你。倘门要阿哇一个时间,阿哇最好是一万年。

如果你能看懂或者听懂,说明你已经掌握了余江的爱情。

江西余干搞笑方言(趣味余江方言你看得懂多少)(1)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余江区地域不大,但口音却不尽相同,这些方言也为我们带了许多欢乐。以讲“你在哪里?在干什么?”这个句子为例:

锦北山区的高公寨画桥靠近万年口音,是这样说的:"你才何都喔,才做撒惹呀?"语速较慢,语调上扬,尾音托拖长,显出一份山里人的悠闲与质朴。

锦中的锦江潢溪是这样说的:"你才何里,才做哈里。"语速加快,语调变平,重音落在第三个字上,透出信江白塔河冲刷的坦率之气。

锦南的杨溪邓埠是这样说的:"你才何里,才做色里。"语速更快,语调下降,可以看出急促之感。

余江方言中也带有古声古色,就比如说“萨地”这个词,指的就是弟弟的意思,然后你翻译成普通话呢?你会发现,原来“萨地”翻译出来就是舍弟,自己说了这么多年的古语是不是还不知道呢?余江方言,如果去深入探索研究,会有许多别有洞天的地方。

江西余干搞笑方言(趣味余江方言你看得懂多少)(2)

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中写道: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首诗道尽了方言的意义。在北京求学四年,走在大街上突然听见一句余江方言,我四处的寻找声音的来源,可惜声音转眼即逝,在人山人海中寻不见那个人的身影,多么渴望可以见到一个故乡的人呐,多想听听那亲切的话语。暑假从学校归来,坐上鹰潭到余江的班车,售票员用方言问我到什么地方,我一时失语了,我的嘴扭曲了半天,憋出几个变了形的余江方言,感觉不对,方言的声音渐渐细微,取而代之的则是铿锵有力的普通话。我想这就是我和余江格格不入的开始。失去余江方言我们失去的会是归属感,就比如本地人去龙虎山不用身份证,说两句方言就可以,没了方言你只能靠身份证。人们都说在外漂泊,故乡成了他乡,他乡还是他乡。我觉得只要方言还在,故乡永远都是你的故乡,余江永远是你的余江。

而今,现在的小孩子操着一口普通话,余江方言渐行渐远,珍惜我们的方言吧,因为这是祖先留传给我们的财富,镌刻在我们血液里的烙印。

江西余干搞笑方言(趣味余江方言你看得懂多少)(3)

来源:余江文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