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管理课程哪些内容比较实用?真知灼见公益直播

【文字来源】2020年2月9日,在真知灼见App公益直播《教育培训企业如何转型线上》003期中,朋橙心理资深讲师、国际NLP亲子导师、资深企业教练张瑛进行了主题为“疫情下如何管理好你的情绪”的直播,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情绪管理课程哪些内容比较实用真知灼见公益直播?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情绪管理课程哪些内容比较实用?真知灼见公益直播

情绪管理课程哪些内容比较实用真知灼见公益直播

【文字来源】2020年2月9日,在真知灼见App公益直播《教育培训企业如何转型线上》003期中,朋橙心理资深讲师、国际NLP亲子导师、资深企业教练张瑛进行了主题为“疫情下如何管理好你的情绪”的直播。

各位朋友,大家新年好,我是张瑛,欢迎来到真知灼见公益直播的微群。

今年是很特别的一年,昨天收到很多恭贺元宵的微信,祝福节日快乐,作为一名心理工作人员。我允许自己不快乐。因为最近武汉的疫情,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面,我觉得不快乐是可以的,在这样特别的日子里,我想跟大家聊聊如何在疫情下,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首先要跟大家来分享两个故事。第一个是心学创始人王阳明的故事。王阳曾经从京城发配到贵州,大家都知道当时的贵州是一个南蛮之地,在那里有很多的瘟疫盛行。随行的很多人员当时都病死了,但王阳明却神奇般的活下来,来到了贵州的农场。之后有很多人问王阳明,为什么你的随从都死了,你自己却能够健康的活下来呢。王阳明的回答是,他能够很平静很稳定,因为他的心是安的。当年的心安,用今天的话来说,叫做情绪的稳定。

情绪的稳定至少能够保证能量不会流失。能量不流失,我们的身体能保存更多的能量,更稳定的状态。那我们的免疫系统就会比较强大,免疫系统比较强就能够扛过很多的疾病。病毒来自于瘟疫的入侵,可能是当年的王阳明能够活着来到农场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吧。


第二个故事我想分享在文化大革命的时期,有一位女士被红卫兵剃了一个阴阳头,并且当众批斗和羞辱。当时的她非常的痛苦和难受,要死的心都有了。当时成都有一位国学大师叫贾题韬,他递了张纸条给这位女士,纸上有七个字:此时正当修行时。这位女士看到这张纸条之后突然间明白了,因为她也是一个学佛之人、也是一个修行之人。突然间就准备找回信心,想正好利用灾难时刻来修炼自己,她最后也成为一代禅学宗师。好了,故事讲完了。

面对突如其来的武汉冠状病毒,对在座的各位来说是不是也是一个非常好的修行的时候呢。面对突发的情况,我们当然知道有人能够保持情绪稳定,就像王阳明一样。有的人就会情绪崩溃,灾难面前自己的情绪崩溃,免疫系统也会崩溃。这样万一病毒入侵,生命就有危险了。所以。如何应对这种瘟疫或者说灾难。我想在心理学的这个领域里面,最重要的就是情绪的稳定了。

如何做到情绪稳定?

那怎么样才能做到情绪的稳定呢?

我们提倡的就是要修我们的情绪。我带大家修情绪的方法叫做看见,看见的核心就是能够觉察到你的情绪,能够对你的情绪保持一份觉知。当你能够对你的情绪保持觉知,就像看到沙发上的一把水果刀。这是我们对看到情绪的一个比喻,这个时候你就有了生命的选择。当然,选择水果刀只能为你所用,而不至于被他伤害。

情绪也是一样,情绪是我们有生以来保护我们生存的一种生命的能量。但如果我们被情绪所掌控的话,很可能这种能量就会摧毁我们。如果我们能够对情绪表示保持觉察、保持觉知,用简单的语言来说叫做能够看见你的情绪。那么,也许你就能够让情绪这个能量为你所用,至少能够避免这个情绪成为漏掉生命中能量的一个漏洞。避免消耗你的能量,或者降低你的免疫力,假如是这样,我们就可能要来面对疾病和未来可能的危险。

恐惧与焦虑

今天晚上我想跟大家重温几种以前在别的群说过的情绪。首先第一个情绪是恐惧,恐惧我想一定是有的。面对这样的一个互联网时代,当年2003年的时候我们都经历过SARS。不敢拿他跟现在的状况来比,因为现在我们也不知道武汉的疫情究竟会发展到什么程度。但是有一点不同,就是当年还没有微博、微信,还没有这么发达的自媒体,当年只靠短信来沟通。因此,至少在传播恐慌这一块没有今天严重。面对互联网很多的虚假信息和真实信息分不清的情况下,难免会被一些不明真相的消息所笼罩。

其他在一起玩的大多数朋友,我相信你的情绪更多是焦虑,是担心,是害怕。害怕未来可能会带来一些危险,这是我们现在一种身体的反应。所以我们首先要分清这两者,那就是很好的看见。面对焦虑的我们只有一个简单的应对方式,就是问一问自己,我此刻可以为未来的危险做点什么?记得有一个建议就可以了,就是保持隔离,减少走动、小区人流密集的地方不要去、不要跟陌生人有亲密的接触,因为不知道他来自于哪里。所以,只要你能够做好隔离自己的话,就已经能够用行动来化解你的未来的这种害怕。这个是应对焦虑的方法。

恐惧是在所难免的。面对恐惧,我们要分清楚的是,恐惧是面对当下的危险身体的反应。而焦虑是面对未来的,很多时候是想象出来的危险。到底是对当下的恐惧还是对未来的担心,当你感到害怕的时候,你首先要觉察一下是恐惧还是焦虑。是这一刻的危险,还是你对未来的担心。如果你能够保持这种觉察,你就会发现实际上你的焦虑是大于你的恐惧的。当然,此刻也许有些朋友正在武汉在重灾区,那恐惧也是一定有的。

内疚与攻击

第二个要跟在座的各位来回顾的是另外的一种情绪,或者说是一对情绪。那就是内疚与攻击。我们面对别人的灾难和网上的消息,我们自己又做不了什么的时候,我们会产生一种自责的情绪。当我们有了这种自责,觉得自己又无能为力的时候内心是痛苦的,这种情绪我们把它叫做内疚。以前我也曾经分享过一个内疚的人,他不愿意接受自己内在的这一种痛苦,往往会把这种情绪向外找到一个攻击的对象。也就是说当我们一旦找到别人的一个错处,我们去攻击别人的时候,内心就会感到安稳一些。

因为这样你的焦点就向外,而不是向内,因此你会感到好过一点。所以在内疚和攻击这两种情绪里面,我们要去看见自己的动机。我们在网上看到很多新闻,有一些病人会攻击医生,我们知道我们的白衣天使在重大的灾难面前,是非常可敬的是让我们内心非常敬佩和景仰的一个群体。可是就算是这样一个让人敬仰的群体,也受到不少病人的攻击。或者是病人家属甚至网上很多喷子的一种攻击。也有攻击政府,攻击社会上的一些媒体的种种现象。那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的攻击呢?

很多时候,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我们内心面对别人的灾难无能为力又不愿意承担这种内在的痛苦,我们就很容易去挑别人的错。挑别人的错真的很容易,当你身处其位的时候你会发现人又不是神仙,谁能无过呢?我们从小都是看西游记长大的,就算是西游记里面的神仙,比如会72变的孙悟空也有犯错的时候。何况是我们的政府领导,还有我们的医生,还有我们相关部门的人员。所以看见他们的错处是很简单的,但我们要去觉察的的是这两点。当你想攻击别人的时候,问问自己,我是不是因为内在的内疚不愿意接受这份痛苦,才会找出别人的错误而去攻击他呢。

在这里还是想分享给各位一个很好的例子,在印度有一个叫做地球村的地方。法国的夫妻创办的一个试验场,在这个试验场里面有一种理念就是,如果你觉得这个世界不够好,不要去指责这个事情。问问自己,你可以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也就是说如果你觉得这个世界不够好的话,与其攻击他不如问问自己,我可以为自己做点什么,让自己变得更好。

悲伤和抑郁

好啦,我们谈完恐惧和焦虑、内疚和攻击。下面我想来谈一谈悲伤与抑郁。悲伤是我们面对失去一些东西,是身体内在的一种自然的感受,所以悲伤是可以的。我们看到那些生命逝去,在我们的微信自媒体里面虽然没有在现场听到这样的消息时我们难免会有悲伤,因为我们失去了同胞,我们眼睁睁的看见了疫情、疾病剥夺了很多人的生命的时候,我们悲伤是可以的。以前我带的是修情绪群,也经常跟大家分享,面对一个悲伤的人,千万不要跟他说不要难过。当你去让一个人不要难过的时候呢,其实他会更加的难过。

面对悲伤最好的方法是给悲伤,一份接纳,一份允许。所以可以跟自己说,悲伤是可以的,我愿意带着慈悲的心陪同我们面对受灾的来自武汉,来自全国的我们的同胞们跟他们一起悲伤。所以悲伤是可以的,在这么一个特别的新年我们未必要祝别人新年快乐。悲伤是可以的,但是我们尽可能的不去抑郁。

因为抑郁是一种病,悲伤难过的我们一旦把自己关闭起来,很可能就会有一种情绪叫做抑郁情绪了。抑郁里面有一种向内攻击的能量,这种攻击的能量会在我们的周围。砌起一堵一堵的墙把自己封闭在自我设置的牢笼里面。当我们自我设限在一个牢笼里面的时候我们很可能会陷入到一种抑郁的情绪。所以我们允许悲伤,但是我们要跟别人连接。我们可以跟身边的亲朋好友分享我们的悲伤,等你愿意分享你的悲伤能够跟别人连接,能够敞开自己的时候,那你就不至于有抑郁的情绪。

所以抑郁里面一个很重要的点,那就是是否切断了跟别人的连接?一旦你切断了跟别人的连接,自己躲在一个角落里面那有可能你就会抑郁。在这里我们要觉察的是,悲伤是可以的、难过是可以的,但是在你悲伤很难过的时候,请你记住,要保持跟人的连接。当你在悲伤难过的时候,一旦切断了跟人的连接,很可能进入到抑郁的状态。这就是我们要觉察的第二组情绪。

孤独与单独

我们聊过了恐惧、焦虑;内疚、攻击;以及悲伤、抑郁之后,我们来聊最后一种情绪叫做孤独与单独。我能够感受到武汉的朋友,他们已经被封城了在家里不能够外出。其实不光是武汉的朋友,其他的很多朋友也是。咨询的大多数朋友把自己关在家里,不与外界有太多的连接。这样一种环境的影响下,我们就会有另外一种情绪出现了,这种情绪就叫做孤独。

孤独是因为切断跟外界的连接而产生的一种情绪。我们有另外一种跟孤独相对应的情绪,叫做单独,我们可以孤独而不单独。我举一个很简单的场景,你还是孩子的时候,可以一个人玩一只蚂蚁或者是一块小石头,一个人很安然地开心地玩一个下午,为什么那个时候一个人不会感到孤独?今天你一个人的时候。却会感到孤独呢?

因为当时你并不是孤独而是单独。单独和孤独重要的区别在于,单独的人只是一个人独处。但是他的生命是敞开的,他能够跟周围的人保持一个心理的连接,也就是说一个孩子在他独自玩的时候,他知道他的妈妈他的爸爸是爱她关心她的。他知道虽然爸爸妈妈不在他身边,但是他的心跟爸爸妈妈是连接在一起的。所以他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并不孤独,只是单独。

而孤独的人呢,哪怕在一个热闹的人群里面,他也是孤独的。比如在很多的酒吧、迪厅或者卡拉OK厅等等类似很热闹的社交场合,往往会看到一个人在喝酒。反而内心是孤独的,为什么呢,因为孤独和环境没有太多的关系,他是一个人自我切断了跟身边人的连接。他觉得外面的人不再可信了,他自己设计了一堵墙,把自己关在里面。在这样的状况下,他才会感到这个世界只有他一个人,没有可倾诉的对象所以才会感到孤独。

有连接的人哪怕他身边没有一个人,在一个完全只有他一个人的空间里面,他还是感觉到他与世界是有连接的。所以这个时候,他所处的环境看起来是一个人,但是他并不是在一个孤独的状态,而只是在一个单独的状态。关于这一点我相信,在这个时候我们也可以好好地觉察一下。可能有人会问什么是觉察,觉察就是有意的注意,特别是在这种被隔离的状况下,我们可以一个人来感受或者是来觉察一下。你身边有多少爱你的人,你关心的人和关心你的人。

我今天可以想到的在这种突发疫情的时刻,我们会面对的几种情绪:恐惧和焦虑、内疚和攻击、悲伤和抑郁、孤独和单独,我们先去觉察一下自己是不是在突如其来的冠状病毒疫情下会有上述的这些情绪呢?

如何缓解这些情绪

我们可以先觉察一下,如果你真的有上述的那几种情绪怎么办呢?我有几个方法啊想分享给大家。

第一个就叫做深呼吸。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当你有意的把注意力回到你的呼吸时,把觉察也带到你的呼吸上。这个时候,一旦你可以进行深呼吸,那你就能够平复你的情绪,让你的情绪保持稳定。一个人的状态好不好在于他的呼吸是不是够深。一个人如果在紧张焦虑的状态下,大多数的时候他的呼吸是很浅、很急促并且不稳定的。所以首先我们最佳的方法就是调整我们的呼吸,让我们的呼吸变得稳定深沉的时候,整个人的状态就会平静下来。这是一个很小但很实用的方法。

第二个叫做适量的运动。适量的运动对抗抑郁会有很大的帮助。当然不建议剧烈运动,因为剧烈的运动。可能会消耗你的体能从而降低免疫力。我们在家里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运动。比如会瑜伽的朋友可以练练瑜伽,会道家功夫的朋友可以站桩,不管你会什么,做点适当的运动。在抖音上面也有很多这方面的视频,大家都可以学着做一下运动,会分泌多巴胺,对于保持我们的情绪稳定和心态的开朗都会有很大的帮助。这是第二个小建议。

第三个小建议就是,我们可以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面对这种灾难我们总想为别人做点事情。在这种情况下网上有很多募捐的信息,比如说为灾区捐款、捐点物资,也能够让你的心里平衡一些。当然,这仅仅是为了能够让自己的平衡。除了这个以外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在网上也看到了,这一次灾难有一个很不一样的地方,就是这次的年轻人都懂得很好地保护自己。反而是年纪大的人平时经常把养生挂在嘴边的60年代,70年代的中老年人。他们面对这次的疫情不够重视,在春节的时候还大胆的去串门。我看新闻里面很多的危险都是家庭聚会,朋友喝酒的时候传染的,所以面对身边这种年龄大不懂得隔离、不愿意戴口罩的人,你可以用你的沟通技巧或是学到的心理学知识跟他们温和的解说,让身边的亲人能够懂得保护自己,自觉的隔离。这样也能够给我们这个国家的稳定做出非常重要的贡献。所以做一点当下力所能及的事情,对你的情绪也许会非常的有帮助。

当然有一种危险是我们要强调的。就是我们想要积极的帮助别人,一旦出现危险比如说当年的地震或者发现一些灾难的时候,我们很多人就会一股热心肠的冲向灾难的现场,这种方法其实是不可取的。现在可能大家不敢冲向武汉去帮助别人,当一心想帮助人的时候,其实危险已经产生了。你很容易用你不擅长的点去帮人,那很可能就会给世界添乱、给那些真正有困难的人添乱。所以我们在帮人之前,要问自己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为什么要帮人?是我需要去帮人,还是真的别人需要我的帮助呢?

当在问自己,什么是我真的可以贡献的?那是我的专长。又有什么事你无能为力的呢,要分清这两者。千万不要用自己无能为力的点去帮助别人,那只能够给别人添乱。所以真知灼见APP这个时候开直播群就是在用他擅长的点来帮助大家。此时正当修行时,让大家去学习修心,提升自己,可以在来年大展宏图。

最后我想分享也很重要的一个点,就算你什么都做不了也是可以的,因为能够照顾好你自己,就是给这个世界非常大的帮助。你不给身边的人造成麻烦,就已经是给这个世界一种非常好的帮助了。所以接纳自己,跟自己说就算我什么都做不了也是可以的。

当然一定不是什么都做不了,因为接下来布置的这个作业就是你可以在家做的。在这么一段特别的时间里,在这么一个什么事情也许都无法做的时候,最好的方法就是用来修炼自己。修炼自己的一个法门就是觉察你的情绪。所以今天的功课就是来看看你是否在面对疫情的时候有刚才我谈到的那几种情绪呢?还记得吗恐惧与焦虑,内疚和攻击,悲伤和抑郁,以及孤独和单独。

不管你出现的是什么情绪记住三个小窍门,第一个是深呼吸,第二个是适量的运动,第三个就是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那最后想送给在座的各位一首诗,是诗人正月的我稍稍做了改动,可能比较符合当下的情景。故事今宵尽,新年明带来。喜新带天翼,进修待春回。任何的危和机遇都是一体的两面,但愿在座的各位面对这场危机的时候能够转危为机,能够在新的一年里面借助这个危机修炼好自己。只要我们能够修炼好自己,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自己的内在修炼好了,大雪过后,冬天过去,春天总会来的。春天再来的时候,我们再大展宏图。

课后提问

所以现在你能做的事情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好好的修炼自己,好好的学习。今天的微课就到这里,最后祝大家新年安康,吉祥如意。本次课程到此结束,我们有机会再见,接下来就可以进入提问环节了。

Q:张老师好,我家有两个孩子,整天吵着闹着要出去玩,您可以支点招吗?

A:家里有两个孩子,整天吵着闹着要出去玩。我想问一下,作为家长你是怎么做的呢?我今天去小区里面的时候,看到有一个妈妈戴着口罩,孩子也戴着口罩。有两组一个是妈妈骑着自行车,孩子在跑步耳朵戴着口罩。另外一个,是妈妈和孩子一起在跳绳,妈妈带着孩子在小区的花园一圈一圈的绕着跳绳。

Q:老师,想问下遇到大事很容易紧张的情绪如何缓解呢?

A:遇到大事容易紧张,这是每个人都容易有的情绪。刚才在微课里面有提到,就是调整你的呼吸。当你的呼吸变深,变的沉稳的时候,自然而然的就会平静下来。其实我们的身心,它是一个整体的。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当我们的身体可以放松下来的时候,其实我们的情绪也就自然而然的变得平静下来了。

Q: 面对孩子情绪问题出现时该如何应对呢?有没有一套适合孩子理解的情绪管理方式?

A:其实我刚才也讲了情绪,它其实是一个我们的能量。我们要管理好这种能量,面对孩子的情绪的时候,首先我们不去给他贴标签说,这个情绪是快乐的我们就允许,不快乐的我们就不允许。各种各样的情绪我们都允许,当我们允许他的情绪的时候,他其实才会有更加平静的表现。当他被爱、被允许的时候,其实他的状态反而会更加的平和。另外一个就是,要觉察一下我们大人自己的情绪是怎样的。很多时候不知道家长有没有一个感受,就是当我们自己处在一个焦虑的情绪当中的时候,这种情绪自然而然的就会传染给我们的孩子。所以如果不是他的情绪影响你,那就是你的情绪影响他。

简单来说适合孩子的一些的情绪的方式。不知道你的孩子有多大,如果他处在幼儿园阶段,有一套关于情绪解读的书,就是叫做我的情绪小怪兽的一套绘本是可以给他去看的。首先让孩子能够去认知情绪,然后知道我恰当地去表达我的情绪是可以的。第二就是我们家长自己要做好一个情绪的表率,无论是我们跟孩子之间的互动,或者是我们跟另一半的互动,或者家里如果有长辈跟长辈的互动。其实这个时候我们都在给孩子做一个输入。

Q:当发现身边的人有心理问题却不愿意找心理医生该怎么办?

A:当发现身边的人有心理问题,却不愿意找心理医生,该怎么办?如果你找心理医生的,因为心理医生一般属于心理治疗师的级别他是可以去开药的,严格来讲它是有医学背景的。所以如果是真的有人要去找心理医生,那他的心理健康状况可能是已经到了一个比较严重的程度,这样的医院才能解决了。一般情况下就是我们心里健康和不健康其实都是在正常的范畴以内,我们主张在正常的范畴里面,而且是每个人有问题他都能够自己解决是最好的。

也就是说,当事人不觉得自己有问题的时候,其实我们就不用去操这个心。一定是他自己有意愿的时候。他才会自己去做更好的选择。因为在人本流派里面,认为每个人在面对自己问题的时候,最好的解决人是他自己。所以包括张老师在学的这个流派里面也认为说每个人当下都有为自己做出最佳选择的能力。但是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一个人,不能去改变另外一个人。所以你可以把对对方的感觉讲出来,但是不用给他贴标签,就是可能认为他有问题。

Q:在特殊时期孩子强硬态度的要出去玩是不是要态度严肃些才有用呢?

A:在特殊的时期,孩子强硬态度,要去玩的时候是不是态度要严肃些才有用。其实是这样子的,首先要理解孩子出去玩的动机,其实孩子是想更加的让自己开心一些嘛,但是特殊的情况需要做特殊的处理。所以你要明白你的这个允许是不是已经给他开了一个先例?如果他不恰当的要求当你允许的时候,其实你就给了他一种鼓励了。但是如果他一个恰当的要求被你制止的话,其实就是一种惩罚。那么这个时候你自己要去判断到底现在这个情况能不能出去?

而不是说等他状况发生了,才给自己一个理由,是因为孩子要出去,所以我才允许他出去的。如果你觉得不允许出去,那你要温柔的坚持,严肃一点也可以,但是不要太严厉了,这样会吓到孩子。严格来讲,这是态度,严肃不严肃并不是关键,但是坚定不坚定才是关键。

Q:针对小朋友做事情没有耐心,爱发脾气,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A: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具体情况不是太了解,我这里想说的有两点,不知道能不能帮到你。一个是妈妈平时可能要去觉察一下自己在对孩子和互动的过程当中,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呢?另外一个就是如果你觉得孩子真的像你所说的那样比较烦躁、爱发脾气。当他有一点点你觉得做得好的地方你就不断的鼓励他,这个在认知这个领域里面就称之为正强化他做得好的部分,你就肯定他鼓励他,然后慢慢的他这种好的行为习惯就被你引导出来了。

Q:老师好,想问一下:在现在的社会,妈妈扮演着各种角色,有时难免会有情绪问题,请问有哪些音乐有助于妈妈有效调节自己的情绪呢?

A:其实音乐每个人的喜好差异都蛮大的。有的时候比如说我的大女儿17岁了,我自己觉得我对音乐的品味好像还不至于太老土,但是我女儿就经常觉得我推荐给他的东西是不能听的。其实我自己觉得我刚才放的背景音乐这张碟还是我比较喜欢的,是我当时在台北的诚品书店买的一张叫做回家的专辑。

基本上来讲音乐是非常能够让人平静下来的,比如新世界那些音乐、轻音乐,包括音乐网站上面找那些比较适合在读书或者阅读的时候听的还是比较能够平复一个人的情绪的。



很多人说,今年的春节不一样。是的,在突发状况面前,如何转危为机,每个人的选择会有不同,但都将是一次改变的机会。不一样的春节,不一样的改变!

新年到,关注@真知灼见APP,2020和你一起成长。

【福利】私信回复关键词“一起成长”,可获得我为你准备的15天免费学习卡,通过高品质视频跟10w 小伙伴一起学习北大、清华、长江商学院的名师好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