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原野的散文(乡村散文乡村的)

乡村原野的散文(乡村散文乡村的)(1)

有这样一张宣传画:画面上是一位女青年,肩背红十字药箱,手拿镰刀,头戴斗笠,裤腿卷到膝盖,赤脚站在农田里参加劳动的场面。

有这样一首歌:“赤脚医生啊,向阳花,贫下中农人人夸,一根银针治百病,一颗红心啊,一颗红心,暖千家,暖千家……”

画面画的是“赤脚医生”,歌词唱的也是“赤脚医生”。

“赤脚医生”,如今已成为一个历史名词。但是,经过那个年代的人,回忆起那走在大街、胡同、乡土路上、田间地头,背着深棕色红十字药箱,常在炕头看病拉着家的情景,一段温馨记忆的情景,至今心里还是暖暖的。

“赤脚医生”是建国以后诞生的新生事物,它是为了顺应当时社会需要,解决当时农村缺医少药,卫生资源匮乏,遏制传染病流行,保障农村社员群众身体健康,促进农业生产需要而诞生的。在国家医疗事业还不发达的上世纪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发挥了不可替代、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保护了农民的身体健康,促进了农业生产。

赤脚医生的“赤脚”含义,表面理解是不穿鞋,光着脚,内在含义是保持农民本色和社员身份,即一边参加农业生产劳动,一边为社员防病治病。当时,赤脚医生收入和社员是一样的,每出勤一天,大队给记10个工分,与社员一样,到年终参加本生产队决算分红。所以,当年印刷发行的赤脚医生形象宣传画就是一位年轻的赤脚医生,肩背红十字药箱,手拿镰刀,头戴斗笠,裤腿卷到膝盖,赤脚站在农田里参加劳动的场面。

乡村原野的散文(乡村散文乡村的)(2)

那时,每个大队或者一个自然村配备一个赤脚医生,设立一个卫生所,由大队提供房屋和启动资金购买药品,公社卫生院负责业务培训,社员每人交一元钱实行合作医疗,每看病拿药一次,不管药品价值多少只需缴纳五分钱。

在乡村里,当时选拔赤脚医生有两种途径,一是从老中医医学来挑选,也就是过去说的家中的“坐堂先生”,这些老中医的子女多多少少会一些医学知识,培育起来容易。二是从初高中毕业生挑选出来。选拔赤脚医生后,集中到县卫生学校培训一年半载,结业后回到乡村算是赤脚医生。

乡村里的赤脚医生,因没受过系统的学习,医学,病理等知识是比较低的,大病重病治不了,复杂的病更不用说。赤脚医生能解决的问题,通常是一些头痛身热,擦损外伤等小病而已。当时,农村形容卫生所是:二百二,止痛片,发发汗,拔火罐。虽说是可以治小病,也能解决乡村缺医少药的问题,大大方便了村民群众。

那个年月,人们的思想还是比较落后,信封建迷信,巫医神汉的还不在少数,有个小病小灾去大医院去看病,交通不便,看病费用高。因而,农民十分敬重赤脚医生,认为他就是是救命恩人,活菩萨。

赤脚医生非常辛苦,村型小还好说,村型大,人口多,赤脚医生每天忙的连饭都吃不上。当年,没有交通工具,一个村里连自行车都很少见,村东到西头有近千米,甚至更长,完全靠双脚走。这家刚刚看完病,那家马上来找打针,忙的连饭都吃不上。

由于 是以生产队记工分代酬。这微薄的补贴和工分,根本上解决不了他们的生活,因而,他们白天还得参加生产队劳动,或者伺弄自己家的园田地。晚上,村民有了急病,还必须去望诊,同时还要自学医学知识。

乡村原野的散文(乡村散文乡村的)(3)

那个年代的人,人们的思想觉悟都非常高,赤脚医生尽职尽责,满腔热情地为农民服务。由于贫穷落后,医疗设备十分简陋。除了一个药箱,几片普通的药片,一支针筒,几块纱布,别的就少得可怜。这么简陋的设备,对赤脚医生来说,有时也是“巧妇难做无米之炊”。眼着一个个病人在受折磨,她们心如刀绞。很多赤脚医生只好自己上山採药,熬药。赤脚医生真是老百姓的贴心人,根本没有接送红包,卖药抬高价的事。赤脚医生啊,向阳花,贫下中农人人夸,是真实的写照。

尽管工作艰苦,赤脚医生还是不管白天深夜,或者是风雨交加的日子,只要有病人叫,他们就会赴诊,就会认真地为病人看病打针。自己治不了的,就建议送医院治,抬病人去医院是经常的事。赤脚医生治病收费不高,只收回成本钱,因为赤脚医生都拿了生产队的补贴。有的赤脚医生如果碰上困难户和五保户,还得倒贴成本费。

如果遇到流感时期或流脑时期,赤脚医生的责任更大更辛苦,他们不但走家串户发药,还得讲解预防知识,通常一天吃不上一顿饭,睡不上一次安稳觉。赤脚医生不但要送药上门,还要做思想工作。

我们村有八个生产队,四趟街,村子东西长达两公里。我小学女同学就是赤脚医生,她的父亲是老中医,她继承父业。全村五百多户,一个月基本跑一遍。让狗撵,大鹅掐是经常的事。特别是十冬腊月,遇到急诊,必须马上从热乎乎的被窝钻出来,踏着积雪去农户家,自己治不了,还要转院去公社或者县卫生院,最好的交通工具是四轮拖拉机,乡间土路加上沙石路面,折腾到百里之外的县医院,需要一宿的时间。如果,病人没有钱,还要借给他们钱。

根据她的事迹,我写了一个评剧《春苗》,由当时的村业余剧团演出,参加了县汇演。现在我还记得剧中的主人公春苗的一段唱段:党的阳光照耀小山庄,喜迎朝阳把班上,老支书对我寄托殷切希望,贫下中农对我语重心长,医疗条件虽然不好,鼓足勇气排除万难……..

在那个贫穷落后的年代,赤脚医生为人民群众作出了巨大贡献,功不可没。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教育的发展,现在,乡村都建立了医院,医生都规范化了,赤脚医生渐渐地被医科大学的毕业生取而代之。这是人类文明进步。

时代发展到了今天,赤脚医生赤脚医生模式,现在还有其现实意义。因为,她是真正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天使。具有最真最纯最热的为人民服务之心。当今的医疗机构,缺少的正是这种平民意识。病房越来越豪华,收费越来越天文数字,医患矛盾越来越突出,农民又想起了那以前平民的“赤脚医生”来。

在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今天,我们的农村还真需要那样的一批“赤脚医生”。

乡村原野的散文(乡村散文乡村的)(4)

乡村原野的散文(乡村散文乡村的)(5)

乡村原野的散文(乡村散文乡村的)(6)

乡村原野的散文(乡村散文乡村的)(7)

乡村原野的散文(乡村散文乡村的)(8)

乡村原野的散文(乡村散文乡村的)(9)

乡村原野的散文(乡村散文乡村的)(10)

乡村原野的散文(乡村散文乡村的)(11)

乡村原野的散文(乡村散文乡村的)(12)

乡村原野的散文(乡村散文乡村的)(1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