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缸里的水族是什么样子的(懒人水族箱可以是什么样子)

本文作者:yahiro

最近大妈有好些草缸相关内容,不知道又有多少小伙伴被骗进坑?草缸入坑一年多(小时候瞎捣鼓其他东西的七八年不算),目前四口小缸,一草缸一南美一三湖一原生,已进入佛系管理阶段。

不论养什么少不了要做些功课。大部分玩家通过各种论坛获取相关知识。然而论坛上多的是“怎么做”,甚少涉及“为什么”。大部分玩家的经历大概是这样的:碰到问题上论坛寻找各类解决方案,然后开始暴力试错,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建立起一套适用于自己缸的操作规范。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水族箱是个复杂系统,有很多变量。严格来说不存在一模一样的两个缸。同一症状可能对应不同成因,同一操作可能导致不同后果。适用于某一缸的操作规范很难直接套用到另一个缸。

了解各类解决方案背后的逻辑,才能在建立适用于自己缸的操作规范的过程中少走(jiao)弯(xue)路(fei),积累真正的经验。这是一个不断修正自己认知的过程,本文主要根据自己入坑以来有过的一些错误认知来写点东西,希望大家以后获得各种建议时能有自己的思考。个人的知识储备也就仅存一点点的初高中生物知识了,写得不大严谨,文中有不少未经检验的假设或结论,如有谬误望指出。


大缸or小缸?烧钱否?

水族箱是一个小型生态系统。我们通常以灯具提供光能,饲料、底砂中的有机物和二氧化碳液肥等无机物构成了外来营养。缸内水草、藻类和自养型细菌如硝化细菌等组成了生产者,鱼虾螺等组成了消费者,异养型细菌如腐生细菌等组成了分解者。各种元素经由这三者的生命活动向不同形式转化。

以氮循环为例,投喂的饲料经鱼消化成粪便,粪便中的氮以有机氮的形式存在,分解者将之转化为氨氮(NH3→NH4 ,有毒),亚硝酸菌将氨氮转化为亚硝酸(NO2-,有毒),硝酸菌将亚硝酸转化为硝酸(NO3-,几乎无毒)。后两步就是硝化反应。我们常说的建立硝化系统就是培养出充足的亚硝酸菌和硝酸菌。

氨氮和硝酸盐也可作为氮肥被水草、藻类等吸收利用(偏好氨氮),因此水草、藻类可替代硝化系统,当然还需要你提供光照。这也是为什么有些玩家把缸丢在阳台无过滤不换水生物也活得还可以的原因。开缸初期硝化系统未建立又急着放鱼可在缸内放入水草如浮萍或爆藻。

尽管硝酸几乎无毒,大量积累也会对生物产生威胁。完整的氮循环还包括脱氮作用,即将硝酸还原为氮气,这需要某些厌氧菌的参与,缺乏水草的鱼缸中通常缺乏适合这类细菌的生存环境,一般需要通过定期换水稀释硝酸盐。有研究表明,水草除了可以直接吸收硝酸盐用作肥料外,还可在周围创造出一个脱氮作用的发生环境。因此,如果你希望减少换水频率,可在缸内布置水草,这还能降低对过滤系统的要求。有意深入了解的小伙伴可参考水族环境的氮循环,该博客还有很多关于草缸的高质量文章。

一个生态平衡的水族箱不仅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我们的维护工作量,也有助于保持水质的稳定性,对保持生物的良好状态有重大意义。打造一个生态平衡的水族箱我们主要关注两点:数量合理且相对平衡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提供合适的光照和过滤。

首要的,在缸内布置一定数量的水草,如果嫌影响造景可考虑浮萍,爆藻也是一个选项,但有些藻不大美观,而藻的种类我们很难控制。其次,消费者数量控制在合理水平内。前面提到新手常犯的一个错误——投入过多的生物。溶氧有限的水体能负荷的生物量总是有限的。即使溶氧勉强能满足需求,更多的生物意味着更多的喂食量,即便因喂食带入的有机质可能最终都能代谢掉,也可能因为分解者和生产者的处理效率不够高以致于水质出现波动。当然彻底排除消费者也不是最优选择,鱼虾螺等生物呼吸多少能为水草生长提供一些二氧化碳,也提供了投喂饲料为草供肥的途径,部分以藻为食的生物还提供了将藻类转化为水草养分的途径。能够净化水质的水草也并不是越多越好。一方面,无光照条件下水草只能进行呼吸作用会跟鱼虾竞争氧气;另一方面,水草多了对二氧化碳需求就高了,为保证水草的良好生长可能需要额外供应二氧化碳,而过多的二氧化碳又会威胁到鱼虾的生存。如果缸内水草藻类数量较少或生物量较多或喂食量较多,那么对过滤的要求就更高一些,需要表面积更大的滤材和更大的流量以提高硝化细菌净水效率。草缸则对光照要求较高而对过滤要求较低,但过滤多少还是要有的,水草跟硝化细菌的净水能力可叠加,效率高点总是好的,其次一定的水流能提高溶氧也能确保各类溶质在水族箱中能快速转移以提高生态循环效率。


环境与生物

为适应环境,生物经过漫长的进化发展出各自独特的生理结构。不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有强弱之分。所谓好养的生物就是那些适应能力较强的物种。它们对水质的要求更宽松,可适应的水质各项指标如溶氧、pH、TDS、KH、GH等的范围更广,但终归有一个范围,例如适应能力较强的偏好酸性软水的斗鱼养在碱性硬水中也难以保持状态。一般来说,进行繁殖工作对水质的要求还会更严苛一些。

通常来讲生物最适应的是其原生地的水质。观赏鱼来自世界各地,其原生地的水质可能天差地别,我们最好尽可能提供与其原生地相接近的水质。这就意味着,当我们决定混养时,除了考虑体型、习性等因素外,还需要关注生物对水质的要求。如果两种生物原生地的水质相差甚远,那么最好不要混养,例如非洲三湖鱼种与南美亚马逊鱼种。

稳定的环境对生物也极其重要。比起长期生活在与原生地偏差较大但稳定的水质,水质的剧烈波动对生物更为致命,这也是新买的鱼需要耐心过水的原因。


草缸

好像站内玩草缸或有意入坑的小伙伴比较多。你们是不是像当初天真的我一样被下面这种图骗入坑了?

鱼缸里的水族是什么样子的(懒人水族箱可以是什么样子)(1)

ADA世界水草造景大赛2016 第一名 神窟

鱼缸里的水族是什么样子的(懒人水族箱可以是什么样子)(2)

AGA国际造景大赛2016 28L组 第一名 跟着我

先贴下个人配置吧。

  • 硬件:30方缸、TWIPS LED 15W、森森603B过滤桶、建设CO2钢瓶4L、鸿雁WiFi插座
  • 素材:火山石粒、火山石、少量河沙、少量巢湖沙、少量兰宝水草泥、少量仙土、少量尼特利基肥
  • 生物:迷你矮珍珠、牛毛草、珊瑚莫斯、美凤莫斯、黑壳虾、苹果螺

目前的是两次翻缸后的作品了。鉴于前两次最终都是草爆缸决定整个好打理的石景缸,设想是山间溪流景。然而事实证明,人懒没得救。。。 几个月没修剪甚至水都没换又变成一缸杂草。。。造景?不存在的。

鱼缸里的水族是什么样子的(懒人水族箱可以是什么样子)(3)

刚开缸加水

鱼缸里的水族是什么样子的(懒人水族箱可以是什么样子)(4)

几个月未曾修剪

鱼缸里的水族是什么样子的(懒人水族箱可以是什么样子)(5)

作品一

鱼缸里的水族是什么样子的(懒人水族箱可以是什么样子)(6)

作品二(翻缸前夕,已撤掉沉木)

设备选择

购买设备是我们正式入坑的第一步,设备的选择却是最后才需要被考量的。只有当你明确了自己想养什么,想要的是怎样一种状态,你才知道自己需要怎样的设备。很多新手对于养什么还没有明确的目标上来就对设备的参数各种研究购入设备,那交学费的概率就很高了。不存在说最贵的设备最好,如果你期望的是一个好打理的草缸,那设备的预算反而要低些。我希望大家能理解后面的内容再反过来思考这部分内容。网上关于设备参数的内容很多,站内也不少,这里我只提供一点小缸的建议。

自己用的30方缸对过滤要求不高,推荐瀑布过滤或壁挂滤筒,小巧不占地。不一定需要专业的水草灯,看你水草品种的选择和对水草状态、生长速率的要求。我用的LED15W大部分草状态良好,辣椒榕可以有不错的发色,红草没养过。低价LED用的基本都是5730灯珠,看灯珠数量和瓦数选就是了。能调光的最好,否则选可调高度的,因为调整光照是必要的调控手段。如果你选择了强光照,那额外的二氧化碳供应就是必须的了。二氧化碳找得到充气站点选择钢瓶否则反应钢瓶,定期添加戊二醛也是可行的方案。此外,WiFi插座或定时插座必备,尤其长时间不在家的,方便控制光照或二氧化碳供应时间,我所有缸都配上了。

造景思路

多观察大自然或看看造景作品可获得灵感,研究摄影原理可提高设计水平。我想强调的是,造景不是搭完骨架种完草就完事的。水草未来的长势和走向也是需要考虑的,要想成景定期的修剪工作不可少,有时候水草的生长不合预期可能还得做出品种上的调整以达到期望的景观。什么样的景观,什么样的水草,都将影响修剪的难度和工作量。莫斯森林景令人着迷,但那噩梦级别的维护工作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当你设想某一个景时,需要确认你能否承担后期的维护工作,否则骨架搭得再完美后期维护跟不上也成不了期望的作品。

素材选择

底砂的选择是最关键的。不同底砂对水质的影响差别很大,其原理可参考矽藻土、黑土、赤玉土和沸石对于水质影响的观察比较。我们需要关注的主要有阳离子交换容量(CEC)和有机质含量,水草泥可能还添加了一些无机盐。没有最好的底砂,只有最合适的底砂。并不是说草缸就一定要用水草泥,如果你缸内的水草生长速度较慢,水草泥就不那么合适了。沉木是不错的素材,除了材质造型的特殊美感外,有玩家反映可以作为碳源,个人猜测可能是沉木中的腐殖质能被某些细菌分解产生二氧化碳(类似呼吸)?石头的选择就要比较谨慎了。石灰质较多的石头微溶于水会提高水的硬度,这通常会对草缸产生不利影响。

水草选择

不少水草不耐高温,如果夏天无法将鱼缸维持一个适宜的温度,这类水草最好不要选。此外,一些对水质要求苛刻的水草新手也慎重选择。

同一种水草在不同的环境中有不同的表现,受光照强度、光照时间和营养供给等因素影响。即便是一个缸内的一种水草,所处位置不同(接受的光照强度不同),固定在沉木石头上还是种在泥里(营养供给不同),形态也会有所区别。这是我们造景时需要考虑进去的。例如,在同一个缸中,离水面更近的水草总是接受到更强的光照,将一些光照需求较小的水草安排在这些位置而光照需求较大的水草安排在远离水面的位置就不那么合适了,这样做你可能不管怎么调节光照强度水草都无法达到你所期望的状态。当然,充足光照和营养供应状态下的水草形态也不一定是你所期待的,一切以目标景观为准。

水草后期的修剪工作也是需要考虑的,有些水草长得就是慢,可以减少修剪频率。莫斯修剪起来会格外困难,因为会沉水碎屑掉在缸底很难清理,它们又将很快繁殖成一片,这可能有损景观。此外,莫斯这类低等植物染上藻类也格外难处理,因为其对常用除藻剂如戊二醛的耐受能力较差,使用除藻剂很可能使它们与藻类同归于尽。

生物选择

一般以除藻生物为主,观赏鱼种为辅。由于草缸水质通常需要维持弱酸软水,最好选择原生地是这类水质的鱼种,例如来自亚马逊流域的灯鱼。此外鱼的大小和习性也是需要考虑的。太大的鱼在小缸里显得不协调,部分鱼有挖洞等习性可能会破坏造景,部分鱼会对虾螺造成威胁。

虾我试过黑壳虾、红鼻米虾、虎纹虾、珍珠虾、大和藻虾、秀丽白虾。首推黑壳因为便宜,前面的效果差别不大,唯独秀丽白虾没有刮藻的结构,极少吃藻,吃也是趴着啃,效率低下,还会捕食小虾。螺一般就是苹果螺或各种汽水螺,别指望螺擦缸壁,留下乱七八糟的行进路线还不如手动刮几下。个人推荐苹果螺,体型小可以爬上水草,爆缸捏碎喂鱼吧,再说也不是所有缸都能爆缸的,汽水螺到处乱产的无法孵化的白卵才是真恶心。除藻鱼主要用过小精灵、黑线飞狐。小精灵看似勤快实则没多大效果,黑线飞狐效果倒是出乎意料,嘴巴整天没闲着,啥都吃,肉眼可见藻被消灭,需要注意的是黑线飞狐成年体型较大,不大适合小缸。

水草与光照

阴性草长得慢?光照要求低?不用二氧化碳?

在探讨水草生长与光照关系时我们需要了解三个概念——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和最大光合作用速率。当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质与呼吸作用消耗的物质相平衡时的光照强度(学术界一般以光合作用有效能量PAR表示)称为光补偿点。光照强度超过光补偿点后,随着光照强度增强,光合速率逐渐提高,这时光合强度就超过呼吸强度,植物体内积累干物质。但达到一定值后,再增加光照强度,光合速率却不再增加,该值即光饱和点,此时光合作用速率最大。一般而言,水草的这三个值成正相关关系。我们常说的阳性草和阴性草通常依光饱和点高低划分,一般阳性草的光补偿点跟最大光合作用速率也较高。

假设营养供应充足。当光照强度高于缸内所有水草的光饱和点时,水草都达到最大光合作用速率,因为通常阳性草的最大光合作用速率更大因此长得更快,阳性草缸也需要更多营养供应。如果光照强度未达到缸内所有水草的光饱和点呢?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光补偿点,阴性草的光补偿点较低,光照强度超出其光补偿点较多,此时它的光合作用速率往往要高于阳性草(可画图辅助理解),即长得比阳性草快。总结一下,光照强度较低时阴性草的生长速率往往高于阳性草,逐步提高光照强度阴性草生长速率更快达到顶峰,而阳性草生长速率可继续提升,因此,光照强度较高时阳性草的生长速率往往高于阴性草。同时,更高的生长速率意味着更高的营养供应需求。再说得简单点,想要长得更快就提高光照强度增加光照时间,只要水草长得快就得多加肥(包括二氧化碳),否则反之,无关它是阳性草还是阴性草。光照跟营养供应要平衡,否则藻类将接踵而至。

水草与营养

为什么二氧化碳总是被拿出来单独讨论?

根据某种水草的干重分析,碳元素占到了接近一半,除了碳和可由水提供的氢氧外,接下来是氮钾钙镁磷硫硅等巨量元素(占比0.1%到2%不等),再接着就是氯铁等微量元素。

水草所需的各类营养中,碳元素的供应是我们首先要关注的。水草能利用的碳形式按偏好排序依次是气态CO2、溶于水的CO2、HCO3-,有意深入了解参考水草对碳元素的吸收。水中生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和自来水中的HCO3-可为水草提供碳源,如不足则需要我们额外补充。最好的方案自然是钢瓶 细化器,能提供大量气态CO2,且调节方便。没条件的话定期添加戊二醛也是可行的方案。戊二醛常被作为除藻剂使用,对几乎所有顽固藻类有效。有些人排斥用药,其实毫无必要。戊二醛分解产物是水跟二氧化碳,某种角度来讲比成分不明的液肥还更安全,其分解速率受光照温度跟水体细菌数量等因素影响,正常用量在水族箱内一般24小时内即可彻底分解。需要注意的是,水体pH越高,戊二醛的灭菌效果越强,可适当减少用量。存放久了因分解浓度会降低,可适当增加用量。

除了碳源需求最大的是氮源,前面提到的氨氮跟硝酸便是水草主要利用的氮形式,可由有机氮在缸内经由各类细菌转化产生,有机氮主要来源于底砂跟投喂的饲料。市面上的液肥多数不含氮元素,如果你需要追加氮肥,可考虑增加喂食频率。实际上饲料包含水草生长所需的绝大部分元素,可经鱼类细菌层层分解化为无机盐被水草吸收利用。

除了前面说的长得快的水草需要多加肥外,随着缸内水草的增多,我们也需要增加营养供应,修剪水草后需要暂时减少营养供应。总而言之,在某一段时间内,在某一光照强度下,缸内水草能实现的最大生长量=你需要提供的营养,一般可通过调节喂食频率、调节CO2或添加液肥等调节营养供应。

关于控藻的一些猜想

草缸最烦人的一点在于同藻类做斗争,它们可能影响景观,甚至阻碍水草生长。我们首先需要明白,水草跟藻类的生长条件是相近的,而且藻类的适应能力要强于水草。一般适合水草生存的环境也适合藻类生存。那么我们要怎么控藻呢?草缸控藻的核心思路在于帮助水草维持竞争优势,避免藻类争得更多营养的机会出现。这一思路的前提是草缸的水草数量远远多于藻类,这在一般情况下是成立的。什么?藻比草多?翻缸吧!

假设缸里水草藻类比例(以体积计)为10000:1。再假设单位数量的水草吸收营养的速率跟同等数量的藻类一样,单位时间内的营养供应是有限的,那么单位时间内缸内水草吸收的营养将是藻类的10000倍。我们可以简单地认为,藻类还没来得及吃上两口饭剩下的已经都被水草抢走了。那么有一种爆藻情况是很容易理解的,即缸内营养过剩了。在某一光照强度下水草已经达到此时的光合作用速率上限,单位时间内再多营养都吃不下了。这意味着剩下的这部分营养再没有水草跟藻类竞争,藻类获得发展机会。此时我们该怎么做呢?如果光照强度尚未达到水草的光饱和点,那么提高光照强度以提高水草的光合作用速率以抢走这剩下的营养。如果光照强度超过了水草的光饱和点呢?水草的光合作用速率已经没法再提高了。可以加入更多水草来抢走营养,或通过换水减少营养。如果我们降低了光照强度(光饱和点以下)呢?水草生长速率肯定是降了,剩余营养更多了,藻类却不一定,因为正常情况下藻类的生长瓶颈在于营养获取(抢不到营养)而非光照强度,此时营养充足藻类生长速率将提高直到光照强度成为其瓶颈。遇到藻类爆发只减光可能会使问题恶化。很显然我们应尽量避免营养过剩的情况出现。回顾前面的内容,我们可以通过调节喂食频率、调节CO2或添加液肥等调节营养供应。如果是底砂造成的营养过剩那就很尴尬了,因此如果缸内水草营养需求不高,就不要选择太肥沃的底砂了,可考虑混合。

那是不是尽可能减少营养供应就可以了呢?当你缸里出现某种藻类上论坛求助时,有些玩家会建议你增加CO2供应,这是怎么回事呢?该藻类不喜欢CO2?并不是,水草喜欢的藻类都喜欢。真实情况是,水草缺CO2了!怎么缺肥还会爆藻?

以缺碳为例。假设缸内水草碳氮磷钾(为简化分析不考虑其他元素)需求比例为50:1:1:1,而实际营养供应比例为25:1:1:1,CO2供应只达到需求的一半,其他能满足需求。根据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Liebig's law of minimum),植物的生长取决于处于最小量状态的营养物质。此时水草只能达到该光照强度下的最大光合作用速率的一半不到,消耗掉了绝大部分碳,却还有超过一半的氮磷钾被剩下了。恰好某种藻类对碳的需求较低或在CO2缺乏的环境获取CO2的能力比水草强,此时它将抢得更多营养,获得发展机会。此时我们能做什么?最好当然是直接将缺的CO2补上。换水可能也行,因为新水通常富含CO2而少有其他元素,可将营养供应比例调节到符合水草需求,此时最好配合减光操作。理论上只要各元素营养供应比例与水草的需求比例相一致且不过量,藻类就没有爆发机会。

实际情况会比上面更复杂一些,水草还可以改变自身以适应缺乏某种营养的环境。举个例子,假设有一个营养供应恰好满足水草需求的缸,突然CO2供应停止而其他条件不变,为应对低CO2环境,水草吸收的营养将不仅用于生长还用于合成更多的Rubisco (某种酶,可帮助获取CO2),这可能需要几天时间。此时水草的生长速率出现断崖式下跌,出现营养剩余。而藻类的适应能力比水草强得多,合成Rubisco的时间很短或可以直接利用HCO3-作为碳源,此时也没有水草与其争夺其他剩余营养,获得发展机会。伴随着Rubisco 的合成水草获取CO2的能力增强,生长速率又逐渐恢复。Rubisco 的合成需要氮元素的参与,因而供应充足的氮肥可以帮助水草更快度过这个适应期。如果重新恢复CO2供应,多余的Rubisco又浪费了,水草会将其分解以用于生长。由这个例子可推测,只要营养供应比例失衡不大严重,水草可对自身做出一定调整以适应这种环境。但水草的这种适应能力要弱于藻类,某种营养的突然减少(即便这是水草最终能适应的)将给藻类带来发展的机会。还记得前面说的吗?随着缸里水草数量的增多,记得增加营养供应。

再次强调,以上的操作目的都不是杀死藻类,而是扶持水草!如果缸内藻类已达到一定规模,请先手动移除或灭杀,再进行以上操作。要怎么判断是营养过剩还是营养缺失?首先需要明白,一般情况下并不是先明确成因再采取对应操作,而是通过试错找到有效方案再反推原因。举个简单的例子,当你发现增加光照强度后水草生长加快而藻类扩张受抑制,那说明原先营养过剩了。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营养过剩是我们可以进一步检验并解决的。附上常见藻类的成因和对策表(里面Excel可用戊二醛代替),可靠性有待检验。希望大家在采取对策时能思考其背后的逻辑,并能根据对策有无效反推出爆藻的成因或排除某些成因。

鱼缸里的水族是什么样子的(懒人水族箱可以是什么样子)(7)

注意,我所写的思路仅适用于草缸,别将草缸的控藻对策套用到无水草的缸上。假如你为一个出现藻类而无水草的缸提供更多二氧化碳,藻类将更加猖獗。反过来想,如果你有一个缸想快速爆藻,除了长时间强光外,不要放水草,加肥上CO2吧!无水草的缸要控藻就一条路——减肥,可多换水或少喂食。


除了草缸还能玩啥

草缸的种种要求使得其生物选择范围大大缩小。如果不再将目光局限于草缸,水族箱将有很多有趣的小生命可选。喜欢动物纪录片吗?在水族箱中你将有机会见到它们捕食、争抢地盘、求偶、繁殖、养育后代等等有趣行为。为了使它们完整呈现出在野外的种种习性,我们需要尽可能将在水族箱中还原其原生地的环境,即打造一个原生缸。不同于草缸造景一般追求创造某一陆地景观,原生缸企图还原世界上某一处的水下环境。附上几个国际原生缸造景比赛的作品,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通过链接了解更多,每个作品都有详细介绍和视频。

鱼缸里的水族是什么样子的(懒人水族箱可以是什么样子)(8)

马拉维湖

鱼缸里的水族是什么样子的(懒人水族箱可以是什么样子)(9)

坦干伊克湖

鱼缸里的水族是什么样子的(懒人水族箱可以是什么样子)(10)

尼格罗河

鱼缸里的水族是什么样子的(懒人水族箱可以是什么样子)(11)

崂山溪流

下面简单介绍下自己剩下的几个小缸吧。

南美缸

  • 硬件:30方缸、森森HBL-802壁挂滤桶、LED灯、LED射灯、加热棒
  • 素材:巢湖沙、沉木、杜鹃根、榄仁叶、仙土
  • 生物:蓝线金灯、红灯管、熊猫鼠、黑壳虾、浮萍

鱼缸里的水族是什么样子的(懒人水族箱可以是什么样子)(12)

鱼缸里的水族是什么样子的(懒人水族箱可以是什么样子)(13)

这个造景就比较随意了,因为草缸就在旁边,我更想表达一种死寂的意境美,素材瞎鸡儿往里扔就是了。

反正家里人都欣赏不来。用榄仁叶来调节水色,再配合射灯。本来是养短鲷的,想看看它们怎么带崽,放了沉木当窝,放了点仙土降低pH以提供繁殖条件,奈何前后入的两条公鱼都跳缸了,就把母鱼也出了养几条灯鱼算了。放了些浮萍主要是为了吸收氨氮和硝酸,加个灯为其提供光照。


三湖缸

  • 硬件:30方缸、瀑布过滤、LED灯、LED射灯、加热棒
  • 素材:海沙、龟纹石、螺壳
  • 生物:黄金叮当、苹果螺、黑壳虾、浮萍

鱼缸里的水族是什么样子的(懒人水族箱可以是什么样子)(14)

鱼缸里的水族是什么样子的(懒人水族箱可以是什么样子)(15)

这尺寸的三湖缸就只能养卷贝了,选了黄金叮当因为好玩。造景更多的是考虑到鱼的习性。因为鱼喜欢搬沙所以铺了较厚的底砂,选择海沙是因为便宜。螺壳养过的都懂,卷贝的习性与螺壳息息相关。因为缸体较小,黄金叮当又好斗,需要布置点东西来遮挡它们视线减少打架频率,又因为原生地水质属碱性硬水,这里选用了石灰质丰富的龟纹石以顺便提高水硬度,而且还相对好造景,原先用的珊瑚骨嫌丑弃了。苹果螺跟黑壳虾能清理下藻类顺便充当零食,意外发现黄金叮当还挺喜欢吃刚孵化的苹果螺,一直都没爆缸。浮萍作用同上。遗憾的是后来发现收来的3条都是母鱼,一直懒得给她们找个对象没能见到它们带娃的样子。


原生缸

  • 硬件:20 缸(实际水体10L以内)、瀑布过滤、LED灯
  • 素材:河沙、野采的石头
  • 生物:广西黄唇虾虎、黑壳虾、苹果螺、浮萍、牛毛草

鱼缸里的水族是什么样子的(懒人水族箱可以是什么样子)(16)

鱼缸里的水族是什么样子的(懒人水族箱可以是什么样子)(17)

这里的原生缸概念跟前面有所区别,国内所谓原生缸一般指养国产原生鱼的缸。这是我成本最低的一个缸,山上捡了点石头又利用家里一些闲置的设备,硬件成本不会超过50块。虾虎喜欢栖息在洞穴里,繁殖也在其中,还会自己搬运沙石制造洞穴,一般玩家养虾虎都会堆叠石头。我设想的是一个陆地溪流景,基于此堆叠石头,后来又根据虾虎挖洞的情况对石头堆叠方式做了些调整。几个月以来虾虎几乎是每20天两窝(两条母鱼),公鱼几乎天天在守窝。自己把卵取出来带过一窝,人懒没怎么管都不知道是不是给压成老头鱼了,带了几个月送朋友了。任由卵在缸内孵化没见过小鱼存活下来,不知道是给它们爹妈还是叔叔阿姨吃了。

鱼缸里的水族是什么样子的(懒人水族箱可以是什么样子)(18)


还折腾过啥

有段时间折腾过泰国斗鱼,只是后来嫌麻烦又弃坑了,因为需要一鱼一缸,繁殖又费事。斗鱼好看又好养,对设备要求极低,挺适合刚入坑的新手。

鱼缸里的水族是什么样子的(懒人水族箱可以是什么样子)(19)

鱼缸里的水族是什么样子的(懒人水族箱可以是什么样子)(20)

鱼缸里的水族是什么样子的(懒人水族箱可以是什么样子)(21)

草缸意外发现的蓝眼灯卵

鱼缸里的水族是什么样子的(懒人水族箱可以是什么样子)(22)

蓝眼灯苗

我自己近两年玩过的大概就这些了,如果是大缸选择就多得多了。没想好养啥就上论坛各种板块看看吧。


写在最后

码了快一万字都感觉自己像是来劝退的了

其实真要说费事吧也不算。个人除了开缸的时候会多做点功课几乎没咋管过这些缸。。。半年以来几乎只剩喂食添水操作了,水都懒得换

每个人的目标不一样,实现目标的途径又不一样,需要投入的金钱跟时间天差地别。不XXXX就养不好吗?世界有这么简单就好了。

鱼缸里的水族是什么样子的(懒人水族箱可以是什么样子)(2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