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一老农说了个成语)

1958年5月19日,重庆一食堂会计刚出门,便被前来的解放军押走,看着拿枪对准自己的农民并未有其他神色,只是任由解放军捆绑自己去。

原来他就是周总理曾经指示:“生要见人,死要见尸”的罪犯。

他到底是谁?又犯下了什么罪过?又是如何潜藏八年的?

(贵州一老农说了个成语)(1)

周总理

民族将士到杀戮刽子手

他便是郑蕴侠

郑蕴侠自小在重庆长大,加上自己的祖父在清朝时期担任知县,所以郑蕴侠的个人民族气节很是浓厚,另外自己的父亲早些年曾经去到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留学。

在那里跟随孙中山的脚步加入了同盟会,参加了推翻满清的革命,在父亲和祖父的影响下,郑蕴侠对于投身革命很是向往。

自小便成绩优秀的郑蕴侠立志未来一定为民族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

后来的郑蕴侠便成为上海法学院法律系的一名学生。

本是一个文科生,却不曾想后来竟拿起了枪械,这中间又发生了什么?

(贵州一老农说了个成语)(2)

本就是学法律出身的郑蕴侠,对于法律法规便很是敏感,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件事,令郑蕴侠却觉得自己用法律救国的思想不过是痴人说梦。

郑蕴侠与同学一同去吃饭,路上碰见了三个喝醉的英国兵,英国兵不仅挡住了郑蕴侠等人的去处还与其产生了争执。

本就是英国水兵的过错,最后却因为其享有治外法权,即使在中国闹事,但和中国的法律依旧不能对其产生任何影响。

这样的何从及令郑蕴侠备受触动,自己难以想象在中国的大地上,法律竟然成了最大的笑话。

也是因此决定抛却无用的“法律”,去到黄埔军校,正式成为一名军人

(贵州一老农说了个成语)(3)

晚年郑蕴侠

本就聪慧,加上又是上海法学院的高材生,郑蕴侠从黄埔军校毕业之后便在军法处工作。

凭借着两张过硬的文凭,郑蕴侠在军中很是吃得开,甚至从1933年起便先后担任国民政府中央司法院法制专员,在特务系统中也算是高级别的存在。

要知道,戴笠也只是少将军衔。

郑蕴侠在国民党高层看来便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彼时的郑蕴侠知道的目标便是为民族奉献自己的力量。

而郑蕴侠也是一直在为这个目标而努力着。

1938年,郑蕴侠便率领军队亲自参加了滕县守城战,带领部下与日寇进行五次争夺阵地的战斗,一直苦苦支撑到援军的到来。

(贵州一老农说了个成语)(4)

何应钦

郑蕴侠的认真坚守令其在军中名声大噪。

作为军法处的将领,郑蕴侠为了鼓励战士奋勇杀敌,还曾经专门为其改写了岳飞的《满江红》以进行激励。

郑蕴侠也是受到了何应钦的大力夸奖,直接将其纳入麾下,认为多加打磨,必定是军中人才。

郑蕴侠也很是欣赏何应钦,郑蕴侠因此成为了何应钦手下的得力干将。

然而郑蕴侠并未在何应钦手下待太久的时间,很快便被中统的人挑走去。

也是因此郑蕴侠正式成为中统中人。

(贵州一老农说了个成语)(5)

蒋介石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一个本来渴望为民族进步奉献自己力量的有志青年,逐渐成为一个杀戮同僚的刽子手。

1941年后,军中命郑蕴侠兼任重庆《世界日报》的采访部主任,还曾经担任军委会坚信通讯社的社长职位,远赴和中国驻印缅远征军主持战地通讯等等。

郑蕴侠的名字越发在军中响亮。

抗战时期的郑蕴侠为抗战贡献了不少力量,但从抗战胜利后一切就变了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名声虽然在国际上声名大噪,但是蒋介石依旧将“反共”放在心中,并且一直做着“独裁专制”的美梦

(贵州一老农说了个成语)(6)

蒋介石

在抗战胜利后没多久,蒋介石便撕毁了自己和共产党签订的和平协议,随后便开始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士。

郑蕴侠便在其中。

1946年闻名中国的沧白堂事件,便是郑蕴侠带头进行的。

1946年1月,在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期间,在民主建国会、陪都文化界政治协商会议协进会等三个团体,为了促进政治协商会议的顺利进行,特地在重庆成立政治协商会议陪都各界协进会。

为了顺利成立协进会,从一月初起每天都会进行晚间集会。并且邀请政协代表进行演讲,并介绍会议的情况,进而听取各界的意见。

第四次的演讲会便在沧白堂举行,到场的群众足足有千余人,政协代表进行讨论军事活动的当天,会议便遭到了国民党特务的破坏

(贵州一老农说了个成语)(7)

彼时在场的郑蕴侠向手下挥帽示意,便开始对会议进行大面积破坏,演讲会无法进行不说,对在场的人员进行殴打暴力。

然而16号的殴打还只是第一次,在17号到19号,这样的破坏活动更为严重。

对于国民党暴徒压制民主、破坏人民言论自由的行为,毛主席下令一定要对其进行采取一定的行动。

然而还没过多久,另一件震惊中国的事件再度发生。

较场口血案。

1946年1月31日,政治协商会议终于顺利完成,为了庆祝政协会议的成功,促使五项决议进行贯彻实施。

(贵州一老农说了个成语)(8)

校场口广场

于是决定由协培都各界协进会等十九个团体发起,并准备定在2月10日上午在重庆的校场口广场进行庆祝,此外还专门邀请了李德全担任总主席。

另一边的郑蕴侠在得到消息之后开始带领团队进行密谋破坏。

当天的大会聚集了各个人物,由郑蕴侠带头的中统特务组织为了进场,特地组成 一个所谓的“主席团”入场,会场两侧也布下打手。

为了阻挡政协会议的庆祝,甚至开始公然叫嚣新主席,而李公朴等人上前维持秩序,遭到了中统的毒打,在场的郭沫若,陶行知等六十多人也被打伤

正当暴徒准备继续行凶之际,周总理与冯玉祥等人赶到,特务这才散开来去。

(贵州一老农说了个成语)(9)

周总理

当晚政协各方代表便举行紧急会议,众人知晓这是中统的暴行,并准备推出周总理等等人作为代表与蒋介石进行当面交涉,并且带去周总理、沈钧儒等人联名写给蒋介石的抗议信。

信中对国民党的暴徒进行了严厉的抨击,而这件血案固然是在全国掀起了一阵风浪

谁都难以想象,国民党竟然下如此毒手。

其中带头的郑蕴侠便成为了周总理主要的讨伐对象,并下令告知:“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听闻周总理开始全面逮捕自己,郑蕴侠开始了逃亡生活。

潜伏八年的“货郎”

郑蕴侠开始了逃亡,为了躲开共产党的视线,郑蕴侠可以说使出了不少力气。

(贵州一老农说了个成语)(10)

1949年12月,重庆解放军便和郑蕴侠交上手,但无奈于郑蕴侠还是逃开了解放军的视线,抓到的只剩下郑蕴侠的司机。

郑蕴侠的逃跑令重庆解放军军管会立马向成都军管会进行联系,务必拿下这个中统的大特务。

但彼时的郑蕴侠独自一人化身成为了一个小商人,并且改名唤作何安平,一路颠簸去到了成都。

郑蕴侠来到此处是为了投奔其一个远方亲戚,曾经当过川军的师长,郑蕴侠为了保命,又没有其他去处,故而去到了这个叫做王元虎的亲戚那里。

面对郑蕴侠的前来,王元虎的眼神却显得有些奇怪,只是好生先将郑蕴侠安排下来,第二天询问郑蕴侠的情况,还“好心”的向郑蕴侠诉说:“你早些来,我还能帮你把名字放在起义人员名单上。”

(贵州一老农说了个成语)(11)

晚年郑蕴侠

听着王元虎的话,身为中统特务的郑蕴侠如何听不懂其中的意思,起义两个字对于郑蕴侠来说很是敏感,郑蕴侠觉得王元虎已经是共产党的人,并且觉得王元虎会把自己卖了。

很是担心的郑蕴侠趁着王元虎不知道的间隙便从家中悄悄离开。

郑蕴侠用身上带出的钱财暂时住进一家小旅馆,准备暂时避过风头。

一天走进巷子里,突然肩头被人拍了一下,原来是郑蕴侠在中统局的专员尤绍五

尤绍五也在逃难。

而成都正在大张旗鼓地对他们进行逮捕,两人准备逃到成都最大的投机市场“安乐寺”。

然而就在两人准备逃亡之际,却未曾料到解放军在市场正准备进行大面积的搜捕。

(贵州一老农说了个成语)(12)

解放军搜查所有人并且将其带上车,并且告诉他们扰乱了金融秩序,这是为何?

原来郑蕴侠两人为了逃命,准备将银元换成人民币。

正好撞上了解放军检查的风口期。

郑蕴侠幸亏身上有“何安平”的身份证等信息,最后只是被关了八天便被放了出来,郑蕴侠胆战心惊了许久,生怕自己被解放军当场带走。

郑蕴侠顺利从成都逃走了,成都军管会终是晚了一步。

在郑蕴侠逃离成都的前一周,重庆军管会找到了郑蕴侠的信息,但将消息传到成都时候,郑蕴侠已经顺利逃出了成都。

而在看到那个“何安平”的身份登记的时候,成都军管会气不打一处来。

(贵州一老农说了个成语)(13)

郑蕴侠(右上二)

从成都逃出去的郑蕴侠去到了大足县的龙水镇,并且买了一筐菜刀之类的铁货,以铁贩子的身份作掩护。

到处的大标语令郑蕴侠很是心惊胆战。

郑蕴侠的目标是逃到贵州毕节去,然后过境外去。

但土匪的挡道令郑蕴侠有些猝不及防,但因为机警,受到土匪头子袍哥的喜欢,就混在其中给人家当小弟,依旧是以卖铁货为主。

郑蕴侠如何都想不到曾经呼风唤雨的中统特务,竟然沦为于此,但为了活命,郑蕴侠只能如此。

郑蕴侠开始川黔的生活,正巧遇到一个叫做刘玉刚的人家寻找亲戚,因为没有身份加上亲人不在身边,刘正刚显得很是无措,也便碰上了郑蕴侠,不过后来其如何想不到,郑蕴侠用了他的名字,又换了一种生活。

(贵州一老农说了个成语)(14)

1951年后,全国各地的“清匪反霸”运动轰轰烈烈地展开,郑蕴侠很是害怕,生怕自己被捉去,但自己的成分是贫民小贩,郑蕴侠为逃过抓捕,郑蕴侠入乡随俗,肤色晒的和当地人不无区别。

1956年甚至还娶了老婆。

郑蕴侠以为自己能够逃一辈子,然而一直以货郎身份现身的他如何想不到共产党的人已经查到了郑蕴侠所在地。

一次上街的郑蕴侠便看到了熟悉的面孔,随后掉头就走。

郑蕴侠担心被认出便去到了城里,去学会计,这对于高学历的他来说丝毫不是问题,但为了符合身份一些,郑蕴侠开始装傻。

然而彼时郑蕴侠已经被盯上了。

(贵州一老农说了个成语)(15)

郑蕴侠(左)

1957年5月17日,重庆市黔江区合作食堂正在开会,身为会计的郑蕴侠此时也在其中

食堂负责人命令让大家提意见。

身为会计的郑蕴侠自然也是要说几句,便说了句:”张书记可真是虚怀若谷啊。”

本就身份受疑的“刘正刚”这居成语说得更是引起怀疑。

普通的货郎,长期生活在山沟,成语如何信手拈来。

1958年5月19日,便展开对郑蕴侠的逮捕,一出门便听到解放军嘴里念着的”郑蕴侠”,郑蕴侠本人是既陌生又熟悉,任由解放军逮捕去。

随后郑蕴侠便被送回重庆归案审查,不久后送到四川芙蓉煤矿“将校队”,在狱中度过认真改造的十七年。

(贵州一老农说了个成语)(16)

晚年郑蕴侠

加上彼时的中共惩治反革命提出新规定,决定给郑蕴侠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1975年12月20日,郑蕴侠被宽大释放,时年六十八岁。

郑蕴侠明白自己的过错,所以积极改造,出来之后去到贵州县城教学。

后来郑蕴侠便一直为人民的发展献计献策,改革开放后还担任了政协委员。

晚年时期,中共务川县委和统战部对他政治上的信任,生活上也是悉心照顾。

(贵州一老农说了个成语)(17)

2005年9月,中共贵州省务川县委统战部隆重举行庆祝抗战胜利六十周年,98岁的郑蕴侠还专门出席,诉说了当年台儿庄大战以及远赴印缅远征军主持战地通讯的日子。

并落泪表示:“我愿与中共风雨同舟、肝胆相照,为中国的发展献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