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十八梯游记(有种重庆人的轻功)

有山就有坡、有坡就修坎

山多、坡多、坎坎多的重庆

山在城中、城在山中

开窗见山、出门爬坡

为什么重庆人常常能在“一览众山小”的角度,拍出令人拍案叫绝的照片?他们是练了一苇渡江、凌波微步,还是梯云纵?

难道,开窗见山、出门爬坡的重庆人会“轻功”?

答案是:以前,重庆人用脚步丈量梯坎;现在,重庆用步道串联梯坎。所谓“轻功”,即是这些建在悬崖上、岩壁上乃至文化古迹上的步道,让市民与游客在不经意间就能“飞檐走壁”,览尽山城之美。

重庆十八梯游记(有种重庆人的轻功)(1)

  “在我的印象中,重庆到处都是坡坡坎坎,到哪儿都是爬坡上坎,这也孕育了山城人民特有的一种向上精神。”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主任包为民,在接受重庆媒体采访时曾谈到。

  重庆的梯坎有好多?

  十八梯的梯坎一眼望不到头,重庆人爬上去脚杆不得抖。

  凯旋路的电梯从不坐,旁边的云梯街,重庆人爬着当散步。

  千厮门梯道、建兴坡大梯道、“要爬死”石梯(轨道3号线唐家院子站石梯,有184级,重庆话谐音“要爬死”)……

以前,重庆人用脚步丈量梯坎;现在,重庆用步道串联梯坎。

重庆十八梯游记(有种重庆人的轻功)(2)

渝中区山城巷。邹乐 摄

重庆十八梯游记(有种重庆人的轻功)(3)

重庆十八梯游记(有种重庆人的轻功)(4)

乡愁  

有一种步道是“我儿时的记忆”

  “年轻的时候在外打拼,有个奔头(重庆话:目标的意思)。现在老了,每天爬爬这古道,也是一个奔头。”69岁马爱华坐在黄葛古道驿站旁回忆。

他从小生长在黄葛古道旁,每天爬坡上坎的生活练就了他坚毅敢闯的性格,也让他见证了古道的繁华与变迁。

重庆十八梯游记(有种重庆人的轻功)(5)

黄葛古道 崔景印 摄

  “上世纪60年代,这条古道可热闹哦,早上四五点钟,就听到马铃叮咚响,南来北往的商人牵着马匹托着干货,背夫背着特产,都从我家门前过,累了就在茶亭歇歇脚,在黄葛树下乘凉,讲着天南海北的故事。”马爱华说:“18岁后,我外出打拼,搬走了。人是搬走了,心却像黄葛树的根,深深扎在了这条古道上。”

  黄葛古道位于重庆“肺叶”南山,古道依山而建,核心段一面贴壁,一面临崖,正好映照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话。靠崖边,满是百年黄葛树,参天蔽日,树枝纵横交错,因此得名“黄葛古道”。

  黄葛古道始于唐宋,盛于明清,以海棠溪、龙门浩为起点,上至黄桷垭老街,全长约3.6公里,是当时重庆通往云南、贵州等地的一条陆上重要通道,也是重庆中心城区历史最悠久、古代遗迹保存最完好的步道。

重庆十八梯游记(有种重庆人的轻功)(6)

黄葛古道 崔景印 摄

  自2019年以来,重庆市以打造绿色出行便民道、山水游憩休闲道、乡愁记忆人文道、城市体验风景道为目标,加快推进重庆市山城步道建设。

中心城区半山崖线步道、重钢步道、缙云山步道等17条山城步道已全部开工,盘溪河步道、歌乐山步道、沙磁步道、南山步道等10条、约300公里已经完工。

重庆十八梯游记(有种重庆人的轻功)(7)

黄葛古道 崔景印 摄

  黄葛古道作为南山步道的一部分,通过提档升级,在保留原路基的基础上,对道路、植被、危房区域进行修缮,沿途设置了休闲座椅、护栏等,在半路更有驿站,亭内设有宋元明清等不同朝代的“马鞍”。漫步其中,青色的石板遍布岁月痕迹,百年的黄葛树参天蔽日。

“你看这被雨水润湿的青石板路,入目皆是蜿蜒,不见尽头,像不像人生,满布曲折。不过,我们重庆人就是爱爬这些坡坡坎坎,拼搏向上嘛。”马爱华感慨:“古道变新了,韵味却依旧。周末,能看到很多年轻人来爬步道,一边爬步道一边了解这里的历史,这样,嘞点的文化才能延续下去。”

  现在,马爱华把家安在黄葛古道附近,他每天都会来走走看看。他说,这是健身,也是回忆,更是传承。

重庆十八梯游记(有种重庆人的轻功)(8)

重庆十八梯游记(有种重庆人的轻功)(9)

方便  

有一种步道是“我回家的路”

  “我现在下班就喜欢走路回家,爬完戴家巷崖壁步道,就到我家门口。”

  “这么高,爬起不累吗?”

  “累?对重庆人来说,爬梯坎没得说累的,边走还能边看风景,‘巴适’得很。”

重庆十八梯游记(有种重庆人的轻功)(10)

渝中区戴家巷崖壁步道。邹乐 摄

  山城沟沟坎坎多,市民出行不便。修建山城步道,既方便市民出行又丰富市民生活。今年,为持续完善优化山城步道系统,重庆更加注重山城步道“贯通性”“人性化”“配套设施”和“步道铺装”等方面建设,立足于解决群众步行不便问题。

  戴家巷崖壁步道就是这样,一边是悬崖,一边是居民区。作为环城墙步道戴家巷支线的一部分,戴家巷崖壁步道位于渝中区嘉陵江畔,往下延伸至嘉陵江边,往上抵达戴家巷老街区。

戴家巷崖壁步道有洒金陡坡、吊脚楼畔、飞仙岩石、洪崖城墙、峭壁黄葛、临崖瞰江等6个景点。站在步道,可俯瞰嘉陵江、远眺江北嘴,黄花园大桥和千厮门嘉陵江大桥分布左右,于城市繁华之处,览古今重庆之美。

重庆十八梯游记(有种重庆人的轻功)(11)

渝中区戴家巷崖壁步道。邹乐 摄

  戴家巷崖壁步道于2021年1月建成开放,步道长约750米,其中悬空步道300米,高差接近60米。如此险要,为什么要在此修建步道?

  “因为高差很大,上下居民的交通很不方便,从山上到山下,要绕很大一圈。修建步道,既能延续历史文脉,美化环境,又能分散旁边洪崖洞旅游景区的人流,还能方便出行。”渝中区住房城市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步道投用后,串联了嘉陵江滨江步道和城区主干道,市民游客从滨江入口到戴家巷街区出口,步行最快只需8分钟左右。

  “每天上下班,爬步道当锻炼,看风景当散心,步道已经融入我的生活。”张骥说。2020年,他在戴家巷经营了一家咖啡店,当时的戴家巷虽然有一定人流,但远远称不上“火爆”,生意勉强能维持店铺开销。

  戴家巷崖壁步道建成投用后,张骥就近去感受了一下步道美景。

“一步一景一心情,越往上爬,身体越劳累,心情反而越舒畅。”张骥说,步道的开通,连接了母城上下半城,也连通了自己咖啡店的出路。现在,步道带动下,戴家巷已成为新晋“网红”。

重庆十八梯游记(有种重庆人的轻功)(12)

渝中区山城巷。邹乐 摄

重庆十八梯游记(有种重庆人的轻功)(13)

重庆十八梯游记(有种重庆人的轻功)(14)

体验  

有一种步道叫“你怎么都爬不完”

  “2002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时候来的更晚一些。停靠在八楼的二路汽车……”

  其他地方有没有“停在八楼的二路汽车”不敢说,但重庆肯定有,而且就停在8楼。

重庆十八梯游记(有种重庆人的轻功)(15)

轨道列车穿楼景观。邹乐 摄

  红遍全国的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李子坝站,就是穿过重庆轨道公司物业楼的8楼,成为重庆轨道交通唯一的楼中站。

  有网友评论:“翻得过高山,跨得过峡谷,进得了楼房,出得了站台”“重庆轨道交通,同样的轨道,不一样的感受,你值得拥有!”

  现在,打卡轨道列车穿楼的同时,你还能拥有“爬坡上坎”的享受。山城步道不仅串联了重庆人的乡愁和生活,更是将重庆许多文化遗址和旅游资源有机串联一起,让市民和游客畅享城市人文之美。

重庆十八梯游记(有种重庆人的轻功)(16)

虎头岩步道。邹乐 摄

  其中,串联李子坝抗战遗址公园、鹅岭公园、佛图关公园、虎头岩公园、平顶山文化公园5个现有公园,约30个文化资源点的半山崖线步道,是探访古渝之源、揽胜母城之巅的好去处。

自2019年启动建设以来,截至目前,步道主线虎头岩——佛图关段、三层马路段以及支线渝中区段已基本建成,沙坪坝段也已基本建成。

  很多外地人对重庆的印象就是山城,但只有你真正到了重庆,你才知道什么叫“爬不完的山路、走不完的阶梯”。三层马路步道,就是其一。

  爬三层马路步道,是什么体验?重庆人没感觉,外地游客:“怎么爬完一坡阶梯是马路,爬完下一坡阶梯还是马路,何时是尽头呀!”

重庆十八梯游记(有种重庆人的轻功)(17)

三层马路步道。市住房城乡建委供图

  三层马路位于李子坝正街附近,面对嘉陵江,背靠鹅岭,泛指李子坝岔路口到鹅岭正街贰厂文创公园。由于山城地形地势,层层而上的盘山公路,从山底蜿蜒到山顶鹅岭正街,加上这一带背山望江,轨道列车从山腰穿过,构成“很重庆”的特色美景。

  不过改造后的三层马路步道,沿线文艺范十足,既能体验爬坡上坎的酣畅,又能感受历史文化的浸染。这里不仅有文化景观、休闲平台,通过步道,还可以近距离观看位于“三层马路”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的轨道列车,逛累了还能在“三层马路”中间的咖啡馆、茶水店等处休憩,俯瞰嘉陵江江景。

  像这样依山傍水、亲水观江、便民休闲的步道,重庆还有很多,既绿色生态,又串联历史人文,更极具山城8D魔幻特色——

  ●沙坪坝区:沙磁步道磁器口后街段、川外小铁路段,较好地传承了历史人文、展示了乡愁记忆。

  ●九龙坡区:跳蹬河步道,河水清澈见底,两岸景色宜人,一幅生态文明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江北区:北滨路漫行道,打造了跑道、自行车道、驿站等。

重庆十八梯游记(有种重庆人的轻功)(18)

北碚区黛湖步道。邹乐 摄

  ●北碚区:缙云山步道黛湖段,为恢复缙云山生态环境,重新打造的黛湖步道,成为全市人民争相打卡的旅游休憩圣地 ……

在重庆人眼里,没有爬不上的坡,在重庆人心里,更没有迈不过的坎。“爬坡上坎”俨然已成为重庆生活的真实写照和重庆人的精神写照。正如这山城步道,不单单是一条道路,更是一条沟通人与城的“心路”。

  如今,重庆的山水美景、大街小巷、坡坡坎坎都被山城步道串联起来。你有什么理由不来体验?

山城步道,串珠成链

可遍览山城

重庆人民,爬坡上坎

可奋力拼搏

走,爬坡!

来源:重庆发布 人民网重庆频道

记者:胡虹

海报设计:覃海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