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笔墨不读书议论文800字(不动笔墨不读书)

有件事挺后悔。

小学时,为买酸梅粉和冰水,将日记和摘抄的名言名句,都当废品卖了。

否则,现在一翻,就晓得当年自己做过些什么事,有过些什么想法,看过些什么书。

其实,日记和摘抄,都是老师强制的,他是想让我们养成好习惯——

不动笔墨不读书。

这事,那时父母也是常说,只不过,他们并没有讲,这话,到底是哪个的原创。

今日看中央文献出版社的《毛泽东传》,才解了疑惑。

书中写道:

毛泽东很推崇徐特立老师“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学习方法。所谓“动笔墨”,就是不只是读前人的书,而且要经过认真思考和消化,把自己的心得和看法写下来。其中包括对书中同意或不同意的地方。

看到这里,朋友们应该在想了,我读书的时候也动笔墨啊,看看我的教科书就晓得,抄得密密麻麻,这里一坨黑的,那里一坨蓝的呢。

没错,我跟你一样,也抄了很多,但这些只是粗浅的动笔墨。

为何这样讲呢?

因为,仅仅抄了些课堂笔记而已啊,还是老师不断敲黑板逼着抄的。

这些笔记,只是对教科书内容的解读,老师教的每一届学生,都是一样的。

它之所以粗浅,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并没有经过你自己的思考。

它只是跟着老师的思路来的。

因此,更关键的,应该是课堂之外的读书感悟。

不动笔墨不读书议论文800字(不动笔墨不读书)(1)

很多人晓得,毛润之在湖南省立高等中学校时,曾停学半年,原因即在,老师柳潜借了套《御批历代通览辑览》给他,读完之后,他更坚定了想法。

在父亲威胁拒绝供给费用之前的半年里,他就是在定王台湖南省立图书馆自学的。

在这里,他“可以说相当集中接受了一次较为系统的西方近代思想文化的启蒙教育”,卢梭《民约论》、达尔文《物种起源》,《原富》、《法意》、《天演论》、《群学肄言》……

自学时,肯定少不了要“动笔墨”。

之后,他考入的第四师范并入第一师范,修身课老师杨昌济,将蔡元培转译自日文的《伦理学原理》作为教材。

这本十万言的书旁,除了“全书逐字逐句都用毛笔加以圈、点、单杠、双杠、三角、叉等符号”之外,他还做了一万二千余字的批注。

其一、书中内容的归纳。

此言术不得为新科学;

此言吾人之知识有二种。

其二、自己的意见和感想。

此事实诚然,然不可言并当言先后。动物固以自存之冲动为先,以保存种族之冲动为后,动物在其幼时无所谓保存种族之冲动也。嗟乎!吾于此有深感焉,即世借利他之名而行其利己之实者之多是也……

此段议论,达三百余字,可谓不吐不快。

其三、与之前所读之书的比较:

孟轲之义内,王守仁之心即理,似均为直觉论。

吾国先儒之说亦然;

其四、改错纠缪。

比如:此当字疑必字之误。

第二三点尤为重要。

且,第二点又是第三点的基础。

我们晓得,有兴趣的书,你才能读得下去,才会去写笔记,做批注——一句话,才能记到心里去。

记的书多了,下次再读其他书,便会不由自主做比较,才会去推敲哪个更有道理……

正如他在写给萧子升的信里,这样说道:

观西洋史,当注意中西之比较,取于外乃足以资于内也。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你也喜欢看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