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险保养包括哪些内容(一年后回看i保养)

前言:我想继续提醒大家,千万不要忽视车险在后市场的价值,在后市场这场持久、漫长、复杂的战役,有可能胜负手就在保险。

作者 | 张杰

来源 | 汽车服务世界(ID:asworld168)

今年6月份写的4S店车险业务的“庞氏骗局”快破了,车险进入后服务时代市场变化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快,半年后很多事情都得到了验证。

目前我们看到的变化:几大保险公司都在开始加码独立后市场业务、在持续趋严的监管下费用后移已成定局、保费手续费结算真实性越来越高、颗粒度越来越小。

我想继续提醒大家,千万不要忽视车险在后市场的价值,在后市场这场持久、漫长、复杂的战役,有可能胜负手就在保险。

真正撬动市场的,往往是在非主流赛道。

当然如果认为车险就是一个修理厂的增量业务,做点保费业务去换点送返修,这个微观视角会给大家很大的局限性。

那么在车险业务和后市场融合过程中,如下三个盲区是比较容易忽视的。

01

车险的2C属性

之前做2020年分析时说过,2019年后市场供应链平台一个大的特征是纷纷开始C端,是的就是这么魔性,现在中国的商业环境已经没有可以参照学习的了。

譬如后市场,在多端碎片化和资本介入之后,已经没有美国市场长达几十年的供应链企业边挣钱边整合的时间,取而代之是需要同时做多件事,B2B要做好、还得把修理厂和C端融合。

这样对一家企业的创始人和创始团队要求是成指数增长,既要在产业内深耕和理解透彻、还得有足够人脉、人才,还要融到足够打仗的钱,等这些龙珠都凑齐了,才有机会赢。

所以,从这个维度,途虎不是一家快修连锁,新康众也不是一家供应链平台,京东也不是一个门店认证......

当2C时品牌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C端用户感知最强的品类润滑油、轮胎,已经拼成血海。

途虎选择了轮胎切入,近期美孚厂家也公布了和腾讯、途虎的合资方案,从各角度,具备2C属性的两大品类已经是血拼的品类,我们能看到作为产业链节点的各大经销商独立生存越来越难。

这是一场组合拳,任何一个个体都不能脱离市场而独立存在,谁都逃不掉残酷淘汰赛的宿命。

当大家认为只有润滑油和轮胎是符合C端认知度高、单品类GMV大、刚需等特征时,却一直在忽略另外两个车主的刚需:车险、汽油。

因为加油业务的特殊性,在我的视角内,加油更适合作为一个硬通兑的类“货币产品”与后市场耦合。

这里专门提一下车险这个品类,车险是有C端品牌认知力的、并且在供给端保险公司市场份额已经实现头部效应,前三家市场份额占70%左右,固定的一年消费一次的刚需产品,一张保单的价格几乎对等一年的车辆养护成本。

只是车险过去一直是以非主流后市场项目,包括以维修事故车为主的企业,车险也是其与保险公司换取送返修的手段,而保险公司的业务主线还是在4S店和保险代理。因此,车险从未在产业级别上大规模的与后市场深度融合。

车险的强监管、二次交付、金融等特征已经决定了本身车险就是一个自成产业链,身在后市场很难有机会去“跨界”到这个领域去从全产业链级别搞明白,由此带来的是车险和后市场从产业链级形成了一个很大的认知鸿沟。

车险保养包括哪些内容(一年后回看i保养)(1)

图片来自网络

如果后市场C端的战役注定要打响,不可避免的就是在品牌 供应链端的组合,中国私家车主只有不到20年的汽车使用积淀,可认知的品类寥寥可数,如果企业谈创新构建自己独特的入口壁垒,从品牌角度来看。

后市场不像4S店有一个新车入口,所以,符合我国特色国情的后市场C端入口,可能是轮胎、润滑油、车险、汽油这几个品类的排列组合。

02

车险的供应链属性

谈到车险与后市场供应链,大家很容易想到全车件,所以我们看到了保险公司自己发起的邦邦汽服、车件儿、透明修车。

无一例外都是以保险公司作为依托,自家保险理赔采购订单为购买基础,直接介入理赔配件采购的交易链,进行干预,达到控质量和降损的目的。

哪怕强大如保险公司聚合自家采购,哪怕号称保险公司届强执行力的平安,以公司强制KPI形式推广,都没有将全车件采购、供应的事情搞定,我们似乎要思考下,真的是方向真的不对。

在现行的保险公司机制下,分支公司领导悬在头上的始终是保费的KPI,而且保费KPI是可以体现到每个月的,做不到当月下岗。

由此我们不难理解,在银保监如此重拳监管下,甚至以停业、下岗、相互举报雷霆手段下,各保险业务单位依然在以各种手段去拿保费。

理赔降损是总公司的需求,而保费是分支公司活下来的第一需求。

所以,路径错了,脱离保费的任何业务都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承保和理赔从供应链和服务视角其实是一以贯之的一条线。

不要单独的把承保和理赔拆开去想问题,车险从供应链的角度和汽配供应链是可以完整耦合。

4S店给我们一个很好的样板,4S店是以新车供给为核心的保险、新车装饰、保养服务等组合产品来锁定车主。

这里不得不继续翻出那个“路线正确、底线失败”的i保养,我们可以愤怒的去对一个不负责任的行为谴责无数。

车险保养包括哪些内容(一年后回看i保养)(2)

图片来自网络

抛开创始人跑路,留下一地鸡毛的结果,到今天,我越发佩服i保养商业模式自身的设计。

i保养是至今为止,真正第一个从全国性将车险和后市场规模化耦合的产品,真正通过一款简单易识别的刚需产品组合,完成了保险和后市场跨界融合,以该产品为核心,完成了全产业链的各利益方的协同。

当然执行过程中,作为一个创业公司该遇到的问题、该犯的错误一个没落下。

视线拉到2019年底,后市场聚合的产业自身动力要比i保养当时更成熟,润滑油供应链也终于出现了10亿 的大经销商平台,也出现了将后市场上下游协同的平台(而不是一个像惠保一样的创业公司)。保险监管持续加强、新车保费下滑等因素驱动车险前后一体化、后市场化的转移。

也许这个时候是重新思考,保险和后市场服务组合创新的时机也许到了。

03

车险的金融属性

从宏观,车险全国体量大概在7000-8000亿,后市场的服务体量据说也在1万亿。

从微观,车险平均保单3000元,车主一年除了加油外的车洗美、养护、维修费用平均在3500元上下。

这样对比下来,是个很有趣的数字,无论宏观还是微观,车险的交易金额紧密契合车主维保消费金额,如果能从产业链视角进行金融属性拆解,其实这其中有很多有意思的创新点。

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税筹、共享用工、交易、支付通道、担保,这些都是从金融视角进行产业重构的创新点。

篇幅原因我不在这里展开。

04

另类视角下的车险 后市场服务创新综合体

基于以上三个属性,和过去不同的一个视角,我们重新思考一下。

我认为 “车险品类运营 后市场产业平台 车主服务商”的闭环才是中国特色的车险价值链壁垒构建方式。

车险品类运营,是指具备以上产业视角和穿针引线能力的,能够进行产业链组合、重构能力的新型服务商,区别于传统的保险代理、经纪,更专注于和后市场产业结合的保险端买手动作。

从车主角度车辆维修和车险服务合并是一个很顺畅的方式,这也是为什么一些车险个人代理,不胜其烦的还要为购买车险的用户,去“解决”撞车后的“理赔”“维修”麻烦的原因。车主天然认为,我和谁买的保险,出了事找谁是没毛病的。

因此,如果有可能,将修车的服务商和车险服务商合并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除了4S店能够符合我们目前对车主服务的要求外,修理厂现状大部分无法直接承担起这个角色。而4S和合格修理厂有一个统一的问题是,都是未连锁化。信息服务未完全打通,造成对车主服务的一致性很差。

问题回到了汽车后市场,要先解决维修企业的一体化运营的问题了。后市场到了今天,不管愿不愿意,全国级的整合重构工作已经是不可逆的了,汽配供应链端百亿交易额的平台明年(最晚后年)会出现,修配融合的C端战役已经打响,维修连锁化的供给侧改革也在进行。

所以,最终答案指向一个: “车险品类运营 后市场产业平台 车主服务商”。

悟道时刻:

一个有趣的现象,我在回溯和调研i保养这个项目时,当时参与的几个主体。

从结果导向上,全都在谴责;但从业务角度聊天时,却都希望类似的项目还能重启。

那么问题来了,你们到底是想要呢还是不想要呢?

我的理解好比一个猫奴,铲屎时嘴上骂着再也不养了,心里却享受着撸猫时的爽。

关于作者:本文作者张杰,壁虎汽车创始人,壁虎汽车为汽车维修终端综合赋能第一品牌,本文为汽车服务世界、后市场张杰联合首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