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贤最后是被谁干掉的(从市井混混到九千岁)

提起历朝历代的兴亡,总会想到贤臣,总会想到小人。在宦官专政的明朝,提起无恶不作的太监,魏忠贤当居首位。他的名声高过了历史上所有的奸佞内宦,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现在的影视剧或多或少都会歪曲历史,将黑的说成白的,将坏人变成好人,但是魏忠贤此人没得洗,一直都以反派的形象出现。更耐人寻味的是,以“忠贤”二字遗臭万年,既不忠也不贤。

何以魏忠贤能够得到滔天权势呢?虽然有明朝的时局为他提供了便利,但他自己的狠绝才是他万人之上的关键。

魏忠贤最后是被谁干掉的(从市井混混到九千岁)(1)

魏忠贤

无情无义小混混

魏忠贤,生年不详,今河北沧州肃宁县人。与正统的历史文化名城不一样,肃宁没能以仁人志士出名,反而因魏忠贤这一奸臣出名。

魏忠贤的家世不详,有说父母是街头卖艺的艺人,也有的说他有着良好的家庭出身。但父母是以卖艺为生的艺人这一说更为可靠,否则魏公公也不会挥刀自宫了。

由于家里穷困非常,而且父母是街头卖艺的,整天为了生计疲于奔命,魏忠贤毫无意外地长成了一个偷鸡摸狗的小混混。

根据与魏忠贤同时代的宦官刘若愚写的一本叫做《酌中志》的杂史笔记可以知道,年少的魏忠贤最喜欢干两件事情,一是喝酒,二是赌博。并且他身上完美地拥有了小混混的特点:心狠,不怕担事情,尤其擅长阿谀奉承,见风使舵。

成年后,就算是魏忠贤这个人不怎么样,家庭条件也不好,还是得了一个媳妇儿,而且两人还育有了一个女儿。

老婆孩子热炕头,人生一大乐事,混混在成家之后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的例子不在少数,偏偏魏忠贤还是没有任何身为男人的担当和责任感,依旧整天吃喝嫖赌。凡是所溺爱的都会使人溺亡。魏忠贤好赌,但赌技极差,慢慢的,把家底输得一干二净,甚至输得无安身之所。

按理说,到了这个地步,怎么也得大彻大悟一回,偏偏魏忠贤赌毒入骨,将自己的女儿也给押上了赌桌,把女儿输掉了之后,还将主意打到了自己老婆身上,但没有得逞,他老婆看见他将女儿也输掉了,气得跑回了娘家。

于是,魏忠贤变成了一个孤家寡人。

老婆孩子都没有了,房子也输掉了,第二天一大早,魏忠贤还像个没事人儿一样揣着全身上下仅有的几个铜板,在赌场报了道。老天爷并不会因为一个人一无所有而眷顾他。

魏忠贤在赌桌上一如既往的烂运气,欠下了一大笔赌债。这个时候,魏忠贤没有老婆女儿可以抵押了,对方看拿不到钱,将他打了个半死,还说要剁掉他一只手。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不知是谁让魏忠贤到京师去,说他在肃宁反正也没有活路了。无力偿还大批赌债的魏忠贤此时稍稍有点悔悟,感叹人生过于失败,于是听从劝告去了京城。

这一启程,便拉开了他祸乱朝纲的帷幕。

魏忠贤最后是被谁干掉的(从市井混混到九千岁)(2)

魏忠贤

挥刀自宫

京师是个繁华之地,遍地都是机会,但魏忠贤既不识字,也不会做事,来了京城还是找不到生计。有人说要不进宫去当个太监吧。魏忠贤想着当太监总比饿死好,而且老家肃宁也出过不少太监,他们个个都吃香的喝辣的,让人艳羡不已。于是,魏忠贤很快做了当太监这个决定。

但太监也不是谁人都可以做的,想要当太监,得给专门的师傅一大笔钱,毕竟这种事风险还是很大的,一不注意就命丧黄泉了。

但是魏忠贤穷光蛋一个,拿不出钱,况且那个年头想当太监的人不在少数,怎么也轮不到魏忠贤,于是他一咬牙,一狠心,自己给自己做了一个手术。

宋代文学家苏轼曾经对他的好友章惇说将来你一定会玩弄别人的性命,因为你连自己的性命都敢玩弄。

魏忠贤也是这样一个敢于玩弄自己性命的人,果不其然,他后来无恶不作,草菅人命。

凭着强大的意志和狠心,魏忠贤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太监,还改了姓名叫做李进忠。但是他还进不了宫,因为竞争实在是太激烈了,况且他这样一个20多岁的大龄青年比不得那些几岁就入宫的小孩儿。

魏忠贤最后是被谁干掉的(从市井混混到九千岁)(3)

不仅年龄大,还是一个无名小卒,无权无势,眼看着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但这时候他又得了一个路子,就是先去做太监的仆人。

于是经过一番曲折,魏忠贤进到了一个大太监孙暹的家中,当了一个最下等的仆人。魏忠贤将孙家当作是自己进宫的踏板,于是他尽心尽力地做事,希望能够被孙暹看到。

功夫不负苦心人,孙暹看到魏忠贤踏实勤快,就把他领进了宫。不仅如此,孙暹还好人做到底,找关系给魏忠贤搞了一个甲子库管理员的位置,这可是管着皇帝的私库的职位,指不定哪天就被皇上看中,提拔成身边的亲信。

万历十七年,魏忠贤如愿以偿地进了宫,当上了正儿八经的太监。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也留给狠绝的人。入了宫的魏忠贤,心里的欲望和野心在一天天膨胀。

魏忠贤最后是被谁干掉的(从市井混混到九千岁)(4)

魏忠贤侍奉皇上

背叛和杀戮

在甲子库当差,虽然职位不高,但毕竟是皇帝的私库,可以趁机捞点油水。这样一份美差事是以前身无分文的赌鬼想不到的。人一有了钱就变坏,魏忠贤本来也不是个好人,手里有了钱,他的心思更活络了。

经过一番运作,魏忠贤就调到了尚膳监,每日跟各宫来往。在这个过程中,他又显露出了赌鬼的心性。

即使当时的太子朱常洛不受宠,可毕竟是太子,是唯一的皇位继承人,于是他主动调到了朱常洛的妃子王才人身边。在王才人身边,他服侍着皇长孙朱由校,也就是后来著名的木头皇帝。除此之外,他改回了魏姓,被赐名忠贤。

魏忠贤最后是被谁干掉的(从市井混混到九千岁)(5)

天启皇帝朱由校

对于魏忠贤来说,成为皇长孙身边的亲信还不够。他凭着做混混时锻炼出来的能力,左右逢源、四处讨好,攀上了时任司礼监秉笔太监王安的手下魏朝。司礼监秉笔太监可以说是当时太监最大的官了,所以说在王安手下的魏朝在太监的队伍里也是数一数二的人物。

魏忠贤跟他攀关系,拜把子,一来二去,两人的关系好的跟亲哥俩儿似的。被魏忠贤捧着,魏朝心里满意了,就像王安推荐魏忠贤,于是王安对魏忠贤也另眼相看。

在朱由校即位后,王安因为拥立有功,在宫中风头无两。魏忠贤看在眼里,羡慕不已,虽然他服侍了朱由校很久,但是一直在原地踏步。

朱由校对奶娘客氏很有感情,于是他就将心思打到了朱由校的奶娘身上,而当时客氏的对食是魏朝,但是魏忠贤不顾情谊,跟客氏勾搭上了,客氏很喜欢魏忠贤,从此就对魏朝冷眼相待。魏朝看在眼里,恨在心里,但是无可奈何。

魏忠贤最后是被谁干掉的(从市井混混到九千岁)(6)

身居高位后的魏忠贤

凭借着这一身份,魏忠贤水涨船高,受到天启帝朱由校的厚待,封赏、升官源源不断。为了更大的权力,同时由于王安站在朝中大臣这一阵营对魏忠贤客氏狼狈为奸、祸乱朝纲横加指责,魏忠贤怀恨在心,于是阴谋害死了大太监王安,取代了他的位置。

在这一时期,东林党人权势日盛,众正盈朝,朝中的奸臣在被一个个拔除。由于天启帝的偏爱,魏忠贤和客氏毫发无伤,不久,魏忠贤执掌东厂,大肆迫害东林党人,同时不断哄骗天启帝,让他看不到朝中大臣的奏折,听不到朝臣的谏言。

于是朝中只知魏忠贤,不知天启帝。他多次矫诏擅权,罔顾法纪,朝中的小人为了巴结他,争着做他的干儿子,称他做九千岁。各地官员为了讨好他,纷纷为他建生祠,歌颂他的功德。其实哪有什么功德,满身都是杀戮。

魏忠贤最后是被谁干掉的(从市井混混到九千岁)(7)

魏忠贤的生祠碑

结语

抛妻弃女,挥刀自宫,背叛恩人,祸乱宫廷,残害忠良,这一桩桩一件件无不在表露出魏忠贤狠绝的内心,不仅对自己狠,对别人也毫无怜悯。

他彷佛是一个冷血动物,妻离子散唤不起他的悔悟,挥刀自宫面不改色,利用起人来毫不手软,世间忠义之声也激不起他内心的波澜。他一生汲汲营营,只为权势牵肠挂肚。

虽然他得势的时间并不算很长,几年后就被上台的崇祯皇帝处死了。但对于已然日薄西山的大明王朝来说,这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也未可知,毕竟崇祯皇帝实非亡国之君,担的尽是前人的亡国之罪。

如果没有魏忠贤大肆屠杀东林党人,无情杀死忠义之士,这些大明王朝的士子们一定会拼尽全力扶着这个倾圮的江山。

在他生命的最后尽头,他一定产生了懊悔之情,因为这个自私自利的小人只有在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之时,才会愤怒悔恨,就像他偿还不了赌债,被人威胁要砍掉手那一天一样。

一个像他这样一文不名、目不识丁,仅依靠心狠手辣、趋炎附势而掌握朝中权柄的人委实不多,像他这样遗臭万年的宦官也不多,毕竟他的罪行不是简单的一句宦官当政可以概括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