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宪宗功绩分析 诸帝本纪评点三

文/格瓦拉同志

《明史》由清朝翰林院编撰徐元文、大学士张廷玉等领衔编纂,全书共三百三十二卷,分本纪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表十三卷、列传二百二十卷,其中用于记载皇帝事迹的部分称本纪。因限于篇幅,本文只对明神宗、明光宗、明熹宗、明思宗本纪进行评点,采用文言文形式。评点如下:

明神宗朱翊钧:神宗冲龄践阼,用张居正为相,十载之间,设考成法,严饬边备,大兴水利,行一条鞭法,法之必行、言之必效,挽将堕之运,国势几于富强。江陵既薨,乃因循牵制,晏处深宫,不见臣僚三十余载,致台省空虚,诸务废堕,纲纪废弛,君臣否隔,天下有陆沈之忧。又大增赋税、银课、织造、市舶,盘剥细民,大寒黎元之心,于是民变迭起,盗贼横行。

明宪宗功绩分析 诸帝本纪评点三(1)

明神宗画像

明光宗画像

明光宗朱常洛:光宗潜德久彰,海内属望,践祚之始,便尽罢天下矿税,起建言得罪诸臣,增边赏,蠲租赋,恤刑狱,擢贤良,有振作之象。然嗣服一月,天不假年,措施未展,三案构争,党祸益炽,可哀之哉。

明熹宗朱由校:熹宗承世、神衰败之际,当内忧外患之时,初始尚任贤用能,恤冤屈,擢正直,饬备边,选将才,蠲租赋,废杂税,振流民,慎刑狱,有恢复之志。然兴复之象初兆,旋肆其庸懦奢淫之志,倚用魏、客,残害正人,于是妇寺窃柄,群丑弹冠,阉竖横恣,蠹害国政,诬陷忠良,盘剥黎元,纲纪紊乱,奸邪横生,滥赏淫刑,亿兆离心。

明宪宗功绩分析 诸帝本纪评点三(2)

明熹宗画像

当此之时,朝政日非,天下寒心,边备废弛,烽烟四举,盗贼为之蜂起,女真日以侵蚀,战事频仍,疆土日削,征战转输,国用大乏。有明之亡,启于世宗,速于神宗,实于熹宗,信如是!熹宗终其首领,亡国不于其身,幸矣!

明思宗朱由检:帝承神、熹之后,当危难之时,值倾覆之季,励精图治,慨然有为。即位之初,沈机独断,刈除奸逆,焚膏继晷,昃食宵衣,夕惕若厉,殚心治理。又不迩声色,备极简约,衣无重彩,食无兼味,天下想望治平。惜乎大势已倾,积习难挽,时事多艰,灾害叠见,在廷则门户纠纷,疆埸则将骄卒惰,饿殍遍地,易子而食,于是兵荒四告,流寇蔓延,遂至溃烂而莫可救,可谓不幸也已。

帝临朝浩叹,慨然思得非常之材,而用匪其人,益以偾事。且性多疑而任察,好刚而尚气,任察则苛刻寡恩,尚气则急遽失措,至乃复信任宦官,布列要地,举措失当,制置乖方,左支右绌,终至于亡。祚讫运移,身罹祸变,实气数使然哉。京师既丧,帝殉国而不辱其身,为亡国之义烈矣!

明宪宗功绩分析 诸帝本纪评点三(3)

明思宗画像

或言有明之亡,亡于旱灾,此论颇有可采者。考帝之时,旱蝗之灾遍于书牍,食人之事见诸史乘,盗贼蜂起,连年不绝。若无荒年,百姓得食,贼势或可尽熄,然后举天下精卒,东向以讨建虏,庶几可得恢复。以此观之,思宗失国,实天亡之耳。所谓天道幽远,非人力所及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