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和伟巡回检察组演技炸裂(于和伟换造型后)

作为《人民的名义》姊妹篇,《巡回检察组》自带国民光环,开播后收视率持续多日破2,给2020年的国剧市场带来一份扎实收尾。

于和伟巡回检察组演技炸裂(于和伟换造型后)(1)

对于此题材爱好者来说,单独把该剧开局时的卡司阵容拉出来,观众便有足够的理由追剧,毕竟一堆中老戏骨排排站的魅力,实在太过强大。

故事开局也没有浪费老戏骨阵容,编剧借检察大会的契机安排了一场“阴谋内涵” “直播上访”,率先把检察团队推上舆论风口。

于和伟巡回检察组演技炸裂(于和伟换造型后)(2)

这一段剧情有两个精彩看点,一是借舆论撑起“民告官”话题,冲击强且把社会热度相结合了进来,戏剧张力与现实讨论并存。

另一个看点则在老戏骨宋春丽,继《延禧攻略》中太后腹黑一笑后,宋春丽老师又用底层小人物的嘲讽一笑勾起了观众的鸡皮疙瘩。

于和伟巡回检察组演技炸裂(于和伟换造型后)(3)

一边是震惊错愕的检察官,另一边是纠缠翻案的嫌疑人家属,戏剧与真实擦出火花,人民与正义急速碰撞,拉开了《巡回检察组》故事大幕。

不过,第一集惊艳之后,七话一度陷入对这部剧的纠结之中,在安利与拔草中来回犹豫,因为它前11集的内容,很让人“一头雾水”。

于和伟巡回检察组演技炸裂(于和伟换造型后)(4)

网友们吐槽的广告植入太多并不是核心问题,该剧更挑战观众耐心的地方在叙事模式,对于追求“快速预览”的观众不那么友好。

与《人民的名义》开局给出双王炸“小官巨贪”、丁义珍,再通过层层递进的大风案清晰带入各方人马相比,《检察组》前期出场的人多案又“杂”。

于和伟巡回检察组演技炸裂(于和伟换造型后)(5)

前11集剧情几乎理不出一个完整案件脉络,重点登场的人物多达几十人,一旦观众有一段剧情遗漏,既难理解故事,又容易弄混角色。

认清角色与记住案件线索,成了前期观众最繁忙的地方,这种追剧体验持续多集下来,还挺让人疲劳的。

于和伟巡回检察组演技炸裂(于和伟换造型后)(6)

人物关系图

但,当第12集卧底检察官冯森(于和伟饰)亮出身份之后,剧情观感就像瞬间从邋遢的“假郑天明”变成了清爽干练的“冯森”,骤然明朗起来。

六案并行,铺垫丰富

前11集让观众找不到故事重点的原因其实源自铺垫,编剧织一张大网,他前期一直在给点状线索,涵盖了四个案件及几十号人物。

想要看懂《检察组》故事,需要先理清六个并行的案件。

于和伟巡回检察组演技炸裂(于和伟换造型后)(7)

930杀人案

以上访者胡雪娥、嫌疑人沈广军及他哥哥沈广顺为核心,组成了“930杀人案”相关网络,冯森化身“郑天明”打入胡雪娥生活圈。

于和伟巡回检察组演技炸裂(于和伟换造型后)(8)

此时的“郑天明”是一个“路子宽”的社会人士,因930案件焦头烂额的检察官何树国需要他支援,为救儿子焦虑的胡雪娥也恳请对方帮助。

狱警伤人案

胡雪娥将930案件捅到舆论风口的同时,监狱里的沈广军也制造了一场诬陷狱警郑锐打人的案件,他的狱友米振东在中间做了证人。

于和伟巡回检察组演技炸裂(于和伟换造型后)(9)

这个案件的递进给了观众两种截然相反的猜测,一是胡雪娥母子皆不是善茬,都很会撒泼耍滑,另一种则可能是他们迫不得已采取了极端抗争。

苗苗失踪案

“郑天明”接手930案之后,不仅获得胡雪娥信任,还把930案件同时发生却被办案组忽略的女童苗苗失踪案提到台面。

于和伟巡回检察组演技炸裂(于和伟换造型后)(10)

苗苗是沈广顺的女儿,按家属说法,沈广军当时怀疑930受害人徐大发诱拐了苗苗,两人才会同时出在案发现场。

于和伟巡回检察组演技炸裂(于和伟换造型后)(11)

但通过“郑天明”摸查,他发现沈广顺夫妻对寻找女儿并不上心,只是在假做一直寻人的样子,沈家众人心怀鬼胎的伏笔埋下。

六车碾压案

冯森化名“郑天明”有他一个私人诉求,在受老战友张友书托付追查930案件的同时,他也试图追查10年前妻子郑玮丽在停车场遭遇的车祸案。

于和伟巡回检察组演技炸裂(于和伟换造型后)(12)

郑天明便是他的妻弟,这个化名让他能以受害者家属身份从关联人员灯炮王寻找线索,这中间他意外发现沈广顺夫妻与车祸案有交集。

此时,四个案件被一条线牵连起来,沈家众人全数卷入,谜题越来越大。

张一苇仙人跳案、监狱甩棍案

这两个案件原本是与930案独立起来的,张一苇是政法书记张友成的儿子,商人黄雨虹为私利以及给自己坐牢的儿子减刑,利用张一苇裹挟张友成。

于和伟巡回检察组演技炸裂(于和伟换造型后)(13)

本剧中的张友成是个明面正派,冯森便是他找来的帮手,但他经商的妻子并不够警觉,儿子被设计后,她走入黄雨虹的布局。

而黄雨虹给儿子减刑又涉及到了监狱系列黑警“甩棍”的操纵,冯森与胡雪蛾接触过程中意外发现了甩棍的存在,反黑线同时卷入。

于和伟巡回检察组演技炸裂(于和伟换造型后)(14)

编剧前11集花了很多笔墨介绍这6个案件,在获得信息的过程中理解起来比较吃力,但分散的铺垫一旦被关联,观众便会恍然大悟。

错综复杂,关联精巧

这个关联由冯森揭开自己的身份为转折,他追查过程已经将车祸案、苗苗案、930案进行了并联,公开身份后,其他三个案件也迅速合一。

预警伤人案中的郑锐是冯森的儿子,而沈广军激怒对方时故意侮辱对方母亲,明显是清楚郑锐家庭情况的,他为何有这个信息?

于和伟巡回检察组演技炸裂(于和伟换造型后)(15)

协助沈广军设计这场“殴打”的犯人米振东同时浮出水面,他在狱中对黄雨虹之子黄四海的态度,以及演员成泰燊都显示这个角色不简单。

甩棍、黄雨虹、沈广军一家、米振东、冯森,形成了环状线索,六个案件看似分裂,实则为恶的不同面,点状线索的铺垫,只为让冯森将他们进行面状拼合。

于和伟巡回检察组演技炸裂(于和伟换造型后)(16)

同时,因为冯森身份的转变以及线索汇集,也迅速将观众的追剧体验拔高,这时候你会发现前期许多看起来无关紧要的镜头,都是编剧精心为之。

比如,冯森很热衷打听胡雪蛾日常接触的信息,发现她不仅因焦虑疑神疑鬼,还将死者家属的气话当成了真信息,这恰巧是解开沈广军突然设计郑锐的线索。

于和伟巡回检察组演技炸裂(于和伟换造型后)(17)

而张一苇被设计案件中他的母亲郑双雪背地里与检察长熊绍峰、丈夫秘书陈明忠、律师邓耀先从中斡旋,而这些人独立起来皆与黄雨虹有所关联。

当六案合一后,前期看起来散乱的剧情便清晰明了起来,错过细节的观众反而需要回顾前情寻找第二重线索,越组合越能感受到故事的精彩。

于和伟巡回检察组演技炸裂(于和伟换造型后)(18)

编剧做了一个大胆又值得的尝试,大胆在于铺垫时间太长容易降低观众的热情,但当转折来临后,给观众的惊喜也更多,故事越来越吸引人。

不出意外的话,这部剧会成为本年度低开高走浮动最大的作品,前期打低分的观众如果坚持到了转折戏份,大多是会修改评分的。

观感烧脑,主题现实

梳理完已播内容后,可以看出《检察组》与《人民的名义》虽是姊妹篇,却没有完全复制前作,案件铺更大,叙事方式也完全不同。

于和伟巡回检察组演技炸裂(于和伟换造型后)(19)

《人民》走得是日常正剧风格,《检察组》则融入了推理悬疑元素,不断向观众提谜题,也不断给线索让观众自己解谜。

故事播出三分之一后,“苗苗在哪?”、“沈广军是否冤枉?”“甩棍是谁?”是最热门的讨论谜题,追剧体验精彩又烧脑。

于和伟巡回检察组演技炸裂(于和伟换造型后)(20)

同时,《检察组》主题尺度也不输《人民》,可能很多观众觉得它不如前作那么犀利,没有开局的一屋子现金的冲击感。

但《检察组》对人性的复杂面刻画同样深入、细腻,它用娓娓道来的方式,刻画出很多边缘型人物以及灰色问题。

于和伟巡回检察组演技炸裂(于和伟换造型后)(21)

最为现实的便是本剧很多角色的问题不是出在“恶”,而是出在对规则不够敬畏,对工作不够严谨,让人情社交酿成大祸

冯雷饰演的熊绍峰和王海燕饰演的郑双雪便是典型。

一个喜欢卖人情,兄弟单位需要点方便,便在自己觉得“不违法”的情况下放水,却不知恰巧中了暗黑分子的圈套,把人情做成了窟窿。

于和伟巡回检察组演技炸裂(于和伟换造型后)(22)

他本意非恶,但把人情当成职场筹码,在这个岗位上注定是一个尸位素餐者。

有丈夫身份支撑的郑双雪同样如此,没有与黄雨虹划清界限的意义,当儿子被设计后第一时间不是弄清事实,而是利用人脉大事化了。

于和伟巡回检察组演技炸裂(于和伟换造型后)(23)

在她的认知中,既然我们是“无辜”的,私下处理即可,在不违法的情况下给别人行个方便没问题,这种心态既纵容了违法者,又会被对方逐步裹挟。

社会中极度的恶与踩在鲜血上的贪婪其实并不是广泛存在的现象,反而是这种对规则不敬畏,为“行个方便”而击溃系统的情况更多。

他们不是《检察组》里的大反派,却是反派攻入正派系统的关键性存在,无论是“国家机器”,还是普通职场,其实很多人都陷入这种状态。

编剧把这个话题拉到《检察组》中讨论非常有意义,相信当核心问题爆发之后,这些踩在规则线上的角色,能够引发更多社会思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