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能吃香蕉吗一天吃多少(到底会有什么问题)

有传言称香蕉与牛奶不能同食,同食容易拉肚子。果壳达人少个螺丝君已经详细分析并破解了这一谣言。但又有人提出,牛奶与香蕉同食未必会发生什么特别的变化,但是如果空腹吃香蕉的话就会拉肚子;而且由于香蕉富含钾,空腹食用对心脏功能差的人不好。

到底如何呢?且让我们逐条剥开有关香蕉的迷思。

空腹能吃香蕉吗一天吃多少(到底会有什么问题)(1)

真相

关于香蕉能通便的传言流传甚广,有很多长期受到便秘困扰的患者都曾经试图用香蕉来“解决”问题。在许多影视作品中,我们还能看到主角坐在马桶上一边用力嗯便便,一边大嚼香蕉的镜头。关于食用香蕉会引起腹泻的说法,很有可能就是源于香蕉通便的传说。

对于“香蕉通便”的原理解释,通常有两种说法:其一,香蕉富含膳食纤维,而膳食纤维具有通便的作用;其二,香蕉中富含果糖,果糖具有通便作用,严重的可以引起腹泻。不过很遗憾的是,这两种说法都颇站不住脚

同样的,如果果糖能顺利进入大肠,也能起到同样的作用。但健康人的小肠具有强大无与伦比的消化吸收功能,无论是以果糖单糖,还是以蔗糖形式存在的果糖,小肠都能充分的利用,除非短时间内摄入大量果糖的情况,一般很少会留给大肠。只有乳果糖这样的例外可以逃脱小肠的吸收,而香蕉所含的果糖多为果糖单糖或蔗糖,无论是否空腹服用,都难以顺利到达大肠,发挥通便的作用。大多数食用香蕉后的腹泻往往是由于进食不洁食物引起,或仅仅是出于巧合。

有一种很特殊的情况是遗传性果糖不耐症。这样的患者体内缺乏一种消化果糖用的酶,因此小肠完全无法消化吸收和利用果糖,因而引起严重的腹泻。不过果糖不耐症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疾病,通常婴儿期就会发病,而且不止香蕉,患儿吃任何含有果糖的食物都会腹泻,并不属于通常探讨的范围。

讽刺的是,香蕉不仅未必具有传说中的通便作用,相反是腹泻病人恢复期良好的营养补充品[2]。香蕉质地柔软,易于消化,并且富含碳水化合物而又少含脂肪,非常适合为腹泻病人补充营养,促进疾病恢复;并且严重腹泻病人体内的钾离子大量从粪便中丢失,富含钾的香蕉可以帮助患者快速补充丢失的钾。

生命离不开的钾

既然香蕉富含钾,可以迅速补充腹泻病人体内丢失的钾离子,那么心脏病人吃香蕉会不会出现高钾而对心脏不利呢?正常人的血钾浓度维持在3.5~5.5mmol/L之间[3],血钾如果高于这个范围,无论是正常人还是心脏病人,都有可能发生致死性的心律失常,引起猝死。血钾浓度的正常范围非常的微妙,一个中等身材的成年人体内大约有4000ml血液,理论上仅需312mg的钾就能将血钾浓度从正常范围的4.5mmol/L提升到危险的6.5mmol/L,而香蕉的钾含量为256mg/100g,只要摄入122g的香蕉就能补足这312mg的钾。难道说香蕉真的吃不得,无论是健康人还是心脏病人,仅仅摄入一百多克就能要你命?

任何一个有过一口气吃掉一整串香蕉经历的人都可以挺起腰杆回答:不可能。相反,人体每天对钾的需要量非常大,一个健康非孕期的成年人,每天需要钾约2000mg,甚至有人提出健康人每天应摄入4~6g钾[4],而人体内所含的钾总量大约有140~150g,这些钾主要存在于细胞内,只有极少量存在于血浆中,而这极少量的钾却对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发挥极大的作用。因此人体内发展出一整套极致复杂而又极致精密的调节血钾的机制,以细胞作为钾的储备库,血钾高时存入细胞内,血钾低时放仓,维持血液钾离子的稳定,而有盈余的钾离子则通过肾脏排出体外。肾脏是人体最强大的废水处理厂,每天能够滤过33000mg的钾,因此理论上讲,健康人即使每天摄入三十几克钾(约合13吨香蕉)也不会有生命危险(其实,在高钾血症之前,你先要担心的是被撑死的问题)。

空腹能吃香蕉吗一天吃多少(到底会有什么问题)(2)

只有对于那些肾脏或内分泌功能受损,不能正常排泄钾的人来说,严格限制钾的摄入量才是有必要的。虽然严重的心脏问题也会引起肾功能受损,但心脏疾病本身并不会使人更不适合摄入钾。相反的,对于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血压病的患者来说,适当的高钾低钠饮食在控制血压和血管硬化,预防心梗的发生方面有积极的作用。

结论:谣言粉碎

无论是否空腹,吃香蕉不仅不会引起腹泻和心脏病,反而是腹泻病人的良好营养品和帮助预防某些心脏疾患的健康食品,适合健康人和很多病患食用。但是肾功能受损的病人则不宜多食香蕉,以防因排钾功能受损而发生高钾血症。

空腹能吃香蕉吗一天吃多少(到底会有什么问题)(3)

吴维:通模式善执行,立于模式出于营销,一张心网虚实相生,构筑起农企品牌营销落地点线面的立体长城。

刘岩:重系统有聚点,从品牌农业记忆模型到品牌农业蛛网矩阵,品牌命名、定位、文化,产品线、价格、渠道、传播运筹帷幄,只为市场能赢!

贾商:精创意通电商,农业品牌生命体赋予产品独特灵魂,电网电商,让客户品牌个性与用户无缝沟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