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简介及其后代(理学大师朱熹与海宁竟有这样的缘分)

2018-11-07 10:25 | 浙江新闻客户端见习记者 周梦洁 记者 王超英 摄

11月6日,即将立冬的海宁冷风瑟瑟,盐官孔庙学宫迎来了这样一群特殊的人,或从美国赶来,或从深圳赶来,或从上海赶来,亲人久别重逢及首次想见的喜悦暖进了他们心里。

这群人拥有着同一个姓氏——“朱”,他们都是朱氏第四十代子孙,也都是宋朝理学大家朱熹的第二十八代世孙。几十年来,像这样14人聚首海宁共同寻根祭祖还是头一回。

朱熹简介及其后代(理学大师朱熹与海宁竟有这样的缘分)(1)

朱明德(右六)朱肇基(右四)朱涵铭(右五)金玉新(右七)

朱熹是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人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朱熹简介及其后代(理学大师朱熹与海宁竟有这样的缘分)(2)

朱熹简介及其后代(理学大师朱熹与海宁竟有这样的缘分)(3)

在孔庙学宫寻根

盐官孔庙学宫大成殿中就供奉着朱熹的木刻画像。在这里,大家仔细端详着画像,纷纷感叹血脉神奇,哪怕光阴流转,依旧有迹可寻。

朱熹后代与海宁有着这样的缘分

他们为什么相聚海宁?朱熹的后代与海宁又有着怎样的渊源?

在年近80的朱涵铭的缓缓叙述中,记者的这一疑惑得到了解答:“我们都是朱熹第三个儿子朱在的后代,属于小桃园派一支。早在700多年前,我们这一支的祖先曾在盐官为官。到了曾祖父梓眉公那一辈,在上海打拼退休后的他回到盐官购置了朱家的宅院,就位于盐官古城的东北角,背靠护城河。后来在抗日战争时期,祖父辈和父辈才逐渐离开海宁,迁往上海等地。”朱涵铭笑着说,她父亲这一辈共有6个兄弟,她就是三房的女儿。“这次还是第一次有这么多人相聚在一起,一共来了14人,每一房都有代表到场。”

借着这次机会,他们还来到了当年朱家大宅的原址。“在1982年,由于意外火灾,朱家大宅大部分被烧毁。后来政府在这里盖了一幢四五层的小公寓,一楼的一个单元还是留给了朱家。”

朱熹简介及其后代(理学大师朱熹与海宁竟有这样的缘分)(4)

寻找老宅记忆

“当时我父亲做主将这里改造成了‘一经堂’,专门用来存放先祖的画像、家族的资料和一些文物。”看着如今已成一片废墟的“一经堂”,朱涵铭感慨万千。“据说之后这里还会重新修建‘一经堂’,有机会我还是会回来看看的。”

朱熹简介及其后代(理学大师朱熹与海宁竟有这样的缘分)(5)

朱熹简介及其后代(理学大师朱熹与海宁竟有这样的缘分)(6)

五湖四海赶回海宁 朱氏后人大聚会

与朱涵铭一样,朱氏第四十代长房长孙朱明德也有些许失落,但脸上的笑容没有停止过。“在场的都是堂弟堂妹,很久没见了,有些人甚至是第一次见面,大家都非常高兴。”

今年78岁的朱明德是北京大学化学生物系毕业的学士,如今定居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是美国某公司的高级研究员。“我的工作就是研发一些仪器,为大学里的医学研究部门以及医院科研部门提供帮助。”

说起当年的出国经历,朱明德唏嘘不已。“那时候我已经43岁了,当时正好提倡中西并重,鼓励大家出国深造学习,我就是以访问学者的身份考去的瑞士。”

那时,他跟随导师从事毛细管电泳技术(仪)的研究,这是他获得的第一项也是最重要的一项专利。这项技术为后来的人工基因解读奠定了基础。这也是后来他被美国的公司挑中,最终留在美国的原因。

如今,原本已经退休的朱明德,又被重新返聘回原公司。今年10月底刚好要来中国出差的他想回海宁看一看,没想到却促成了这次的“大聚会”。

朱涵铭的弟弟朱肇基也从美国康州赶来了海宁。“姐姐也定居在美国,今年10月,她告诉我她要跟随来各个大学巡讲的姐夫一起来中国,那时候正好明德哥也在国内,问我要不要一起回海宁。”没有迟疑,他非常爽快地同意了。

朱熹简介及其后代(理学大师朱熹与海宁竟有这样的缘分)(7)

朱熹简介及其后代(理学大师朱熹与海宁竟有这样的缘分)(8)

早在1980年,刚刚物理学博士毕业的朱肇基主动联系纽约大使馆,要求回国报效祖国。“当时我在北京师范大学担任物理系的副教授。”虽然后来因为一些原因,朱肇基还是没有定居在中国,但他始终没有放下对祖国的牵挂。

在朱肇基的记忆中,海宁两字简单却深刻。1944年,朱肇基在四川出生,随后来到上海,5岁时,他又跟随父亲去了台湾,后来去美国上学。“虽然小时候没有机会回到海宁,但我一直记得,只要留在海宁的亲人有婚丧等大事,我父亲几乎都会回一趟海宁。”

“于我而言,追根溯源,我的祖籍就是在海宁。”朱肇基神色认真地说。因此一想到又要回海宁了,朱肇基还是非常激动。今年年初刚学会使用微信不久的他赶忙将消息分享给了国内还有所联系的几位堂兄妹,没想到短短一个星期内就得了许多人的响应。

朱熹简介及其后代(理学大师朱熹与海宁竟有这样的缘分)(9)

这次相聚的他们大多上了年纪,最年轻的已经有60岁,而最年长的已年近八旬。尽管不少人还是首次见面,但经过介绍和交流后,他们已像一直生活在一起的一家人一样。

殳山祭拜先祖 “我们的根在海宁”

回到老宅的前一天,一行14人还冒着冷风来到殳山公墓,为先祖扫墓。

朱熹简介及其后代(理学大师朱熹与海宁竟有这样的缘分)(10)

为祖先扫墓

“朱家的先辈,包括曾祖父、祖父甚至我的父亲和母亲都葬在这里,落叶归根是我父亲一直以来的愿望。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就是他回到海宁历经艰辛,找到了先辈的祖坟,后来迁到了殳山公墓。1998年,在他去世后,我将他一半的骨灰送回了海宁。”回忆起往事,头发早已斑白的朱肇基忍不住眼眶微微泛红。

朱熹简介及其后代(理学大师朱熹与海宁竟有这样的缘分)(11)

寻根问祖,是每个中华儿女的情结,在场的每一位朱氏后人都情系海宁。“这里的大部分人每年都会来这里祭拜先祖,我也不是第一次来了。只不过从来没有大家这么多人一起来过。”朱明德感慨地说道,“每次回国,有机会肯定会来海宁,这里就是我们的根啊!”

不仅仅是朱明德,他的太太金玉新也感同身受。成长于北方的她却被海宁的小桥流水人家所吸引,她说:“别的地方不去,就喜欢来海宁。”在2012年和2015年,他们夫妻二人还分别将大儿子、小儿子带到了海宁,告诉他们这是朱家先辈生活的地方,让他们记住自己的根在哪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