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晰博教授(回忆满晰博教授)

回忆满晰博教授

医学博士 周超英

在20大发出重点发展中医学的号召后,有多人找我了解满晰博教授Prof. Manfred Pokert。满晰博原是慕尼黑大学远东研究所所长。他可以称为在西方最有影响力,最推崇中医的学者。他治学严谨, 工作勤奋, 写了大量高质量的中医学著作, 如中医学大词典、中医诊断学、中医基础学、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中医手法学等。在西方汉学界,他被公认是当代最有权威的汉学家,在医学界甚至被认为是西方中医学的教皇。

满晰博教授(回忆满晰博教授)(1)

满晰博教授

我就是满晰博在中国中药报上提到的那位把他的膝关节炎治好並和他共同撰写德文中医手法学一书的周医生 Dr. John Zhou。

我与满晰博教授的缘份要追溯到1987年。那时,他以慕尼黑大学远东研究所所长的身份,应中国中医研究院的邀请来华访问。我当时是他中医研究院的陪同。所以,他在中医研究院、北大等院校进行的学术交流活动我都在场。

我记得当时他与中方讨论最多的问题还是关于中医翻译标准化的问题,因为当时各国对中医术语的翻译非常混乱。他认为中医的翻译应採用希腊语, 因为中医八纲辨证中的寒热虚实、阴阳表里是有多重含意的, 不能从它的表面字意去理解, 如果中医的寒热用cold 和hot去翻译显然词不达意。而古希腊语与古汉语类似, 有言简意赅的特性。这种语言, 善于表达中医术语那种一词多意、包罗万象的思想。

我除了陪他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外, 还经常陪他在京游览名胜古迹。他最喜欢去的地方是北海永安寺。我们经常在永安寺内乾隆读书的静憩轩里促膝长谈。由于我们之间的谈话是非正式交流,所以讲话比较随便,有些对中医的争议问题,他在公开场合没发表过意见,但我们在一起时他都坦率地说出他的想法。

我们讨论最多的问题就是关于中医的发展问题,因为有很多人认为中医是没有发展的医学。例如中医至今仍用3千年前的“黄帝内经”作为中医学的基础教材, 这对西方人来说是不可思议的, 因为西医的教科书几乎几年就翻新, 几十年就淘汰。而“黄帝内经”至今仍是中医教学的基础课本。这就证明了中医落伍,不合时代潮流。

满晰博则认为中医非但不比西医落后,反而更成熟。他说:西医是根据现实唯物主义思想发展起来的学科, 中医则是根据高维辩证主义思想发展起来的学科。应该说中西医是两股道上跑的车, 走的不是一个方向。如果我们把知识比为一座大金字塔的话, 中医是从金字塔下往上发展, 因为中医求的是道,塔尖就像征着道,它可以简单由阴阳二字来概括, 所以说“大道至简”。

西医则是从金字塔上往下发展。因为西医求的是学问,知识的发展是从金字塔尖往下发展, 也就是说越发展越往下, 越往下就越多、越复杂。金字塔底部就像征着数量的繁多复杂。这就是为什么道德经说:“为学日增,为道减”。这就是为什么中医处在金字塔尖,而西医则处在金字塔底。中医观查这个金字塔是从高维空间全方位地看,也就是说从上往下看金字塔,那么看见的四边形,也就是阴阳,表里,寒热的形象化, 这就是道,也就是自然的规律。

中医走的是老子道家之路,也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自然的规律如日夜,春秋冬夏是永远不会变的。中医既然根据自然的规律发展, 那么当然中医也是不变的, 所谓天不变道亦不变。

西医观察这个金字塔是从三维空间看问题的方法,就是在地面上看金字塔,西医就在金字塔的下面,越往下就越远离自然法则,越远离自然, 就越变化多端,就越复杂。这就是为什么西医的发展这么快,因为它根据亚里斯多德的思想,即,如果大自然不能满足人的愿望,那么人就要与大自然作斗争。科学技术实际上就是人们战胜大自然的一种武器。而人的欲望则是永无止境的,所以科学就要不断地迅速发展,而西医也随之迅速发展。

如果我们把疾病也比作金字塔的话, 那么中医与西医治病不同的地方就在于西医治病是治在金字塔下面, 用抗生素药物, 手术切除的方法, 它行之有效,但繁多复杂。

而中医治病则是治在金字塔尖上, 也就是调节阴阳。它同样行之有效,但简单易行。因为塔尖的阴阳如果歪一点,塔下面就会歪一片,塔尖的阴阳调整好了,下面自然也就会好的。所以中医的病名很简单, 就是八纲辫证的, 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而治疗就是调节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它虽然简单易行, 但施之有效。

这就是大道至简,求质量而不求数量。而西医治病就是求数量, 你看西医诊断的病名是越来越繁多, 越来越复杂, 而治疗的方法却贫乏不足。

我们经常讨论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气功和针灸的问题。满晣博认为, 西医是近百年来随着工业革命发展起来的、 它的基础是科学技术, 而科学的第一个信条则是眼见为实。由于中医的经气运行与针灸穴位在人体解剖中都看不到,所以西医认为中医不科学,从根本上就否定了中医。

中医已有三千年历史,当时还没有解剖学,所以中医对人体的认识是通过气功,在高维空间获得的信息。经络是人体在高维空间的一种存在形式。中医气功之练气存神, 其实不外乎, 杜绝万缘, 坚持一念, 使人从三维空间解放出来, 而进入高维空间。

例如当人在看电影时,他看到的只是二维空间,只有人把眼睛从电影屏幕上挪开时他才能看到三维空间。同样,在三维空间中,人只有把三维空间的事情都忘掉,这样人才可以进入四维空间。气功的调心,就是让人忘掉人在三维空间的一切喜怒哀乐,而进入四维空间。

所以他认为,气功应该用儒家所讲的坐忘来表达更为准确。我问他: 您为什么能肯定四维空间比三维空间好呢?他说,人的眼睛只是为了生存在三维空间而设的,所以人眼看不到四维空间,其实人的双眼所看到的现象还不到真实世界的百分之四。人们都是沉迷在三维空间中,就好像柏拉图理想国中描写的洞穴人一样。但是我们可以根据推理肯定空间是越高越好。因为我们知道一维空间就是一条线, 二维空间是一个平面, 三维空间就是一个立体。二维世界再美的画也不能和三维世界相媲美。

以此类推,我们可以想像三维空间不如四维空间。练气功就是为了获得四维空间的能量。这种能量在人体内就称之为气。它不像心肝肾肺脾,各有其特性。气在人体中代表的是一种共性。但它可以到任何一个脏腑中去发生作用。如果我们用中国天人合一的理论把人体当作一个小世界的话,那么气在这个小世界的作用有些像金融货币一样,它是一互通有无的工具。

我举一个办婚礼的例子。婚礼主人往往事先给应邀的客人打招呼,不要送礼品,最好送钱。因为主人拿到的各种带有特性的礼品並不一定是他所需要的,而钱在社会上代表的是一种共性,人们可以用它来换取特殊的物质。而从四维空间得到的能量就好像是一种流通性强的硬通货。所以高维能量可以在人体内增强流通性。中医不是说“不通则疼”吗!其实针灸的作用也在于从高维空间获取能量。针灸的穴位实际上就是四维空间到三维空间的焦点,因为从高维空间向低维空间转换时就需要一个焦点,例如照像机就是通过镜头的聚焦作用把三维的立体图像转到二维的平面图像。针灸穴位同样也是一个道理,它只不过是通过穴位这个聚焦点把四维的能量转化到三维的人体来。

满晰博见多识广,博学多才。可以说是行足东西十万里, 文通中外五千年。我和他在中国的那段短期交往使我身心受益匪浅,而我后来在德国与他共处的二十年时光则更使我学业不断得到升华。

1988 年,经满晰博介绍我来到了德国著名的布金格私立医院Dr. Otto Buchinger sen,从事中医临床工作。

满晰博教授(回忆满晰博教授)(2)

奥德. 布津革博士夫妇

医院创史人欧投.布津革博士Dr.Otto Buchinger曾作为御医跟随德国王子阿德彼特 Adalbert,(德国皇帝威廉二世 Kaiser Wilhelms II.的第三个儿子)在中国青岛生活了六年。

满晰博经常给我介绍病人,他给我送来的第一个病人就是他自己。当时西医诊断他患膝关节炎要给他换关节。他一瘸一拐地从慕尼黑来找我。我用了两个星期的时间治好了他的腿。当时他是彻底地服我了。有一天,当我们在森林中散步时他对我说:“论针灸推拿你在欧州是属第一了,但是你连个博士学位都没有。你一定要拿一个博士学位,才对得起中医”。我何曾不想攻博士,但这又谈何容易,因为德国拫本不承认中医学历。满晰博先是为我在慕尼黑大学想办法注册,但是没有成功。后来他为我介绍了一个对我人生发展极为关键的人物,这个人就是德国前教育部长胡德教授Prof. Helmut Rohede。

满晰博教授(回忆满晰博教授)(3)

胡德教授夫妇与我父母

我用针灸治好了胡德教授多年的耳鸣和偏头痛,他为了我读博士真是费尽了心力,甚至还去找了他的好友施罗德Gerhard Schröder,当时他还不是德国总理, 只是夏森州的州长。他向我们推荐了奥托.席利博士Dr. Otto. Schily,此人后来在他的内阁中任内政部长。施罗德说:“这件事只有席利博士可以帮你们,因为他这个人专干别人干不成之事。

满晰博教授(回忆满晰博教授)(4)

席利博士

正好胡德教授与席利博士也有些交情,因为当年他在施密特Helmut Schmidt总理内阁当国务院秘书长时,正遇处理恐怖组织红色旅的绑架案,席利博士当时是红色旅的律师,所以当时他们多有交往。胡德教授见了席利博士,说明来意后,他马上表示可以帮忙。原来他的弟弟康和德. 席利博士 Dr.Konrad Schily是维藤/海德克大学(Universität Witten/Herdecke)的校长。这是德国名校, 也是唯一的一所私立大学。因为是私立大学,有一定的独立自主性,所以校长一拍板就把我收下来了。

我的博士论文题目是比较中西医骨科学及其文化背景。我的博士论文导师是贝克教授 Prof. Becker和满晰博教授二人。1996年我完成学业,获维藤/海德克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同年,满晰博教授向我提出与他共同撰写中医手法学一书。这本书我们用了两年的时间才把它写完,出版后我就以此书为教材在慕尼黑满晰博创建的国际中医学会教中医手法。

满晰博教授(回忆满晰博教授)(5)

和满晰博合著的书籍中医手法学

满晰博教授(回忆满晰博教授)(6)

我讲中医手法学

那时满晰博就提出了和我共同成立一个出版社的主张。这个出版社的宗旨在于推广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于是我们就建立了东周出版ost-zhou-verlag, 出版社的第一笔创业资金就是满晰博出的。

我与满晣博教授共同工作的20年里做了大量推动发展中医的项目。2001年我与满晣博教授和他的得意门生葛瑞腾教授 Prof. Henry J. Greten一起在海德堡创办了德国中医学会DGTCM,专门从事中医教学工作。2006 年我还和葛瑞腾教授一起协助上海中医学院在汉堡大学建立中医门诊部。我与葛瑞腾教授同受满晣博教授领导,在满晣博教授的协调下,我们互相帮助,互通有无。我不仅多年在德国中医学会任教, 我们还互相介绍病人,例如我是经葛瑞腾教授的介绍才认识的德国前总理科尔先生Helmut Kohl並为他治病。葛瑞腾教授也是经我介绍才去为美国心脏外科创始人德比奇博士Dr. DeBekey 治病。

满晰博教授(回忆满晰博教授)(7)

德国总理科尔与葛瑞腾教授

我在我的30年行医生涯中用中医针灸、推拿、气功等方法治愈了成千上万的德国人,其中包括许多国际政商界要人,这些人大部分都是经满晣博介绍而来的。满晣博教授一生热爱中国, 热爱中医, 对中医矢志努力, 耕耘不懈,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他今天虽然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永远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他一生为之呕心沥血的中医事业正走向康庄大道,他所创建的德国中医学会 DGTCM已成为德国最大的中医学会,有2000多名会员。

我在他走后建立的中国传统文化促进协会也已经有1000多名会员。我们共同创建的东周出版社现在已经出版了德文中国传统文化全书、中医全书、西游记, 水浒传, 三国演义, 红楼梦、中国哲学与宗教、中医基础、中医骨科学、中药方剂学、针灸推拿学、实用气功学、中国艺术、西方心理学与东方宗教等50余本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书。

如果他老人家今天能听到20大报告中提出的加强发展中医国策的消息, 他将会感到多么的欣喜和安慰!作为他老人家的志同道合的学生和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一直以他老人家为榜样,尽自己全力推广、传播、光大中华传统文化和医学,以告慰他老人家的在天之灵。

医学博士周超英 Drd.John Zhou

内容来源:医师报

满晰博教授(回忆满晰博教授)(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