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句农村歇后语(村子里的歇后语)

二、歇后语

歇后语也属于俗语文化范畴之内。它是汉语的一种特殊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歇后语一般将一句话分成两部分来表达某个含义,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起“引子”的作用,像谜语中的谜面。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起“后衬”的作用,像谜语中的谜底。

10句农村歇后语(村子里的歇后语)(1)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歇后语由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它具有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

歇后语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逻辑推理式的歇后语,说明部分是从前面的比喻部分推理的结果。例如:屎壳郎爬城门——假装什么大帽钉。

另一种是谐音的歇后语,它在前面一种类型的基础上加入了谐音的要素。例如: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10句农村歇后语(村子里的歇后语)(2)

由于村子里的村民以民勤人为主,而民勤人说话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语言简炼,而且风趣幽默。他们无论在什么场合,许多话好像都是随口一说,再加上特殊方言口音,听上去好像没什么,但是你细细琢磨感觉还是很有味道。尤其是他们说的歇后语,细细品味,不禁哑然失笑。

10句农村歇后语(村子里的歇后语)(3)

“露水地里的黄瓜——凉棒”

这条歇后语是比喻对某项工作或某件事一点都不懂。这和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的意思一致。

10句农村歇后语(村子里的歇后语)(4)

“撅着屁股看天——有眼无珠”

这条歇后语是比喻没有识别能力。用来责骂人瞎了眼,看不见某人或某件事的伟大或重要。是不是骂的太狠了点吧。

10句农村歇后语(村子里的歇后语)(5)

“老丁爷骑驴背案板——无法翻身”

这条歇后语来源于我队老丁爷。老丁爷是队里年龄最大的,大家都特别尊重他。有一天,他骑驴去黎明四队取案板,由于案板比较大,提也没法提,抱也没法抱。最后他让人把案板捆在后背上。骑着驴往回走,不想来了一阵小风,刮起一棵野蒿子把驴惊了,把老丁爷仰面朝天摔在地上。毛驴自己跑回队里,饲养员看见驴,就打开栅栏门把驴放了进去。到晌午吃饭时,老丁奶发现老丁爷还没回来,一打听驴回来了人没回来,赶紧叫几个人去找。人们在荒滩上发现了老丁爷。由于背着案板根本无法翻身起来。于是人们扶起老丁爷,解开脊背后的案板,一起回来了。也不知道是谁把这故事编成了歇后语。至此,老丁爷骑驴背案板——无法翻身,就在公地公社传开了。

10句农村歇后语(村子里的歇后语)(6)

在村子里其实流传着很多很多歇后语。例如:“高梁地里耍大刀——吓唬那根小草草”、“光着屁股坐板凳——有板有眼”、“斗大的鼻子——没脸了”、“骡子的丢子(屌)——摆设”、“草地里的黄羊——没数”。这些歇后语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由于汉族文明源远流长,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汉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情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所以才能千古流传。

春秋因循去復来,徒增白发不增才。

流水华年能再否,浮云功名何有哉。

倾樽阮籍长啸叹,擎壸王敦沉吟衰。

自有侠气塞霄壤,笑谈莲花梦中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