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败人丁亡的禁忌(塘败出泥鳅家败出邪人)

中华文化包罗万象,其中比较接地气的就是一些俗语文化,通俗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还比较好理解,这些俗语都是老一辈人的生活经验总结,对于当代人来讲,依然受用。

俗语“塘败出泥鳅,家败出邪人”,是什么意思呢?家败出邪人,这个“邪人”,又是指哪几类人呢?不要着急,咱们一一来了解。

“塘败出泥鳅”

这句话很好理解,如果一个池塘里,泥鳅太多,那么这个池塘的生态环境就会被破坏,就养不了鱼。这是因为泥鳅的生存能力强,繁殖能力也很强,泥鳅很喜欢在泥土里翻动,就会把池塘的水搅浑,鱼在太浑浊的环境里,就无法生存。

家败人丁亡的禁忌(塘败出泥鳅家败出邪人)(1)

孟国安行书书法《天道酬勤》来源:聚艺上品

“家败出邪人”,一个家庭如果兴旺不了,和这三类人脱不了关系。

一、懒惰的人

懒,人穷之根;勤,摇钱之树。

一个人,如果太懒惰,养活自己都成问题。

一个家庭,如果出了个好吃懒做的人,只知道享乐,不知道努力拼搏,金山银山也能被他吃空。

一个家风的养成,不单单只靠一个人,而是一家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同样,如果一个家庭,只有一个人勤奋,其他的人什么都不做,只坐享其成,这样的情形也长久不了。

曾国藩说:“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世间大多数人的才智其实相差无几,我们都是普通人,如果你对现在的生活状态不满意,想要改变命运,勤奋就是我们获得成功的诀窍。

家败人丁亡的禁忌(塘败出泥鳅家败出邪人)(2)

许宜锦写意花鸟画《红梅》来源:聚艺上品

二、不孝的人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人对父母长辈也要有感恩之心。

孝敬父母长辈,是一个人最该有的良知,如果连生你养你的父母都不管不顾,这样的人,心里还能装下谁?

古云“孝乃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可见,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

小时候,父母照顾孩子,哪怕再苦再累,都不愿苦了孩子,遇见好的东西,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孩子。平时自己不舍得吃,不舍得穿,总要把最好的留给孩子。

长大后,为了生活打拼,长时间不回家,偶尔回家一次,看见父母脸上已经布满了皱纹,两鬓已斑白,日渐佝偻的背影,心就像被针刺了一样,眼泪禁不住的流了下来。无论何时,心中装着父母,平时和父母打个电话问候一下,有时间就常回家看看,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时候才后悔。

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尽孝道,讲传承,一辈做给一辈看,一辈讲给一辈听,一辈跟着一辈学,一辈一辈传家风。

家败人丁亡的禁忌(塘败出泥鳅家败出邪人)(3)

王国强六尺横幅书法《诫子书》来源:聚艺上品

三、多管闲事的人

多读古书开眼界,少管闲事养精神。

生活中,有些人自我感觉良好,自认为自己懂得多,特爱多管闲事,喜欢对别人的事情指手画脚、侃侃而谈,自认为自己的观点都是对的,就对别人吹毛求疵,这种人很不招人待见,而且还会给别人和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不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不必把你的价值观,强加给别人。对别人最起码的尊重,就是不要多管闲事。

一个家庭中,当婆婆的不要总是对儿子和儿媳的生活多加干涉,他们都是成年人,有自己的思想,也有解决他们夫妻矛盾的方法。如果你看不惯儿媳,帮着儿子说话,很容易弄巧成拙,引起儿媳的不满。本来他们小两口只是打情骂俏,你这一参与,反而帮了倒忙,让你和儿媳之间的产生了隔阂。

作为婆婆,你真的不宜管太多,吃力不讨好的事少做,不仅惹人烦,在把自己气病就得不偿失了。

家败人丁亡的禁忌(塘败出泥鳅家败出邪人)(4)

画家刘辉仿古山水画《松涛观瀑图》来源:聚艺上品

“塘败出泥鳅,家败出邪人”,有的家庭经历了几百年,依然不败;有的家庭则是富不过三代,究其原因,多半是一个家庭出现了这三类邪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