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与阿里做了什么(假如腾讯阿里生态互通)

最近网传阿里和腾讯正在考虑进行彼此间的生态共享,如果属实的话,无疑是中国互联网发展至今的一个重磅举措,众所周知,阿里和腾讯作为国内两大互联网巨头,各自有着庞大的生态体系,但可惜的是,这两大公司自建生态的堡垒特质远远高于信息与资源的彼此共享。

腾讯与阿里做了什么(假如腾讯阿里生态互通)(1)

假如阿里和腾讯真得实现了资源共享,也许能看得到的场景是:

你可以任意地在微信中分享淘宝的商品链接,而不是之前人们都看不懂的火星文,同时,腾讯的微信支付也可能成为你在淘宝天猫结算时的一个支付选项,当然,支付宝也可能会出现在微信支付的选项当中。

回顾一下阿里和腾讯的发展历史,在其发展初期,两者还是有一些商业上的交集,而这种交集主要来自于双方对自身不擅长业务领域的探索,比如马化腾受马云邀请参加了2002年底的“第三届西湖论剑大会”,那时候腾讯的主要竞争是QQ与微软的MSN之间开展,在2004年上市后,曾一度希望进入电商领域,2005年上线了拍拍网,那时阿里的淘宝已经开始与易趣网展开对抗并赢得了市场,同时支付宝也开始展露头角。

但随着腾讯在2014年与京东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腾讯把拍拍网业务并入到京东,自此腾讯在电商领域并无较大的动作,基本也是围绕着微信生态试水社交电商业务,拼多多也是受益于此,借助微信生态的社交链快速壮大起来。

而阿里呢?随着淘宝天猫越做越大,也带动了支付宝的快速发展,在支付宝的基础上又孵化出了阿里的金融业务,长达十多年的发展,阿里电商已经是全球数一数二的电商平台,其地位无人能撼动。

腾讯与阿里做了什么(假如腾讯阿里生态互通)(2)

但阿里显然不满足于电商的发展,电商的交易特质显然无法产生社交裂变和传播,就算阿里旺旺具备庞大的装机量,也只是一个交易的沟通工具而已,如何让阿里的流量再次产生价值呢?社交显然是个好的方向。

于是阿里在2013年推出了“来往”,其功能,甚至LOGO都和微信差不多,显然是剑指微信,要做中国第二个“微信”,不过,仅仅两年不到,来往团队就转做职业社交平台“钉钉”了,宣告了阿里觊觎腾讯社交市场的失败。

腾讯希望进入电商,阿里想做社交,这个边界如何跨入,显然对双发的决策者而言都是个莫大的难题。

在双方较量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个“站队”现象,这是中国互联网独有的一个商业现象,美国的互联网发达,但也没有“非此即彼”的极端要求,但在中国互联网,这是个再平常不过的事儿。

所以,我们热衷于讨论“阿里系”、“腾讯系”等等,很难看到一个独角兽公司同时后面有阿里和腾讯的支撑,到目前为止,比较有影响力的企业中也只有滴滴的后面有阿里和腾讯的影子,不过也是因为2015年滴滴和快的战略合并的结果。

之所以形成中国互联网行业独特的“站队”现象,主要还是源自于腾讯和阿里分别掌握了足够的资本话语权,手握当今国内社交和电商最庞大的用户流量,资本和流量的绝对控制权足以让众多独角兽们趋之若鹜,就算选择阿里和腾讯其中一家,也足以解决自身最紧急的资金和最盼望的流量问题。

腾讯与阿里做了什么(假如腾讯阿里生态互通)(3)

庞大的用户流量和足够多的市场创业机会造就了独特的“站队”格局,这种情况或许当腾讯阿里真的实现了生态共享后,才有可能改变。

为什么美国互联网没有突出的“站队”现象?主要还是用户基数和市场没有中国大,而且美国的互联网公司数量远远没有中国多,所以像谷歌、Facebook几个巨头倾向于在不同领域进行资本整合,比如谷歌收购Youtube,Facebook收购Instagram。

而在中国,单单就电商领域,就有京东、苏宁易购、拼多多、小红书、唯品会等等不同种类的电商平台,其它如生鲜领域、房屋中介、在线旅游等行业也是平台层出不穷。

这种互联网格局也使得阿里和腾讯的帝国版图越来越庞大,双方在很多领域都有投资和业务重叠。

结果是什么呢?这个业务无论阿里还是腾讯,你有我也必须有,你有QQ音乐,我有虾米音乐,你有腾讯视频,我有优酷视频,你有微云我有阿里云盘,两者就这样形成了中国两大对立的互联网巨头,要实现生态共享,何其难也?

但是,市场形势发展瞬息万变,如今的两大巨头也面临成长的烦恼。

对阿里电商而言,拼多多以“新电商开创者”的姿态,用不到五年的时间就形成了燎原之势,对淘宝天猫形成了巨大的威胁,阿里电商流量要保持堪忧,更何况增长呢?除了双十一这个传统的购物节,阿里也不得不参与到京东打造的618中,拼多多的百亿补贴也让淘宝天猫面临挑战。

腾讯与阿里做了什么(假如腾讯阿里生态互通)(4)

对腾讯呢,虽说微信仍然占据社交头把交椅,但微信公众号受到头条、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内容平台的冲击,企业微信面临阿里钉钉的强势竞争,微信视频号的推出也无法和抖音快手匹敌,微信十年似乎还是那个微信,即便现在微信实现了与PC端的功能同步,也无法在根本上实现一个彻底的转身,再加上腾讯音乐的独家版权受到限制,腾讯依旧强大,但也是和以前一样的强大。

巨头之所以是巨头,就是在某个领域形成了独占优势,优势富集之后带来资源和流量的涌入,从而更强大,强大之后,巨头往往会寻求边界的突破,也往往在这个过程中,巨头有时候会迷失自我,IBM、英特尔和微软都有过这样的时期。

这个时候,阿里和腾讯如果实现生态共享能不能达到边界突破从而实现流量叠加效益呢?

其一、两者要打破门户之见,真正站在用户的角度来共享资源,只有用户觉得方便了才是真正的共享。要巩固现有流量和获得增量,“利他”原则是永恒不变的,假如双方开放生态共享,如何改变现有的隔阂和壁垒非常关键。

其二、在哪些领域进行共享也很重要,也就是利益归于哪一方?两大巨头实现生态互通本来不易,当年微软和苹果从合作到分裂,至今依然是强劲的对手,那也仅限于这两家之间的恩怨,结果是双双做大做强,并没有对本土的互联网行业发展形成威胁和打压,那么对阿里腾讯而言,如果要做共享,开放哪些领域显得尤为重要。

其三、能不能实现共赢?双方握手言和共同做大的结果就是共赢,阿里腾讯经历了十多年成长的黄金期,如今面对市场格局的变化,显然求变是必然,但求变的同时也势必维系主业的长青,那么,就生态共享而言,无疑是为最大限度获益而为之。

假如腾讯和阿里生态互通,是巩固了腾讯社交还是阿里电商?目前下结论还为时过早,不过,从笔者的角度来看,腾讯大可继续把社交做大做强,而阿里则是把电商做的更深入些,最终利益归于用户,则企业发展无忧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