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吊桥效应是指什么(心理科普吊桥效应)

曾经有学者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卡皮诺拉吊桥全长450英尺,宽5英尺。从100多年前起,吊桥便以2条粗麻绳及板木悬挂在高230英尺的卡坡拉诺河河谷上。悬空的吊桥来回摆动,既动人心魄,又令人心生惧意。

心理学吊桥效应是指什么(心理科普吊桥效应)(1)

研究小组让一位漂亮的年轻女士站在桥中央,等待着18到35岁的没有女性同伴的男性过桥,并告诉那些过桥男性,她希望他能够参与正在进行的一项调查,她向他提出几个问题,并给男士们留下了电话。

然后,同样的实验在另一座横跨了一条小溪,但只有10英尺高的普通小桥上再进行了一次。同一位女士也向过桥的男士出示了同样的调查问卷,并留下了电话。

结果走过230英尺高吊桥的男性认为这位女士更漂亮,大概有一半的男性后来给她打过电话。而那个10英尺高的,稳固的小桥上经过的16位不知名的男性受试者中,却只有两位给她打过电话。

这便是“吊桥效应”,是指当一个人提心吊胆地过吊桥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心跳加快。如果这个时候,碰巧遇见另一个人,那么TA会错把由这种情境引起的心跳加快,理解为对方使自己心动,从而产生了生理反应,故而对TA滋生出爱情的情愫。

虽然现实生活中230英尺高空中的吊桥我们不常遇到,但我们还是需要警惕吊桥效应带来的影响。就比如,不要和一个人频繁地聊天,因为高频率的聊天会像230英尺高空上的吊桥效应一样,让你产生恋爱的错觉。

我们都知道,做一件事情如果能让体内的多巴胺分泌增多,是会容易让人对做这件事上瘾的。频繁地分享和接收彼此的生活,互相讨论内心的想法,这本身就是很亲密的事情,加上愉快的交流,那么多巴胺就分泌得更多,你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沦陷。

久而久之,你就会陷入“就当认识了一个不错的朋友”,TA不回你消息,你会变得焦虑、患得患失的旋涡当中。这其实,只是你把和TA交流沟通当成一种习惯了,并不是真的是互生情愫。

心理学吊桥效应是指什么(心理科普吊桥效应)(2)

吊桥效应在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那我们要怎么做才能不被外界左右,遵循内心的声音,做出正确的判断呢?

1、不要掉入思维陷阱

《思考快与慢》中有句话:“人类的大脑具有惰性,在制定和做出重要决策时,容易落入意想不到的思维陷阱。”不要过分在意外界声音,坚持自己的理性判断,避免掉进“吊桥陷阱”。

2、进行独立理性的思考

比如:大多数人都选择买一件衣服,你也加入抢购大军;别人大量囤积生活用品,你也盲目跟风……我们应该把决定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提升理性思考能力,挣脱生活中的“吊桥陷阱”,才有可能过上真正想要的人生。

3、听从内心真实的声音

身处大数据时代的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学会聆听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做出自己的判断与选择。

写在最后

遵循自己的内心,拥有独立理性的思考,不被外界冲昏头脑,不再进行自我消耗,才能摆脱“吊桥效应”的负面影响,漫长的人生方能稳步向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