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一男子将养26年的乌龟放生(34泉州东湖公园打捞一船)

N海都记者 董加固 杨江参 文/图

泉州东湖公园“清道夫”泛滥成灾,导致荷花池里的荷花寥寥无几(详见6月30日A01版、7月8日A03版),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目前,东湖公园正在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清道夫专项清理整治,市民期盼整理能取得良好成效,早日展现“七星拱月”景观。昨日,记者了解到,7月8日,泉州西湖公园发布“湖区放生文明公约”,提出要保护生态、科学放生,严禁市民放生园外物种,“害荷不浅”的清道夫,名列禁止放生的物种名单之中。

江西一男子将养26年的乌龟放生(34泉州东湖公园打捞一船)(1)

记者走访西湖公园发现的福寿螺

西湖公园 严禁放生物种名单

文明公约指出,根据《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规定》,用于放流的水生生物物种,应当来自持有《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的苗种生产单位,提前15日向当地县级以上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增殖放流的种类、数量、规格、时间和地点,接受监督检查。

按照《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规定》第十条之规定,西湖公园严禁放生物种具体如下:

1.园外物种,如巴西龟、罗非鱼、牛蛙、食蚁鱼、革胡子鲶、小龙虾、清道夫、鳄鱼、雀鳝、食人鲳等;

2.境外物种,如福寿螺、台湾泥鳅等;

3.杂交种,如锦鲤等;

4.不符合生态要求的水生生物,如仅适应海水生长的生物等。

记者了解到,泉州西湖公园服务中心将参照渔业部门意见,对放生种群和数量作出一定限制,以保持生物链平衡。每年集中组织1~2次增殖放流活动,单位、个人可以向管理处提出认购、捐资,然后向有关部门报备获许后,统一安排时间和区域放生。同时,倡导放生与护生不是简单地以数量来计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象是一种更高的境界。

江西一男子将养26年的乌龟放生(34泉州东湖公园打捞一船)(2)

泉州西湖公园湖区面积很大

特殊需要 须提前书面申请

泉州西湖公园倡导市民到指定区域或特定场所放生,若个别社会团体和个人有特殊放生需要,须提前向泉州西湖公园服务中心提出书面申请,在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本文明公约的前提下,可以准许小规模、小数量的仪式性放生。

泉州西湖公园服务中心提醒市民要爱护环境、安全放生。应尽量避开节假日、人流高峰期和台风暴雨恶劣天气开展放生活动,确保放生活动参与者和市民游客的安全。自觉维护园区秩序,禁止车辆入园和影响游客通行,妥善处理病伤水生生物,不污染水质和环境,保持放生活动场所整洁、卫生。

这份文明公约特别提到,近年来,由于民众无序放生,给西湖公园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为共同维护和营造文明、和谐、优美的西湖公园,本着规范、引导、约束、自觉的原则,特制定本公约,敬请广大市民群众遵守和监督。市民群众可拨打电话:0595-22751992咨询放生详细事宜,若发现不妥放生行为,也可拨打该电话进行投诉,或直接向有关主管部门举报。

编辑:白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