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

前言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柳宗元的这一首《黔之驴》可谓尽人皆知。已经忘了是不是由这篇文章开始第一次想去了解贵州,但是几十年后,突然发现自己却依然没有去过贵州,而与她毗邻的云南和四川都已经拜访过多次。“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苏轼的两句诗立刻回响在心头,升起了贵州一行的期望。

随便上网搜一下贵州的景点,黄果树瀑布、荔波、千户苗寨、镇远、天河潭,一个个名字争先恐后地跳了出来,几乎让人眼花缭乱。做旅行计划从来不是我的长项,出人出力才是我的本行,于是这件事情顺理成章的就落到了老婆身上。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短短的时间内,老婆就制定了好一周七天的出行计划并预定好了往返机票和沿途所有住宿。考虑到同时带两位60岁以上老人和一个5岁的娃一共5人出行,老婆选择的是一个包含贵阳花溪湿地、青岩古镇、黄果树瀑布、镇远古镇和西江千户苗寨5个景点的行程,利用端午节的假期,只需要请3天年假即可。

做好了行程规划,接下来就只需要等待,还有祈祷届时的好天气。

第一站 贵阳花溪湿地十里河滩

为了节省白日游览时间,我们选择的是南航CZ6186这趟早上6:50出发上午10:05分到达贵阳的航班。这么早的航班也就意味着去机场是个问题,机场大巴和快轨都还没有开始运营,而出租车也是一个不确定性的因素,因此我们提前预约了一辆七座的专车。凌晨4点左右起床,5点左右出发,大概5点半左右就到了机场,时间刚好合适。

带着对美景的期待,一路飞行短暂而又愉快,出贵阳龙洞堡机场,直接打了一辆出租车直奔目的地,事实证明,这是我们在贵州最容易打到的一次出租车……

贵阳花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贵阳市花溪区中心城区的北部,是全国罕见的城市湿地,我们选择当晚住在湿地里的溪园客栈。出租车最终驶向花溪大道,越过南明河,停在距离客栈最近的山脚下。提着行李攀上若干台阶,来到客栈立刻就有了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外立的玻璃楼梯将客栈一二层连接在一起,顺便组成了西眺落日的观景台,楼梯下是一个小小的鱼塘,各色金鱼随意游弋,最吸引人的是客栈中设立的猫舍,许多可爱的喵星人正嬉戏其中。

办理好入住手续,期间店家给了女儿一些鱼食投喂金鱼,然后便开始了我们的花溪湿地之旅。

花溪湿地依山傍水而建,山不知名而河有名,南明河沿河滩一路,紧邻河畔有步行小径,稍稍靠山是河滩大道。在小径与大道之间,分布着许多的池塘、沟渠。其上修架石桥,其旁辅以稻田,田埂路旁更植花草如波斯菊等。碧草红花衬水,水中倒映青山,山养绿树朝天,天青更有浮云。人行其中,如入画中,呼吸之间,湿润清新,竟无盛夏酷热,颇有初秋凉风。

自溪园客栈向南多花草,向北则多树木,更有公路桥与铁路桥各一高架悬空,尽头处有水车水系。在河滩大道上,有很多人或骑车或滑板而行,花溪湿地里租车的地方很多,随便找一家询价,双人自行车一天30、三人自行车一天40不限时骑行,押金只要100或者身份证。于是立刻租了一辆双人自行车,驮着女儿一路前行。

到花溪湿地公园南端已是正午,来到了花溪自然不能放过著名的花溪牛肉粉。于是从湿地公园出去,来到附近著名的王记牛肉粉大快朵颐一番,那味道自然与在京不同。不过唯一不方便的就是自行车虽然可以骑出公园无人拦阻,但是却没有配备车锁,只好吃饭的时候留一人先在外面看车……

吃完饭已是午后一点,因为早起旅途奔波老人需要休息,于是起意返回客栈,重入花溪湿地,却又在一处树荫浅水下流连忘返,沽一份凉粉、打一份豆花,一边消暑一边看群娃戏水。事后女儿仍不尽兴,让爷爷奶奶妈妈先回去休息,由我骑车驮她再次转一遍十里河滩才算作罢。本想顺路去附近的贵州大学和民族大学看看,但由于怕女儿太累最后放弃了。

一行人休息完毕,空气中已渐弥漫炊烟的味道,于是决定去附近的香舍吃晚饭。这是一家很有特色的餐厅,每一个包间里都有一张麻将桌,来就餐的客人几乎没有不先打几圈麻将的,所以一般他们上菜要等到晚上七点之后。不过我们是个例外,也许就是因为这样,在点餐后苦等了近一个小时后,经过我们几次催促才上齐饭菜。菜量和味道都还可以,吃完饭已是日暮。

看西方云层涌动,期待着彩霞满天,匆忙中我返回客栈,将三脚架支起在客栈观景台,只待日落。然而毕竟我对南方的气候不够了解,霞光最后没有出现,只拍到漫天云飞。

渐渐的夜深,天上的星渐明,耳边的声渐轻,气温缓慢地滑落,不知不觉中已是跑步的最佳时刻,于是带一瓶水,轻轻地出门,来到河滩的大道上。

河滩的大道上依然是熙熙攘攘的游人,或骑行或跑步或散步,我立刻加入了跑步一族。河滩大道比较平坦,两端高差不大略有缓坡,加之每一口呼吸的都是湿润的新鲜空气,头顶满天繁星,耳旁水声蛙鸣,跑起来感觉十分舒服。

我一直以为十里河滩是南北长十里也就是五公里,这样跑完一圈就是十公里,然而在我以南北出入口为截止点跑完一圈后发现才五公里略多一点,看来这十里的意思是一个往返十里,于是意犹未尽的我只好继续又跑了一圈,虽然还想继续,但最终还是强忍着冲动停了下来,毕竟为了接下来的行程,不能消耗过多的体力。

等躺到客栈的床上,一天的感觉纷涌而来,就在这一刻我才真正感觉到我来到了贵州,而且也知道这一趟一定不虚此行,于是更加期待接下来的行程。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1)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2)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3)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4)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5)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6)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7)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8)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9)

第二站 贵阳青岩古镇

第二天一早起床,退房,一行人拖着行李走过横跨南明河的那座石桥来到花溪大道,准备打车去青岩古镇。然而等了半天却发现每辆车里都有人,这时才了解到贵阳出租多拼车,其中一位司机好心的告诉我们方向不对要到对面打车,我们到了对面后又是漫长的等待。

终于我们决定坐公汽去青岩,查了一下那附近正好有一趟公车,不过要走几百米。也许是我们运气比较好,在快走到公车站的时候遇到了一辆空的出租,考虑到老老小小(后面的经历会证明我们老老小小选择出租是非常明智的),我们还是优先选择出租。拦下来一问价要100,不过老婆大人跟他砍价一番最后70成交。

去青岩古镇的路正在修路,因此必须绕路,不过即使绕路也不算太远,在路边还看到了很多年没有再见过的仔猪交易市场。车很快到了古镇,在古镇前,大家随便在一家米粉店吃了一下早餐,然后来到古镇售票处。

古镇的票分两种:10元的门票和80元的套票。套票除了含门票景点之外,还包含慈云寺、状元府、文昌阁、赵公专祠、万寿宫、龙泉寺、寿佛寺等小景点的门票。考虑到我们只在古镇玩半天,我们选择了10元的门票,后来证明这个决定无比正确,这并不是因为时间因素,而是因为我们去玩的当天,套票里的多个景点都在装修不让进入,如果买了80的套票那简直是欲哭无泪。而小景点在装修的信息,售票处的人是不会告诉你的。

青岩古镇是贵州四大古镇之一,位于贵阳市南郊,建于明洪武十年(1378年),原为军事要塞。而现在的青岩古镇经过多次修复,已成为一个旅游胜地。

我们从北门进入古镇,一种历史的沧桑感立刻扑面而来。进门两侧就是石阶可以登上城墙,在城墙上北望,远山近城一览无余。

古镇里的房子墙壁分为多种,有的以砖块叠成,有的以石头垒成,还有的是以木板拼成。地面则是青石板路,最有名的背街据说地面已经磨得光可鉴人,为啥用据说呢?因为在修、在修、在修,不让人进!

因为我们到的时间较早,路边的店铺大多还没有开门,古镇里的游人也稀稀落落,不过这正是我心目中古镇应该有的样子。如周庄、如同里,万人塞巷的地方还能有啥看头?走在石板路上,看着斑驳的古墙,街上三三两两的行人,这才是古镇的气息。

不过没有商业的古镇现在很难生存下去,在街边,我看到三两穿着当地名族服装的老太也卖起了草鞋。在天主教堂巷子口的墙上则贴着“祖传痔疮药”的金字木招牌,让人在嗟叹的同时又不禁莞尔一笑。

古镇里曾出过不少名人,如清初的著名学者周渔璜,还有清末状元赵以炯(贵州历史上第一个文状元),也就是现在景点状元府的故主。当然作为一座有着六百多年历史的古镇,里面的古建筑更是比比皆是。著名的有八牌坊(现仅存三座)、九寺、八庙、五阁、二祠等等。

抛开所有的古建筑不谈,我最喜爱的也是我女儿最爱的是这古镇的城墙,虽然是后期修复,但却是附近的制高点,可以俯瞰一览全景。在北门外,女儿就看好了西面山上的城墙,当时就吵闹着要去那里玩,然后一直在古镇里追问了我一路。等我们在古镇内大略转过一圈来到南门时,我终于满足了她的愿望开始登上城墙,来最后的环城之旅。

登上南门城墙南望,立刻一个大湖映入眼帘,在湖的对岸是已具雏形的另一片仿古建筑,估计后续会作为景区的一部分加入进来,不过我对它却没有任何的兴趣,我的兴趣在这片湖和这片墙上。

我们沿城墙从南门蜿蜒向西,这一段极其陡峭,由于古镇的门口没有寄存行李的地方,所以我这个苦力只好手提着一个近30斤的大箱子去走这段路,右手单反,左手大箱子,背后还背着一个摄影包,想一想这画面有多完美,如果不是我几乎天天中午的登山健身,估计我已经留在古镇回不来了。

然而付出和回报永远是成比例的,登上山顶后,整个古镇和附近的田川全部尽收眼底,蓝蓝天空,缕缕层云,青青碧水,片片屋顶,心情可谓舒畅至极。最值得夸奖的是我5岁的女儿,自己一直从南门城墙走到北门,不需要我们一点帮忙。

再次来到北门,随便带了一点当地有名的玫瑰糖回去,不过在这里我想奉劝想买的朋友,那糖真不是每个人都喜欢吃的,最好买之前先尝一下。从北门出古镇,想打车回花溪,才发现这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因为在这里压根就看不到出租车。于是打听出最近的公车站,在那里以每人2元的价钱坐上了回花溪的公交。

公交车走的是正在修的那条路,面的加上坑坑洼洼的路面再加上开的飞快的司机,行程中屡屡屁股被震离座椅然后再重重地摔下来,再加上经常会路窄单行会车而停下来,这回程竟然走了一个多小时,很完美地错过了上午可以直通黄果树的最后一班长途车。然而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女儿竟然又一次在我怀抱里睡着了。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10)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11)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12)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13)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14)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15)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16)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17)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18)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19)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20)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21)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22)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23)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24)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25)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26)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27)

第三站 安顺黄果树瀑布(上)

回到花溪已是正午,随便在路边找一家吃饭人多的养身瓦罐煨汤,果然味道不负所望。然后打一辆出租直奔金阳客运站,转乘去安顺的长途大巴,到安顺后,再转乘大巴去黄果树瀑布,今天是最奔波的一天。

为了方便游览,我们选择了离大瀑布很近的金谷瀑布山庄。虽然距离我们住的酒店步行只有约4km的路程,但是由于是单行线,如果坐车则需要绕行11km左右。从黄果树汽车站的出口出来,那里围满了出租,每一个都是张口50否则不走,简直黑死。不过在询问路人后发现有公车可以到达。

黄果树的公车没有站牌,在路边看到车来了后招手就停,不分大人小孩每人2元,于是我们5个人10元搞定。公车在山路间绕行,不多久便到了大瀑布景区入口那里,我们在那里下车,距离酒店还有不到300m左右,于是步行去入住。

收拾完毕出来准备吃晚饭时天色已渐暗,刚到大瀑布景区入口那里一个小伙子就迎了上来,推荐去他们家的饭馆(苗家土菜馆)。我们没有立刻接受,决定自己先找找看看,后来却发现那附近晚上基本都没开业,就只他一家开着,远远的小伙子看我们到了他家店门口又跑了过来再次力邀。看看菜单价钱都十分合理于是便在那里吃了晚饭,饭菜的味道和份量也还都不错。

结账的时候跟小伙子聊了起来,发现他一个人既要拉客又是老板要收银甚是辛苦,谈话间说起第二天的游览问我们有没有买电瓶车票,因为黄果树三个景点之间较远想一天玩完必须要买电瓶车票才可以。

我们还没有买,四个人的电瓶车票是一人50也就是200元,小伙子立刻说可以帮我们包一辆七座的suv一天也只是200元,二者的便利自然不可同日而语,没想到一顿饭给双方都带来更大的好处,自然各家高兴,后来才知道,司机是小伙子的舅舅,果然是勤劳的人才能致富。

第二天收拾妥当坐上专车按照小伙子的介绍,首先去游览的是天星桥景区。天星桥景区位于黄果树大瀑布下游7公里处,这里主要观赏石、树、水的美妙结合,是水上石林变化而成的天然盆景区。

天星桥景区处于峡谷之中,少有风来,因此早上去游览最为凉爽,最先游览的是数步生,据说一共365块石头蜿蜒排列在水中,很多人会在数到自己生日那天的石头上面留念,不过我没有这样做,我已沉浸在这灵气逼人的山水之中。

水景、石景、树景,三景合一,天灵、地灵、人灵,万灵归心。在此中,每一石每棵树每片水,都不是独立的存在,她们相互依存,彼此不分,早已浑然一体,人在其中,感受自然之妙,呼吸天地之灵,心几欲净。

一路至天星湖,也就是所谓的高老庄,在这里有一个出口,一般旅游团为了赶时间会让游客从这里出去,但是天星桥景区所有的精彩都还在后面,所以从这里出去无异于入宝山而空归。

过天星湖后不久即可到天星洞,同样是溶洞,这里没有云南九乡溶洞的大气,却独有自己的奇景灵秀。溶洞一说,里面形状名称各由想象,光彩斑斓全由灯光,不过常见的各种形状这里也算比较齐全,巨大的四根高逾20m的石柱,各种石蝶、石碗、石笋、滴石应有尽有,梯田、冰原、长城、花鸟鱼虫等形状也无一或缺。

从天星洞出来后游览水上石林。河水在石林间穿行,充分的水流滋养使下层的石头上覆盖了一层厚厚的青苔,于冰冷的石板上展现一幅生命的繁荣。而在石头的上层又生长着大片仙人掌和一丛丛的灌木花草,形成一种奇妙的对比。在游览云南石林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听到解说石林是由于亿万年来的波浪冲击和流水侵蚀所造成的,而来到这片水上石林,你却能真切地看到这一幕正在上演。

向水声渐隆处行去,转弯过后忽见一片瀑布,似漏斗般,四周的流水如一条条银链,映着已升起的阳光闪闪发亮,然后向下坠去,落入潭中,这里正是著名的银链坠潭瀑布。

游览完水上石林区后,我们本准备坐缆车回程,但是不巧赶上大网停电缆车停运,好在路途不远,只好步行去景区内免费电瓶车处,电瓶车会从那里一直开到景区出口,联系好后专车司机很快前来,去下一个景区——大瀑布。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28)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29)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30)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31)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32)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33)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34)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35)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36)

第三站 安顺黄果树瀑布(下)

由于扶老携幼,我们在天星景区花费的时间大约比正常多了半个小时,这点时间我们决定利用午饭时间补回来,于是随便买了一些便携食品糊弄了一下午饭,比如在北京已接近销声匿迹的德克士,在贵州就出奇的多。

大瀑布景区一入门是盆景区,喜欢盆景的人可以大饱眼福一番,另有种植的成片的三角梅正在盛开,颜色甚为喜人。然后就到了做选择的地方,是决定走台阶下去游览还是乘坐景区电梯下去,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像我们这样走台阶下去,然后坐电梯上来这样两不误的方式。沿着台阶下去的好处就是不会错过第一瀑布观景台,这是最远的一个眺望瀑布的地方。

黄果树大瀑布古称白水河瀑布,是黄果树瀑布群中最大的瀑布,她宽101米,高77.8米,是中国乃至亚洲第一大瀑布,也是世界著名的瀑布之一。徐霞客曾说黄果树瀑布“高峻数倍者有之,而从无此阔而大者”。

从第一次读到李白诗里描写的名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开始,去看大瀑布就成为了我心中的一个梦。于是每到一处景点,有瀑布的地方我是一定绝不错过。然而北方缺水,所谓的京郊各“大”瀑布,无不细如手腕,惜水若金,每次乘兴去而失望归,只能空望山势,在脑海里遥想千百万年前,那时尚有一片大水,这瀑布也曾遥挂前川。再想想之前的远游,无论国内国外,也竟然全都不是有瀑布的地方。

黄果树大瀑布是我见过的第一个大瀑布,这也是为什么在我听到隆隆的水声时就开始激动,快步跑向第一观景台的原因。三脚架、减光镜、长枪短炮带齐,只为了能够拍到心中的大瀑布。果然这一次没有让我失望,今年瀑布的水量尚可,从第一眼看到她开始,我就喜欢上了这一片瀑布。

大瀑布景区以瀑布为中心,架栈道和木桥观景,我们先从左侧栈道上游览,依次到各观景台,最后来到瀑布前面,激起的水雾迎面而来,顾不得飞溅到相机上的水滴,我在每一个角度慢门拍片。由于来的时间稍微晚了一点,现在要想看到水雾形成的彩虹,已必须将身体探出去俯视才行,而这个角度是无法用慢门拍照的,只能心中带着遗憾放弃。

越靠近瀑布声音越大,近80米高度的水流泻入断崖下的犀牛潭所激起的水滴也越来越大,靠近水帘洞时,要想从中穿过而不湿身那就只能穿雨衣或者撑伞了。水帘洞长达134米,由六个洞窗、五个洞厅、三股洞泉和六个通道所组成。从中穿行,其实你根本不会去数有几个洞窗洞厅,你所关心的只是每一片眼前的水帘,除了惊叹,再无其他。

穿水帘洞而出,沿台阶下行,来到河上木桥,过桥路分左右,左行可做电梯出景区,右行可沿台阶原路返回或沿木桥一路前行来到犀牛潭边遥望瀑布。我自然不肯放过每一个观赏瀑布的机会,于是让家人在此处长椅上稍事休息,我则跑步前往继续拍摄,只有站在瀑布脚下才能真正感受到瀑布的壮阔!

最后我们一起乘坐电梯从景区出来,说到这里我不得不又要吐槽一下这个电梯,既然是电梯了,直接修到脚下多好,可是要乘坐电梯,你还先必须爬上好几段楼梯才行……

接下来就只有陡坡塘景区还没有去了,在去的路上,司机告诉我们这个景区较小,进入景区后右转就是瀑布,这里也就是西游记片尾曲《敢问路在何方》里那个瀑布场景的取景地。

一进入景区右转,路分两条,沿河或树林间,开始时我们没有注意,走在树林间,但是这条路后来延伸到河道边的坡上,虽然不用上坡,却由于树木遮挡看不清下面的河道,且在中途没有可以切换的捷径,直到在瀑布前汇合为止。所以喜欢看水的,一定要选择沿河那条路。

路不长,尽头处有短台阶下行,陡坡塘瀑布立刻豁然眼前。

陡坡塘瀑布宽105米,高21米,比大瀑布还要宽,是黄果树瀑布群里最宽的瀑布。当年徐霞客曾经写到“遥闻水声轰轰,从陇隙北望,忽有水自东北山腋泻崖而下,捣入重渊,但见其上横白阔数丈。”可见其壮阔。

用以观赏的栈道和平台一直修到了瀑布脚下,很方便游客在各个角度观赏瀑布,如果说银链坠潭秀美灵气,大瀑布雄浑壮丽,那么陡坡塘绝对说的上是大气磅礴。他就像一位毫不藏私的河神将胸襟敞开,把自己所有的水尽一切可能的伸展开来撒向坝下,也只有这样,才形成了他脚下面积达15000平方米的巨大溶潭。

在右侧赏完瀑布后我们沿河边道路折返,通过横跨浅滩的石桥来到瀑布的另一侧。在河水中很多的小鱼,流水在岩石受阻处又形成一个个小小的湍流。现在的陡坡塘景区被设计为一个西游记主题景区,其实说主题景区有点稍过,但是在景区里随处都可以看到西游记相关的雕塑和景点。

陡坡塘有两个出口,其中一个就是入口处,而另一个就是我们现在所在的入口对岸,沿河岸一直走就可以到达。然而我们越走却越觉得奇怪,根本没有看到出口的提示,反而开始有大瀑布的指路牌。就在我们疑惑时司机打来电话,告诉我们在看到“抗日情缘”的石刻碑文时不要再继续前行一定要左转出来,那里就是出口,不然就真的走到大瀑布去了。在通完话后走了大概一百米就看到了碑文,司机的贴心提醒正是时候!

最后,专车将我们直接送到了离开黄果树的客车站,终究要说再见。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37)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38)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39)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40)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41)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42)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43)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44)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45)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46)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47)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48)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49)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50)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51)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52)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53)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54)

第四站 镇远古镇

仍然沉浸在对黄果树瀑布的感慨和惜别之情中的时候,就已经乘车从黄果树回到了安顺,我们的下一阵是镇远。考虑到老人孩子乘车不便,这一段行程我们安排坐火车前往,于是当日要先在安顺住宿一夜,然后乘坐第二天一早6:05发车的K110直奔镇远。为了方便乘车,我们住宿在紧邻火车站的七天优品酒店。

晚饭本想找一家点评不错的饭馆去吃,无奈太远没走到大家就累了,于是就随缘挑了一家路边小馆,没想到老板娘炒的菜竟然十分美味。炒菜前特别叮嘱老板娘不要放辣少放辣,老板娘会意地说“知道你们外地人不能吃辣,放心”但是最终菜出来时还是辣了一点,只好给孩子用清水涮一下再吃,不过爱吃辣的我却吃地十分痛快。

第二天早起,天阴微雨,顺利上车。车在云雾中穿山过岭,不断进出各个隧道,早起的女儿十分兴奋,兴奋过后仍不肯睡觉让我给她讲故事。于是我便讲起她最爱的西游记的故事,从石猴出世一直到大闹天宫被压五行山,也就是西游记里我最喜欢的部分,这一讲就是一个半小时还多,在不知不觉中已快到镇远。

出镇远火车站正为怎么去客栈发愁时一个汉子迎了上了,后来才知道他被称为镇远金牌导游,15元价格送我们到客栈,想想有3km的路程而且需要7座车这个价钱还算合适,于是成交。

在路上跟他聊天才知道我们的计划不得不要发生变更,本来我们决定第二天下午再离开镇远去千户苗寨,但是由于今年特殊目前还是淡季,从镇远去苗寨的车只有上午一班了,于是不得不缩减行程,本来可能会去的㵲阳河是无法前往了。

我们住宿在格桑花,是一家临河的客栈,客栈的老板非常友好,详细的介绍了镇远旅游的各种事项。在客房里,推窗见河,河上不时有龙舟划过,正是端午节前。先到附近的苗家风味馆吃了好吃不贵的酸汤鱼填饱肚子,然后再开始镇远的观光。

出客栈沿河而走,河岸边皆是数层高的小楼,小楼栋栋相连连成一片,脚下是青石板路,河宽至少在50米开外,是㵲阳河的下游。镇远是一座古镇也是一座水镇。老婆说她不怎么喜欢镇远,有种说不上来的感觉,但是我却喜欢。我去过很多水镇,如周庄、同里、乌镇、西塘、朱家角等等,也包括北京的赝品古北水镇,但是镇远与他们都不同。江南的水镇楼矮河窄,遍布石桥,处处小巷,以秀美见长;镇远则以棱角分明而见长。如果说江南水镇是浣纱的女子,那么镇远古镇则是划龙舟的汉子。所以也难怪老婆不喜欢而我非常喜欢。

镇远古镇位于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在㵲阳河畔,河以S形穿城而过,远观似太极,因此又名太极古镇。目前的古镇建筑大多在河北岸,多为巷道、古井、牌坊等,除少数外都已经过翻修。

行至猪槽井处,看地图可通至四宫殿,但是要攀山路而上,于是老人孩子休息,就我一个摄影狂人准备去找制高点来拍古镇全景。山路全是台阶,头顶尽是大树,空气清新湿润,我或跑或行来到四宫殿处,几个中年女子拦住了我的去路,再向前就是石屏山,请买票,票价30。其实石屏山在早8点和晚上5点之后是不收门票的,不过我没有继续前行的原因是家人在下面等我,如果进去了石屏山景区,那么没一个小时我是回不来的。询问能否进四宫殿二楼的观景台拍一张全景,女子们毫不通融,说这是上香的地方,不上香没必要进来。想说收费就说嘛非要说上香,我这个从来不敬香礼佛的是不会勉强的,于是便于树木间隙里远摄古镇,也别有一番风味。

复回河边游玩,河里龙舟不断来往,震天的鼓点和号子响起,整齐的船桨划破水面,女儿竟然对此着了迷,以至于第二天一早央视来录制节目而我们因为要赶车没能继续观看时,她十分的不高兴。

越过祝圣桥,便来到了青龙洞古建筑群景区的入口,这里面楼台飞阁,沿岩壁而建,或筑洞、或立桩,建筑里九转腾挪,屡屡峰回路转,精巧异常。这里共有36座单体建筑,集儒、释、道于一身,明明是一个面积不大的地方,但却没有一小时无法游览完毕,喜欢建筑的人绝对不能错过,另外就是爱摄影的人也绝不能错过,这里有很好的拍摄镇远古镇全景的制高点,而且角度齐全。

出青龙洞,已近薄暮,祝圣桥旁石凳上坐下,旁边来一售粉小车,老板娘的米粉出奇的好吃而且便宜,本来我们只要了一碗,后来又每人追加了一碗,成了我们的晚饭,连老板娘看到我们的吃相都笑了。

时分昼夜,镇有两面,华灯初上,我独自再访古镇。天蓝水青,微风初动,架相机于河畔,收天水于一体,古镇的夜更让人流连。沿河畔来到白日未去的镇江阁,虽然登楼的楼梯被封住,纵只在阁底仰望阁顶,也能见一阁镇江的气势。

第二天一早,趁着时间还够又带女儿去看了一下龙舟,然后由“金牌导游”直接接我们去坐镇江至千户苗寨的景区直通车,选择景区直通车的方式绝对比自己单买门票和车票要便宜!(门票100,电瓶车20,大巴88,直通车总计只需要178一个成人)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55)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56)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57)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58)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59)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60)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61)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62)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63)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64)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65)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66)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67)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68)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69)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70)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71)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72)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73)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74)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75)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76)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77)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78)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79)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80)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81)

第五站 西江千户苗寨

大巴车在山间穿行,与火车的感觉截然不同,一样的山路转折、一样的隧道穿梭,坐火车会有一种距离感,而坐汽车则更多的是现场感。天依旧是阴的,女儿一路既往的每次都在我怀抱里睡着,透过车窗看着半山的云雾,感觉似乎已到仙境。

到达苗寨北门入口处时正赶上有表演,不过我对这个表演十分不满意,参演的人一看就是在混时间,一个个无精打采的样子,不过不管它,我所在意的是寨子,而不是这些后期人为的噱头。

苗寨的票里有四次电瓶车的费用,实际上寨子里需要坐电瓶车的机会很少,体力好的朋友完全可以不用买电瓶车票。如果买了电瓶车票,那么可以按照景区入口到寨子往返两次,一号风雨桥到观景台往返两次的方式来分配,因为前者主要是拎着行李,而后者主要是走山路。

我们住在寨子里最高的一木草堂,老婆选择这家客栈的原因是她在最高点,可以俯视寨子全貌,缺点就是需要爬约240阶台阶才能到达。事实证明老婆的选择是非常明智的,绝对值得为了这视野多付出这一点体力。

我们在苗寨会住宿两个晚上,而实际上只是游览的话苗寨一天就已经足够,因此我们有足够的时间来闲逛。在找客栈时颇费了一番功夫,因为山小,导航指示已到达时客栈实际上在头顶上精度范围内而眼睛却看不到,现在走下来才发现,原来几乎每一条路都通往山顶。

下山或上山一路有不少民俗可看,不像下面大路边的铺子各种推销,上面的这些铺子都是你可以随意闲逛而基本主人不会打搅你,我喜欢这样的感觉。在我入住的一木草堂对面是一家自制蜡染和书画坊,书画出自主人之手,是一位曾在北京凤凰岭龙泉寺修禅过的年轻人。他热心的教我母亲当地粽子的包法,在煮好后还邀请我们一家免费品尝,让我感到了浓浓的暖意。

寨子里几乎清一色的全木建筑,屋顶上都覆盖着青瓦。从也东寨处下来正是博物馆,然后转到河边,由北向南依次是数座风雨桥,每一座桥的建筑风格各有不同,到最南端的一号风雨桥,就可以乘车去观景台了。

如果不了解苗寨,可能你会选择住在观景台,实际上住在观景台十分的不方便,因为它远离寨子中心区,需要走一段一公里左右的坡度不小的山路才能到一号风雨桥。如果在一号风雨桥不去观景台,过桥左行是田园观光区,小路两旁都是水稻田,尚有农家在里面插秧,同时在稻田里的,还有游来游去自行觅食的鸭子。在水稻田间小路延伸的尽头,是无尽连绵的青山。而如果过桥右行,则是一片烧烤小吃街,这种不伦不类的东西,平白中破坏了苗寨的自然风景。

等夜幕初上,置身于观景台山,远眺对面苗寨。此时万家灯火初上,天空流云涌动,远处青山隐隐,寨中炊烟袅袅,没了白日的喧嚣,也没了现世的侵扰,仿佛中古寨重又从历史中活了过来。

是夜,大雨倾盆,几次被雨声惊醒,清晨起床推窗而望,山在云中若隐若现,寨在雾里亦真亦幻,不枉得带着行李来住这么高的地方。一上午的雨时下时停,只需静静地坐在窗边,沏一壶茶,细听风雨,远眺这一片片鳞次栉比的木楼,便已不虚此行。

在寨子里的两个晚上,我们好好犒劳了一下自己,分别去了排名第一的草堂茶室和排名第三的苗王食府吃饭。两家的味道都很不错,其中草堂茶室和一木草堂是同一个老板,因此提到有在一木草堂住宿的话会打九折。

“爸爸,为什么玩的时间过得那么快呢?”终于,在女儿的问询声中,我们坐上了从西江到凯里的大巴车。我无法准确回答这个问题,也许就是因为欢快的短暂,才值得我们为了获取这份欢快而更加的努力工作。

我们选择从凯里坐火车回贵阳,到达凯里的时间较早,本想在凯里这个黔东南最重要的交通枢纽转一转,但是凯里的空气实在好不到那里去,到处是汽修厂的味道。好在凯里到贵阳的火车非常多而且车票很容易买,于是我去改签了一趟最近的火车返回了贵阳。在路上,又给闺女讲了一路的西游记的故事,结果就是导致我的嗓子回京后彻底的哑了。

回到贵阳见时间尚充裕,我们又临时去了一下黔灵山公园,这是一个很好的休闲的地方,里面只有两点值得特别说一下。第一是里面的猕猴,野生的猕猴到处都是,会很大胆的过来问你要手里的吃的或者趁你不被抢走你的东西;第二就是那条步行隧道,走在漫长的隧道里面,仿佛会有一种穿梭时空的感觉。

关于猕猴还有一个小小的插曲,一位女游客问我这猕猴是不是野生的,在得到我肯定的答复后她说:“这些猴子太讨厌了,为什么不把它们关起来呢?”听完后我心里不禁暗暗奚笑:“这本是猴子的场所,是人们闯了进来,到底是谁搅乱了谁的清净呢?”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82)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83)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84)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85)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86)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87)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88)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89)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90)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91)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92)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93)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94)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95)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96)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97)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98)

黔东南西江苗寨三日游(贵州端午七日游札记)(99)

后记

终于,结束了所有的行程回到北京,带着一身的疲惫和相机里500多张照片,身累但是心醉。从未来过贵州,也未敢带着太多的期待,但是贵州留给我的全是美好的回忆。

还是苏轼的那首诗:“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归来无一事,庐山烟雨浙江潮。”这是一首很有禅意的诗,很多人对此有不同的解释。比如有这样一种说法:“庐山美丽神秘的烟雨,钱塘江宏伟壮观的潮汐,很值得去观赏一番,无缘去观赏是会遗憾终身的。终于亲临看到了蒙蒙烟雨和澎湃潮水,却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只觉庐山烟雨就是庐山烟雨,浙江潮水就是浙江潮水,不过如此。”

这只是表面上的意思,而这首诗里却包含了禅宗的三重境界,也就是《五灯会元》卷17所记载的“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苏轼一生宦海沉浮,自能看淡一切,而我却不行。在七日之行结束之后,反而更坚定了我再去贵州的念头,天河潭、荔波等等还有很多地方等着去欣赏。

贵州,且请宽心,我还会再来,与你徜徉山水之间。

多谢,时间不够,不然就走遍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