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诗文信手读青海长云暗雪山)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诗文信手读青海长云暗雪山)(1)

文|草蒙茸

图|网络

此句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边塞诗《从军行》,《从军行》共七首,其中最著名、流传最广泛的,就是这两句所在的第四首,全诗如下: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要了解这两句诗,就必须要对当时的地理环境、历史情况进行了解。

在这两句中,青海指青海湖,雪山指祁连山,玉门关就是今天大西北的那个玉门关,挨着敦煌。汉武帝时期开通河西走廊,设立了玉门关和阳关,是中原地区通西域的交通要道。

其中,玉门关因西域输入玉石时取此道而得名,阳关则因在玉门关以南而得名。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诗文信手读青海长云暗雪山)(2)

长久以来,玉门关、阳关都是中原民族与西域其他各民族的分界线,算是国门。因此,古代诗人的诗句中,便常常出现这两个地名,如“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到了唐代,西、北方的两大强敌便是突厥与吐蕃,河西节度使的重要任务,便是守护西北边陲、阻隔突厥与吐蕃的交通,一方面守护、一方面还要兼顾两大强敌。

在这两句诗中,是仅仅一个“遥望”,是根本看不到青海湖、祁连山、玉门关这绵延千里的广域的,这两句与其说是诗人的感慨,倒不如说是对整个西北地貌的概括:从边塞古城远远望去,从青海湖经祁连山到玉门关这一道边境防线。上空密布阴云,烽烟滚滚,银光皑皑的雪山顿显暗淡无光。这里既描绘出了边塞防线的景色,也渲染了战争将至的紧张气氛,饱含着苍凉悲壮的情调。

到了后两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写出当时黄沙漫天的情境,也写出了不破不还的决心。激昂的情感跃然纸上。使人仿佛能看到当时那些艰苦的环境、以及战士报国的振奋人心的场景。

这就是唐代边塞诗的优秀之处了:气象恢弘、意境高远、波澜壮阔,直写环境的艰苦、却丝毫也不见消极,反而更显壮志豪情,这也正是这首诗千百年来流传不衰的原因了。

参考资料:古诗文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