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最小的官也需要科举吗(外国人参加唐朝科举)

本文的核心点就在于:唐朝并没有因为“安史之乱”而去怪罪异族,因为,叛军中有安禄山、史思明等将领,政府军中同样有李光弼、哥舒翰、高仙芝等将领。更不要说“安史之乱”前的许多异族将领,唐朝皇帝们才不会那么傻。

唐朝的皇帝们,继续秉承着“开放的胸怀”。朝代不可能永远长久,总有灭亡的那一天,但我觉得这样自信的朝代更值得敬佩。

关于此文有两点说明:

其一:李彦升是否是第一?我是按照我看到的资料,如果哪位朋友有更早地资料请告知,非常感谢。

其二:李彦升为什么能成为当年的进士中的一员。李彦升之所以能成为进士靠三点:李忱作为皇帝的胸怀;卢钧的保举以及对极端者的反击;李彦升本人也争气。所以,我会依次介绍这三位人。

唐朝最小的官也需要科举吗(外国人参加唐朝科举)(1)

2.六朝老臣卢钧

卢钧(778年—864年),字子和。祖籍范阳(今北京西南),后徙居京兆蓝田(今陕西蓝田)。他的出身比较高,是范阳卢氏的大房,什么是大房?就是嫡长子的后代,那是继承家族主业的身份。

范阳卢氏出于姜姓,因封地在卢邑而姓卢氏,世祖卢敖(约公元前275-前195),号雍熙,徙居范阳(今河北省定兴县固城镇),子孙又迁至涿水(今涿州)一带。该系卢氏,以范阳为郡望。

他是宪宗元和四年的(809年)进士,在文宗时做过华州刺史、岭南节度使;武宗时任山南东道节度使、昭义节度使;本文为坐古谈今原创,鉴于抄袭过于严重,特加说明。给读者带来不便,深表抱歉,抱歉。宣宗时任宣武节度使、河东节度使,最终进入朝廷担任尚书左仆射;唐懿宗时才退休,87岁病故,追赠太傅,谥号“元”。可见,作为一名参政55年,历经七朝(宣宗时是六朝)的老臣,其地位、权威不可谓不高。

大食人李彦升参加科举考试时,卢钧正在做吏部尚书。正是管官的官,由他出现臭骂极端主义者正合适不过了。

3.黑衣大食人李彦升

这时,终于轮到李彦升了,李彦升是黑衣大食人。黑衣大食是阿拉伯帝国的第二个世袭王朝阿巴斯王朝,750年取代倭马亚王朝后,直到1258年(南宋宝祐六年、蒙古宪宗八年)被蒙古统帅旭烈兀灭亡,建立了伊儿汗国。

李彦升来到中国前,据其自称其家族较为高贵,对中国文化颇为了解。来到中国后更是积极学习中国文化。唐朝之前的外国人、外族人做官都没通过“科举考试”这一道关卡。例如阿史那思摩、阿史那杜尔、哥舒翰、阿倍仲麻吕等人,都是直接录用。像李彦升这种参加“科举考试”的人,他是第一个,至于许多人说的崔致远则是第二个。

因为李彦升参加了“进士”考试并取得了功名,成为当年22位进士之一。这是大中二年(848年)为此,一些极端主义者就不干了。唐朝虽然在古代封建社会最为开放,但作为封建社会朝代自然有许多这样的人。现在都免不了,更何况唐朝。

一些不思进取,生怕一个外国人学中国文化学得好把自己的亲戚朋友比下去,借机想占用这个名额。怎么办?这些人就疯狂地反对“蕃客”参加科举。那文章、说得话义正言辞,好像让一个外国人参加科举考试,就会使华夏变成胡夷一样。一看便知道,这些人多么对我么对我们中国文化不自信。

明明是自己学习自己国家的文化不如外国人,自己应该害臊。这些人反而不知羞耻地反对。

唐朝最小的官也需要科举吗(外国人参加唐朝科举)(2)

卢钧一看勃然大怒,他说(并非按照文章直译,属于意译):你们有的人长得像中国人,但是中国人的礼义廉耻一点没学到。什么叫华夷?本文为坐古谈今原创,鉴于抄袭过于严重,特加说明。给读者带来不便,深表抱歉,抱歉。那是地理位置,对于我们中国文化的宣传来说难道也有华夷之分?中华的人就教,不是就不教?华夷是在心是跟我们中华文化所倡导的礼义相符合不是在语言,不是看谁叫唤地凶谁就是中国人。

有的人长得像中国人,却总做一些不符合中国文化礼义的事情,不知书、不知礼、不知义、不知廉耻,以口出污言秽语为能事。这叫什么?这叫形华心夷。

相反有的外国人正好相反,长得是外国人,但心是中国心,这叫形夷心华。

金日(通“密”)单(通“敌”)是汉武帝托孤老臣,还救过汉武帝的命,深受汉武帝重视,正是因为他死得早,霍光家族才敢干出大逆不道的事情来。他是匈奴人,他不配做中国人吗?当然配,比许多中国皮外国心的人更有资格!

现在我们眼前的李彦升就是这样的人,他从海外来到中国,慕中国文化,得梁连帅范阳公垂青,这样的人行走坐卧哪个不符合中华文明?

那些长得像中国人,行走坐卧却毫无中国人礼义之心的人给我闭嘴!

最终,宣宗将李彦升推荐到了翰林院成为一名翰林。

大约30年后,崔致远也参加了科举考试。他们两个人共同谱写了大唐胸怀的高曲。

唐朝最小的官也需要科举吗(外国人参加唐朝科举)(3)

附录:

颖川人陈黯(字希孺,唐时颖川人),据此写成《华心说》:

大中初年,大梁连帅范阳公得大食国人李彦升,荐于阙下。天子诏春司考其才。

二年(848年)以进士第名显。然所宾贡者不得拟。或曰:‘梁大都也,帅硕贤也。受命于华君,仰禄于华戾。其荐人也,则求于夷。华不足称也邪?夷人独可用也邪?吾终有惑于帅也。’

曰:‘帅真荐才而不私其人也。苟以地言之,则有华夷也。以教言亦有华夷乎?夫华夷者群在乎心。辨心在察其趣响,有生于中州而行戾乎礼义。是形华而心夷也。生于异域而行合乎礼义.是形夷而心恻。若瀚少卿之叛亡,其夷人乎?金日单之忠赤,其华人手?徭是观之,任其趣响耳。今彦升也,来从海外,能以道祈知于帅,帅故异而荐之,以激夫戎狄。俾日月所烛,皆归乎于文明之化。’盖华其心而不以其地也,而又夷也。作《华心》。

唐朝最小的官也需要科举吗(外国人参加唐朝科举)(4)

王夫之说:这位匈奴族大臣死了,霍光家族才敢杀皇后造反导致灭族 内含链接匈奴族大臣金日磾勇救汉武帝 20170224大唐心胸:在华的不同国家人冲突归我管,同一国家按该国法律处理 20170222大唐待我不薄,兴也跟你,败也随你,与玄宗颠沛流离我毫无怨言20170221大唐胸怀:非我族类也要一视同仁20170220唐末五代时兴认跟儿子,李克用与十三太保的太保们都有谁20170219南汉政权简史:丢了交趾、皇帝刘晟杀了15个兄弟唐伯虎第二任妻子与其离婚其实很对,要是如今哼哼不会等他一年1899年大清国大皇帝问候大韩国大皇帝,两国递交国书且答谢 (国书内容摘录)1897年大韩帝国成立前,在中日俄美间的高宗、闵妃玩耍制衡术 内含七篇链接1904年大韩帝国两次武装入侵延边,大清竟还能忍201612211901年中韩谈判韩方竟刀砍中方大使,沙俄日本互咬争利201611231900年大韩帝国对“越境”中国人威胁使用械杖且不赔偿损失 20161120日本傀儡大韩帝国史之李熙,闵妃引狼入室终被狼吞吃201610281907到1909年,大清的忍让换不来大日本大韩帝国的良知201610261897到1907年,倭国请历史学家帮大韩帝国掠夺领土史实 201610241904年大韩帝国派兵6000入侵晚清延边 2016102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