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是谁害死的(唐寅的人格特质)

关于唐寅性格,论者多以“疏狂玩世”、“旷远不羁”、“赋性疏朗,任逸不羁”等概括之若自唐寅成长背景、社会经历、尤其科场冤狱等层面观之,其狂放之行径应可理解诚然,唐寅日常生活确有玩世不恭、颓唐任逸之一面,然若就此认定此为其人品全貌,便未免以偏概全、厚诬古人唐寅性格,受其思想影响,复杂多样、时相冲突,须通过客观之察考,方能还其真貌,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唐寅是谁害死的?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唐寅是谁害死的(唐寅的人格特质)

唐寅是谁害死的

关于唐寅性格,论者多以“疏狂玩世”、“旷远不羁”、“赋性疏朗,任逸不羁”等概括之。若自唐寅成长背景、社会经历、尤其科场冤狱等层面观之,其狂放之行径应可理解。诚然,唐寅日常生活确有玩世不恭、颓唐任逸之一面,然若就此认定此为其人品全貌,便未免以偏概全、厚诬古人。唐寅性格,受其思想影响,复杂多样、时相冲突,须通过客观之察考,方能还其真貌。

唐伯虎影视形象

一、畸狂

唐寅人格具有鲜明之“畸人”特质。所谓“畸人”,庄子曰:“畸于人而侔于天。”陈鼓应注云:“不合于俗之人。”系指世俗眼中背俗反常,离经叛道,行径乖异之人;然论其本质,则为率性任情,不拘礼法,但求精神自由之人。

唐寅正以“畸人”形象接物处世。明万历年间何大成为《唐伯虎全集》作序曾引客言曰:“畸人也。”其中,唐寅“漫负狂名”尤为放浪形骸,不以礼法为念。

《唐伯虎全集》

唐寅出生于明代中叶苏州阊门,其时当地工商业繁荣,随之而起之市民意识趋于活跃,反对传统礼法束缚之倾向日益鲜明。以“前七子”为代表之文学复古主张,实质便为对程朱理学权威之否定,此思潮对唐寅不拘礼法之性格发展产生一定之影响;

加之唐寅自幼“天授奇颖,才锋无前”,更加养成其不可一世、高傲畸狂之性格,曾自言“好尚独与时俗异”。先后与同样佻达自恣之祝允明、张灵订交,相互影响,纵酒放怀,蔑视礼教。唐寅甚至敢于赤身跳进学宫水池,旁若无人,与张灵击水相斗,行径脱略传统儒生所为,为方领矩步者所不容。

尔后,仕途偃蹇加深唐寅狂狷心态,表现出疏狂玩世、狷介自处之态度。其〈把酒对月歌〉更将其狂放不羁之傲气和盘托出。

唐寅狂,且狂得大气:“万里江山笔下生。”狂傲之余,甚至藐视平庸之辈:“不逐鸡群伍细儿。”唐寅展现世人面前虽为“狂人”形象,然其“畸狂”背后,实则以自身独特方式反抗外界种种压力,具有深沉之无奈与辛酸。

二、豪侠

唐寅自幼崇拜鲁连、朱亥等古代豪杰,期望自己亦能仗剑而行,扫除世间不平之事,并自命以“布衣之侠”。祝允明称其“一意望古豪杰”,徐祯卿赞其“气峭厉、凌轶志、贤豪踪。”唐寅于〈上吴天官书〉中,曾描叙其人生理想。

此文所述,句句皆为唐寅自塑之“大侠”形象。唐寅亦曾热切期盼立身边塞,杀敌建功,试观其〈陇头〉诗,豪侠气概,盈溢字表。

唐寅“家起屠贾,轻财好施。”乐于周人之急,好友徐祯卿无钱赴京科考,寅即慷慨济助,深具侠义风范。但唐寅待人侠义,却未受到等同相待,科考时遭都穆出卖,从此仕途无望。按都穆“少与唐伯虎交,最莫逆”,故此事对唐寅打击深重,痛心之下断然与其绝交。有友人试图为两人弥合裂缝:某日,唐寅饮于酒楼,友人特意招来都穆,企图借此与寅修好,孰知唐寅见状,竟一跃跳窗而去,再不愿见都穆一面。唐寅有〈席上答王履吉〉诗,约为此时所作。

王宠(字履吉)为寅、穆共同之好友,欲充和事老,唐寅显然并不接受。诗中所谓“古昔英雄”,大约为鲁连、朱亥之辈,其人出言必信,对朋友愿以性命相酬;“今之才彦”乃指都穆之流,表面与人称兄道弟,暗地早已心生歹念。通过“古昔英雄”与“今日才彦”之比较,唐寅义正辞严表露对卑鄙猥琐行为之厌恶,对正直豪侠性格之向往。

伍子胥庙

场屋事发后,唐寅致书文征明,倾诉遭遇出卖之悲愤,并再次叙及素愿:“自谓布衣之侠。”唐寅自许江湖豪侠,能仗剑行义,匡济人世,此等抱负于其诗歌时有表白,如〈侠客〉:诗中以“酬知性命轻”赞美“侠”之品格;〈题子胥庙〉更云:“愿与将军借宝刀。”激愤慷慨,益见唐寅豪侠之性情。

唐寅 落花诗之十八

三、阴柔

畸狂、率真、豪侠皆为唐寅外显性格,然探其内潜面,唐寅其实极为细腻敏感,具有女性阴柔之情性。此性格之养成,其来有自。

科考案后,唐寅彻底被抛出传统仕宦之途,终其一生未能从此痛苦完全解脱。其自负高才,却沦落市井,悲怨之深可以想见。随着时光流逝,巨痛化作如丝如缕之忧怨与失落潜伏于心。〈落花诗〉三十首遂成为唐寅抒发之管道。于此组诗,唐寅常以落花暗喻己身之不遇:

现实生活中,唐寅亦曾将满阶落花拾掇而起,掩以黄土,此举并非仅是追求生活之雅韵,

更多显示其自我怜惜之意味。

唐寅于诗中不但自比落花,对花伤怀,更甚至以弃妇自况,写就不少“拟女性”之作品。“拟女性”文学所表现之重要主题无疑为怨弃之情,可上溯至《诗经》,其中《卫风.氓》可谓定下夫弃悲剧意识之基调。尔后,屈原于其代表作〈离骚〉,亦以失宠弃妇自比,埋怨楚王之疏离:“后悔遁而有他。”同时亦谴责排挤自己之小人。诗人将君臣关系比喻为男女关系,开启此种隐喻传统,凡是失恋情结总隐含某种政治寓言。此阴柔心态往往以代言形式出现,表面代人而歌,实则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胸中之块垒。唐寅作品中许多女性抒情主人公,便成为其政治悲情之代言者。

试观唐寅所作散曲,大多敷写闺怨之叹、弃妇之恨,其主人公常陷入无尽无望之思念,不知远去之负心人何时归来。如:

曲中夫弃之怨,实乃作者被抛出仕途之政治悲情,此类作品明显标示其女性化人格之特点。

唐寅不仅于散曲中有此阴柔心态流露,其诗歌亦时有同样之表述,诸如:“落花俱是恨”,“杏花零落”,“看花偷洒泪”,“拾得残红忍抛却”,“黄花无主”,“冷落疏篱”可见落花、弃妇,皆为唐寅移情之对象;三者隐然已结为一体。

唐寅阴柔性格之塑造,潜意识早已接受传统文化对其女性化人格之浸染,并成为早年心性之一部份。对唐寅而言,抛出名途之恨始终压抑于心,经过长时间之自我消解,不自觉将此刻骨铭心之恨,依传统文化为文人设计之模式,转化为缠绵哀婉之怨。当此转化达成,世弃之恨转变为夫弃之怨,其女性化人格之塑造亦同时完成。唐寅抒发怨弃情感之“拟女性”作品,充份呈现其阴柔心态,凸显其女性化人格之特征。


参考文献:

唐寅:《唐伯虎全集》

姜绍书:《无声诗史》

庄子撰,陈鼓应注:〈大宗师〉,《庄子今注今译》

何大成:〈伯虎外编续刻序〉,转引自《唐伯虎全集》

张廷玉等撰:《明史‧文苑传》

顾璘:〈唐寅传〉,《国宝新编》

祝允明:〈梦墨亭记〉,《怀星堂集》

邵毅平:《十大文学畸人‧唐寅》

祝允明:〈唐子畏墓志并铭〉,《怀星堂集》

徐祯卿:《新倩籍》

龚炜:《巢林笔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