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时节避秋燥(奈何秋立秋暑气秋燥两手防)

立秋时节避秋燥(奈何秋立秋暑气秋燥两手防)(1)

每年8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立秋是24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是秋季开始的节气。立秋一般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立秋(节气)以后,“一场秋雨一场凉”,立秋后下一次雨凉快一次。据记载,宋代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

立秋时节避秋燥(奈何秋立秋暑气秋燥两手防)(2)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立春)。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立秋一般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由于全国各地气候不同,秋季开始时间也不一致。气候学上以每5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下降到22℃以下的始日作为秋季的开始,这种划分方法比较符合各地实际,但与黄河中下游立秋日期相差较大。立秋以后,我国中部地区早稻收割,晚稻移栽,大秋作物进入重要生长发育时期。秋的意思是暑去凉来,秋天开始。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一直很重视这个节气。

立秋时节避秋燥(奈何秋立秋暑气秋燥两手防)(3)

我国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

是说立秋过后,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热风;接着,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并且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

立秋是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也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时期,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也是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因此秋季养生,凡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皆以养“收藏”为原则。秋季内应于肺,肺在志为悲(忧),悲忧易伤肺,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生悲忧之情绪,所以在进行自我调养时切不可背离自然规律,循其古人之纲要“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立秋时节避秋燥(奈何秋立秋暑气秋燥两手防)(4)

秋冬宜养阴,秋季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以防秋燥伤阴。《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可见酸味收敛肺气、辛味耗散肺气,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量少吃葱、姜、韭菜、大蒜、辣椒等辛味之品,适当多吃酸味的果蔬。秋季在五脏对应的是肺脏,肺气太旺则克肝,故《金匮要略》中有“秋不食肺”之说。秋季燥气较盛,易伤津液,故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饮膳正要》说“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因此,立秋节气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滋阴的食物以起到滋阴润肺的效果。

立秋时节避秋燥(奈何秋立秋暑气秋燥两手防)(5)

蜂蜜有润肺养肺的作用,而秋季需要的就是固护肺阴。而且还要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类的食物,包括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葱及酒等,特别是生姜。这些食物属于辛辣、热性的食物,又在烹饪中失去了不少水分,吃了以后容易引起上火,加重秋燥对人体的危害。对于生姜,古代医书有记载“一年之内,秋不食姜”。而常吃芝麻、杏仁、蜂蜜、香蕉等食物,既补脾胃又能养肺润肠,可防止秋燥引起的津液不足,常见的干咳、咽干口燥、肌肤晦暗、肠燥便秘等身体不适症状也能得到缓解。

立秋时节避秋燥(奈何秋立秋暑气秋燥两手防)(6)

民间有句俗语叫做“秋瓜坏肚”,一些美味的瓜类多属阴寒性质,吃多了会损伤脾胃,因此要适可而止。秋季宜吃以下几种水果。梨可润肺,能够消痰止咳,是秋天最提倡吃的水果。苹果富含多种维生素和钾,不但对心血管疾病患者有益,还可止泻、美容养颜,所以才有“一天一个苹果,医生远离我”的说法。龙眼有滋补、强壮、安神、补血等作用,对夜间失眠的老人尤为适宜。葡萄可以预防疲劳,有益气、补血、利筋骨、健胃、利尿等作用。这些秋季当令的水果都可以适量食用。

立秋时节避秋燥(奈何秋立秋暑气秋燥两手防)(7)

枇杷,又名金丸、芦枝,因果实形状像琵琶而得名,其味道鲜美、酸甜适度,很受大家的喜爱。中医认为,枇杷味甘、酸,性平,能清肺、生津、止渴,可用于治疗肺热、燥邪引起的咳嗽、久咳不愈、咽干口渴及胃气不足等病症。枇杷中含有的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C等,都有增强机体抵抗力的作用;所含的苹果酸、柠檬酸等有机酸,能刺激消化腺的分泌,对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吸收、止渴解暑均有作用;所含的膳食纤维也有润肠通便的作用。此外,枇杷核中含有苦杏仁苷,能够镇咳祛痰,所以非常适合秋季食用。

立秋时节避秋燥(奈何秋立秋暑气秋燥两手防)(8)

芝麻真是一个养生高手,值得隆重推荐,而且老少咸宜,物美价廉。芝麻味甘、性平,入肝、肾、肺、脾经,具有补血明目、祛风润肠、生津通乳、益肝养发、强身体、抗衰老之功效,可用于治疗身体虚弱、头晕耳鸣、高血压、高血脂、咳嗽、身体虚弱、头发早白、贫血、津亏便秘、乳少、尿血等症。古代养生学家陶弘景曾说:“八谷之中,惟此为良,仙家作饭饵之,断谷长生。”在中国古代,芝麻历来被视为延年益寿佳品,宋代大诗人苏东坡也认为“芝麻能强身体,抗衰老,以九蒸胡麻,同去皮茯苓,少入白蜜为面食,日久气力不衰,百病自去,此乃长生要诀”。

立秋时节避秋燥(奈何秋立秋暑气秋燥两手防)(9)

黄精是一味补益类的中药,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的作用,是老年人较理想的补养之品,无大补温燥之品可能带来的副作用。《本草纲目》讲:“服(黄精)亦不论多少,一日不隔即去老还少。”清版《泰山县志》引用陶弘景语称黄精为“仙人遗粮”。可见古人对黄精的评价之高。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黄精还具有降血压及降血糖的作用,可以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起到降低血脂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入药黄精又分为生黄精、熟黄精、甜黄精、酒黄精等,功效略有不同。黄精除了入药、泡酒,还可以做药膳,像黄精炖瘦肉汤、黄精当归鸡蛋汤、黄精粥、黄精蒸鸡等。其中黄精粥适用于阴虚肺燥咳嗽咽干者及脾胃虚弱者,黄精蒸鸡则对冬季体倦乏力、腰膝酸软、怕冷等甚有疗效。

立秋时节避秋燥(奈何秋立秋暑气秋燥两手防)(10)

西蓝花菜营养丰富、味美又健康。它含有蛋白质、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维生素C、维生素A等,其中维生素C含量丰富,是蔬菜中含量最高的一种;含蛋白质的量是菜花的3倍、番茄的4倍。西蓝花含有抗氧化防癌的营养素,长期食用可以减少乳腺癌、直肠癌及胃癌等癌症的发病率。据美国癌症协会的报道,在众多的蔬菜水果中,西蓝花、大白菜的抗癌效果较好。

立秋时节避秋燥(奈何秋立秋暑气秋燥两手防)(11)

立秋后,自然界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人们应当做好保养阳气的准备。因此,在起居上,应做到“早睡早起”,这是因为早睡可以顺应阳气的收敛,早起可使肺气得以舒展。秋季适当早起,还可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对于预防脑血栓等缺血性疾病发病有一定意义。

立秋时节暑热未尽,虽有凉风时至,但天气变化无常,白天“秋老虎”仍然很炎热,早晚温差大。此节气中应该开始增加夜里的睡眠时间,借此补偿夏日的睡眠不足。秋季早睡,完全符合“秋收”的养生原则。

立秋时节避秋燥(奈何秋立秋暑气秋燥两手防)(12)

俗话说“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入秋之后,尽管昼夜温差变大,但是白天有时仍然很热,有时暑气更加逼人,所以,防暑降温要继续,不能有丝毫怠慢。爱美的女士尤其要继续注意防晒,秋季的紫外线往往更加厉害。

很多地区在立秋前后正好处在“三伏天”,所以天气仍很热,人们称“秋老虎”。“秋老虎”天气虽气温较高,但总的来说空气干燥,阳光充足,俗话说“立秋以后十天热”,紫外线依然肆虐,防晒功课依然不能松懈,人们外出时,尤其是爱美的女性应该抹上防晒霜,打起遮阳伞,在无防护的情况下应尽量减少日晒时间,不要超过1.5个小时。

立秋时节避秋燥(奈何秋立秋暑气秋燥两手防)(13)

立秋后天气依旧很炎热,很多人仍像夏季一样用空调来降温。但应注意,随着早晚温差的加大,立秋后尽量不要在晚上睡觉时使用空调了。因为立秋后虽然暑热未尽,往往是白天酷热而夜间凉爽。如在晚上睡觉时使用空调,容易感受寒邪,使人出现身热头痛、关节酸痛、腹痛、腹泻等症状。另外,睡觉时也不宜开着门窗,避免受到冷风侵袭而致病。

立秋时节避秋燥(奈何秋立秋暑气秋燥两手防)(14)

立秋节气天气闷热,食品、衣物仍然跟夏季一样很易发生霉变,甚至比夏季更易发生。一般来说,如果气温达到35℃以上,而相对湿度在70%以上,就很容易产生霉变。食用霉变的食物后会发生胃肠疾病,如胃肠炎和痢疾等。容易霉变的食物有面包、蛋糕、熟肉、鱼虾、奶、鸡蛋、桃、香蕉、甘蔗、大米、豆类等。柜子里的衣物、床单、被褥发生霉变,会导致皮肤过敏,一定要经常通风晾晒。

立秋时节避秋燥(奈何秋立秋暑气秋燥两手防)(15)

运动者可根据自身体质和爱好,选择散步、打太极拳、爬山等轻松和缓的项目,运动量与夏季相比可适当增大,运动时间可加长,但要注意强度不可太大,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

立秋时节避秋燥(奈何秋立秋暑气秋燥两手防)(16)

慢跑是一项很理想的秋季运动项目,跑速自定、跑程不限,能增强血液循环,改善心肺功能;改善脑部的血液供应和脑细胞的氧供应,使大脑能正常地工作。跑步还能有效地刺激人体代谢,增加能量消耗,有助于减肥瘦身。它作为一项投资少而回报多的休闲活动,深受人们喜爱。慢跑运动几乎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跑步,大脑的供血、供氧量可以提升25%,这样夜晚的睡眠质量也会跟着提高。

立秋时节避秋燥(奈何秋立秋暑气秋燥两手防)(17)

秋高气爽的初秋时节正是走出家门、到大自然中去锻炼的大好时机。一天之中,如果抽出一段时间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如抽出约30分钟进行慢跑,不仅会少染疾病,体质也会增强,精力也会日益充沛起来。

立秋时节避秋燥(奈何秋立秋暑气秋燥两手防)(18)

自行车锻炼的好处是不限时间、不限速度。骑自行车不但可以减肥,而且还可使身材匀称。由于自行车运动是需要大量氧气的运动,所以还可以强化心脏功能。同时还能帮助控制高血压。踩自行车时脚部血管受到挤压,使血液循环加速,大脑摄入更多的氧气,再加上吸入大量新鲜空气,会觉得头脑更清楚。

另外,适当的运动能促进人体分泌一种激素,这种激素使人心胸开朗、精神愉快。骑在自行车上,你会感觉十分自由且畅快无比。它不再只是一种代步工具,更是愉悦心灵的好方法。

立秋时节避秋燥(奈何秋立秋暑气秋燥两手防)(19)

古诗有“春伤秋悲皆自惹,花开花落岂由人”,可见,秋季是一个容易情绪波动、勾起人悲伤情绪的季节。

立秋时节避秋燥(奈何秋立秋暑气秋燥两手防)(20)

有一招最简单的调节情绪的方法,就是大笑。

中医有“常笑宣肺”一说。而现代医学也有研究证明,笑对机体来说的确是最好的一种“运动”,不同程度的笑对呼吸器官、胸腔、腹部、内脏、肌肉等有适当的协调作用。对呼吸系统来说,大笑能使肺部扩张,人在大笑过程中还会不自觉地进行深呼吸,清理呼吸道,使呼吸通畅。另外,人在开怀大笑时,可将更多的氧气吸进体内,随着流畅的血液行遍全身,让身体的每个细胞都能获得充足的氧气。所以,请坚持每天都让自己快乐起来,多开怀大笑。这样做愉人愉己,还会让你的肺脏更健康。

立秋时节避秋燥(奈何秋立秋暑气秋燥两手防)(21)

正确、适度的调节呼吸动作有助于清肺。腹式呼吸法,伸开双臂,尽量扩张胸部,然后用腹部带动来呼吸。这种呼吸方式的目的是增加肺容量,排除浊气、吸入清气,尤其有利于慢性阻塞性肺病和肺气肿病人病情的恢复。

立秋时节避秋燥(奈何秋立秋暑气秋燥两手防)(22)

将两手拇指外侧相互摩擦,有热感后,用拇指外侧沿鼻梁、鼻翼两侧上下反复搓,然后,按摩鼻翼两侧的迎香穴。每天早晚各做1 ~ 2组。搓迎香穴对过敏性鼻炎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立秋时节避秋燥(奈何秋立秋暑气秋燥两手防)(23)

每晚临睡前,端坐在椅子上,两膝自然分开,双手放在大腿上,头正目闭,全身放松,摒弃杂念,意守丹田。吸气于胸中,两手握成空心拳,轻叩背部肺俞穴数十下,再抬手用手掌从两侧背部由下至上轻拍,持续约10分钟。这种方法可以舒畅胸中之气,有健肺养肺之功效,并有助于体内痰浊的排出,且可疏通背部经脉,预防感冒。

秋季养生,要顺应秋季的气候特点,因时、因地、因人地进行调养,达到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效果。

立秋时节避秋燥(奈何秋立秋暑气秋燥两手防)(2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