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荣讲论语一共多少集(被世人误解千年的论语名句)

我念中学时,一位老师教《论语》的一句话:“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老师解成:孔子说,自己带了肉干来找我,我是没有不教的。结果同学们哄堂大笑。

这样翻译,孔子好像成了开补习班的,你只要交学费,我就教。

后来,我读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谈到孔子时说他是一位至圣先师,拿他跟希腊大哲苏格拉底比。

但是最后,冯先生说,孔子还是比不上苏格拉底,为什么?因为苏格拉底教学生不收学费,并且严词批评别人收学费;但孔子是收学费的,而且公开声明:“只要交了学费,我是没有不教的。”

冯先生还加了一句,说这也不能怪孔子,因为生活总是要维持的,教书收费无可厚非。

我念到这一段心里很困惑,事实真是这样吗?

他要求弟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既然如此,又怎么可能大声宣传自己教徒要收“肉干”呢?

4与常理相左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编的,如果孔子这句话真有“收肉干”的负面意思,弟子们“为尊者讳”,恐怕会删掉它。

但这句话一直保留在《论语》中,被世代传诵。可见,它不可能是“收肉干”的意思。

孔子有弟子三千,如果每人送十束肉干,就是三万束肉干,怎么吃呢?如果都吃了,孔子他老人家还有命吗?

况且,孔子对饮食卫生非常重视。《论语·乡党》里有句话:“沽酒市脯不食”,孔子对于市面上买来的酒和肉干是不吃的。

5孔子有生活来源

如此一来,大家不免有一个疑问:孔子不收肉干,他靠什么生活呢?

事实上,孔子年轻时做过一些基层公务员工作,管过仓库、牧场。后来,他的主要生活来源,是替别人办丧事。

大家不要惊讶,在古代,办丧事是一种高尚的行业。丧礼是古代最重视的一种礼仪,据说有五十几道程序。

但是很少有人弄得清楚,所以都需要请专家来主持。所以古代负责丧礼的主持人,都是非常重要的,在社会上受到重视的专家。

所以孔子有他的生活资源,这一点实在不需要我们来担心。

孔子的生活非常简朴,甚至穷困。这一点可以在《论语》里找到许多例证。所以他教学的时候,弟子诚心送来薄礼,他也没有理由拒收。

但是本末轻重不宜混淆,说孔子教书要收肉干当学费,显然是误解了孔子的意思。

孔子的意思是说,只要是十五岁以上的孩子,我就愿意教诲。这句话完全印证了孔子“有教无类”的心怀与抱负。

至于实际是否带着肉干这样的薄礼,反而是无关紧要的问题了。

傅佩荣讲论语一共多少集(被世人误解千年的论语名句)(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