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之道经营之本(做老板的最高境界)

作 者:吴强 私人董事会教练 ,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做人之道经营之本?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做人之道经营之本(做老板的最高境界)

做人之道经营之本

作 者:吴强 私人董事会教练

来 源:正和岛(ID:zhenghedao)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解读>>

前几年企业家们还在讨论“先做大还是先做强”,这两年越来越多人说要“小而美”。如果老子穿越到今天,他会告诉大家:这些都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长久”,做企业的最高和最低纲领都是“活下去”。

本章的意思并不复杂:执持盈满,不如适可而止;显露锋芒,势头保持不了多久。金玉满堂,无法守藏;富贵而骄,招来祸患。事业成功了就应该身退,这样才合乎天道。

这是老子对于领导者如何通往长久之道的规劝。

老子是一位人性大师,了解人类的弱点是贪婪、自满,痴迷于追逐名利,而且不知道满足。他用几个字就把这种弱点形象地勾划出来。

1、持:拿着架子,执着于自己拥有的成绩和经验,不肯放下;

2、盈:甲骨文的字意是两个人站在浴缸中,水漫出来。表示已经装不下任何新东 西;

3、锐:锋利的刀刃。尖锐,咄咄逼人,容易割伤别人;

4、守:保守,守旧。贪恋过去的成果,醉心于金玉满堂,害怕失去;

5、骄:因为拥有财富和社会地位,而自满、得瑟。

一位自持、自满、锋芒毕露、保守、骄傲的领导,可谓是“五毒俱全”。就算他再聪明、再有本事,也会走进盲区、失去判断力。失败,是迟早的事情。

《天龙八部》里少林寺方丈告诉虚竹和尚:世界上只有两人,一个叫“名”,另一个叫“利”。名利就是富贵,它们是如此有魅力,就像美味的诱饵,让人们变成盲目的鱼群,对其趋之若鹜,知进不知退,善争不善让。

不仅领导者追逐名利,吃瓜群众亦是如此。因此,事情会进入这样一种循环:下属为了自己的名利,想着如何讨好上级;上级习惯了恭维的声音,更难听进刺耳的真话。渐渐就形成了“回音壁”效应——领导者只能听到自己想听、爱听的。

鲁迅先生谈到过中国猛人(包括名人、能人、阔人)的宿命。他说,一旦成为猛人,身边就会出现很多马屁精,将其团团围在中间,投其所好、拼命赞美,“使该猛人逐渐变成昏庸,有近乎傀儡的趋势。”典型的例子就是袁世凯,包围者连报纸都会特印了给他看,民意全部拥戴,舆论一致赞成。最后称帝失败,一命呜呼。

老子一再提醒,做人要顺从天道。什么是天道?天地有阴有晴、有寒有暑,天道是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的循环往返。就像人的呼吸,我们离不开空气,但也不能只吸不呼啊。

想要收获、接受,就必须要给予、放弃。杯里的水满了,就要清空。放下过去,才能迎接未来。做企业也是如此,只有让成功变成过去式,才能迎来新的成功。管理失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抱着过去的经验不肯放手。

诺基亚CEO在同意微软收购时最后说的一句话:“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不知为什么,我们输了!”我建议他读读老子。诺基亚最大的错误,就是太过执着于“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临到破产了还如此自持盈满,岂能长保?

老子有非常具体的“长久之道”建议,而且极富逻辑。我们可以从他的规劝中,读出他的解决方案:不持、不盈、不锐、不骄、不守;知止、功成身退。

身退,并不是避世而去,而是“后其身、外其身”,通俗地讲就是“别太把自己当会事儿”。功遂身退的智慧是“功成而名不就、事遂而身不居。”

还记得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毕业演讲上的结束语吗?“stay hungry,stay foolish。”有人把它翻译为“保持饥饿、保持愚蠢”,有人把它翻译成“饥渴求知,虚怀若愚”,读完了这章道德经,你会把它翻译成什么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