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中的大学讲什么(所谓四书之一的大学是怎么回事)

儒家经典通常包括四书五经,其中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是旧时科举必考项目。

四书中的大学讲什么(所谓四书之一的大学是怎么回事)(1)

这些传统的东西虽然有其糟粕所在,但其中精华也是不能否认的,虽历经千年,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其中很多内容已经融入到了中国人的基因之内、骨髓之中,人们一言一行,无不透露出文化传承的脉络。

现今随着“以德治国”和“文化复兴”的提倡,那些被埋在古代儒家思想之中的精华,便显现出了它璀璨的光芒。尤其是全民浮躁的当下,物质虽然丰富,但内心仍然有太多的困惑,更应该拾起书本。

既然生活给不了远方,倒不如在书中寻找答案,有些东西前人早已总结放在那里。

四书中的大学讲什么(所谓四书之一的大学是怎么回事)(2)

今天重点说一下《大学》,“大学”是与“小学”相对应的概念,即“大人之学”。古人八岁左右学习小学,主要是对古文的断句和解释;到了十五岁,则开始学习“大学”,即“义理之学”。

总的来说,“小学”只是“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的小道,而“大学”则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

四书中的大学讲什么(所谓四书之一的大学是怎么回事)(3)

《大学》一书原为《小戴礼记》中的《大学·礼记》篇,宋以前并不受太大重视。到了宋代,人们发现《礼记》中的《大学》和《中庸》两篇太过经典,是儒家的精髓,于是将这两篇文章单独抽出来各为一书。后来朱熹又将它们与《论语》和《孟子》合称为“四书”,正式成为儒家经典中的经典。

《大学》“三纲领”:明明德、亲民、至善;“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四书中的大学讲什么(所谓四书之一的大学是怎么回事)(4)

《大学》全篇分为十一章,第一章是综合阐述总纲领和条目,后面十章分别加以解释。

《大学》第一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四书中的大学讲什么(所谓四书之一的大学是怎么回事)(5)

第一章首先指出“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个纲领,先彰显发扬自己身上的明德,再推己及人,从而到达至善的境界,天下太平,这就是儒家心中的道德目标,为千百年来无数仁人志士毕生所追求。

“明明德”肯定了人本身具有达到终极道德目标的根本;“亲民”则是儒家与佛家和道家不同的地方,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止于至善”包含两层含义,一个是到达,一个是坚守。

四书中的大学讲什么(所谓四书之一的大学是怎么回事)(6)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看似层层递进,但实则相辅相成,这些内容始终紧密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境界到达了还要能坚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