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生产电解锰的国有企业有几个(云南电解锰企业环境状况调研报告)

云南电解锰企业环境状况调研报告

一、调研背景

南非和中国是世界电解锰的生产大国。我国电解锰的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80%以上,然而电解锰是污染及其严重的产业,因此计划调研云南地区锰业企业环境污染状况。经过桌面调查、对比之后,确认以文山州砚山江南锰业有限公司、麻栗坡天雄锰业两个5万吨产能企业作为调研对象展开调查,并于元旦期间完成调研。

二、调研目标确认

通过桌面调查,了解到云南地区锰企业共10余家,主要集中在文山州和红河州,其中文山州10家,红河州6家,但生产电解锰的锰业企业并不多,多数云南锰业生产产品为锰矿石、二氧化锰、锰硅合金、天然放电锰粉等。

国内生产电解锰的国有企业有几个(云南电解锰企业环境状况调研报告)(1)

表格 1 云南地区部门锰业名单

国内生产电解锰的国有企业有几个(云南电解锰企业环境状况调研报告)(2)

图 2 云南地区锰业分部2

经过数据对比,决定选取文山州砚山县江南锰业有限公司和文山州麻栗坡县天雄锰业有限公司这两家云南地区较大型的电解锰生产企业进行现场调研,了解地区锰业企业生产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三、调研方法

对抽样企业以现场观察、访谈和取样检测等方式开展环境调研;

四、调研发现

(一)江南锰业有限公司

1、企业概况

云南江南锰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于2011年江苏江南实业集团与砚山县正大锰业有限公司资产重组成立的,隶属于江苏江南实业集团,厂址位于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三星坝工业园区内,老厂就是原正大锰业有限公司的生产线,年产1万吨电解锰。2011年资产重组后,江南实业集团上马新项目,对原有1万吨电解锰生产线进行技改,增加四条生产线,形成年产5万吨电解锰的规模。2011年时还预计建设一条年产20万吨硫酸生产线,利用预热年发电2000万度。经过查询2015年云南省环保厅对《云南江南锰业股份有限公司5万吨/年电解金属锰技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了解到,原计划的年产20万吨硫酸生产线已经取消,将原有的渣场从11万立方米扩容到220万立方米。

2、调研发现

(1)厂区问题

根据环评批复,全厂均须进行地面硬化和防渗处理,其中工艺各水池、初期雨水收集池、事故水池、废水处理站各水池须采取措施进行全防渗,要求渗透系数≤1.0×10-10cm/s,电解、浸出等湿法工序溶液贮存池、事故池按照渗透系数≤1.0×10-7cm/s的要求进行防渗;厂区地面和初期雨水收集水渠须进行整体水泥硬化防渗(渗透系数≤1.0×10-7cm/s),进一步减少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但从实地调查的航拍照片上看,厂区内并没有做到全部地面硬化和防渗处理,锰渣被随意堆放在裸露的土地上,并且没有遮挡雨水的设施,如遇到下雨天气,雨水直接淋到锰渣里再渗入地下,对地下水环境造成污染的风险很大。同时环评批复中要求建造的容积不低于1500立方米的事故应急池,并未发现有建造。

国内生产电解锰的国有企业有几个(云南电解锰企业环境状况调研报告)(3)

图 3 江南锰业厂区内大部分未硬化

另外我们发现,看到的几个水池其中有一个没有做防渗措施,水池四边直接就是裸露的土地,没有达到环评批复的要求。

国内生产电解锰的国有企业有几个(云南电解锰企业环境状况调研报告)(4)

图 4 江南锰业厂区内的几个大水池

国内生产电解锰的国有企业有几个(云南电解锰企业环境状况调研报告)(5)

图 5 江南锰业其中一个未做防渗的水池

从拍摄的照片看,企业整个厂区位于一个小山包上,地势高于周边的土地,并且企业的集液池旁边就是农田和鱼塘,并有沟渠联通鱼塘和农田,遇到暴雨天气,水位上升溢出容易造成废液污染事件。我们对企业旁边的鱼塘水进行了取样,待检测结果出来后可以了解企业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渣场问题

渣场位于企业东南方麻风村南边一个四面环山的山窝中,只有一条两山间的缺口可以出入,距离企业直线距离大概有三公里。

国内生产电解锰的国有企业有几个(云南电解锰企业环境状况调研报告)(6)

图 6 江南锰业和渣场位置示意图

通过前往渣场现场调察发现,渣场还属于未建成状态,渣场四周没有截洪沟,底部隐约可以看到部分白色的防渗膜,但仅限于在大量堆放锰渣的位置,其余位置没有发现防渗膜,渣库内部积蓄了大量黑色的渗滤液,如防渗措施不充足,势必会影响该处地下水。

国内生产电解锰的国有企业有几个(云南电解锰企业环境状况调研报告)(7)

图 7 江南锰业的渣场内积蓄了大量黑色的渗滤液

根据环评批复要求,该渣场“需要在拦渣坝下建设7100立方米的调节池,满足降雨量最多月份渗滤液(按30年一遇丰水年的降雨情况计算)的蓄水要求”。但目前渣场并未建成拦渣坝,调节池也并未建设完成,违反环评批复要求。如遇到大量降雨,形成山洪,会存在渗滤液随山洪从山口处流入下方农田,污染土地的风险。

国内生产电解锰的国有企业有几个(云南电解锰企业环境状况调研报告)(8)

图 8 江南锰业的渣场位于三面环山的小山坳中

向现场施工人员打听,上图山口红色土地就是调节池的位置,目前仅开始土方开挖施工,什么时候完工并未了解到。下一步将对该渣场现状向砚山环保局申请信息公开,了解该渣场的建设情况以及违规情况。

(二)天雄锰业有限公司

1、官方网站企业概况

云南麻栗坡天雄锰业有限公司以采矿开采和锰系产品深加工为龙头,以水电开发为依托,是麻栗坡县首个以电力、矿山、冶炼为一体的锰矿资源深加工工程,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达到国家要求。到2015年底形成电解金属锰10万吨/年,锰矿开采80万吨/年,水电装机容量10万千万的生产能力。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20亿元以上,创造税收2亿元以上,提供就业岗位2500余个。

到2018年底,再建成年产25万吨硫酸,年产20万吨锰矿焙烧配套项目,整合控制锰矿资源达到1600万吨,年生产电解锰15万吨,拥有配套的锰矿资源及水电资源。实现年产值达到40亿元以上,创税3.5亿元以上,提供就业岗位4000个,打造全球重要的锰业生产基地和标杆企业。

2、企业真实现状

(1)项目进展情况:

该项目计划总投资22亿元,已累计完成投资17亿元。2015年计划完成投资5000万元,1—4月已完成投资5000万元,预计今年8月底前试投产。项目立项、水土保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已完成;安全预评价工作已通过评审。目前,正在办理林地征占用手续待完善、安全设施设计和厂区临时用地复垦方案,同时完善手续及配套扩建项目的林地规划。占地356亩的电解锰(含硫酸生产线)厂区于2011年1月开工建设,现已完成厂区主体工程框架建设,正在开展员工招聘和培训工作。配套的电力项目已建成运营水电装机4.5万千瓦,拟建的董湖、董布电站项目装机共3万千瓦,董湖电站已经州发改委立项,目前正在开展前期各项报批工作,其中:国土预审和林业查验工作正在进行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规手续已上报省国土厅待审批。电解锰厂配套送变电工程的5个施工标段施工正常,其中:4个标段输电线路工程完成塔基混凝土浇筑工程量的95%,青苗赔偿已完成98%,110kV城子上至天雄线路工程完成杆塔组立的95%,架线工作完成80%;城子上变电站间隔扩建工作已准备就绪;变电工程主要设备已采购;110kV变电站土建工程已完成设备基础混凝土浇筑和设备构支架组立,正在施工主控室、电缆沟及设备安装。配套矿山建设方面,砚山花鱼塘矿区探矿井完成掘进东井和西井52米;砚山马鞍山主井完成掘进18米;砚山土基冲生产井完成掘进110米;砚山土基冲2号探矿井掘进12米;砚山莲花坡生产井及风井掘进28米,共生产矿石1282吨。附属设施方面,已建成600套公租房并投入使用;厂区道路平整和水沟砌筑等土建工程已完成;原辅材料的采购正在作市场调研,矿石供应开始调运;供水工程正在做测量工作。

(2)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资金筹措困难,需各金融机构给予项目建设信贷支持。二是砚山、丘北矿区矿石无法正常运输和生产。砚山矿区:平远街永和村的村民阻路运矿,现有5万吨矿石因村民阻路等问题无法从矿山运出;丘北矿区:麻栗坡县天雄锰业有限公司已收购丘北大马恒锰矿4年,但当地村民阻拦,公司一直不能进场开采,小马恒矿区自2014年5月8日打砸事件后,至今未能正式恢复生产。三是资源供应难以保障。按照8万吨电解锰项目生产需要,每年需消耗锰矿石(含碳酸锰和氧化锰)约60万吨至80万吨,按设计经营20年计算,需要至少1200万吨至1600万吨左右的锰矿资源才能满足电解锰厂生产的原材料供给。目前,该公司在麻栗坡县境内已拥有的锰矿石储量不足100万吨,在文山州境内整合了锰矿资源21个、在红河州收购矿山1座,已整合探明的锰矿石储量大约300万吨至500万吨。四是尾渣库建设未启动。由于企业筹措资金困难,公司提出对尾渣库进行分期建设的设想,根据环保要求,需提出分期建设的方案经专家评审报省环保厅审批同意,但目前企业没有做出对尾渣库分期建设的方案。

3、调研发现

(1)厂区

国内生产电解锰的国有企业有几个(云南电解锰企业环境状况调研报告)(9)

图 9 天雄锰业未完全建成的厂区

根据围绕厂区调查和向村民了解,天雄锰业厂区2011年开始建设,2015年停工,到2016年底已经停工一年了,用无人机航拍查看厂区内部,可以看到有少量试生产产生的锰渣堆放在库内,但仍有区域和厂房未建成,厂内看不出开工迹象,建筑材料部分随意堆放。

(2)渣库

国内生产电解锰的国有企业有几个(云南电解锰企业环境状况调研报告)(10)

图 10 天雄锰业的渣场就位于厂区背后的山谷中

天雄锰业渣场计划建于企业下方的山谷中,从上图可以看出大概的范围。

国内生产电解锰的国有企业有几个(云南电解锰企业环境状况调研报告)(11)

图 11 山谷中渣库施工造成的山体和植被破坏

渣场所在区域山体破坏严重,岩层裸露、植被破坏严重,没有继续建设的迹象。

五、问题总结

1、行业不景气、开工不足

从已经调研的两家具地区代表性的企业现状可知,部分企业属停产或半停产状态,天雄锰业甚至未投产即停止厂区和渣库建设;江南锰业新旧两个厂区,但老厂区已经停产,基本上属于废弃状态;通过查询政府文件可知,由于电解锰价格走低、行业不景气,大部分企业存在开工不足甚至停产、并停产状态。相对于前一年的用工情况,2016年锰业企业整体开工不足前一年的30%。

2、环保设施整体投入不足

通过观察两家企业的厂区和渣场可以发现,企业普遍存在环保设施投入不足、渣场建设简陋等情况;江南锰业厂区各类矿渣、废渣随意堆放,缺少必要的防雨防渗等设施;渣场连基本的截洪沟、防渗防漏设施都没有。

六、调查结论

结合现场调查和文件分析可以发现:

1、云南地区锰业企业受整体市场行情的影响较大,企业生产开工不足;

2、云南地区锰矿资源不足,同时开采的时候受到当地居民阻碍,运输困难,企业生产原料跟不上生产规模;

3、企业环保投入不足,企业内矿物、废渣储存处理设施不完善,有泄露的风险;企业渣场设施不完善,锰渣随意堆放,大量渗滤液没有收集处理,存在泄露污染农田和地下水的风险;

4、地方环保部门监督不足。地方环保部门文件中只体现处罚,未见对企业进行停产整改等进一步处罚措施;应进一点加强监管,确保环保措施落实到位;

七、参考文件:

(1)《云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云南江南锰业股份公司5万吨年电解金属锰技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

(2)《文山州2016年环境监察稽查工作报告-文山州环保局》

(3)《文山州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的总结报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