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是一本仓促的书(那些留在青春记忆里的信笺)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电子产品充斥的年代,似乎写信早以成为每个人生活中的过眼云烟了,现在很少再有人提笔写信了,当然也包括我,但在内心深处,对于那些写信的日子总是特别怀念,时不时地拿出那些年的信笺,仔细地翻阅品读,仿佛你就站在我的面前,青春依然在。

自分别之后这么多年疏于联系,不知你在他乡还过得如意吗?是否过上了你想要的生活?尽管疏于联系,但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没有忘记过你,我们之间的那些信件我一直保存着,算是我们之间最美好的青春回忆吧。

青春是一本仓促的书(那些留在青春记忆里的信笺)(1)

犹记得那是八十年代最末一年,我结束了无忧无虑的小学时代,步入了中学,开始了懵懂的青春时代。

那时的学习算不上太紧张,全凭自觉,特别是在农村,爸爸妈妈们的主要职责是干好地里的活,孩子们的学习一般是不管的,顶多督促一下,想管也管不了,因为他们也不会,孩子自己学什么样就什么样,而那时我是比较自觉的孩子,在学校里被老师称作“好学生”,父母也比较满意。

青春是一本仓促的书(那些留在青春记忆里的信笺)(2)

记得有一次,从市里调来一位年轻帅气的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讲什么是疑问句时举了一个例子“你看过《几度夕阳红》吗?”,我就问老师那是谁写的书,老师告诉我们是台湾著名女作家琼瑶,《窗外》是她的处女作。

老师无意间的讲解勾起了我对琼瑶的向往,正好从市里转来一位费姓的女同学,她比较新潮,唱歌跳舞都顶呱呱,只是成绩略差一点,她告诉我琼瑶全套书她有,可以借给我看,我兴奋地差点抱住了她,只是她再三声明不仅要看得快而且还要保护好,还不许让老师收去。

别说就这三个条件,一百个条件我也会答应的,我当时还郑重其事般地给她写了一张保证书夹在她书里以作为看书看得踏实的资本,自此我进入了我少女时代的“琼瑶时代”。

青春是一本仓促的书(那些留在青春记忆里的信笺)(3)

琼瑶的书的确让人着迷,书中的每一个爱情故事都令人怦然心动,令人神往。特别是书中的男女主人公有时的不顾一切,都那么令人佩服,令人折服,我深深地深限其中,不能自拔。

每天下午放学匆匆做完作业后就偷偷地看起来,有时沉迷其中,看到深更半夜,父母还以为在学习,现在回想起来,真是自欺欺人呀,但那时却反而觉得沾沾自喜,觉得自己太聪明了。

就像现在的孩子沉迷网络一样,我也沉迷于小说中,渐渐上瘾了,有时上课放在课本下偷看,下课了也接着看,连上厕所都顾不上了,一天能看好几本,有时觉得好像自己生活在梦中,撇离了现实,羡慕那种对自己来说虚无缥缈的生活,这样导致了我的学习成绩直线下滑,连最拿手的英语也退居了前五名之外。

而我却不知反省,依然我行我素,继续着我的“琼瑶梦”,梦想着有一天我也能碰上书中的某一位白马王子,踏着七彩祥云和我手拉手走在热闹的市街上。。。。

青春是一本仓促的书(那些留在青春记忆里的信笺)(4)

就在我即将陷入迷途羔羊的时候,是你拯救了我。那时正值上我最讨厌的物理课,不是物理本身讨厌,而是讨厌物理老师而“厌乌及屋”了,物理老师极其严厉,上课提问概念,如果有谁少背了个“的”,也得让人罚抄十遍,而且还必须用信纸,还得写得认认真真的,要不就得重写。

一上物理我就害怕,越害怕越出事,经常被罚写,有一次我实在出离愤怒了,和他顶起嘴来,说我就不写了,他说不写到外面站着去,我不管三七二十一摔门而去。

敢和物理老师这样在当时班里引起了不小的骚动,简直是“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了,也因为此或许我“出名”了,由此也引起了你的观注吧。

在一次课上我正偷偷看书至精彩处,突然一个纸团飞到我手边,我吓了一跳,谁?打开一看上面写着:看课外书要适可而止,不管干什么都要有个‘度’,希对自己负责!!!对不起,打扰了。署名为岩。

我瞥了你一眼,你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继续专心致志的听你的课,自始至终连一次头都没回,呵,有啥了不起,不就是物理学霸,物理老师眼中的红人吗?这种不服情绪一冲大脑便又折了回来,是呀,凭什么你能学好而我就不能呢?不行,我得赶上你,至少我英语语文比你好,作文更胜过你,凭什么物理不如你?

我不服,回想着纸条上你对我的谆谆告诫,心里的不服也化为了感激。从此以后我对琼瑶小说真的适可而止了,而那时我已经读了大约二十几部了,虽对学习有影响,但也从中汲取了不少营养,至少发现自己的作文水平提高了不少,特别是写景,寄情于景,荒废了的时间也算有所弥补吧,我发誓要努力学习啦,至少要对得起我自己。

青春是一本仓促的书(那些留在青春记忆里的信笺)(5)

可能是我缺乏学习物理的脑细胞,尽管我把书翻读了几遍,可有些知识还是颇感费解,特别是大气压和浮力部分的习题,那时我自己感觉确实尽力了,可还是一筹莫展,百思不得其解。

正当我抓耳挠腮欲打退堂鼓的时候,“啪”一团纸条又飞落到我写字的手边,我展开一看,又是那熟悉的字体:不会可问我。“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互相帮助(岩)

我当时有一种“天助我也”的感觉,心里直纳闷,你有后视眼吗?我可是坐在你后边呀?难道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吗?可别这么想,我羞赧的低下了头,怎么问?过去问还是传递纸条?

思考再三,怕别人说闲话,还是纸条吧,我把百思不得其解的题也抛给了你,你依然连头也没回下,依然正襟危坐着麻利地展开纸条,嗤的一下另撕了一张本子纸,簌簌地写起来,没到几分钟就传给了我,我差点佩服的哭了,其详细程度超过了课本,另外还有详细的图解,即使是头笨猪,也会看懂的。

天哪!比那严死的物理老师都好,他只会吓唬人,我在心中暗暗竖起了大拇指,先前对你的偏见也一扫而光,我们就这样通过纸条的传递而熟悉起来。

你的英语不如我,碰到你不会的,我也通过纸条详细地给你讲解,把所有的时态都总结了一遍,以及什么时候用什么时态都一一作了详解,你本身脑子就聪明很快就掌握了,英语成绩突飞猛进,而我也有了点小小的进步,物理至少能考85分以上了。

我们彼此用传递纸条的方式互相帮助着,鼓励着,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真实平淡而不枯燥漫长。

我们在纸条文字的传递中你追我赶的进步着,每天都欣喜着。。。。

青春是一本仓促的书(那些留在青春记忆里的信笺)(6)

转眼三年时间一晃而过,马上面临高中考试了,我们还是用纸条传递了互相鼓励的话语:愿都能考入重点高中!

但生活毕竟不能全尽人意,分数出来以后,你顺利考入省重点高中,而我可能由于发挥不好吧只考了个普通高中,那时我的心中是难过的,尽管班中考上高中的也就十几个人吧,那时能考上个高中就不错了,整个假期我都处于低迷之中,从今以后我和你就不在一所学校了,还能见面吗?还能互相帮助吗?

那时的我真有点舍不得,那是一种怎样的情愫连我自己也搞不明白,而你整个假期竟无止言片语给我,算了,可能人家早就忘记了曾经,我在心里默默给自己打气:自己的人生就得靠自己走!

青春是一本仓促的书(那些留在青春记忆里的信笺)(7)

转眼就到开学时间了,没几天我就熟悉了新的学校,新的环境,我努力地学习,日子平淡得如白开水,但冥冥之中老在期盼着什么,但又说不清是什么,有时感觉又很压抑,这就是迷茫的青春吗?

闲暇之余,我会钻进校图书馆,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来充盈自己的头脑,我始终相信“与书为伍,你将不会再感到孤独”。

青春是一本仓促的书(那些留在青春记忆里的信笺)(8)

开学之后大约一个月吧,有同学喊我说有我的一封挂号信需要签收,拿过来沉甸甸的,一看那熟悉的字体映入眼帘,是你,你还不曾忘记我,急匆匆地拆开信件:见字如面,假期中忙着预习功课给你写预习复习材料没联系望见谅。

下面是整整手写的三十几页的信纸,是祥细的物理题纲复习材料,有题型、解析、归纳、总结。

我一时竟然呆了,眼前全是飘着那遒劲有力的字体,既而是感动,感动得四肢百胲都似乎痉挛起来,我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学好,一定要对得起别人的劳动和付出!

青春是一本仓促的书(那些留在青春记忆里的信笺)(9)

之后我们之间主要通过互相写信解答各种难题,不忙的时候大约两周一封,忙的时候几月一封,大部分都是探讨学习的,我很庆幸找到了学习中的知己。

我时时慨叹: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更慨叹上帝赠给了我纯洁的友谊,一位真正的朋友,我的良师益友。那时感觉能收到你的信是最幸福的事,那时在别人好奇的目光里欣喜地拿过你的信,一个人静静地读着,看着那朴素无华的文字,心中便会荡起一阵阵的涟漪,那种美妙的感觉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那时的信件足足攒了一盒子,至今还保存着,几次搬家都舍不得扔,就让它一直伴随我身边吧,直到老去的那一天。。。。

青春是一本仓促的书(那些留在青春记忆里的信笺)(10)

大学毕业之后,由于种种原因我们没能在一起,你留在了外地,我留在了家乡, 各自都成了家,各种的因素使我们不再相聚,通讯事业的发达也使我们早已不再寄信,谁还写信那就是老土,不可思议的事情。

但已步入中年的我有时在匆忙的日子里竟还会有那样的渴求:能收到一封平淡的信该有多好?!能再看到信尾的“此致!安好!握手!”该会有多激动!

青春是一本仓促的书(那些留在青春记忆里的信笺)(11)

但曾经的那些美丽的信笺,那些信笺里朴实无华的文字却深深地印在脑海中,永远地留在青春的记忆里。

如今的我们,都被生活的繁忙所扰,不知远在他乡的你也曾会有这种感觉?也曾会如我一样时时记得那些纸条飞舞的日子?那些书信传递中温情安暖的时光?遥祝他乡的你一切安好!

青春是一本仓促的书(那些留在青春记忆里的信笺)(12)


编辑:剑锋

图文:力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