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岁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青春期12-18岁心理发展特点)

这一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首先表现为人际的发展,例如对父母的信赖减少,反抗情绪增加;同伴关系开始变得非常重要;对老师也开始了评头论足,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6-7岁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6-7岁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青春期12-18岁心理发展特点)

6-7岁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

01、12~18岁的心理发展特点

这一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首先表现为人际的发展,例如对父母的信赖减少,反抗情绪增加;同伴关系开始变得非常重要;对老师也开始了评头论足。

其次是情绪的发展,虽然情绪情感倾向成熟,但是与成人相比还是显得冲动,自我控制在发展中,容易出现情绪波动。

再者是社会性的发展,这个阶段的孩子十分关注自己的外貌和体征,关注自己的人格特征和情绪特征,重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

最后是思维的发展,这一阶段已经摆脱儿童期的具体运算和简单形象思维,进入抽象思维阶段,语言成熟且反应快,顶撞父母非常快。

02、12~18岁发展敏感期

这一阶段的发展敏感期主要体现为青春期逆反,父母图和应对青春期逆反呢? 首先父母要认识到逆反是孩子有了自己独立的需要,是孩子成长的标志。 孩子的逆反的实质很多时候是为了突出自己的想法,而并不是真的顶撞父母。 因此父母要促进孩子自主性的发展,尊重孩子,以孩子为核心的交往。给孩子成长的空间,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帮助孩子而不是责备孩子,营造良好的亲子关系。

03、12~18岁发展任务

这一阶段的孩子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同一性,解决“我是谁”“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同一性的发展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很多成人成年之后依然感到迷茫,没有方向,很多时候是青春期的同一性问题没有解决好的缘故。

顺利解决“自我同一性“的问题,能够帮助孩子找到人生方向,提高自尊和自信,人格达到稳定、统一、和谐的健康水平,为之后的成长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既然同一性的发展如此重要,我们怎么促进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呢?首先我们要无条件接纳和肯定孩子,建立信任的亲子关系,创造一个“抱持”的互动空间,激发孩子发展远大理想等

一项关于咨询中什么在起作用的研究,让我们看到了咨询关系的重要作用。我还会联想到哈佛的一项关于幸福的长达75年追踪研究,最后的结果显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影响人生幸福的最大因素。

如何拥有良好的亲子关系呢。这里老师就讲了沟通的两大基本原则:

第一条原则是connection before correction ,在我们给孩子做任何教育之前,我们应该站在孩子角度先了解我们的孩子,理解到孩子的发展特点、理解到孩子的行为目的,理解到儿童内在的好奇,这样我们的教育才会是有效的,并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

第二条原则是Feel better ,do better 。在做沟通的时候,能够用心看,用心听,用心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