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死后李世民哭了:李靖装病不肯出征

李靖装病不肯出征,李世民说出一人名,李靖立刻跳下床:我马上去

唐朝统一后,李靖被迅速卷入了致命的玄武门之变。为了得到这位将军的支持,李建成和李世民竭尽全力,但原本不打算站队的李靖置若罔闻。玄武门事件爆发前,李世民派人通知李靖此事,并询问了他的态度。然而,李靖假装聋哑,既没有给李世民一个主意,也没有向李建成提及此事。

李靖死后李世民哭了:李靖装病不肯出征(1)

在贞观四年中,李世民点李靖为大将与东突厥作战。在这场战斗中,李靖以3000名骑兵袭击了颉利可汗,赢得了重大胜利,并一举击灭了东突厥汗国。

按理说,李靖以如此低廉的成本创造出如此辉煌的成绩,已超越了古代的卫青、霍去病的功绩,应该得到回报。但令人惊讶的是,李靖返回长安后,李世民却骂了他。原来,有人弹劾李靖,说他管理军队不严格。军士们趁乱,抢劫了颉利可汗的牙帐,使突厥国家的宝藏尽数散落在士兵的手中。

当李靖战战兢兢地等待惩罚时,李世民此时已经平息了愤怒,仍然奖励了李靖。

李靖死后李世民哭了:李靖装病不肯出征(2)

显然,所有针对李靖的弹劾都是由李世民暗中操控的。他给棍子和胡萝卜的原因是敲打李靖。一方面,不要让李靖为自己感到骄傲和蔑视君主。另一方面,他也告诫李靖,如果他听话,就不用担心发不了财。

在了解了李世民的“善意”之后,李靖开始保持沉默。每当他参加朝廷会议时,李靖就什么都不说。退朝后,李靖立即返回家中,关上门,坚决拒绝与外人打交道。在贞观八年中,李靖可能无法承受李世民的压力,因此他以“足疾未愈”为由向李世民请辞。

但是,李世民又如何能让李靖轻松走掉?所以他称赞道,自古以来,凡是大富大贵之人,没几个能够知足常乐的,李靖就是这样一位少见的纯臣,所以朕必须表彰李靖,让他成为下一代的榜样。李世民拒绝了李靖的辞官请求,并赐予其以及几杖帮助其治疗足疾。

李靖死后李世民哭了:李靖装病不肯出征(3)

不久之后,在吐谷浑叛乱中,李世民根本不在乎李靖有没有足疾,就让年逾60岁的李靖出兵了。此时,已经立下无数战功的李靖不需要再立功劳来巩固自己的地位。但是为了让自己能够安享天年,不至于临了却不得善终,李靖别无选择。

既然李靖表现得那么乖了,李世民应该能够放手。但令人扼腕的是,李世民仍然紧咬住不放。

贞观十八年(644年),李世民亲自征高句丽。在离开之前,李世民再次造访了李靖的宅邸。当时,李靖正装病在床,看样子快死了。于是李世民问李靖是否能随他一起攻打高丽。

李靖死后李世民哭了:李靖装病不肯出征(4)

对此,李靖以老病为由搪塞。听完李世民说出一人名,吓得李靖立刻跳下床说我马上去。李世民究竟说了什么,让不装病不肯出征的李靖病马上就好了?

原来李世民笑着说,是的!当时,司马懿也年老病弱,后来突然“自愈”,为魏国立下大功。

了解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司马懿在发动高平陵之变之前,早就以生病卧床为借口。但是,当曹爽降低警惕时,司马懿突然按剑而起,屠杀了曹爽满门300多口。因此,李世民实际上暗示,李靖,你说你自己年纪大了,病了,你是想仿效司马懿取代了我吗?

李靖死后李世民哭了:李靖装病不肯出征(5)

无奈之下,李靖别无选择,只能强打精神,随军出征。到达相州时,李靖终于走不动了。李世民也觉得自己太过分了,只好把李靖遣返京城。五年后,李靖去世。

太宗信任依赖的人并不等同于在时时刻刻都需要捧在手心上。连高士廉还曾经被唐太宗贬出。

唐太宗一直对李靖有所防范,不假。卫国公李靖也聪明地对某些事情有所回避,不假。但是造成这种局面,其实还有另一种情况。对于李世民来说,卫公李靖是唯一一个他无法确定在战场当中正面击败的人。这种帝王心术与之前这个人是不是嫡系一点儿关系都没有。

李靖死后李世民哭了:李靖装病不肯出征(6)

李靖与太宗之间的关系

唐高祖李渊最信任皇室宗亲。李渊对李靖颇有猜忌之心,先后两次要杀他,这些都不必说了。至于太宗对李靖的态度,则比较隐晦,这里需要稍加阐释。李靖固然后面被李渊赞赏,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但是当年大兴城破,李渊要杀李靖,是李世民保的李靖。

认为李靖在远方不能提供实际支持就认为问计不可能。作者似乎也没考虑到最后一手如果成功收拾掉李建成和李渊之后,是否会出现北周末三总管起兵。或者如果李世民失败逃往洛阳,是否会被其他人以勤王名义攻击。在这种情况下,李靖和李绩的态度其实很重要。毕竟隋末唐初真能打的,往多了说就李靖,李世民,李绩,侯君集,李道宗,薛万彻,王君廓,罗艺。这里面除了李世民的人外,只有李靖李绩薛万彻和罗艺。薛万彻和罗艺是李建成的人,因此中立派系的人必然是争取的目标,至少中立的人继续中立就很理想。

李靖死后李世民哭了:李靖装病不肯出征(7)

李绩受李世民节制的时间还更长一些。李绩也没有什么必要的理由非得供出李世民。如果说这些都是我个人的分析的话,后面发生的事是可以印证这一分析的。仔细翻阅两唐书二李列传,可以发现二李虽然都战功显赫,颇受太宗礼遇,但二人与太宗的关系却谈不上亲密,其与长孙无忌等秦王府旧臣相较,相去甚远。

有人认为李世民曾经力保李靖不死,李靖又曾在世民麾下效力,所以他应该是支持世民的,他的弟弟李客师在玄武门之变后与世民死党侯居集 、 段志玄 、 张公谨、 长孙安业等同拜十二卫将军。

当时太子与秦王两大势力殊死搏斗之际,朝中的文武百官都在寻找出路,分别投在有实力的三位嫡皇子麾下,其中不乏有亲兄弟而分别投在两个互相对立的阵营的事例,比如薛万彻、薛万均兄弟,前者是太子李建成的死党,后者则选择追随秦王李世民,所以两个亲兄弟立场迥异并不足为奇。

李靖死后李世民哭了:李靖装病不肯出征(8)

其次,李渊最后选择不杀李靖,李世民的话固然起了作用,但主要还是他自己善于随机应变,应对得当,一针见血地指出李渊志在天下,应延揽四海英才,不宜以私怨杀人。而且,我们不要忘了,李靖出身关陇府兵集团,在隋朝入仕多年,当时为李靖求情的人恐怕为数不少;而且李唐代隋,大量吸收前隋官吏,在这样的背景下,像李渊这样雄才大略的君主,自然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知道把理智放在情感之上,不难做出正确的选择。至于曾在李世民麾下效力,这也不能说明问题。李靖与李孝恭共事的时间更长,也未见有记载说二人关系有多么紧密。

李靖死后李世民哭了:李靖装病不肯出征(9)

太宗即位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足以印证李靖与太宗关系不甚密切。从太宗即位后对功臣的封赏可见一斑。武德九年十月的这次封赏,显然是综合了对李唐王朝的贡献和对太宗皇帝夺取皇位的助力两个维度进行的,其中,支持太宗夺取皇位的功劳显然更重要。裴寂实封最多,一方面是基于他确实是晋阳起兵最重要的元从功臣,但更多的是基于他是先皇高祖皇帝最亲近的宰辅,新旧交替之际,李世民不能不对裴寂加以安抚,就算只是表面功夫也得做足了。

其次,贞观八年十月李靖的“足疾”事件证明其与太宗的关系不太亲密。

李靖死后李世民哭了:李靖装病不肯出征(10)

李世民评价当世名将为何没有李靖?

李世民称当今名将懋功、李道宗、薛万彻三人,《资治通鉴》明言是贞观十八年三月对侍臣,也就是旁边的众位宰相说的,而当时李靖早已闭门谢客(贞观九年征吐谷浑后),基本不参与朝政了,所以这话是对李靖说的是不成立的;其次不包括李靖很正常,我并未觉得有何不对,或者说不包括李靖就削弱了他的军事地位。

李靖死后李世民哭了:李靖装病不肯出征(11)

一则这番话是太子李承乾谋反案发后,太宗决定亲自征讨高句丽之前所说,此时李靖老病在家所以太宗不提李靖,不过我觉得这样说还不够准确。要知道李靖平吐谷浑后,太宗最信任,最刻意栽培的将领是侯君集,贞观十二年反击吐蕃的松州之战以及贞观十四年平高昌之战派出的主帅都是侯君集,但侯君集牵涉太子李承乾谋反案被诛,太宗重视的名将当然就是李靖的学生懋功和李道宗。二则李靖地位要高,翻看《唐李问对》就知道了,太宗李世民翦灭群雄,武功赫赫,是何等自负之人,连魏武帝曹孟德这样的人尚且不放在眼里,段位都不一样,李世民自然不会提李靖,将李靖与这三位并列岂不是贬低了他的地位吗?

李靖死后李世民哭了:李靖装病不肯出征(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