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给每个人的改变(是那些微小的改变)

岁月给每个人的改变(是那些微小的改变)(1)

夜读·开卷有益

岁月给每个人的改变(是那些微小的改变)(2)

今天的推荐文章摘自心理学者李松蔚新书《5%的改变》。

这本书里的案例,像一个个十分有趣的“实验”:提问,回答,反馈,复盘。在这一过程里,提问者、回复者、旁观者都受到了巨大启发。

有参与者由衷地说:“改变了5%以后,其他的也会开始松动,像滚雪球一样。”

《5%的改变》

作者:李松蔚

配图:pexels

很多人都喜欢通过“思考”寻找答案,更安全,更无痛,并且显得更深刻和触及灵魂。但要我来说,还是“做”点什么更管用。行动会直接带来新的经验。试一试,无论结果如何,至少有个结果。

但这又带来一个问题,每个人都心知肚明:行动很难。

不是因为懒。很多人并不真的“懒”,他们宁肯为了维持一个不舒服的惯性,每天付出十倍、百倍的努力,但他们害怕“新奇”。

所以,他们要尝试的行动既要是新的,又不能太难受。这就是所谓“扰动”:恰到好处的“刺激”,让对方更容易地启动不一样的尝试。这是这本书的挑战。

我总结了几点心得,其中的一个经验有一些古怪:请当事人尝试的变化一定要小之又小,近乎不变。

变化如果大刀阔斧,甚至于指向“你从前的活法要不得”,就会变成用不上的大道理。这不难理解。关键是变化要“小”到什么程度呢?我个人的心得就是5%,不太起眼,几乎不解决问题。这反而是合适的。

听上去是悖论,却是行之有效的解决之道。

现在就让我们揭开悬念,看看这些尝试会带来什么。

岁月给每个人的改变(是那些微小的改变)(3)

小编注:下面的两则案例摘自《5%的改变》,每则案例包括提问、回答、反馈、复盘四部分。

岁月给每个人的改变(是那些微小的改变)(4)

为什么我总是搞砸自己的人生?

#提问:

李老师您好。

人总会有各种各样的缺点和不足,有的能改,有的死都改不了,最痛苦的莫过于,明知某个问题已经让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糟糕,却还是改不了。我向身边的亲人朋友都求助过,他们都觉得我只是贪玩、不努力,唉。

中考前,我突然丧失了学习的动力,看着日子一天天地跳,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但就是无法去做,有时甚至就是趴在卷子上玩笔芯。我就像被外星人绑架了意志,心里很急,但就是无法停止一些无聊的行为,最多只能逼自己学半小时。高考依旧如此,我成了高开低走的典型。人生最重要的读书阶段就这样荒废过去了。

最近想振作起来考会计证,但是刚刚看了三小时剧。这个剧我以前看到一半就没看了,说明剧情对我的吸引力并没多强烈。我知道,我又在重复之前“搞砸人生”的行为模式了。

有时候感觉自己是个旁观者,在做无聊事情的肉身旁边歇斯底里:“你该看书了,这个剧并不好看,无聊死了!干吗一直看个不停、逃避看书呢!”

对自己强烈的绝望促使我点开了李老师的“树洞”。你能想象出一个丧气十足的女生眯着眼睛打下这大段表述的情景吗?很绝望很绝望,绝望到麻木。日复一日,明天我又会重复今天的行为,想到这个就头皮发麻。

岁月给每个人的改变(是那些微小的改变)(5)

#答:

“旁观者”这个比喻有点意思。旁观者看到当事人正在做错误的事,忍不住大声提醒:“嗨!错了错了,你不该是这样的!”

如果当事人无动于衷,意味着什么呢?

有可能,是旁观者认错人了。

当事人就在自己的人设里,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活得很自然。旁观者着急,是因为旁观者拿着一套错误的剧本,把当事人想成了她误以为的一个角色。所以,我们来听一听当事人到底是谁吧。

请你在接下来七天,每天记录旁观者和你的对话。

旁观者:“你该看书了,这个剧并不好看,无聊死了!干吗一直看个不停、逃避看书呢!”

请你作为当事人,向旁观者解释,她认错人了。对她做一句自我介绍,让她知道你是谁。比如:

当事人:“你认错人了。我不是你以为的那个应该看书的人,我是……”

坚持记录七天,然后反馈你的感想。

#反馈:

我的问题被李老师“挂上墙”了!相当兴奋和忐忑。下面是我的反馈:

第一天

旁观者:快两点了,该睡觉了,你的眼睛在疼。

当事人:抱歉,你认错人了,我不是你以为的因为眼睛疼就不熬夜的××,其实我是周末想怎么熬夜就怎么熬夜的××。

旁观者:就算认错了,就算你不在乎自己做过手术的眼睛,明天要见朋友,你打算萎靡不振地见她吗?

当事人:我不在乎,熬夜和出去跟朋友玩都是消遣娱乐。

旁观者:熬夜打乱生物钟,双休过完会影响工作。

当事人:你又认错人了,我不是你以为的会在意工作的××,我本人并不在意这份工作。

旁观者:既然你不在乎朋友,也不在意工作,为什么又去做呢?

当事人:为了满足朋友想见我的心情,为了家人放心。

旁观者:所以你还是在意,但是他们在意什么你根本不清楚。你其实既没有满足他们,也没有满足自己。

当事人:不想和认错人的家伙一直聊下去!

结果,我自己跟自己聊生气了,但放下手机闭眼休息了。

李老师,我发现我不知不觉自由发挥了。但是,旁观者和当事人聊到停不下来是有原因的!一切都是奇妙的巧合。

最开始被老师回应的快乐,很快被抵触做反馈的心情破坏掉了。不自觉地想:我的问题或许传达得不清楚,老师或许理解错误,这个方式太简单了吧?有用吗?……然后发现凌晨一点了,立马来感觉了。记录旁观者和当事人的对话后,脑子里不由自主继续了下去,甚至形成了一场挖掘式的探讨,关于“此刻我为什么非要熬夜”。

这种对话太熟悉了,唤醒了我曾经的某种习惯。

小学一年级时,我脑袋里突然住进了一个“小虫子”。我很爱和它聊天。我明确知道,小虫子就是我自己,但依然喜欢和它一起生活。因为它的绝大多数看法和我不一样,我喜欢和它争论甚至打赌玩。但后来觉得这样不正常,就花了很大的力气把它驱逐了,并且自认为这是成长的标志。

直到做这个反馈,“啪!”封印解除。

小虫子就是我,旁观者、当事人都是我。我过激地否定某部分自己,像割掉肿瘤一样割掉某些“我”,浑噩、挣扎又压抑地活了好久。我和小虫子聊天,可能只是某种思考模式,某种自我沟通的方式。我是可以这样的!

我不知道如何讲述那种卸掉重枷、豁然开朗的感觉。十年左右过去了,我终于和自己重新取得了联系。

李老师,您的行动实验我可能不适用了,不过我会继续做完。

岁月给每个人的改变(是那些微小的改变)(6)

第二天

没有“认错人”的情况出现,今天的“我”特别乖,叫做什么就做什么,甚至通过对话的方式自行处理了一次“情绪危机”,没有求助任何人。

第三天

这几天不睡觉瞎激动冻着了,感冒了,脑袋昏昏沉沉。虽然才八点多,但是没有蹦出旁观者逼我看书,旁观者和当事人今天都想好好休息。

我觉得我整个人都很放松,基本上要睡过去了。

第四天

中午躺在床上,不想去上班。我已经明确自己纯粹就是不喜欢这份工作,但也很难过魔法这么快就失效了。

今天在网上看到一句话:世上没有必做之事。或许“认错人了”这个实验就是想说明这个问题?我不由自主产生了联想。

当然,也可能是我对自己贪图安逸的开脱。其实有朋友提醒过我,我总是想太多,缺乏行动力,好不容易行动起来又半途而废。

旁观者:你该睡了,而不是悲伤地玩手机逃避现实。

当事人:你认错人了,我不是该睡觉的××,我是熬夜玩手机能平复心情的××。

旁观者:那好吧,我想看《黑客帝国》。

今天是随缘的一天,随缘睡眠,随缘看书。一切痛苦不过是作茧自缚。

第五天

或许是昨晚的《黑客帝国》太好看,今天一整天都比较平静,又或者说,今天旁观者成了当事人。

今天按时起床、上班、上课,甚至少有地运动了一下(太难得了,激动到泪流)。

“封印”解除后,我似乎再难感受到之前“想做某件事却做不了”的分裂和痛苦,事情都变得简单;我想做和不想做的。就算暂时不想做,心理负担也没之前重了,果然都是作茧自缚,原来越在意自己“没做”,越“做不了”。

另外,自我感知变得非常敏锐。我发现,“压力”的源头都是我把别人的想法胡乱堆在自己身上(应该相亲、应该事业有成、应该会来事……)。还有就是,我特别喜欢故意瞧不起自己、打压自己。

岁月给每个人的改变(是那些微小的改变)(7)

第六天

今天回顾这个实验,突然想放弃。

旁观者(或许是提问的当事人):太羞耻了,你看你提的什么问题;胡言乱语,不要让人笑掉大牙了。可惜不能删掉。

当事人:你认错人了,我不是你以为的会因为表达不当或者有错别字就感到羞耻的人。我是想抓住一切机会去解决问题的人。

当事人很强势,拿回了主场。

回忆了一下,我真的很爱通过这种打压去否定自己、降低期待值或积极性。这种“恶习”什么时候形成的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今天我察觉了,并且没有放任自己逃避。

可能我依旧难以专注,但至少以后会警醒,小心不要任由自己沉沦在消极的情绪里,逃避真实的人生。

第七天

昨天忘了反馈。

今天竟然是实验的最后一天,突然有点舍不得。

看了看毕业到现在的日记,有点可怕;很偏激,有很多自暴自弃的言论,很多消极阴暗的想法。本来想烧掉,最后舍不得。买了新的日记本,把记录反馈实验作为新日记的第一篇。

实验做完,最大的发现是:我不怎么了解自己(所以才会“认错”?),很情绪化,同时浑浑噩噩,很焦虑,又很少细想自己情绪背后的原因。所以我很容易被影响,别人三言两语就会令我改变看法。永远不知道自己该怎么表现,才能让自己舒服也不冒犯别人(所以爱辞职,爱待在家)。

“思考”和“想”是有差别的。“想”是懒惰的自由,“思考”却必须带上复杂难言的现实生活,以及对真实自我的理解。“我想辞职”和“我考虑辞职”,难度差异太大了。

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表达清楚了没有。甚至在反馈时,我发现我很容易不思考就打出一大段似是而非的大道理,所以整个反馈过程很艰辛。因为要警惕那些不是自己的想法。

我一方面在审视自己,一方面在审视目前的生活,这两个东西我都没仔细看过。我想找到让它们能渐渐适配的方法,而不是像以前那样无视自我,放任生活,结果是既不快乐,获得感也低。

平凡又特别的七天反馈实验,很久没这么关心“自我”了。目前来说,有些方面的思考还是有点盲目,战胜情绪惰性还很难,但总觉得开了个好头,似乎获得了一些持续下去的动力。

岁月给每个人的改变(是那些微小的改变)(8)

#复盘:

大多数痛苦都可以概括成两句话:

“我不希望自己这样,但确实我就是这样的。”

“我希望像别人一样,但我又做不到那样。”

用学术一点的语言,就是理想自我和真实自我之间有差距。解决方案说来简单,就是“接纳”,接受自己真实的样子。

就像打牌,先承认手里的牌就是这些,然后再谋划怎么打好。理想必须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说一千道一万,现实中这个人再不行,他也是唯一的行动的指望。

道理简单,做起来一点都不简单。

这个人怎么就不能更好一点呢?世道真是不公。人对于自己身上不满意的部分,积累了多年的厌恶感,早已成为一种习惯。一点想要和解的耐心都欠奉。

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磨。就像这篇反馈一样,反复提醒,自我对话。

过程大家也看到了,一点一滴的进展都不易。提问者坚持了一周,稍稍有些松动,也很辛苦。如果继续坚持,收获也许还会更大一些。

需要时间,没有速成法。消化了“我不该如此”的错位感,才能看清楚真正的自己是什么样(满意也罢,不满也罢)。这还没完,从看清自己到欣赏自己,从欣赏自己到用好自己,从用好自己再到自我实现,每一段都是长期功课。在自我认识、自我成就这件事上,我们有一生的路要走。

岁月给每个人的改变(是那些微小的改变)(9)

岁月给每个人的改变(是那些微小的改变)(10)

先给失败找好理由

#提问:

李老师您好,我是一个高三学生,平时在学校可以精力十足地投入学习,但这次疫情耽误了回学校的时间,在家什么都不想做。明明非常想考一个好的学校,怎么办呢?

#答:

疫情对不同人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有的学生,因为在家学习有更大的灵活度,可以更好地安排时间。也有学生像你这样,待在家就什么都不想做。所以,有人会因为这次的疫情跟好学校失之交臂,相应地空出来的位置,就会有“本来上不了这个学校”的人,因祸得福地补进去。

不过,因为有疫情的存在,两类人都可以从中找到心理安慰。考上好学校的,可以说“我太幸运了,疫情成就了我”。没考上好学校的,可以说:“我的实力是可以上××大学的,可惜因为疫情……”

你看,总之都能给自己一个交代。

根据这一点,我有这样的干预建议:

从明天开始,每天晚上花三分钟,给自己一个小型的仪式。

如果你白天的学习效率还不错,当晚的仪式主题就是:“我真棒。我战胜了疫情的影响,离好学校又近了一步。”你可以对着镜子说这句话,可以写下来,或者用别的什么办法庆祝。

如果那天学习效率不高,仪式主题就是:“我真棒。但是因为疫情,让我离好学校更远了。”同样,把这句话说出来或者写下来。

不管怎样,你都会有一个好心情。坚持七天,请你在七天之后告诉我,你发生了哪些变化。

岁月给每个人的改变(是那些微小的改变)(11)

#反馈:

第一天

有了一些力量,假期第一次七点起床开始学习,整体下来比之前的日子多学习了大概两个小时。但是学习时的状态没有达到巅峰,下午看书时也没有忍住去玩了游戏。

今天我的仪式主题是:“我真棒。但因为疫情,我离好学校更加远了。”

题外话:本来和母亲商量好,我会比之前更加努力学习,她不干涉我的行为,她说行。结果晚上看电子版的复习资料,她一看就又开始数落我玩手机,也不听解释,两个人又吵了起来。

第二天

学习情况大概和昨天一样,不同之处可能比昨天要更主动一些。虽然还是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也不能老是否定自己吧。所以今天,我的仪式主题是:“我真棒。我战胜了疫情的影响,离好学校又近了一步。”

虽然看着这句话很不自信,我真的值得去上一所好学校吗?但读出来还是会很开心。

第三天

学习效率很低,像开始一样,只有晚上的几个小时在学习。所以今天我的仪式主题是:“我真棒。但因为疫情,我离好学校更加远了。”

第四天

今天的学习应该是目前为止最不舒服的。因为鼻炎又犯了,一天都没有学习,一页书也没有看,在房间睡了一整天。

今天我的仪式主题是:“我真棒。但因为疫情,我离好学校更加远了。”

第五天

打了一天游戏,没有看书。

今晚我的仪式主题是:“我真棒。但因为疫情,我离好学校更加远了。”

睡下以后越想越气:“就这样了?认了?”

于是又爬起来开始看书,大概从十点半看到了凌晨四点。

第六天

因为熬夜,没起来床。早上没有学习,下午开始学习,然后晚上失眠了,想着“睡不着就不要睡了,继续学呗”,于是一直学到三点多。

今天我的仪式主题是:“我真棒。我战胜了疫情的影响,离好学校又近了一步。”

第七天

学习状态很好,基本接近最理想的学习状态。还是从下午开始学习到凌晨,差不多习惯了这种模式,也成功克服了“母亲逼我学习时我就会故意不想学习”的心态。

今天我的仪式主题是:“我真棒。我战胜了疫情的影响,离好学校又近了一步。”

岁月给每个人的改变(是那些微小的改变)(12)

#复盘:

但愿这位高三的同学,可以如愿以偿地考取心仪的学校。

这几年,疫情给每个人的生活都带来了巨大影响。这个干预证明了这样一件事:

虽然疫情是一个客观事件,我们无从选择;但如何让它为自己所用,却是可以主观调整的。

选择强调它带来的负面影响,这是一种策略,叫作“防御性悲观”,也就是预先为自己铺好后路:万一失败了,不怪我,怪外部因素。

看上去像是一种消极的心态,但是换一个角度,也不失为一种给自己解压松绑,轻装上阵的办法。

生活中我们觉得这种心态有点负面,更推崇乐观地面对困难,那当然是一种英雄主义。但我们不能代替当事人的选择。所以我设计了一个仪式,帮助他把无意识的策略转变成有意识的自我对话,怎么选择都是对的,但他可以明确意识到自己在做选择。

我们看到,当他做出自己的选择——哪怕选择一种“悲观的态度”——他在后面的行动中,就能表现出更大的能动性。

岁月给每个人的改变(是那些微小的改变)(13)

“你只想要100%的改变,所以你才被困住了;现在我们要做的,是先试试把5%做好。用一个极其微小而不同寻常的行动,去打破惯性和困局。”

——李松蔚

岁月给每个人的改变(是那些微小的改变)(14)

改变的工具箱

1 向上螺旋

关于自我,想是想不明白的,解决办法往往需要行动。

积极的行动会开启一条“行动让人的状态变好,状态变好又带来更多积极行动”的正反馈循环链路。

与之相反的就是“向下螺旋”的恶性循环:因为心情不好,导致什么都不想做;因为什么都没做,导致心情更差。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靠思考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越想越难受。这种时候就要少想,多做。一旦开始做事,就启动了“向上螺旋”。

道理说起来容易,但要启动这个环路却不简单。第一步,就是无论如何先做一点对自己有用的事——哪怕看起来是没有意义的小事。

在《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里,我特意强调了,不超过5%,哪怕一开始只是运动热身。提问者把这个过程比喻为“滚雪球”:开始了,雪球就会越滚越大。

一切的关键在于动起来。

有时人们不愿意开始行动,会把原因推给“状态”:

“等我状态好了,这些事都会水到渠成”。但这是很难实现的,因为不开始行动,状态不会自己变好。要考虑的恰恰是在状态不好的同时,坚持迈出一小步。

岁月给每个人的改变(是那些微小的改变)(15)

2 单双日作业

如果一个人同时存在着两种不同的人生观,它们指向不同的生活方式,应对这种冲突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两者同时实现。只不过放在生命的不同时间,像是单双日或者单双周。

比如说吧,一个人可能又佛系,又觉得佛系不好,放不下自己的雄心壮志,那么与其花时间纠结“哪种人生观更好”,倒不如两种都要:一半时间充分努力,另一半时间充分躺平。

这样一来,怎么做都可以,都是对的。

《先给失败找好理由》中用的就是这个方法。只不过并非按照单双日的时间划分,而是由提问者根据当天的心情,区分不同的状态。

你可以看到这样做的两个好处:

第一,他不需要追求“统一”的生活态度,那样就只有一半的时间是好的,而现在是两种状态都好,都有价值;

第二,当他事实上开始体验不同的状态(而不是在头脑里纠结)以后,他会获得更丰富的感受,更清晰地辨别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有助于他进一步做出选择。

3 实验者心态

这是一种给人出主意的方式。在提建议的同时,不对建议的结果做任何预判。这样,就把建议变成了实验。就像所有实验一样,因为猜不到结果,所以期待。结果可能印证实验者的假设,也可能刚好相反。

正如你看到的,我给的大多数建议都会强调“试一试”“我们看看结果会怎么样”,而不是胸有成竹地说“你照我说的做,保证解决问题”。这种说法一方面不负责任(谁真的能保证?);更大的问题在于它把“行动”的目的异化了。做事是为了期待中的结果,这反而让人畏惧不前。

做事不是为了结果,那是为了什么呢?

这就是做实验,实验的目的是探寻真相——无论结果符不符合期待,它都会增进我们对事物的了解,因为真实世界的规律就是如此。

同样的心态也可以用在自己身上,很多事情都有可能事与愿违,但无论如何,我们会通过行动(实验)的过程更了解自己。

为了确定的结果做事,就有失败的可能。但如果行动的意义在于自我探索,就无所谓“失败”。

无论结果是什么,你对自己的认识都会增加,你会更清楚自己有哪些特点。有一些方法或许对别人管用,而你有另外的偏好。

试试看,带着这种心态做事,会不会更简单?

岁月给每个人的改变(是那些微小的改变)(16)

在《5%的改变》一书中,心理学家李松蔚教你用微小的行动突破困境。本书包括44个案例,谈论的是很多人在真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比如对自我的不满、原生家庭的痛苦、夫妻关系的烦恼、工作与生活的矛盾等。

李松蔚给予每个问题的反馈尽管只有两三百字,却充满了共情与接纳。他允许提问者“保持95%的不变,同时尝试5%的新经验。”这种接纳和扰动,共同拓展了改变的空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