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中西合璧(成语辨析仗义执言)

成语辨析:“仗义执言”,还是“仗义直言”?

成语中西合璧(成语辨析仗义执言)(1)

有句俗话,叫“大路不平有人铲,世事不公有人管”,意思是道路不平,自会有人铲平它;处事不公,自会有人主持公道。

比如在评书艺人刘浩鹏的《龙公案》中就有这样的描写:“路不平有人铲,事不公有人管。你们无辜杀害两条人命,天理难容,这血债就不应该偿还吗?”

这世上胸怀正义之辈永远都不会缺席。与“大路不平有人铲,世事不公有人管”这句俗语相对应的,还有一个非常书面化的成语,叫“仗义执言”,也有人会写作“仗义直言”。

这则成语表达的意思非常明确,那就是凭据义理站出来说公道话。那么,“仗义执言”与“仗义直言”的表述,哪个才是正确的呢?答案是前者。

成语中西合璧(成语辨析仗义执言)(2)

“仗义执言”与“仗义直言”只有一字之差,为什么是“仗义执言”,而不是“仗义直言”呢?主要区别就在于“执言”与“直言”内含的不同。

所谓“直言”是指诚挚地和直率地说,说的是真心话、公正话,维护的是正义的一方。“直”指的是正直、耿直的话。直率地说;说实话。直言敢谏。

《荀子·解蔽》云:“周而成,泄而败,明君无之有也。宣而成,隐而败,暗君无之有也。故人君者,周则谗言至矣,直言反矣,小人迩而君子远矣。

牢守秘密而成功,泄露秘密而失败,英明的君主没有这种事。袒露真情而成功,隐瞒真相而失败,昏暗的君主没有这种事。君主如果讲求隐蔽周密,毁谤的话就会接踵而来,正直的话无人敢说,其结果是小人蜂至、君子远离,这是非常危险的。

成语中西合璧(成语辨析仗义执言)(3)

而“执言”的意思,看似与“直言”相近,但是,也各有侧重。“直言”偏重在言,即敢说;而“执言”落脚于“执”,不仅“敢言”,而且“敢为”:坚持自己的意见,并给出正确主张。

“执”字本是个会意字,最早字形见于商代甲骨文。甲骨文的左边是一个刑具(㚔,或作幸,读作niè),右边是一个面朝左跪着的人(丮,读作jǐ)。人的双手被刑具所固定,或连头颈一起使用刑具束缚。表示“捕捉犯罪的人”。

执字的本义为拘捕,由此引申为握着,拿着,如:执笔;又引申指掌管、从事、施行等。

成语中西合璧(成语辨析仗义执言)(4)

关于“执言”的“执”字, 《韩非子·五蠹》中有载:“今境内之民皆言治,藏商、管之法者家有之,而国愈贫,言耕者众,执耒者寡也。”

意思是说,现在民众都在谈论如何治国,每家每户都藏有商鞅和管仲的法典,国家却越来越穷,原因就在于空谈的人太多,而真正付诸实践的人太少。

其中“言耕者众,执耒者寡”的耒为农具。谈论耕作的人很多,而亲自拿起农具去耕作的人却很少。比喻只注重理论,而不善于实践。

成语中西合璧(成语辨析仗义执言)(5)

“执”字现在是个常用字,与其相关的词语也非常多,比如执事、执行、执政、执教、执法、执迷不悟等等。

所谓的“仗义执言”,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还是不够的,还得站出来有所行动,事情才会得到妥善解决;反之,空唱一番高调,虽然貌似激情澎湃,也于事无补。

(图片来自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