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动画怎么制作的(日本的原创动画)

我总觉得是看到过类似问题的,但是找不到了,就大致说一下。

日本的原创电视动画最主要的来源应该是四种。

一是制片人提案。日本有的公司是专门做动画项目策的,比如大家比较熟悉的Aniplex之类的公司,有的是电视台的制片人(比如富士电视台的深夜档栏目《ノイタミナ》就有制片人),还有的动画制作公司有专门的部门(比如SUNRISE的策划部),里面的主要工作人员就是动画制片人。

典型例子是《魔法少女小圆》(Aniplex的岩上敦宏),《GUILTY CROWN》(Aniplex的大山良)和《PSYCHO-PASS》(ノイタミナ的山本幸治)都是。

二是商品制作公司的委托。典型的就是玩具公司、卡牌游戏公司。这些公司因为业务需要,希望通过动画来打开市场(通常还会有漫画等方式同步推进,这和漫画、轻小说等内容版权方的动机差不多),就会委托相关的公司来策划制作动画。

常见的就是全日档的少儿向玩具广告片。

三是多家公司的多媒体策划。可能是动画制作公司、出版社、游戏公司、音乐公司或者商品制造商。这些公司为了利益最大化,会有计划地推出同一主题不同媒体的作品,以覆盖尽可能多的受众,电视动画是其中一种主要方式。

比如《死后文》《愚者信长》《Love Live》之类。

因为多媒体方式的成熟,所以第二种情况已经逐渐向第三种变化。

还有第四种数量很多、但成功率低反而比较少见的情况:投稿。

比如SUNRISE就是有对外募集动画策划稿件的:sunrise-inc.co.jp/contact/kikaku.html。把策划书投给动画制作公司,动画制作公司觉得「有搞头」的话,就可能正式立项。策划能不能过的标准只有一个:制片人是不是觉得能赚。但是,策划书里面不能提商业层面的东西,而必须向制片人展示你的策划有多棒:故事有多棒、角色有多棒等等。制片人会根据这些来判断市场前景。

因为一般人的策划通过的可能性很低,常见的都是业内人士搞的策划。比如高村和宏的《Vividred Operation》、梅津泰臣的《伽利略少女》《Wizard Barristers弁魔士塞西尔》、矶光雄的《电脑线圈》、谷口悟朗的《幻想玩偶》、佐藤順一的《玉响》等等。

近年因为经济环境好转,原创作品回温,这种非制片人提案的动画策划也多起来了。

大致上就是这几种情况。

下面逐个介绍一下。

1. 制片人提案

不论是什么公司的制片人,实际上干的事情都是差不多的。这些动画制片人通过敏锐的市场触觉(觉得某个题材会火),或者一些自身的追求(一直想做种作品,发现时机成熟了),或者灵光乍现(拉屎的时候想到一个好点 子),会想要做某个类型的作品。然后,这个制片人就会通过自己的人脉,去找来以下几类人(的一部分):剧本作家、动画公司负责人、导演(一般是独立 的,如果是有从属公司的,多数会通过公司的渠道联络上)、电视台负责人(或其他投资者)、会画画的人(可能是动画作画出身的人员,或者是插画师,不一定) 等等。

因为制片人的点子往往是很模糊的,只有类型、关键词什么的,作品甚至还不会有一个轮廓。所以他们在这个阶段通常会找到的是动画制作公司(哪家公司多数取决于这位制片人对该公司的了解程度),动画制作公司会有自己的制片人和他对接。他们先会把这个概念明晰化,之后,动画制作公司会向提案的制片人推荐导演和剧本作家,甚至是人物原案。

这些人会再进一步把提案明晰。主导这个阶段的可能会是剧本作家,或者是导演。比如《PSYCHO-PASS》一开始的想法是做《机动警察》之类的机器人动画,但是没有什么进展,虚渊玄加入之后,转为了后来的样子。当然「警察题材」这个点并没有改变。

又比如《花开伊吕波》原本是计划做空姐的,然后在冈田磨里的意见下变成了旅馆背景的故事,这个应该很多人知道。

再比如《GUILTY CROWN》的制片人大山良一开和Production I.G接触的时候,想法只有「控制基因组」「两个男人的大河剧」「最好是近未来背景」这样不完整的片段,想要I.G推荐个导演,而负责执导《GUILTY CROWN》的荒木哲郎就是I.G的制片人中武哲也推荐的。之后本作的主题「以朋友作为武器战斗」就是荒木哲郎和剧本统筹吉野弘幸想出来的。

作品的方向大致上确立下来之后,一般就会让剧本作家来做策划书。策划书一般的内容有故事的梗概、主要角色介绍(最好有人物原案,一般制片人提案做的都能准备好)、预计的集数、预定的Staff、目标人群等等,最好能有前几集的剧本和后面几集的大纲。这份是动画策划书。制片人另外还要准备商业层面的详细策划书,比如作品预算、宣传运作、周边产品等等很多内容,这份策划书就是拿去拉投资用的了。

等制作委员会成立后,募集完主要Staff,就可以开工了,和改编动画的流程一样。

2. 委托立项和多媒体策划

基本上和制片人提案的差不多,只不过这种情况下的「点子」是来自委托方。委托方也会派出代表的制片人,这个制片人会具体提出一些商业上的要求,比如要宣传某某产品,大致有多少预算,希望覆盖什么人群,希望什么时候上马,要配合什么其他活动等等。策划公司就要根据委托方的要求,募集人员,搞一份策划书出来。委托方觉得可以了,就可以上马开工。

3. 投稿

这方面话,就和前面两个差别比较大了。制片人因为自己身掌握的资源比较多,甚至可能本人就是决定什么项目可以上的权力(比如电视台的制片人),所以可以在有个想法的时候就找来人把作品具体化,然后形成策划书。如果是投稿的话,就完全不可能这样做了。如果你只有一个大致的想法,然后希望制作公司的策划给你具体化那是不可能的。因此,一开始就要有个具体的方案。

如果是业内名人,那么有个比较具体的想法可能就可以找制作公司。但如果不是,那么老老实实准备策划书是唯一的途径。

策划书格式没有硬性规定,不过还是有一般性要求的,具体可以参考SUNRISE策划书募集页面的要求。

《动画基础知识大百科》里面给出了一个一般性的策划书范本:

日本动画怎么制作的(日本的原创动画)(1)

日本动画怎么制作的(日本的原创动画)(2)

当然这并不是固定格式。比如这就是高村和宏当时做《Vividred Operation》时的策划书(部分):

日本动画怎么制作的(日本的原创动画)(3)

矶光雄《电脑线圈》的策划书(部分):

日本动画怎么制作的(日本的原创动画)(4)

日本动画怎么制作的(日本的原创动画)(5)

日本动画怎么制作的(日本的原创动画)(6)

日本动画怎么制作的(日本的原创动画)(7)

日本动画怎么制作的(日本的原创动画)(8)

— 完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