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牵牛在育苗盒怎么种(矮牵牛的育苗技术)

矮牵牛的育苗技术

高建军

矮牵牛花具有花期长、颜色艳丽、生长整齐等特点,在园林绿化美化中被广泛利用。人们也越来越重视矮牵牛花的繁殖与养护等问题,使矮牵牛能够更好地发挥其造景功能,推进城市美化工作。

1 播种繁殖

矮牵牛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由于其外形美丽,花期较长,在世界各地十分流行。矮牵牛适宜在温暖、阳光充足的环境下生长,最佳的生长适温为13~18℃。夏季是矮牵牛的生长旺期,能耐住 35℃的高温,对于温度的适应性较强。

1.1 播种

矮牵牛花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其繁殖方法主要是播种及扦插 2 类。现阶段人们更多的利用播种繁殖方式进行矮牵牛花的培育,操作也相对简单。但对于一些珍贵的或者发芽率较低的矮牵牛花品种,主要是采取扦插繁殖的方式进行品种的保留或是补充不足量 。

1.1.1 品种选择及播种时间 矮牵牛由于其外形绚丽而常被用来作为景观植物。当作为园林绿化美化作用时,应选择发育率高并且群体效果好的品种。同时,矮牵牛的种子也要选择有光泽且成熟度高的种子,保证发芽率以及成品矮牵牛的数量。矮牵牛的播种时间较为灵活,主要根据需要用花的时间来确定。比如要在国庆节期间用花,可以在 6 月中旬进行露地播种,用花时间在“五一”劳动节期间,可以在 1 月上旬进行温室播种。

1.1.2 播种方法 首先要进行培养土的配置。一般用腐叶土、园土、河沙进行 6∶3∶1 的配比配制培养土,也可以用珍珠岩、蛭石、草炭土进行 1∶1∶10 的配比进行配置。当培养土配制好之后,用百菌清溶液进行喷洒处理,将培养土进行充分搅拌后用塑料膜覆盖 1 周左右,再投入使用。在上盆时,通常采用一定直径及深度的浅盆,将配制好的培养土填入盆中,此时要注意培养土的高度,要低于盆口 3~4 cm,用手摊平,再进行浇水。等到水全部渗透之后,用一定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处理。进行播种时,由于矮牵牛花的种子较小需要用细沙,细沙进行消毒处理方可进行使用 。

1.2 移植

当出苗 2~4 片叶子时可进行移植处理。在移植矮牵牛花时,通常采用 128 孔的穴盆,用培养土将穴盆中的空穴填平,再将矮牵牛花苗按入穴土中。当进行移植处理后,为了保证花苗能够更好地生长,通常用细眼喷壶进行浇水,避免花苗被冲倒。进行分栽处理时,将生长状况大致相同的矮牵牛花苗移植到一起,保证花苗的健康生长。

1.3 苗期管理

1.3.1 营养钵的选择 第一代的矮牵牛花根系较浅,需要注意营养钵的选择。如果用花时间在 5 月初,在 1 月种植时由于温度较低,生长较为缓慢,可以选择 10~12 cm 的营养钵。在国庆节前后用花,由于种植时的温度较为适宜,生长较快,植株较大,可以选择 12~15 cm 的营养钵。当营养钵的规格选择不恰当时,例如选择了过大的营养钵,则会导致植株不能覆盖钵面,从而影响植株吸收营养物质,也会增加育苗的成本。

1.3.2 营养土的配制及定植 营养土的配比通常用腐叶土、园土或者河沙等作为原材料。可以将配比为腐叶土∶园土 =4∶6 掺入腐熟的有机肥作底肥搅拌均匀,再将其装入营养钵中作为备用。在定植时,首先轻拍穴盘,让空穴松土,再将花苗放入营养钵中,将土轻轻压实并铺平,土离营养钵沿 2~3 cm 为宜,最后进行浇水处理。

1.3.3 苗期管理

1.3.3.1 浇水处理。在矮牵牛花生长的过程中需要提供充足的水分,在夏季温度较高时,浇水的时间段要设置在清晨或者晚上,维持土壤水分的状态。矮牵牛的生长习性喜干怕湿,在雨季雨水较多时,不利于矮牵牛的生长,盆土过湿容易导致茎叶徒长,要合理的控制水分。

1.3.3.2 施肥处理。矮牵牛花在生长期时容易因缺铁或者土壤酸碱度过高引起黄化现象。此时直接在叶片上喷洒浓度为 0.3%的硫酸亚铁溶液。

1.3.3.3 摘心处理。矮牵牛花处于生长期时,要不断的进行摘心处理,减少圆盆的时间,也有利于控制高度。当花苗圆盆后,要及时加大盆距,增加通风透光,防止腐烂或徒长。

1.4 病虫害防治

白霉病、白锈病以及蚜虫是矮牵牛花较为常见的病虫害。当矮牵牛发生白霉病时,在发病初期用浓度为 75%的百菌清稀释 600~800 倍液进行喷洒处理,并在发病后及时摘除病叶。白锈病的作用部位主要在叶片部分,也会危害嫩茎,会在叶片上形成白色疤状,影响观赏性。白锈病可以在刚发病时通过喷洒波尔多液进行防治。蚜虫是矮牵牛花主要的虫害之一,当矮牵牛花受到蚜虫侵害时,其花瓣或者叶片出现不正常的卷曲现象,长势也受到影响,通常用灭蚜粉、灭杀毙等药剂进行防治。

矮牵牛在育苗盒怎么种(矮牵牛的育苗技术)(1)

2 扦插繁殖

对于大花矮牵牛等不易结实的品种或者一些发芽率较低的矮牵牛品种常采用扦插繁殖 。

2.1 插枝准备

我国北方大约在 3 月中旬时就要将移入温室的矮牵牛搬出温室。此时大部分矮牵牛的新芽已长出,部分在萌芽的状态,在露天养护的条件下,萌芽逐渐从黄绿色变成绿色,待到新芽长到 5~7 cm 时就可以采芽,将采摘下来的嫩芽作为扦插的材料。在采芽时可以在基部的位置用刀片切下,也可以用手指轻轻的掐下。这部分新芽经过扦插基本都能存活,但以长势较为粗壮的芽为宜。采摘下来的嫩芽基部要马上浸入水中,然后进行扦插。

部分品种的矮牵牛花在开花后减去其老枝叶,让其长出新的嫩枝,再用嫩枝作为扦插的材料,在夏季时进行扦插处理。经过相关实践可知,剪枝的最佳时间在早晨或者傍晚,因叶片在这个时间段内的蒸发量小,同时水分恢复也较快,而在上午 10 时至下午 5 时这一时间段中叶片水分的蒸发量大,一旦脱离母体,失水十分严重,从而导致叶片萎蔫影响光和作用,加大生根的难度。

2.2 插床准备

进行培养土的配置需要用到田园土等砂质土壤作为扦插基质,也可以利用栽过花的培养土,并混合一定浓度的腐熟有机肥,之后用筛子进行过筛备用。而最为理想的床土是草炭土,因为其具有许多良好的特性,例如透气、保水性好等,对于插苗生根来说十分有利。对床土进行消毒也是关键的环节之一,扦插育苗与播种育苗的消毒方法相同。早春时节进行扦插,可以将插床直接设置在温室内,根据温室的实际情况对苗床进行设计。苗床的上中下层所用到原料也要注意区别,上层一般用培养土,中下层使用粗砂,底层使用大粒砂,同时也要合理的控制床土酸碱性,将其调至成微酸性。小量扦插可用盆和木箱作插床,盆和木箱上口径不限,深度以 10~15 cm 为宜。将盆或者箱底铺一层粗砂作为排水层,粗砂的厚度控制在 2~3 cm,再填入培养土,离上口 3~5 cm为宜。

2.3 扦插育苗技术

扦插的步骤:在进行扦插前让水完全渗透于苗床中,之后再使用工具进行打孔处理,将准备好的枝条插入孔中。插孔之间的距离控制在 5 cm 为宜,以枝条长度的 1/3 为扦插深度,同时要保证枝条的基部和土壤充分贴合紧实。之后再进行浇水,等到水完全浸入到插床中,表面无明显浮水时,将其用透明薄膜覆盖住,避免风干。

扦插之后还要重视其管理工作,要保证矮牵牛扦插苗的存活率,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内容:第一,插床温度的管理。在春秋时间进行扦插工作要重视环境温度的影响,控制室内的温度在 25~25 ℃为宜,夏季时要避免室内温度过高,影响插条的生根,需要避免室内温度高于 28 ℃。第二,水分的控制。要让插条能够正常生根,就需避免其出现失水而导致的萎蔫现象,因此要合理控制膜内的湿度,进行浇水工作,但也要避免土壤水分过多,出现烂根的现象。

当进行大面积的扦插育苗时,为了更好地控制温度以及湿度,不能进行覆膜处理。当插苗生根之后,需要通过相应的手段来炼苗,主要是通过对环境温度、光照等方式,当矮牵牛花苗长至 10 cm 左右时,根部长约 5 cm 时就可以进行移栽。不管是播种育苗或是扦插育苗,都需要合理控制定植时间。由于矮牵牛花进行移栽后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恢复,因此在花苗较小时进行定植,要注意其根部与土壤的紧实。此外,还需要注意育苗期间的防治工作,保证育苗工作的顺利进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