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陪葬了多少人(朱元璋到底是怎么死的)

大明朝是个开明的朝代,那自然是对比中国古今其他朝代来说的。这个朝代有个性,更有遗传性。制度,人性,套路,就如现在韩国的总统一样,你就是不能好好的,下台了就得进去,不下台的就把你弄下台,没办法就弄死你。

朱元璋的死亡是因为朱标、朱樉、朱㭎他三个儿子都意外去世,之后朱元璋想要传位朱棣,结果被齐泰黄子澄和朱允文给截胡了。

洪武25年4月,太子朱标去世,37岁。这时候,朱元璋就说“国有长君,社稷之福,燕王类朕,朕欲立之,如何?”

这是朱元璋第一次表态要传位朱棣,但是被翰林学士刘三唔和大臣给怼回去了。给出的理由就是“你立老四,你让老二老三怎么想,到时候争个你死他活的怎么办?”

对于太子朱标的意外去世,其实朱元璋是很痛心的。太子朱标勤勤恳恳被朱元璋培养的那么多年,可惜白发人送黑发人!

直到当年9月,其实朱元璋对太子朱标感情还是很深的。又经过大臣们的催促才立朱允文为储君。大臣们为什么非要立朱允文,因为朱允文年轻,又是他们从小培养的,关键是听话,容易受控制。你朱元璋想立老四朱棣,连门都没有。还燕王类朕,像你,喜欢扒皮,谁受的了!事实上朱棣是遗传了朱元璋,没有最狠只有更狠!

三年之后,朱元璋二子秦王朱樉去世,39岁。朱樉是有明确记载他就是被王府中的人下毒干掉的。纵观中国历史,发现一个规律,“秦王”这个名号,最容易成为皇帝。据统计,从两晋到明朝这1500年内,至少有10位“秦王”登基称帝,其登基的概率,远远超过其他同类的王爵称号。因为自己作妖,被毒死!

又过三年,洪武31年,朱元璋的三子晋王朱㭎去世,40岁,死因不明。

这个时候朱元璋就受不了了。老大、老二、老三已经全部阵亡,而且都没活到40岁。难道说是自己杀人太多,动不动就扒皮遭报应了?

这时候朱棣已经是名义上的长子了。朱元璋发给朱棣一封敕书,原文是:汝为长攘外安内,非汝其谁?朱元璋高度评价了朱棣的能力,并表示你是长子,军国大事就全靠你了。这就明确表态要传位给朱棣了。

洪武三十一年五月,国榷和太祖实录记载:上不豫,就是朱元璋不舒服,但是为什么不舒服不知道。生了啥病也没写,但是第二个月朱元璋就挂了。

朱元璋肯定是又和大臣商量传位的事儿。因为他老觉得朱允文太年轻,他实在不放心。更何况他是深知这些个文官的手段和套路的。看看朱允文登基后的一系列骚操作吧!那都能把朱元璋气的活过来。所以朱元璋在最后的日子里一直都很纠结到底该立谁当皇帝。

在朱元璋生病后的第四天,下了一道敕令:命左军都督杨文率领北平两都司,加上宣化谷王,大宁宁王,北平燕王三个护卫归朱棣调遣。又命武定侯郭英、都督刘珍率领护卫辽东都司,受朱棣节制。

朱元璋这就是在交军权,这是为了传位做铺垫,但是两个月连发两道敕书,有这个必要吗?这就说明朱元璋已经和大臣谈崩了,大臣拒绝写传位诏书,根本就不同意立朱棣。

第二个月就是闰五月。太祖实录记载,朱元璋派内臣拿着兵符去诏朱棣进京。你想,这爷俩要是碰到一起,谁能拦得住他们。朱元璋已然没办法了,也知道自己快不行了,所以用兵符去诏朱棣回南京。所以朱允文和齐泰也摊牌了,不装了,十日后朱元璋就暴毙了。

朱元璋被害经过明实录隐藏了什么?朱元璋去世的过程,太祖实录,太宗实录,还有国榷写的都不一样。我们对比一下就很明白。

朱棣的太宗实录记载,洪武31年闰五月,太祖不豫,遣中宫诏,上已至淮安太孙齐泰等某炸,就是朱元璋生病之后,派遣宫中内臣去招朱棣进京。朱棣在到达了江苏淮安的时候,收到了朱允文的敕书给撵回去了。

闰五月的十日夜里,朱元璋暴毙,然后当天晚上就装棺材里,七天后就给埋了。之后朱允文和齐泰伪造遗诏即位,改元建文。

朱元璋太祖实录诏朱棣,不一样的地方就是诏朱棣是因为朱元璋病了,去世也是因为病情加重,而且他也没有提到伪造遗诏的事,这明显就和谐了很多。

但这俩谁说得都不对,明实录本身就是文官写的,而且咱们现在看到的这个版本还是清朝再版,他这里头有一个明显的错误。南京到北京的距离超过2000多里,明朝的驿站,哪怕你急行军最快一昼夜也就是300里,单程就要七天,往返就是半个月。朱棣除非是坐火车来,否则他不可能在十日之前到淮安。因此,国榷记载的十日朱元璋暴毙,16日之后,就是建文帝继位之后,朱棣才到淮安,这才是对的。顺序不同,性质完全不一样。

真正的过程应该是月初,朱元璋绕过朝中大臣。拿着调兵用的兵符去招朱棣。齐泰和朱允文得到消息,果断地在十日夜里干掉了朱元璋,并且伪造遗诏在六天之后就继位登基了。

为什么这么急呢!因为朱棣眼看就要到了,朱元璋是用兵符招的朱棣,谁知道他带没带兵?朱允文登基之后,第一道诏书就是命令所有的亲王不许来奔丧。想哭在家里哭去。

就是朱元璋没了,也不能让朱棣到南京。万一让他看到朱元璋的死像呢?当天晚上就装到棺材里盖好了。

齐泰和黄子澄还提醒朱允文发了一道敕令北上去迎接朱棣终于在江苏淮安堵到他就给撵回去了。

黄子澄和齐泰把时间掐的太准了,江苏淮安到南京只有150公里,他如果再晚一天继位朱棣就到南京了。朱允文矫诏继位,不让藩王奔丧,老子死了,你不让儿子奔丧,违反天理人伦。朱允文和南京的这帮大臣们心里发虚!

咱们来谈谈原因,这里头事情也并不复杂。因为朱元璋死了对大臣们好处太多了,甚至可以肆意妄为。

朱允文继位的当月,兵部左侍郎齐泰升尚书,太常寺卿黄子澄兼翰林学士,并参与军务。这两个人抓军权,削藩,然后六月从汉中召回了方孝孺,11月朱允文,又非常凑巧的,他就病倒了,将朝政都交给了大臣。掌握权力之后的方孝孺,三个人开始了一系列的骚操作。

第一,撤掉了陕西新洲、辽东、瀛洲、内蒙开平等北方的卫所。军队直接遣散回原籍。明朝只要文官掌权,就裁撤部队,和宋朝一模一样。

第二,裁掉了朱元璋,设在各府衙门中地检校。检校是朱元璋设立专门监督官员,文官把检校称为特务,就和后来的锦衣卫一样。检校一撤,文官就彻底自由了。

第三,定保举法,命文臣五品以上,另举贤才。这就是恢复了宋朝的荐举制,就是不用科举,直接推荐当官。宋朝文官泛滥成灾,就是这个原因。

第四,提高文官的品级,进六部尚书、正一品布政使,正二品等等等等。又增加了左右事中,佥都御史等乱七八糟的岗位。文官皆大欢喜,但是朱元璋时期地文武平衡就被打破了。

第五,给朱元璋时期处理地官员,主要就是贪官翻案,流放的给人家弄回来抄家呢,把东西还得给人还了。

第六,修改大明律,把贪官贪污地刑罚直接就减轻。

第七,给南方省份减税,不用说就是江西、江苏、浙江、福建这些明朝官员的主产地。方孝孺为什么在明史中被吹得那么的好?因为他真给文官挣福利,明史就是在给方孝孺洗白。就他的这些政策,如果不是朱棣靖难成功了,明朝就和南宋一模一样。

中国历朝以仁孝治天下,康熙乾隆办丧事儿,朝鲜都来人了,你明朝不让亲儿子吊孝?而且执行了200多年,这又证明明朝的皇帝,他就没有正常没的。都是文官为了掩盖事实真相弄的馊主意。

至于朱元璋到底是怎么死的,一定是下毒,我查过史料。在朱元璋生病后有个症状就是上吐下泻。至于动手的人那一定是亲人。要么是朱允文要么是朱标的老婆吕氏。长孙长媳嘛!伺候老人是应该的。

直接原因就是阻止朱棣当皇帝,让朱允文提前登基。看看后来朱棣靖难成功后,朱允文一定要是被干掉的。他妈吕氏也一定跑不掉,这都是谋害朱元璋的凶手。齐泰黄子澄也都是指使者,都得完蛋。

有一点,当朱棣到了南京后,太后吕氏没死,也不在现场,后来就被朱棣安排去给她丈夫太子朱标守陵去。后来就失火了就被烧死了!是不是被安排的,明面上我不能杀你,但是失火了这就不能怪我了把!

朱元璋陪葬了多少人(朱元璋到底是怎么死的)(1)

朱元璋陪葬了多少人(朱元璋到底是怎么死的)(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