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学院介绍魅力机械)

南工

第一站

学院简介

南京工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是由原南京化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和原南京建筑工程学院机电工程系合并成立。南京化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是由南京工学院1956年成立的化工机械专业发展而来。

厦门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学院介绍魅力机械)(1)

创新

包容

诚信

学院现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博士点,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机械工程、车辆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等5个本科专业。

学院高度重视高质量优秀人才的培养,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其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方岱宁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钱锋教授、江苏省副省长马秋林博士、我国化工机械学科的第一位杰青、长江学者涂善东教授。学院在人才培养上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创新教育的辨证统一,不断深化改革,多次获得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在全国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过程装备实践与创新、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等竞赛中多次获得优异成绩。学院培养的各类毕业生活跃在我国化工、石化、机械、汽车、能源、环境和军工等领域,毕业生供不应求,为我国教育科技事业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人才队伍

学院拥有一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江苏特聘教授”、江苏省“333人才工程”人选、省“六大高峰人才”以及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形成了老、中、青相结合以优秀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教师队伍。

南工

第二站

中国科学院院士(双聘)

方岱宁教授

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凌祥教授

中组部“万人计划”百千万领军工程人才

凌祥教授

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

巩建鸣教授、凌祥教授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

凌祥教授、周剑秋教授

江苏特聘教授

凌祥教授

省“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

巩建鸣教授、陈捷教授、凌祥教授、殷晨波教授

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人选

[第二期]

二层次:涂善东教授

三层次:巩建鸣教授、凌祥教授、顾伯勤教授、殷晨波教授、陆金桂教授

[第三期]

二层次:巩建鸣教授

三层次:凌祥教授、周剑秋教授、周昌玉教授、殷晨波教授、陆金桂教授

[第四期]

一层次:凌祥教授

三层次:周剑秋教授、赵建平教授

[第五期]

一层次:凌祥教授

省六大人才高峰

顾伯勤教授(2006年)、巩建鸣教授(2007年)

周剑秋教授(2009年)、朱跃钊教授(2010年)

凌祥教授(2010年) 、 苏小平教授(2011年)

洪荣晶教授(2011年)、赵建平教授(2012年)

陆金桂教授(2012年)、孙后环副教授(2012年)

谈金祝教授(2013年)、 彭浩副教授(2013年)

贺小华教授(2014年)、李庆生副教授(2014年)

方成刚副教授(2014年)、陆晓峰教授(2015年)

周剑锋副教授(2015年)、陈海军副教授(2015年)

王华副教授(2016年)、邵春雷副教授(2016年)、杨谋存副教授(2016年)

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教学名师

董金善教授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共有本科生1820人,2016年共招收本科生388人,其中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114人、机械工程90人、车辆工程61人、新能源科学与工程60人、焊接技术与工程63人。

多年来,学院上下充分认识招生工作的重要性,大力推动招生工作常态化建设,以“导向明确、全员参与、特色鲜明、成效显著”为指导思想,将咨询服务、招生宣传、品牌推广、考试录取有机结合,实现“人人在招生、时时在招生、处处在招生”,建立组织完善、机制健全、管理规范、保障到位的招生工作体系,大力加强招生工作内涵建设,提高生源质量。

寄语

方岱宁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北京大学“迈士通”冠名讲席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获得者,全国百篇优博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982年和1986年分别在我校获本科和硕士学位,1993年在Technion-Isre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获博士学位。

厦门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学院介绍魅力机械)(2)

厦门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学院介绍魅力机械)(3)

我有这么多的成就离不开在南京化工学院(南京工业大学前身)求学八年里恩师细致的教导和母校辛勤的栽培,也因此我在2015年接受了母校双聘院士的邀请。近年来,母校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跻身国家首批“2011计划”大学更标志着母校在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协同创新体系的构建中实现了跨越发展,今后,我也将竭尽所能推进先进装备制造研究院的建设,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助力机械学科发展和“南工梦”的实现,作为对母校多年培养的回报。

我有一句话送给母校的学弟学妹和即将走入母校的学弟学妹:攀登山顶的脚力,生于“欲穷千里目”的壮心和“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意志。谨以此话与大家共勉!

抹茶

第三站

本科专业介绍

以国家级特色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为核心,带动“机械工程”、“车辆工程”等机械类相关专业发展,协调发展以新能源装备为重点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互补发展以承压设备主要制造方式为主的“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1956年原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根据国家建设的需要开设了“化工机械”专业,1958年原南京工学院化工系从南京工学院中分出来独立组建南京化工学院。“化工机械”专业是当时南京化工学院所设的五个专业之一。1998年国家教育部制定新的高校专业目录时,将专业名称改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覆盖面进一步拓宽。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2010年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2 年被确定为江苏省十二五重点建设专业、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和江苏省品牌专业;该专业2014年又通过了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毕业生打开了国外企业就业通道;该专业2015年被遴选为江苏省品牌专业建设一期工程A 类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备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工程技术与科学基本知识以及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在化工、石油化工、制药、冶金、轻工、能源、环保、食品和建材等领域从事过程装备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监督检测、过程控制、运行维护、技术管理,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工程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工程材料、机械制造、化工原理、机械原理、机械设计、过程设备设计、过程流体机械、过程装备成套技术、过程装备制造与检测等

机械工程

机械工程专业是在1980年设立的起重运输与工程机械专业和1996年设立的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机械工程专业是江苏省特色专业和省“十二五”重点类专业建设点之一。以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具有创新精神的卓越机械工程师为目标,具有主持通用机电产品设计制造与管理企业所需的知识结构和潜力,同时也具有科研、教育、经贸、政府等各部门工作的能力。本专业以机械科学、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三结合为主体构建学科基础课程体系,兼顾工程科学教育与工程实践训练,并注重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融合,利于学生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养成以及个性的发展。

主要课程:工程制图、电工电子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公差与技术测量、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CAD、测试与传感技术、控制工程基础、机械制造工艺、液压与气压传动、电气控制与PLC、数控技术、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等

车辆工程

车辆工程专业源于2002年在机械工程专业下开始设置车辆工程方向,2009年申请获批,并于2010年开始以车辆工程专业目录招生至今,目前在学学生规模约320人,为江苏省“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专业。

本专业设有汽车节能环保产品研究中心、汽车动力学仿真研究所、工程机械研究所等科研机构,拥有车辆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为动力机械博士点覆盖专业。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9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7人,毕业生就业方向好、就业率达98%以上。已为上汽集团、中国福特、南京依维柯等国内知名汽车企业输送了大量人才,获得社会的赞誉。本专业涉及的产业链很广,学生毕业后可在汽车制造、汽车零部件、机械制造、汽车电子、交通运输、汽车服务行业及相关科研单位、工厂企业和高等院校从事研究、设计、开发、制造、营销和管理等工作。

主要课程:机械制图、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公差与技术测量、工程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学、汽车空气动力学、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发动机原理、汽车设计、汽车电控技术、汽车制造工艺学、汽车试验学、汽车新能源技术等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发展规划,根据能源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具备力学、电学、热学、自动控制、能源科学、系统工程等宽厚理论基础,掌握风力发电机组设计与制造、风电场运行维护、风能资源测量与评估、太阳能利用等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专业知识,能从事清洁能源生产、新能源开发利用、能源环境保护以及新能源装备设计与制造的跨学科复合型高级人才,以满足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新能源领域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工程应用、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需求。课程设置既注重“厚基础”,突出基本理论与方法,又注重“宽方向”,丰富课程知识结构,有力保证学生“知识结构”的构建和“能力结构”的形成。

主要课程:工程制图、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公差与技术测量、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学、电机学、电力技术基础工程热力学、风力发电原理、风电机组设计与制造、风力机空气动力学、太阳能利用技术、生物质能利用原理与技术、新能源转化原理与技术等。

焊接技术与工程

本专业培养具有材料科学、工程力学、机械工程、自动化及计算机等基础知识和系统掌握焊接工艺、焊接材料、焊接结构、焊接设备及自动化和焊接质量检测与评定等专业知识,面向工程实践,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高级焊接技术人才。本专业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毕业生就业市场需求缺口大,就业率高。学生毕业后可在石油、化工、电力、核能等装备制造业以及车辆、桥梁、船舶、海洋装备、航空航天、微电子加工等制造企业及相关科研单位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设计、产品生产及管理等工作,并为学生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主要课程:机械制图、材料力学性能、金属学及热处理、机械原理、焊接方法与设备、焊接冶金学、材料焊接性、焊接结构学、焊接检验、焊接工艺评定等。

升学与就业

我院连续多年被评为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岗位总供求比在5:1以上,就业率稳定在97%以上,80%以上毕业生在长三角沿海发达地区就业,50%以上毕业生在巴斯夫、中石化等跨国公司、上市公司、国有大企业就业;升学比例达22%。

近三年各专业就业升学率情况

厦门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学院介绍魅力机械)(4)

研究生升学情况

厦门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学院介绍魅力机械)(5)

厦门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学院介绍魅力机械)(6)

厦门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学院介绍魅力机械)(7)

厦门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学院介绍魅力机械)(8)

985、211高校: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山东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浙江大学、重庆大学等。

其他高校:江苏大学、湖北工业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燕山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大连交通大学、江苏大学、南通大学、郑州机械研究所等。

海外高校: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伦敦大学学院、伯明翰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利兹大学、谢菲尔德大学、布里斯托大学、悉尼大学、西澳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美国阿什兰大学、墨尔本大学、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都柏林理工学院、都柏林城市大学、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米兰理工大学、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悉尼科技大学、加拿大约克大学、美国布朗大学、卧龙岗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

高质量就业情况

厦门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学院介绍魅力机械)(9)

研究生介绍

以高水平科技论文和成果产出为导向,提高研究生的培养水平;以项目和竞赛为平台,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以思想政治教育和学术道德为重点,开展对研究生的全面教育。

南工

第四站

硕博点

厦门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学院介绍魅力机械)(10)

科研成果

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6项;

近5年来在学科顶级期刊发表SCI 论文175 篇,其中ESI 高被引论文1篇;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任务20余项;

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以及省部级科技项目60余项,横向项目500 余项,科研经费累计达1.8 亿元;

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 项;

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 余项;

获国际发明专利授权2项,中国发明专利授权66项 ;

科研团队

高温装备技术及CAE创新团队

研究方向:高温装备的强度与寿命、高温结构完整性、先进设计及制造、极端条件下过程设备的失效与预防。

热科学与工程

研究方向:太阳能中高温热利用、有机废弃物处置和资源化利用、新型热管的开发及应用、能源微网技术。

过程强化与高效过程装备创新团队

研究方向:过程强化与节能环保装备技术、新能源技术与装备、承压设备结构完整性、特种表面处理技术、特种连接技术等研究。

流体工程与密封技术创新团队

研究方向:新型密封材料和装置的设计制造与性能表征、在役装备的泄漏预测与控制技术、高效换热装备的研究与开发、过程装备新型功能性材料的研究与开发、环保水处理技术、流体机械的现代设计、过程装备流动分析、状态监测与现代测试技术、新型非接触式机械密封的原理与控制技术。

工程机械及微机械系统创新团队

研究方向: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材料气体传感技术、微机电系统制造技术;工程机械节能减排技术、工程机械智能控制技术、工程机械安全评估及再制造技术。

数字化制造及测控技术

研究方向:高效数控专用机床与工艺、高端装备数字化再制造技术、大型装备关键部件试验技术、机械系统的故障诊断与寿命预测。

风险与可靠性工程创新团队

研究方向:钛制承压结构室温蠕变及其完整性、高温结构完整性与寿命预测、基于风险的石化装备完整性管理、石化行业无组织VOC泄漏控制关键技术、新型密封材料与新型密封结构、节能防腐型弯管前置扰流子等。

新能源技术及装备学术团队

研究方向:新能源燃料电池技术及其装备研究、过程装备的损伤机理、安全性和寿命预测技术研究、过程装备先进制造技术研究。

汽车产品数字化设计研究团队

研究方向:乘用汽车与轻型汽车底盘动态仿真技术、汽车底盘关键零部件轻量化与可靠性分析技术、发动机燃烧、排放及试验相关技术。

高端过程设备设计制造先进技术培育团队

研究方向:高端过程装备技术、过程装备故障诊断技术、清洁能源装备技术、环保与核电装备技术、过程装备搅拌技术、阀门与流体密封技术。

南工

第五站

校园活动

课外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活动

学院已经初步建立了 “一二三四”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即以导师制为引导,以大学生创新基地和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两个基地为依托,利用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大学生创新基金三个平台项目化运作,面向四个年级,组织参加基础知识、学科创新、工程实践、创业计划四类竞赛活动,形成多元化、梯度式创新创业培养体系。在“挑战杯”、节能减排、过装创新、数模竞赛、美国数模竞赛、全国CAD大赛、中国“互联网 ”、“挑战杯”创业计划等多项重要赛事中获得40余项大奖。

厦门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学院介绍魅力机械)(11)

我院成功举办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过程装备实践与创新大赛并荣获佳绩

党团活动

学院党委坚持让本学院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强化奉献精神。每年都组织学生党支部开展以“奉献爱心、提升责任”为主题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日活动,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和社会正气,将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落到实处,并获得江苏省高校“最佳党日活动”优胜奖。

学院团委积极组开展主题鲜明、积极向上、参与性强、寓教于乐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创造氛围、提供服务,如已成功举办了十五届“一二•九”万米接力等活动,以“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为主题,形成“班班有体育活动、人人有体育项目”的生动局面。暑期还积极组织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并先后得到了人民网、光明日报等多家媒体的宣传报道。

厦门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学院介绍魅力机械)(12)

厦门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学院介绍魅力机械)(13)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械谢有你,环路同行”2016年迎新晚会

厦门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学院介绍魅力机械)(14)

学院学生党支部组织“播种希望,收获未来”党日活动

厦门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学院介绍魅力机械)(15)

学院品牌学生活动一二九万米接力赛

厦门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学院介绍魅力机械)(16)

我院大学生参加急救培训

厦门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学院介绍魅力机械)(17)

社会实践去企业

厦门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学院介绍魅力机械)(18)

学生企业实地参观学习

厦门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学院介绍魅力机械)(19)

国际合作

学院法国梅斯国立工程师学院、爱尔兰塔拉理工学院建立了联合人才培养以及科研合作关系,实验室接收了4名外籍研究生和8名外籍教师短期访问。

厦门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学院介绍魅力机械)(20)

学院与美国马里兰大学、南卡罗来纳大学、德国慕尼黑技术大学和卡尔斯鲁尔大学等国外知名高校建立了长期交流平台,与爱尔兰塔拉理工开展机械工程3 1联合培养,积极吸收他们先进的办学理念,优质教育资源和一系列管理措施,加速了机械类专业的国际化进程。

厦门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学院介绍魅力机械)(21)

英国诺丁汉大学丁玉龙来学院讲学,与学院围绕液态储能技术开展深入合作

厦门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学院介绍魅力机械)(22)

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KIT)产品工程研究所(IPEK)Norbert Burkardt教授应邀来学院讲学

厦门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学院介绍魅力机械)(23)

新南威尔士大学Robert Taylor博士来我院访问交流

社会服务

加强与地方和企业合作

无锡宏盛-南工紧凑式换热器研发中心

德维透平-南工环保技术研发中心

江苏太阳宝-南工太阳能光热储能发电技术研究所

珠海克林格林-南工工业除尘技术研发中心

江苏维创-南工散热器研发中心

-南工工程机械研究所

厦门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学院介绍魅力机械)(24)

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6家

与企业合作成功申报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基金3项

与企业合作成功申报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4项

与企业合作成功申报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励4项

往期精选

来源|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编辑 |王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