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突发心脏骤停如何预防(健康知识普及行动)

正常人突发心脏骤停如何预防(健康知识普及行动)(1)

正常人突发心脏骤停如何预防(健康知识普及行动)(2)

心脏骤停的发生非常突然,往往毫无征兆。心肺复苏时要牢记早期识别,不但要快,而且连续,该出手时就出手,尤其是非专业人员要跨越心理障碍施以援手。同时一定不要忘记向周围人求助。每个公民都要有救死扶伤的意识,只要人人敢于伸出援助之手,就会有更多的心脏骤停的病人得到救治,并有生存的希望。

问:什么是心脏骤停?如何判定?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摄血功能的突然停止,大动脉搏动与心音消失,重要器官(如脑)严重缺血缺氧,导致生命终止。心脏骤停,最常见的原因是心室纤维颤动,简称室颤。如果一个人突然倒地或抽搐,呼之不应,压迫眼眶无反应,观察胸、腹部无起伏,即无呼吸运动,触及颈动脉无波动,心前区听不到心音,即可判断为心脏骤停。

正常人突发心脏骤停如何预防(健康知识普及行动)(3)

问:一旦发生心脏骤停怎么办?

答:立即给予基础生命支持,也称徒手心肺复苏(CPR)。CPR技术是针对心脏骤停所采取的急救措施之一。一旦发生心脏骤停,抓紧时间,越早进行CPR越好。资料显示,如果心脏骤停大于十分钟以上,抢救成功率是非常非常低的,十分钟以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律失常导致的心脏骤停其抢救成功率还是比较高的。

正常人突发心脏骤停如何预防(健康知识普及行动)(4)

心脏骤停抢救强调黄金五分钟是因为神经细胞耐受缺氧的时间为4-6分钟,超过6分钟神经细胞就发生不可逆的损伤。如果在五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能使心脏功能恢复,患者的存活率就非常的高。

问:心肺复苏的具体方法?

答:第一步:胸外按压。首先确定救治现场周围环境安全,被救治者取仰卧位,平躺于硬质平面,施救者跪在被救者身旁。选择人体两个乳头连线中点或胸骨中下1/3交界处为按压点。施救者一手放在另一手的上面,掌跟部位位于按压点上,掌跟与胸骨的长轴平行,手指翘起,两臂伸直,身体稍微前倾,使肩、肘、腕位于同一轴线上。

放松时双手不要离开胸壁,按压和放松的时间大致相等。按压的频率为100~120次,每分按压的深度是大于五厘米,小于六厘米。每30次心脏按压后,进行两次人工呼吸,即按压与呼吸的比例为30 : 2。每两分钟为一循环。

正常人突发心脏骤停如何预防(健康知识普及行动)(5)

第二步:开放气道。这是保证成功复苏的重要一步。若病人无呼吸或出现异常呼吸,要先进行30次心脏按压后,再开通气道。无颈部创伤的患者,可采用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救治者应清除病人口中的异物和呕吐物,若有义齿松动应取下。一手置于病人前额用力加压,使头后仰,另一手用示中两指抬起下颏,使下颌尖、耳垂的连线与地面呈垂直状态,以畅通气道。

正常人突发心脏骤停如何预防(健康知识普及行动)(6)

最后一步:人工呼吸。开放气道后,首先进行两次人工呼吸,每次持续吹气时间一秒以上,保证足够的潮气量使胸廓起伏。无论是否有胸廓起伏,两次人工通气后应该立即胸外按压。

正常人突发心脏骤停如何预防(健康知识普及行动)(7)

来源: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

审核:薛冰、杨东妮

校对 余明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