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启蒙必读10本书(最适合孩子的科普启蒙书籍推荐)

正如《科学的旅程》开篇所言“科学实际上是一种思维方法,一种生动的、不断变化的对世界的看法。”相较于智力的开发,也许一种思维习惯与看待世界的态度的养成更能开启不同的视角与旅程。

科学总馆

儿童启蒙必读10本书(最适合孩子的科普启蒙书籍推荐)(1)

第一站:科学探索

《万物简史》

科学探索远及宇宙,近至人类自身,可以是宏大的结构,也可以是微观的细节。无论是哪一种,它都是人类对于自我的诗意探索。《万物简史》一书带领读者横跨宇宙探索与生命科学,回溯科学史上那些伟大与奇妙的时刻,不仅讲述科学的奇迹与成就,也从科学发展史的角度回答“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

作者比尔·布莱森,世界知名的非小说类作家,曾任职于伦敦《泰晤士报》与《独立报》,同时也为《纽约时报》、《国家地理杂志》等撰文。

第一站:数学王国的城门

《中国科普名家名作》系列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李毓佩等数学家在《中国科普名家名作》系列中为少年儿童创造了不一样的数学历险故事。在此数学可以不是抽象、枯燥的数字,而是生动有趣的童话角色,对数学知识的吸收犹如与邻家小孩的外出探险所得。

李毓佩,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曾两次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1990年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授予“建国以来成绩突出的科普作家”称号。

第二站:数学王国的内城

《啊哈!灵机一动》

如果说《中国科普名家名作》系列是数学王国城门的敲门砖,那么《啊哈!灵机一动》是数学王国内城的引路人。作者将现代数学的一些重要分支,诸如拓扑学、运筹学、数论、图论、集合论、概率论……乃至人工智能,以及某些已告解决或者悬而未决的世界难题变成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故事。在书中,作者打破框框换解读数学问题,将读者带入五光十色、扑朔迷离的现代数学王国。

马丁·加德纳,毕业于芝加哥大学哲学系。1957年,加德纳在《科学美国人》杂志上开设了一个数学游戏专栏,这个专栏一直延续了四分之一个世纪,成为杂志的一个招牌栏目。

第三站:数学王国的宫殿

《从一到无穷大》

“作为一本优秀的科普著作,应该向读者传达一种精神,一种思考的方法,能带给读者一种独特的视角,以及一种科学的品味,一种人文的观念。”《从一到无穷大》的译者从一开篇就描述了这样一种理念。

而《从一到无穷大》的作者就是这样的一位大家,将数学、物理乃至生活的许多内容有机融合在一起,为我们呈现了数学如何在生活、在科研中应用。书中所涉及的知识略深,但可作为家长的囤货书目。

乔治•伽莫夫,世界著名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科普界一代宗师。以倡导宇宙起源于“大爆炸”的理论闻名。对译解遗传密码作出过贡献。还提出了放射性量子论和原子核的“液滴”模型。

物理馆

儿童启蒙必读10本书(最适合孩子的科普启蒙书籍推荐)(2)

第一站:物理世界初体验

《十万个为什么》

“十万个为什么”这一书名对于国内的读者再熟悉不过。而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则是这一系列的滥觞。从水龙头到炉子再到餐桌,本书用屋内旅行记的方式,对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事物提出绕有兴味的物理问题,进行有启发性的解释。

米·伊林,前苏联科普作家、工程师、儿童文学作家。

第二站:进入物理世界的钥匙

《科学泡泡堂》

科学是发现世界背后机制的一种特殊方式,用的是科学家自己设计的一系列有助于发现自己错误的规则。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通过举目所得来讲述物理知识,《科学泡泡堂》则通过举手所得之物来践行物理实验的方法。可爱的卡通人物、简单的材料、安全的实验操作带着小读者寻找打开物理世界大门的钥匙,在妙趣实验里品尝科学的美妙滋味!

罗伯特•格里斯贝克,写作儿童图书、长篇小说、实用类图书,并曾任多家杂志总编辑。作品已翻译为意大利语、捷克语、韩语、中文等。

尼尔斯•弗里格纳,1966年出生,插画家,现已为150余册图书绘制插图。

第三站:奇妙的物理世界

《物理世界奇遇记》

《爱丽丝奇境历险记》讲述了小姑娘爱丽丝坠入神奇地下世界的历险。《物理世界奇遇记》则讲述了不懂科学的汤普金斯先生,通过聆听科学讲座梦游物理奇境而领略了众多现代物理学和宇宙学的主要领域——相对论、量子论、统计物理学、原子和原子核结构理论、基本粒子、大爆炸理论等知识。由《从一到无穷大》同一作者出品,亦属于讲授知识较深的科普书籍,可作为囤货书目。

乔治•伽莫夫,世界著名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科普界一代宗师。以倡导宇宙起源于“大爆炸”的理论闻名。对译解遗传密码作出过贡献。还提出了放射性量子论和原子核的“液滴”模型。

罗素•斯坦纳德,1956年在伦敦大学大学学院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1971年起任英国开放大学物理学教授,曾获得英、美两国的多项科普图书奖。

化学馆

儿童启蒙必读10本书(最适合孩子的科普启蒙书籍推荐)(3)

第一站:化学的自述

《元素的故事》

成功是不能复制的,但探索的精神却应该继承。从舍勒最初发现的“火焰空气”到拉瓦锡证实“燃素”的子虚乌有,科学家们经历了无数次的实验以及实验带来的伤害,却始终没有放弃前进的脚步。《元素的故事》一书讲述有关化学元素的重大发明和发展的故事,讲述“炼金术士们”不离不弃、前仆后继的探索历程。

依•尼查叶夫,原名雅可夫•潘,苏联青年科学文艺作家。其作品笔锋犀利、新颖有趣、说理详明、富有文艺色彩,《元素的故事》为其代表作。

第二站:化学与人类的故事

《元素的盛宴》

正如《生活大爆炸》将宅男科学家的生活琐事带到了大众面前,《元素的盛宴》则搜集了大量科学史和人类史上鲜为人知的史料,从不同角度讲述了化学与人类的“爱恨情仇”。跟随基恩对化学元素发现的八卦爆料,一次重新发现化学元素的奇妙之旅即将启程。

山姆•基恩,美国科学促进会院士。2009 年,获美国科学作家协会埃弗特.克拉克.塞思.佩恩最佳青年科学作者奖。2010年,获D.C. 科学作家协会年度新闻简讯奖。

第三站:化学的反思

《寂静的春天》

随着元素发现的深入,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不同于为化学的神奇功效唱赞歌,《寂静的春天》一书则直指人类自身的潜在而又深远的威胁。作者讲述了以DDT为代表的杀虫剂给我们的环境造成的巨大的、难以逆转的危害,让公众突然意识到环境问题十分严重,从而开启了群众性的现代环境保护运动。

蕾切尔•卡逊,1932年获约翰•霍布金斯大学生物学硕士学位,1936~1952年在美国鱼类与野生生物调查署工作。

生物馆

儿童启蒙必读10本书(最适合孩子的科普启蒙书籍推荐)(4)

第一站:体会生命

《森林报》

生命之于人类是自然赐予的璞玉,如此珍贵,又会有如此不同的成品。生命之于地球的万物也是如此。地球上丰富多彩的生命,都以各自的方式在此竞相开放。而生命是科学穷尽所能所要一探的奥秘。尊重生命是科学的起点,体会生命则是第一站。

《森林报》一书作者采用报刊形式,按春、夏、秋、冬四季12个月,将森林中的故事分层次、有类别的逐一呈现。在描述故事的同时,作者也不忘告诉小读者们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森林报记者,如何去观察大自然、如何去比较、思考和研究大自然的方法。

维·比安基苏联著名儿童科普作家和儿童文学家。其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森林中度过的。他从事创作三十多年,写下大量科普作品、童话和小说。

第二站:理解生命

《所罗门王的指环》

理解了才能更好的体会。正如《所罗门王的指环》一书的作者所说“你对大自然知道得越多,就会更深刻,更持久的为它迷人的真相所感动……发自内心的欣赏造物之美。”《所罗门王的指环》便是试图为人类与其他生命的沟通建立桥梁的书籍。作者不仅介绍动物行为,还尝试为动物行为、思维做出解释。在作者生花妙笔之下,犹如活泼泼的生命为我们亲述至美至真的故事。

康拉德・劳伦兹是动物行为学的开山祖师,1973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于维也纳大学教授比较生理学及动物心理学。

第三站:生命密码

《昆虫记》

荷马是古希腊的笔杆子,法布尔则是昆虫世界的吟游诗人。这位漫步于昆虫世界的外来者用自己细腻的观察、生动的笔触深刻描绘了多种昆虫的生活,真实地记录了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婚姻、繁衍和死亡。它的问世被看作动物心理学的诞生。

这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它所呈现的昆虫知识,更重要的是作者为此所做的观察、思考,正如作者所说“在对某个事物说‘是’以前,我要观察、触摸,而且不是一次,是两三次,甚至没完没了,直到没有任何怀疑为止。”

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法国昆虫学家,以研究昆虫尤其是膜翅目、鞘翅目、直翅目昆虫以及蜘蛛的生活习性著称,通过对昆虫的直接观察与实验,认识到遗传本能对昆虫行为模式重要性。

天文与地理馆

儿童启蒙必读10本书(最适合孩子的科普启蒙书籍推荐)(5)

第一站:通往遥远距离的阶梯

《星星离我们有多远》

对于生命的追问是人类对于自身的解密,而对于宇宙的幻想则是人类对于外部世界的好奇。“人要问寻天的秘密,得鼓动心灵的翅膀飞出去。”《星星离我们有多远》一书便是心灵的翅膀。作者用轻松、简洁的笔调为我们介绍了天文学的基础知识。

卞毓麟,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学系,现为全国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中国天文学会理事,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理事。

第二站:乘上星际旅行的快车

《阿西莫夫少年宇宙丛书》

《星星离我们多远》为我们搭建通往宇宙的阶梯,而《阿西莫夫少年宇宙丛书》则为我们准备了星际旅行的快车。作者不仅为我们展示了宇宙的历史、现状,还畅想了宇宙的未来;不仅将宇宙居民的前世今生一一道来,还告诉我们如何拜访这些居民,将航天设备、观星方法为小读者们一一剖析。

艾萨克·阿西莫夫,现代美国最著名的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文学评论家,生物学家,化学家,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小行星5020、《阿西莫夫科幻小说》杂志和两项阿西莫夫奖都是以他的名字命名。

第三站:回到地球

《地球的故事》

地理学可以不像花岗岩那样生硬,正如作者信誓旦旦所说“把人类关心的故事写进地理学。”。《地球的故事》把所有的高山、城市、大海统统放在地图里,将所有的地理学名词、数据联成一个大网,每一个数据节点都用它们的方式告诉我们生活在那里的居民情况,告诉我们他们为什么会居住在那里,他们来自哪里,他们在干什么。

文章来自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